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赏识教育工作总结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风、 风, 学 没有 取 得 喜 人 成 绩 时 , 多班 主任 却 怨这 怨 那 : 许 学生 太 坏 啦 。 班 干 不得 力 啦 等 等 。 有 的班 主任 说 : 天 天 讲 纪 律 , 规 范 , 什 么 总 不 “ 讲 为
21 0 0年 1 1月
新 教 师 教 学
Ne Te c e 1 v mb r, 0 N0.1 1
第 1 期 1
赏 识 教 育 在 班 主 任 工 作 中 的 运 用
陈业 权
( 西 防 城 港 市 防城 区 那 勤 中 学 , 西 , 城 港 ,3 07 广 广 防 5 82 )
新 时期 的 班 主 任 , 对 着 一 个 个 鲜 活 的 生 命 , 们 有 理 想 , 感 吓倒 。我 找 来 了班 长 , 班 长也 肯 定 了她 的优 点 , 面 他 有 让 同时 , 以赏 识 的 言语 情 , 独立人 格 , 有 内心 世 界 都 潜 伏 有 积 极 向 上 的 要 求 , 自我 完 善 的 意 鼓 励她 投 入 到 班 级 管 理 中 去 。 她 答 应 了 并 当上 了 值 日班 长 。 从 那 以 愿 。 因此 , 育 过 程 应 在 立 足 于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和 人 格 的 基 础 后 , 不断 公 开 肯 定 和 鼓 励 她 的优 点 , 教 我 和工 作 上 的 表 现 , 她 最 终 感 受 使
究 竟 什 么是 赏 识 教 育 呢 ?他 就 是 教 孩 子 说 话 走 路 的 教 育 。 孩 子 他 们 利 用 特 长 和优 点 参 与到 集 体 活 动 中 , 他 们 感 受 到 集 体 的 温 暖 和 使
班主任教学案例赏识教育(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赏识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例,探讨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现状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在入学时,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意识淡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班主任张老师决定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对班级进行管理。
(二)赏识教育实施过程1.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张老师首先关注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张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张老师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
2. 设立班级奖励机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老师设立了班级奖励机制。
每周评选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纪律之星”等荣誉称号,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此外,班级还设立“优秀小组”评选,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张老师主动给予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张老师还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家校合作张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对于学生在家的进步,张老师及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三)赏识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赏识教育实践,七年级(1)班的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学习成绩提高在赏识教育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优秀率不断提高。
2. 学习习惯改善学生在赏识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3. 纪律意识增强赏识教育让学生的纪律意识得到了加强,班级纪律状况明显改善。
班主任岗位工作总结汇报10篇

班主任岗位工作总结汇报10篇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撰写。
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岗位工作总结汇报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班主任岗位工作总结汇报1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半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中学到很多(阅历)和教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工作就有总结,下面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作好计划,有序进行班主任工作繁重异常,这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之前,应先根据本校的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而且繁重的工作就会显得更凌乱,以至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
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要有序的进行。
二、了解学生,沟通沟通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班上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我作为一个实习班主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了解,于是我利用实习的前半个月,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开班干部会议,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
同时,还通过批改作业,有空找学生聊天,晚自习等,深化班级,多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沟通。
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争取记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运用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而把“赏识教育” 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及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舞。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强调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运用策略包括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创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班主任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个性化辅导;学习风格;教育策略1、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赏识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倾听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和特长,给予他们鼓励、赞赏和肯定,激发他们的主体情感和内在动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社团,邀请优秀的个人或团体来与学生互动,明确每个学科的核心技能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未来规划,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价值感。
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是一个持续不断、反馈循环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调整教育策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造积极的班级氛围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差异和生活情况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
师生之间的积极沟通是关系建立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疑虑和问题,以便能够提供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通过定期会谈、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实现。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的班主任关心他们的幸福和成功。
这可以通过问候、鼓励、赞扬和积极的反馈来表达。
关心和尊重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
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帮助班主任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这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之外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班主任应该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九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2篇)

九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一、抓住闪光点,及时鼓励赏识学生人都喜欢被表扬。
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
基于我班同学的现状,我从七年级起就使用这种鼓励赏识教育方法,对七年级期末考试的单科状元进行了奖励,发给倪众、张鸣放、王雨薇、顾欣欣等同学奖状,他们非常高兴。
在奖励他们的同时,我并告诉其他同学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单科状元我会一如既往地奖励;总成绩在年级进步5名以上的也奖励;,语文单科成绩第二个月进步5名的奖励,以后每增加一个月名次就向上提一名;好人好事、纪律明星、拾金不昧、劳动标兵等进行奖励。
从此以后,得奖状的同学从没间断,其中王哲同学获得了两项奖,劳动标兵奖和爱心奖。
基于此,才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中考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二、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首先,我要求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在各方面注意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遇顺境不骄傲,遇逆境不消沉,乐观开朗;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心理状态。
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以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心境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把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我想,对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与其说大道理,还不如自己以身师范,让学生感觉到你就是他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感染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创造有优良学风、团结向上的班级首先,我抓紧班干部的建设,确保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班风,在课堂纪律、仪表风范、日常行为规范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其次,我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光环作用,开展“学习一帮一”小组帮教帮学活动,让学习后进的学生尽快赶上来,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的学习局面。
第三,我努力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家长、学生、学校中建立了良好的桥梁和沟通作用,相互间增加了信任与了解,达成了共识。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班主任赏识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班主任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教育方法,这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思维定势和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
例如,在和学生谈话时,有些班主任会不自觉地居高临下,以教育权威的姿态出现,或批评,或指点,不指出学生的多少个缺点和失误似乎就不算谈话,就不算尽到教师的职责。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反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学会运用赏识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成熟。
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
1 学会信任与尊重学生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当予以尊重。
班主任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人尊重的愿望。
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所以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学会倾听,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学会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说出来,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所以,信任与尊重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
2 学会欣赏和赞美欣赏与赞美是赏识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
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仅欣赏优秀的学生,而且要学会欣赏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
浅谈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偶然的机会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了一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对此我感触颇深,就想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实际运用。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运用到班主任工作当中非常合适。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一、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在大多数班集体中,都有几个所谓的“差生”、“后进生“”。
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要求其改正,甚至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
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吓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
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学生依然“死不悔改”。
在教育无效之际,个别班主任甚至做出体罚学生的不当行为。
转化差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赏识差生的开始——寻找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为切入口,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
因此,我都是细心观察学生,寻找他们的优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2.赏识差生的重要手段——谈心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
3.赏识差生的目的——为差生重塑形象要让差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班主任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
比如我所带的16级幼儿教育四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孤僻,不爱说话,和同学之间关系很差,我知道及时与该学生的家长沟通,得知原来该同学在初中时就经常遭到其他同学欺负,在新的环境下害怕与同学交往,心理留下了阴影,对此我也他谈了很多,聊到了他的爱好,我知道他对于演讲非常热衷,每次提到演讲,他总是会露出笑容。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初探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木子水青有这样一则故事:当年,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因为欣赏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便四处打听小说的作者,并鲜明表达自己的肯定与欣赏之意。
小说的作者由于得到前辈的肯定与欣赏,受到了极大激励,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坛巨擘。
这个人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屠格涅夫当初对他的肯定与欣赏是分不开的。
许多取得非凡成就的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成长里程中,都或多或少提及,正是当初父母或老师或别的什么人,对自己那个欣赏的眼神、笑意、轻微动作等等,激发了自己勇往直前。
我们应该是有过类似的体验的,当看到熟悉,那怕是个陌生人,投过无声的欣赏一瞥,顿时就感到人间是如此的美丽。
可见,人是需要别人欣赏的。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当我们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时,就是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因而,赏识教育如果被班主任所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它就像一把“金钥匙”使孩子不断追求成功。
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赏识教育无疑是个中的奇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工作总结
12电子(1)
安森
2012年12月
班主任赏识教育工作总结
一转眼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赏识教育在班主任的管理上也进一步的深化
改革,按照起初的计划逐步稳健的去实施,先将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开学之初就要让公平、公正、无私形象进驻学生心灵
新生对班主任的由衷信赖,是班主任在班级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如何
取得新生们的信赖呢?我的体会是,用爱心,用爱班主任这项工作的具体行动,
用关心学生成长的具体作为。开学了,学生返校时,我和家长一样牵挂他们路途
的安全;学生病了,我会象家长一样盼望他早日痊愈;天冷了,我会提醒他们添
加衣服。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我会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度过难关……师道尊严并不
是说要让学生怵老师,情能暖人,对每一位新生我都是和蔼相向,对每一位家长
我都是热情相迎。为使家长对学校、对班主任放心把我的联系方式公开,使家长
认同了我这个“自己人”。为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我常常早来晚走,一天
不知要往教室所在的四楼跑多少次。为安顿好学生生活,还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去
学生宿舍检查床铺的安全性能、卫生,亲手给学生示范如何整理床铺等。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把班级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
孩子去看待
我的班有67名学生,男生偏多,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为使工作有的放矢,
我做到“六勤”,即脚勤、眼勤、嘴勤、耳勤、手勤、脑勤。脚勤就是不怕走路,
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我的足迹,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经常出现我的身影;眼
勤就是细微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各种问题;嘴勤就是要及
时指出学生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把道理输送到学生的大脑中;耳勤就是
多方面去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能力拓展、家庭环境等;手
勤就是要放下老师的架子,用自己的双手率先为班级建设做出班级“一分子”应
有的贡献;脑勤就是要对班级建设多思考、多分析,不能等出了问题才手忙脚乱,
疲于做处理问题的机器。在《班主任赏识工作手册》上随时随手记录下现象、捕
捉住思考、整理成案例,为提高下一步工作质量做好备忘录。我还给学生发放了
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特长爱好亮点表、奖励等在内的《学生赏识教育档案袋》,
随机找了一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使既有的理性认识与自己
的感性认识搭起界来,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我得到了这样的分析结果:对于这
些学生来讲,首先,他们人入校了,但还未能摆脱中考结果的影响。他们在初中
时基本上是学习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普高热的持续升温与扩招,对他们来说,
进入职校则成为一种中考失败的证明。因此,相当部分学生对此耿耿于怀,不能
释然,如果不能尽快得到心理调整,就会感到前途渺茫,失意、自卑,放任自己,
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第二,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平常在家庭娇生惯养较多,
吃苦耐劳精神和自理能力较差,当现实条件低于期望值时,会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第三,在多文化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那部分给教育者带来“烦恼”的“捣乱”
学生表现出较一般学生更强的独立意识,加之处于青春期、崇尚标新立异的心理
特点,使他们容易与学校规章制度,家庭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如何管好这
些学生?关键的一条就是班主任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真
诚的、为学生一生成长负责的爱,在学生心底扎下根来。“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确,教师本来就是一项奉献爱的职业,而做班主任就
更需要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紧密结合起来,去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才
会做出应有的成绩。我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只要你有充分的心理
准备,在情感上尊重他、关心他,在行为上激励他、焕发他,容忍他的缺点,客
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三、使教育过程呈现艺术性,既要做以身作则的典范,又应是理想人格的坚
定维护者
教育,需要艺术。教育本身也应该是一门艺术,你用教书匠的眼光和艺术家
的眼光分别去看待学生,绝对得出的不是同一个结论。
在给学生开的第一次班会上,我就给学生说:“同学们可以放心,凡是我要
求同学们做到的,我一定做到,做好。”我这样说,也这样做。上课、上自习我
都是提前到,来教室转时发现黑板没擦、地上有纸屑我立即动手。学生学习有一
个从信服老师的人品到想念老师所教授学习内容的心理过程,听其言,观其行,
信其道,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我随时随地注意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
学识才能、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立教”,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比如,给学生发
课本本身是一件小事,可以由学生干部办理,我却很重视,不仅是亲手发给学生,
而且是双手郑重地交给学生。本来有的学生是伸出单手来接的,看到我的双手,
便很自然的也伸出了双手;学生放假回家,我提醒他们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为父
母做一件事,哪怕刷一次碗、洗一次衣服也好,我还特意站在学校门口向学生道
别。细节之处见精神,越是细节的地方越是提高素质的地方,不仅是对学生来讲,
对班主任也是一样。只有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为之付出非凡的努力;只有
把育人视做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门伟大的艺术,你才会用艺术家的标准要求自己,
使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呈现艺术性。还有,对处理违纪学生问题上,我曾和另
外一位老师辩论。他说,有的学生初中就没有遵守纪律的习惯,仅靠讲道理解决
不了,必要时还是要扭过来如何如何。我不以为然,对学生采取压制的粗暴办法
不是以人为本,让有道德的人讲道德,有纪律的人讲纪律,对于那些有这样毛病
那样缺点的学生来讲,是有效的。教育者单纯依靠自己的思维去办事,学生的心
理状态和你不一样,又怎么能做出令你满意的行动来?我常给学生讲,我是个老
师,是教育你的,一我不会体罚你,二我不会责骂你,道理你一遍没听懂,我可
以给你讲两遍,甚至三遍四遍,嗓子哑了也没关系。但最根本的一个道理你要明
白:“谁也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有一次,我发现一位男同学面色红红的,
还低着头,特意用课本挡着脸。猜着他就是违纪喝酒了,一问,果然。按照学校
的规定,这属于严重违纪,怎么办?这位学生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全班同学用
期待的目光望着我。这的确是个难题,可作为班主任,这次放过一个违纪现象,
下次呢?对别的同学如何处理?班主任的威信怎么树立?我当场就这事让这名学
生指出自己的错误所在,学生们也接受了我不护短、不避短的处理结果。虽然让
这名学生课堂上作了检讨,可长远上看,这才是真正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啊!后来我找这位同学谈心时,他也对我的处理口服心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我认为班主
任福感,被帮助的同学也会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取得进
步的满足感,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使班级团结得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