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贫困户帮扶计划3篇
贫困户年度帮扶计划范本

贫困户年度帮扶计划范本一、家庭情况分析本年度帮扶对象为一户位于山区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共计四人:户主王某,年龄50岁,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主要承担务农与养殖的职责;妻子李某,48岁,患有轻度风湿病,但尚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家中还有两个子女,分别在读高中和初中,学习成绩稳定。
家庭年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作物收成和少量家禽养殖,年收入约为15000元,生活较为拮据。
居住环境为老旧土木结构房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家庭内部团结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对外部帮扶有着积极的态度。
二、帮扶需求分析根据家庭情况分析,该贫困户的帮扶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家禽养殖技能,以增加家庭收入;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三是资助子女教育,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四是提供健康医疗支持,帮助李某缓解病痛;五是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
三、帮扶目标设定针对以上帮扶需求,设定以下帮扶目标:一是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王某和李某的农业生产能力,使家庭年收入增长至少20%;二是筹集资金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确保居住安全;三是为子女提供教育资助,确保他们不因经济原因辍学;四是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帮助李某改善健康状况;五是探索适合家庭发展的可持续产业项目,确保家庭长期稳定发展。
四、帮扶措施规划为实现上述帮扶目标,规划以下帮扶措施:一是组织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家禽养殖技术等;二是联系当地民政部门,争取危房改造资金或提供安全住房;三是与教育部门合作,为子女提供助学金或减免学费等教育支持;四是联系医疗机构,为李某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必要的医疗援助;五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家庭参与适合的山林经济项目,如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等。
五、资源整合对接为确保帮扶措施的有效实施,需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与对接。
一是协调农业、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整合各自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形成帮扶合力;二是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渠道筹集资金;三是联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种植养殖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四是建立帮扶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帮扶措施的组织实施和跟踪管理。
2017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17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扶贫效果,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萨迦镇2017年度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工作调动,加大考核力度,制定脱贫攻坚时间表,夯实包扶责任,实现脱贫攻坚时效性,萨迦镇2016年脱贫共27户,101人,预计2017年脱贫95户,410人。
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努力实现街道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增强,社会事业明显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更加完善。
二是全面开展搬迁扶贫,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区域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2017年计划“十三五”同步搬迁共计有72户215人,其中建档立卡有24户,85人,非建档立卡48户,130人(其中46户,127人集中安置点扎西岗公路旁边,1户2人桑珠孜区江当乡光伏小镇,1户1人小城镇建设点麻布加,吉定)同时做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2017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2017年,乡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扶贫帮困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帮扶工作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和相关政策,把对口帮扶工作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措施为指导,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扶贫活动,充分发挥公路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发展水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今年,乡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帮扶:一是针对帮扶村贫困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就业和实现再就业,通过帮助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就业、再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标准;二是对困难家庭中子女上学难的,帮扶其完成学业;三是帮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公路通行条件;四是对帮扶村的贫困户实行领导干部“一帮一”的帮扶形式,切实解决扶贫户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017农村贫困户帮扶计划

2017农村贫困户帮扶计划2017农村贫困户帮扶计划【2017农村贫困户帮扶计划1】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按照我县“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生态强县”发展战略的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推进我县“四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胡民村东靠大城村,南邻安丰村,西与小楼、金宝村交界,北与关坪村相邻,距镇政府2公里,村委会位于薛家坝社全大公路旁,最高处青林海拔2210米,最低处船家溪海拔1180米。
(二)耕地、林地、荒地面积胡民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550亩,林地面积8016亩(含宜林荒山)。
(三)人口与结构,村经济发展水平全村辖薛家坝、胡家坝、胡家沟、黄土坡共4个合作社,244户农户,农户人口739人,有劳动力418人(其中:男217人、女201人),常年外出务工98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11人,占全村人口1.4%,初中以上文化42人,占全村人口5.5%,小学文化565人,占全村人口74%,文盲73人,占全村人口9%。
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在全镇处于中下水平,村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品种有玉米、洋芋、油菜、黄豆,经济来源一是务工收入;二是油菜、魔芋、厚朴、黄柏、畜牧业等经济收入。
二、2017年帮扶计划依据上级安排的项目资金、部门投入和群众自筹资金作为投资来源,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确定,力争2018年全村全部脱贫。
(一)特色产业项目。
2017年种植厚朴、魔芋为抓手,结合种植油菜、养猪、牛、羊、鸡等家庭副业,预计2017年脱贫11户。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7年建设村组道路19.7公里。
(三)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扶持43户贫困户实施五改三建,计划投入资金10.7万元。
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优秀3篇)

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优秀3篇)贫困户帮扶计划篇一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_届_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根据省委关于深入退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要求,局机关对村户帮扶对象的家庭现状、经济收入、种植面积和产业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深入调查,根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本计划。
本人帮扶对象:宁县九岘乡__村___。
一、家庭基本情况:李学义,小学文化程度,全家3口人,耕地4亩,20__年总纯收入7110元,人均纯收入2370元。
二、帮扶计划:按照市、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帮其栽植苹果树和其它经济作物,使其增加收入,缓解贫困现状。
(二)扩大经营规模。
给该两户宣传我县妇联小额无息贷款政策,动员其贷一定数目款额,做小生意。
在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做其思想工作,使其扩大种植规模,早日走出贫困。
(三)学习技术知识。
鼓励李学义学习果树栽植及果园管理、动物养殖等相关技术知识,向其提供各种有价值信息,提高其信心和决心。
总之,本人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一户一方,循序渐进的原则,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帮扶工作计划篇二为优化我校教师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开展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之间的“结对”活动。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责任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较快地掌握教育教学方法,迅速成长。
根据上学年我校骨干教师帮扶青年教师实际,本学年将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帮扶”工作,为更好地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一、本年度的工作目标1、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形成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
2、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作公开课、讲座、交流谈心等形式,解决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打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扶贫工作总结2017

扶贫工作总结2017扶贫工作要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那么,扶贫工作总结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整理的内容吧!篇一:扶贫工作总结20172017年上半年,我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争资争项工作成绩显著。
截止6月份,争取扶贫和移民资金累计达2940.77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520万元、水库移民资金1207.335万元(其中直补资金292.335万元、水库移民专项补助经费23万元)、雨露计划14万元、产业扶持资金844.94万元、移民搬迁331.5万元,为我县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并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全面完成了全县6842户14967人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扶贫到户工作奠定了基础。
并已经逐步完成了2014年上级下达2434人的贫困人口脱贫指标。
(三)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
赋春镇赋春村、中云镇中云镇、紫阳阳镇西坑村、溪头乡城口王村164户663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已启动。
(四)项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
一是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
截止目前,已竣工验收项目90余个,资金报账额达1200多万元。
二是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论证和申报工作。
(五)十三五贫困村选定上报。
根据《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选定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方案》(赣开发〔201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XX县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选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婺开发〔2017〕1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镇(乡、街道)票决推荐、公示评议,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评审,确定了王家墩、上梅洲村等26个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
[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
![[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https://img.taocdn.com/s3/m/f0813d84580216fc700afdba.png)
[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民情日记】建档立卡篇一:帮扶贫困户民情日记2017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是干部应该做的。
下面是帮扶贫困户民情日记,快来围观吧。
帮扶贫困户民情日记2017【篇一】6月30日上午,省扶贫办刘叶军处长一行深入到翁堵镇扁里村,对扶贫攻坚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市扶贫办副主任杨建军、县扶贫办主任杨永军和翁堵镇李向成书记、李仲华镇长一同前往检查。
检查中听取了市、县扶贫办领导对昌宁县、翁堵镇和贫困村扶贫工作的介绍。
镇李向成书记详细汇报了翁堵镇、扁里村扶贫攻坚、建档立卡户973户2492人的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和扶贫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我们龚队长汇报了工作队开展工作情况、具体帮扶措施、贫困户享受到的帮扶政策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情况。
刘处长一边听取一边查阅扁里村驻村扶贫工作的有关档案资料,包括扁里村精准扶贫规划、调研报告、学习台账、工作日志台账、信息、考勤、民情日记、“回头看”核查认定材料等工作档案资料。
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和现场询问检查,对昌宁县、翁堵镇、扁里村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为脱贫规划思路明细、脱贫措施有力、扶贫成效明显、效果突出。
同时要求我们工作队要进一步做好精准施策、贫困户一户一册,资料再进一步完善、整理。
检查指导中同时对扁里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台账痕迹、建档立卡户的脱贫成效及惠农政策落实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扁里村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公路)和产业扶持上,积极协调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项目支持,脱贫推进成效明显。
并提出将扁里的工作经验带回去研究,可借鉴的将用于指导下一步全省的扶贫工作,强化制度建设、管理手段、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
内业检查过后,刘处长一行来到了大水井村民小组在拆旧房建新居的贫困户鲁光海家,和贫困户亲切交谈,对“挂包帮”的帮扶人、单位、帮扶措施、享受到的扶贫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交流,询问了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为下一步脱贫想办法、出主意。
贫困户帮扶计划书

贫困户帮扶计划书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有不少贫困户面临生活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贫困户帮扶计划,旨在通过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促进他们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贫困户生活水平。
通过提供生活必需品、教育资助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
2. 增加贫困户收入来源。
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实现自我发展。
3. 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培训和技能传授,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生活扶助。
向贫困户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衣物、生活用品等物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2. 教育资助。
对贫困户子女进行资助,包括学费、书籍、校服等,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3. 产业扶贫。
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
4. 技能培训。
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摸底。
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其需求和困难。
2. 制定帮扶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措施切实可行。
3. 落实帮扶措施。
按照帮扶方案,开展生活扶助、教育资助、产业扶贫和技能培训等工作。
4. 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帮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达到预期效果。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生活水平提高。
通过统计贫困户生活水平改善情况,评估帮扶效果。
2. 收入来源增加。
对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进行收入统计,评估帮扶效果。
3. 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对参与技能培训的贫困户进行能力评估,评估帮扶效果。
六、项目总结。
通过贫困户帮扶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来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贫困户走出困境,迈向美好的未来。
2017贫困村帮扶计划2篇

2017贫困村帮扶计划2篇(一)龙摊子村基本情况龙摊子村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135亩,其中:田1743亩,土392亩;农业总户数614户,总人口2363人(其中共有劳动力1352人,外出劳动力870人);有贫困户51户,167人。
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
2013年末人均纯收入为3742元,2014年6月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时被识别为贫困村。
(二)全村的贫困现状及贫困分析1、龙摊子村中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1%,人均纯收入3742元左右。
其中:因病致贫23户,占贫困比例为45.1%;因缺劳力致贫12户,占贫困比例23.5%;因缺资金致贫1户,占贫困比例2%;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15户,占贫困比例29.4%。
2、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种植、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
3、村内发展现状:由于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农民都是处于传统的耕种模式,再就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贫困家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成员常年患病,医药费支出较大和家庭劳动力少、缺资金导致贫困。
4、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不明显、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低成为贫困的主要问题。
(三)、产业扶贫工作计划1、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本次扶贫工作为契机,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一次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治贫先治愚,教育贫困户摆脱等、靠、要的懒惰行为,让他们懂得现实真正的脱贫致富,单靠国家的扶贫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改变思观念,致富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2、结合本村实际建立相应的扶贫机制,使每户贫困户都有一个相应的帮扶责任人,至少要有一个脱贫致富项目,由帮扶责任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用扶贫致富事例引导群众进行发展。
3、村委会要定期召集贫困户到村上接受农技知识培训,请求帮扶单位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授课,并到户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使每个农户真正掌握一至两门农业科技知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贫困户帮扶计划3篇(一)
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
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13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24户,3372人。
其中,享受低保134户456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26.93%;劳动力人数1652人,其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1281.4小时,年均温度14.6—17.2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
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
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
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0%。
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
森林覆盖率40%以上。
2013年人均纯收入2712元。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
现有蓝莓2000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000余只,林下养鸡12000余只。
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2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
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
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
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
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
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
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
四、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每月定期向街道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17年贫困户帮扶计划(二)
按照市扶贫办的相关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构建和谐部门为目标,做好上级各部门下达的扶贫帮困任务。
经研究决定,特制定xxxx年度扶贫帮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部门”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全系统力量,深入开展开发式扶贫等各项扶贫帮困工作,确保我局扶贫帮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工作任务
帮扶对象包括系统外“一对一”结对帮扶、三峡移民、伤残军人、金秋助学贫困学生、常乐镇(常来村)贫困户等,系统内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等。
目标使他们在现有的生活基础上各方面条件都得到进一步改善,力争使他们早日脱贫,做到“两个”满意,即让上级各相关部门满意、让贫困户满意。
三、帮扶内容
1.开展开发式扶贫帮困工作。
对常乐镇115户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根据帮扶对象不同就业意向、劳动者技能、身体状况以及经营环境、条件等情况,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采取“输血”与“造血”结合,以“造血”为主的开发式帮扶方法,多形式、多渠道落实创收项目,逐步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对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主要采取“输血”救助方式实现脱贫。
严格按照“机关部门捐助物资每年每户不少于1000元,帮扶责任人每年走访不少于4次,捐助物资每年每人300元”的标准,帮助落实脱贫致富增收项目、筹措发展资金、资助贫困户孩子上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