高考历史复习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高考历史科目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备考,以下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

一、古代中国的开端与周秦时期1. 中国的远古文明:华夏文明、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

2.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关键人物秦始皇、统一文字、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

二、两汉与三国时期1. 刘邦与汉朝的基本国策:以恢复、发展农业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地主统治为重点。

2. 东汉末年的动乱与三国鼎立:关键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形成魏、蜀、吴三国局面。

三、南北朝与隋唐时期1. 南朝与北朝的分裂:南朝刘宋、南朝斩懿、南朝梁、南朝陈等。

2. 隋朝与唐朝的统一与发展:关键人物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等。

四、宋、辽、金、元时期1. 宋朝与辽金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关键人物宋太祖、辽太宗、金世宗、元世祖等。

2. 元朝的统治与对外扩张:忽必烈的建立和维持,元代的经济政策、文化特点等。

五、明、清时期1. 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明太祖朱元璋的统一、明成祖朱棣的改革、明英宗朱祁镇的功绩等。

2. 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关键人物满洲八旗的建立、雍正王朝的改革、乾隆朝的全盛期等。

六、现代中国的开端与抗战时期1. 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兴起:关键人物孙中山、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2. 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关键人物蒋介石、朱德、毛泽东,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建设:关键人物毛泽东、中共中央、人民公社等。

2. 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的迈进: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等。

八、世界历史与中国的关系1.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等。

2. 世界历史对中国的影响与借鉴: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民主运动等。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高考历史2025年大事件与考点总结

高考历史2025年大事件与考点总结

高考历史2025年大事件与考点总结高考历史一直是考生们重点关注的学科之一,对于 2025 年的考生来说,了解大事件及其可能涉及的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 2025 年高考历史可能涉及的大事件及考点的总结。

一、国际政治领域1、全球气候变化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与博弈成为重要议题。

考点可能包括:《巴黎协定》的主要内容和落实情况、各国在减排目标上的承诺与行动、气候谈判中的分歧与共识等。

2、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例如,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变化。

可能的考点有:贸易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等。

3、国际冲突与和平中东地区的局势依然紧张,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问题悬而未决。

这方面的考点可能涵盖:冲突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和困难等。

二、科技发展1、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考点也许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其对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伦理和法律问题等。

2、生物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疾病治疗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可能的考点有:基因编辑的原理和潜在风险、生物技术的伦理争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3、新能源技术的进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

考点可能涉及: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能源转型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意义、相关政策和国际合作等。

三、国内政治与经济1、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考点或许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兴产业的发展等。

2、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可能的考点有: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等。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学科一直是高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常考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中国古代史常考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流派。

3.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4.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6.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二、中国近代史常考知识点1. 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 北洋政府与国共两党的斗争。

4.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6.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三、世界史常考知识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

3. 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5. 冷战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6. 当代社会问题的全球性影响。

四、历史研究方法与历史文化常考知识点1. 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

五、注意点与复习建议1. 注意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等基本信息。

2. 建议结合历史教材进行系统性的复习,重点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演变过程。

3. 大量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文章,扩大历史知识面。

4. 制作复习提纲,将重点、难点与知识点整理出来,提供复习的便利。

5. 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和模拟题,了解考点,熟悉考题形式。

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上提到的知识点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重点。

考生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成笔记,不断回顾巩固。

同时,指导教师的复习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对历年高考的出题规律非常了解。

复习历史要有系统性,注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必考点

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必考点

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必考点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在历史这一学科的复习中,明确必考点是提高复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必考点。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从秦朝的建立到明清时期的强化,其发展历程漫长而复杂。

需要掌握不同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推恩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收兵权和设转运使、明朝的废丞相和设三司、清朝的军机处等。

理解这些措施如何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2、选官制度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求。

科举制是重点,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考试内容和影响。

二、中国古代经济1、农业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

复习时要掌握历代的土地制度,如井田制、均田制等;了解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如铁器牛耕的推广、曲辕犁的发明等;还要清楚水利工程的建设,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必考点。

尤其要关注纺织业、制瓷业和冶铸业等行业的成就,如丝绸、青花瓷、青铜器等。

3、商业城市的发展、商业政策的变化、货币的演变等都是重要内容。

例如,宋朝打破市坊界限、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观点要清晰掌握。

了解其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变化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科技文化四大发明、文学艺术(诗词、小说、书法、绘画等)、史学著作等方面的成就需要牢记。

四、中国近现代史1、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要清楚。

同时,也要掌握中国人民在反侵略过程中的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等。

高三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总结(考点整理)

高三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总结(考点整理)

高三历史必背重点知识总结(考点整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高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途径: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初步发展的条件: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实业家及企业: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周学熙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④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原因: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外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主要表现: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高三如何高效复习1、树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树立通史为本的意识,以时间为历史基本框架,以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辅助,构建清晰和等级化了的知识体系。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全部重要考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全部重要考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全部重要考点知识梳理汇编(完整版)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简约识记一、早期政治制度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用于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二、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既配合又牵制;形成了一整套地方官僚体系。

作用:成为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制度:汉代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

地方制度:汉初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唐代节度使;宋代文臣做地方官;元朝行省制。

两个趋向: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步衰弱;地方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举措: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结果: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能力提升1.宏观把握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脉络:春秋战国萌芽——秦朝确立——两汉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主线:地方权力逐步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逐步集中到皇帝。

2.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与希腊民主制度地理环境:大河纵横——海洋环绕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主要思想:儒家思想——人文主义说明: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和古希腊民主制度是各自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不能简单比较其优劣,两者各有其积极性和时代局限性。

知识点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简约识记一、古代农业经济经营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助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2、隋唐时期的经济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4、唐太宗复习建议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时期,考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阶段,同时经济方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唐文化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隋唐时期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总体时代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以①制和②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经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③、劝课农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礼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文化隋唐时期以④、⑤为代表的科技世界领先;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唐文化泽被后世,促进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①三省六部,②科举,③轻徭薄赋,④雕版印刷,⑤火药考点聚焦考点一、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三省六部制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如图所示: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1.创立和完善: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汇总

style='width:100.0%;mso-cellspacing:0cm;border-top:solid
#CADDE6 1.0pt;
border-left:solid #CADDE6
1.0pt;border-bottom:none;border-right:none;
mso-border-top-alt:solid
#CADDE6 .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lang=EN-US style='font-size:9.0pt;font-family:"微软雅
黑","sans-serif";mso-bidi-font-family:
2017
高考历史复习考点汇总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border-right:solid #CADDE6
1.0pt;mso-border-bottom-alt:solid #CADDE6 .75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