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经验之塔理论-Word整理

合集下载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越向上越抽象。

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塔一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各类学习经验是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

二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从概念到概念的--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三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做法。

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塔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

位于,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替代经验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经验之塔二.尽管它诞生已有大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经验之塔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

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

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

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

戴尔 经验之塔

戴尔 经验之塔

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的来的。

各种经验,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

经验之塔(1)做的层次,包括: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

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

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

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野外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电视和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

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解释:在“经验之塔”中,我们看到,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然后是作为一名真实事件的观察者,接着是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提供一些媒体来呈现这些事件),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者,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

戴尔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把学习经验分成了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做的经验三类。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戴尔经验之塔理论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

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

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

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

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

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答: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

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2)"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

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

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

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

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

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戴尔在《视听教学方法》中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描述,因此有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十分层次:(1)做的层次,包括: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静态图像、广播和录音(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2、基本观点(1)最底层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抽象。

这并非意味所有的经验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的阶段,而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试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咱教育教育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如果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

合于有很好的自觉性、自制力、理解力的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Kolb教授将人的学习风格分为四种类型(AC,CE,RO,AE),其中AC型的人较适合在网上学习。

关于Kolb四种学习风格的详细介绍,笔者将在下一部分《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宜的培训形式》中专题论述。

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包供选择,价格也相对便宜。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也称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主要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研究。

1.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分类格雷戈克(Cregorc)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

2.考伯的学习风格分类考伯(Kolb)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

戴尔1302138, (3)

戴尔1302138, (3)

戴尔的“经验之塔”
一、戴尔的“经验之塔”把人类学习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
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1直接经验2设计的经验
3参加活动的经验
4观摩示范
5见习旅行
2替代经验6参观展览
7电影、电视
8录音、无线电、照片、幻灯
9视觉符号
3 抽象经验
10语言符号
二、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意义和对教育技术的指导作用
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层,则越趋于抽象。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停留在获得具体经验的阶段,而必须向抽象化阶段发展,把具体经验普遍化,上升到概念。

4在教育、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提供具体、直观的经验,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它比用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经验,又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也不能把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遍化的充分理解,这是危险的。

戴尔经验之塔

戴尔经验之塔

2.观察的经验
4)示范
示范可以使学生看到一些事情是怎样做的。示范既可能仅仅是让学生观察,也有可能让学生重复所观察到的示范过程,这取决于教授问题的性质。戴尔认为,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上理解该”经验之塔”,这样会给实际应用带来限制,而是在实际应用中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在任何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各样层次的抽象经验可能是混合在一起的。在任何持续的教学中,即使仅仅是一节课,都会包括很大范围的经验――从直接的,需要承担责任的参与到高层次的抽象。
戴尔在《视听教学方法》中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描述,因此有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10个层次: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经验。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经验到底是什么
1.戴尔认为,如果没有抽象和符号化,我们的智力生活是无法想象的。通过语言,我们交流直接的、个性化的经验,并使这些经验社会化。但是,一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一般会少于它真正实质的意义。因此,如果实质意义不存在,抽象也就毫无意义,这个单词也就成为仅仅是一个不代表任何意义的一堆字母而已。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习者赋予这些语言符号以丰富的意义,才能使学习过程有意义。因此,要使语言符号有意义,语言符号就必须以具体经验为基础。

经验之塔

经验之塔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但不是说秋去任何经验都必须胫骨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闭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化分阶层是为了说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

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

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3.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概念可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他把人们探求真理的智力简单化、经济化。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在教育技术领域,美国教育学家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非常著名。

该理论在戴尔1946年出版的《视听教学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并引起教育技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将人一生中所获取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首先,戴尔将人的经验分成了三大类:直接的经验(做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符号的经验)。

其中直接的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底层,表示直接的经验是上面两大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开始,然后不断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的经验。

而抽象的经验获得比较困难,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是学习的必然目的。

另外,在直接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之间还存在一个间接的经验这一层次。

戴尔认为,如果直接让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比较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有间接的经验或者说替代的经验作为桥梁,以便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抽象的经验。

在各种间接的经验中,视听媒体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戴尔所著的书中,专门论述了视听媒体所起的作用,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视听教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

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

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

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

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

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

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

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

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

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划的过程。

"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

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

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

在传统
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

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

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