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2012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命题视角二: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存在的问题 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例2 (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区域图和图中文
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 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原 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 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 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命题视角六:工业区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 治理
例6
(200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 材料1: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 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 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 锌冶炼厂。 材料2: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 图。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 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获取图表信息、 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 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 的综合性。(1)长江上游流域地区森林资源、矿 产资源、水能等资源丰富。(2)结合材料2分析可 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 材料3分析可知,在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 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3)长江上 游为河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水土流失会导致涵 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土壤肥
)
2012年张桂峰初二地理第二章全章试题带答案(湘教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国季风区的是()A 四川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准噶尔盆地D 柴达木盆地答案:A2.我国海南省的农作物的熟制是()A 一年一熟B 两年三熟C 一年两熟D 一年三熟答案:D3.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出现在()A 云南的昆明B 台湾的火烧寮C 吐鲁番的托克逊D 广东的汕头答案:B4. 干旱地区的天然植被主要是()A 森林B 森林草原C 草原D 荒漠草原、荒漠答案:D5. 云贵高原大部分处在()A 干旱地区B 半干旱地区C 湿润地区D 半湿润地区答案:C6. 梅雨发生在()A 江淮地区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东北地区答案:A7. 台风发源于()A 热带陆地B 热带海区C 地中海D 沿海地区答案:B8.我国没有的气候类型()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D9.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A 寒温带B 暖温带C 热带D 亚热带答案:C10.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A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至秦岭————淮河一线B 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C 昆仑山——秦岭一线D 大兴安岭——阴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答案:A11.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A 降水量的多少B 河流径流量大小C 蒸发量的多少D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答案:D12.如果夏季风推进迅速,我国容易出现()A 南涝北旱B 北涝南旱C 西涝东旱D 东涝西旱答案:B13.下列四组城市中,均位于我国中温带的是()A 天津大连济南B 西安兰州徐州C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D 哈尔滨长春成都答案:C1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 地形B 季风C 纬度位置D 海陆位置答案:C15. 冬夏季风都难以到达的地区是()A 云贵高原B 青藏高原C 台湾岛D 海南岛答案:B16.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形象描绘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雨季景象()A 南部沿海地区B 华北地区C 东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D17. 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的是()A 夏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B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C 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温最高的地区D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小答案:B18.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 秦岭——淮河答案:C19.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①海拔高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③纬度高白昼短④距冬季风源地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B20.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A 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B 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显著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性显著 D 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答案:B21. 比一比,下列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 海口B 南京C 兰州D 乌鲁木齐答案:A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B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C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D 季风区内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要少答案:C23. 跨干湿地区和温度带都最多的省区是()A 陕西B 四川C 甘肃D 新疆答案:C24.关于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潮是指小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B 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和特大暴雨引起的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是由于夏季风影响不到造成的D 洪涝和干旱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答案:B25.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课件 苏教版必修2

④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 染色体(A1 和A2)的配对 情况。若A1正常,A2发 生的改变可能是 ________。
解析:对于减数分裂观察实验临时装片的制作, 要学会把有丝分裂实验观察时临时装片制作的方 法和原理,迁移到减数 分裂观察实验中来,即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系列步 骤要熟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 制片——观察,然后将知识迁移到减数分裂实验 观察中,并理解各步骤的目的。实验要对生物材 料和染色剂作出科学的选择,实验采用小鼠的睾 丸作为实验材料,而不能采用肝脏作为实验材料 这一个重要的关于材料的选择,因为肝脏细胞不 进行减数分裂,染色剂选择用醋酸洋红,这一点 与有丝分裂实验相同。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 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行为的
变化二者是相同的。
例1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的部分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 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 数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 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 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________。
【拓展深化】 ①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1个细胞,是个体发育的起 点。 ②精子、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 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 ③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等,且一 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则几乎都 来自卵细胞,即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 母方,而且在卵细胞形成时的分配是随机的,不 均等的。它们决定了细胞质遗传的两大特点:母 系遗传;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初中地理中图版(2012)七年级上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我国的地形轮廓考查。
【解答】中国的海陆位置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圈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答案C。
2.【答题】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我国领土四端的地理知识考查。
【解答】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3.【答题】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
【解答】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热带.4.【答题】下列的海域中,均属于我国内海的()A.黄海和台湾海峡B.渤海和琼州海峡C.渤海和黄海D.黄海和琼州海峡【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内海的定义考查。
【解答】我国四个邻海是渤海,黄河,东海,南海;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5.【答题】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A.蒙古、俄罗斯B.尼泊尔、印度C.越南、老挝D.阿富汗、巴基斯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位置。
【解答】我国国界线漫长,长达2万多千米,其中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是国家是越南、老挝和缅甸;依据题意,结合选项,选C。
6.【答题】我国的内海是()A.渤海、黄海B.黄海、东海C.东海、南海D.渤海、琼州海峡【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内海。
《高考密码》2012高中生物总复习 第二章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孟德尔发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体现二者的平行关系。
答案:B2.(密码原创)某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小明和他的父亲得了这种遗传病。
经测定,他的母亲不含有该致病基因。
推测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A.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解析:用排除法。
因为母亲是纯合子,儿子患病,致病基因不可能是隐性基因,排除A、C两项。
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儿子患病,其母亲必患病,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
故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答案:D3.表现型正常的一对夫妻有一个患白化病的色盲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A.1/3 B.5/6C.1/4 D.1/6解析:患病儿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 b Y,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 B X b和AaX B Y,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AAX B X B的概率为1/3×1/2=1/6,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6=5/6。
答案:B4.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
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概率为1/4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1/2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能力,属于考纲规定的分析推理层次。
药学专业知识一_药理学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_2012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答案:B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不可逆的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疏松可逆的
D:促进药物排泄
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
答案:C
3、大多数药物经代谢转化
A:极性增加
B:极性减小
C:药理活性减弱或消失
D:药理活性增强
E:药理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A,C。
2012新人教版八年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

考点分析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三: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决定 因素
发声体振动 的________ 频率 。 频率越高,音 高 调越________
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①俗称声音的“粗” ①俗称音量的“大 、“细”; ”、“小”; ②同一音阶中的1、2 ②“震耳欲聋”、 、3、4、5、6、7音调 “引吭高歌”、“声 逐个升高 音洪亮”均指响度大 “闻其声知 其人”、“区 分乐器”都是 利用音色这一 特性
等级 划分
控制 途径
考点分析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基础例题: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 在 振动 . 2.鼓手打鼓,鼓面发声时,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的耳朵.
变形题一:
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 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 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振动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3.(2009.杭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声音的传播 介质 ,一切固体、液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真空 不能传声 条件 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 传播 波 的形式向周围传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 形式 声波 播,称为________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 回声 反射 回来,形成回声 ________ 温度 种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_ 及________ 有关。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影响 气体 传声最慢,________ 固体 传 一般情况下,________ 因素 声最快;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________
第二章-纳米微粒的物理化学性质-2012

1990年,日本佳能研究中心的Tabagi发现,粒径小 于6nm的硅在室温下可以发射可见光.
(4)纳米微粒的发光
图示为室温下,紫外光激发引起的纳米硅的发光谱.可以看 出,随粒径减小,发射带强度增强并移向短波方向.当粒径 大于6nm时,这种光发射现象消失.
(4)纳米微粒的发光
Tabagi认为,硅纳米微粒 的发光是载流子的量子限 域效应引起的.
(5)纳米微粒分散物系的光学性质
(i)散射光强度(即乳光强度)与粒子的体积平方成正比.对低分子 真溶液分子体积很小,虽有乳光,但很微弱.悬浮体的粒子大 于可见光,故没有乳光,只有反射光,只有纳米胶体粒子形成 的溶胶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ii)乳光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故人射光的波长愈 短,散射愈强.例如照射在溶胶上的是白光,则其中蓝光与紫 光的散射较强.故白光照射溶胶时,侧面的散射光呈现淡蓝色, 而透射光呈现橙红色.
(iii)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大,粒子的散射光愈强.所以 对分散相和介质问没有亲和力或只有很弱亲和力的溶胶 (憎液 溶胶),由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有明显界限,两者折射率相差 很大,乳光很强,丁达尔效应很明显.
(iV)乳光强度与单位体积内胶体粒子数N成正比。
2.2.3
纳米微粒的电学性能
1.纳米晶金属的电导
4
下图为金的熔点与金纳米粒子的尺度关系图。随金粒 子尺寸的减小,熔点降低。金的常规熔点为1064℃, 当颗粒尺寸减小到2nm时,熔点仅为500℃左右。
纳米材料基础与应用
5
表2-2
物质种类
几种材料在不同尺度大小下的熔点
颗粒尺寸:直径(nm)或 总原子数(个) 熔 点(K)
金(Au)
锡(Sn) 铅(Pb) 硫化镉 (C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解得 x = 58.82,即 t = 58.82℃
7、能斯特热定理 当温度趋于0K时,凝聚系统中恒温过程的熵变趋于零。 普朗克假设:0K时,纯固体和纯液体的熵值等于零。 路易斯和吉布逊的修正:0K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等 于零。
8、热力学第三定律 当温度趋于0K,系统中所有处于内部平衡的状态之间, 熵变趋于零。
c
H
O m
(C3H4 , g)
r
H
O m
3 f
H
O m
(CO
2
)
2
f
H
O m
(H
2O)
-
f
H
O m
(C3H4 )
例:石墨C(s) O2(g) CO2(g)
f HmO
(CO
2
,
g)
r
H
O m
c HmO (石墨C, s)
标准摩尔相变焓 如非特别指明,相变化一般看作恒
温过程。
恒容燃烧热与恒压燃烧热的转换:
U T p p V T T V
nRT
n2a
p V nb V 2
p T V
nR
V nb
U V
T
T
V
nR nb
nRT
V nb
n2a
V
2
n2a V2
a Vm2
证明:
dU
= nCV ,mdT
+
T
p T
V
pdV
U HCN的摩尔蒸发焓为32.84 kJ.mol-1,
求25℃时反应 HCN(g) + C2H2(g) CH2CHCN(g)
的
r
H
o m
。HCN(g) 、C2H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查附录。
3
1
3C(s)+ 2 H2(g) + 2 N2(g) CH2CHCN(l)CH2CHCN(g)
dU
=
nCV ,mdT
+
T
p T
V
pdV
dH
nC
p,mdT
+
T
V T
p
+V
dp
dS = S dT S dV nCV ,m dT p dV
T V
V T
T
T V
dS
=
S T
dT p
S p
T
dp
nC p,m T
dT
V T
dp p
dA SdT pdV dAT pdV AT U TS
例:可逆相变化 GT , p,W 0 0
(克劳修斯不等式及其条件公式适用于pVT变化、相变化、
化学变化等一切宏观过程的可逆性判断。)
5、热力学基本方程(pVT变化) 适用条件:没有化学变化因而组成恒定不变的均相封 闭系统,并且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它广义力。
dU TdS pdV dH TdS Vdp
100℃ , 101.325kPa 的 1mol He 与 0℃ ,
101.325kPa的0.5molO2按下面(如图所示)两种方 式混合,试求混合后的温度。设He和O2均可视为 理想气体。
(1) 打开考克
(2) 通过多孔塞
1
m
o l H e
po
po po po po po
0
.
5
m
o l
1mol He
nC
op,m
dT
nR dp
T
V
T
p
积分错误
S×=nCVo- ,m
T
+
nR
V
nC
op,m
T
nR
p
T
V
T
p
dAT
= dGT
=
nRT V
dV
=
nRT p
dp
C
op,m
CVo- ,m
R
7、理想气体 pVT 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U nCVo- ,mdT ,
在同样的平衡条件下,正逆过程都能任意进行。可能与 不可能过程的分界。
平衡态的条件
(1) 热平衡 thermal equilibrium (2) 力平衡 mechanical equilibrium (3) 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 (4)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dQV T
nCV ,mdT T
S T V
nCV ,m T
(
)p,
dS dQR dQp nC p,mdT
TT
T
S nC p,m T p T
各类过程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6. pVT变化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适用条件:没有化学变化因而组成恒定不变的均相封闭 系统,并且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它广义力。对于rg, id.g, l, s都适用。)
(1) 热平衡-系统内各部分以及环境具有相同的温度。 T=T环 ( 恒温?)
(2) 力平衡-系统内各部分以及环境的各种作用力达到平 衡。 p=p环 (恒压?)
(3) 相平衡-相变化达到平衡,系统中各相之间没有物质 的传递,每一相的组成与物质数量不随时间而变。
(4)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没有由于化学反应而 产生的系统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l) 1759.5
f Hmo (CH2CHCN,g) f Hmo (CH2CHCN,l) + vapHm 183.1 kJ mol1
H
r
H
o m
183.1
(135.1
226.73)
178.7kJ
mol
1
4、克劳修斯不等式和可逆性判据:
B d-Q
S
0
S A dT-Q环 R
T
d-Q dS 0 dS d-TQ环R
178.7kJ mol1
25℃时CH2CHCN(l)(丙烯腈)、C (石墨)和H2(g)的标准摩尔燃烧 焓分别为-1759.5kJ.mol-1、-393.5kJ.mol-1 及-285.8 kJ.mol-1。在
相同温度下,CH2CHCN的摩尔蒸发焓为32.84 kJ.mol-1,
求25℃时反应 HCN(g) + C2H2(g) CH2CHCN(g)
9、 标准摩尔熵 Smo- (T ) Smo- (T ) Smo- (0K)
r Smo- B vB Smo- (B)
热力学标准状态:
气体—压力为 pO 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 纯物质 液体和固体—压力为 pO 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
溶液中的溶质—压力为 pO 下浓度为 bO 或 c O
的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
推论:
若T环1、T环
之
2
间
有
二
可
逆
热
机A、B,
则
AR=B
=
R
T环1-T环 T环1
2
=
T1-T2 T1
,
与
介
质
及
其
变
化
的种类无关;
= Q1 Q2 T环1-T环2
Q1
T环1
只 要 循 环 中 包 括 一 个 不可 逆 过 程 , 便 是 不 可 逆循 环 。
4、克劳修斯不等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B d-Q
S
0
A T环
dS d-Q 0 T环
5、焦耳实验
i.g的U和H仅是温度的函数。
U V
T
U p
T
0
H V
T
H p
T
0
6、焦耳-汤姆逊效应 节流过程
实际气体,多孔塞两边有压差 p1>p2
恒焓过程 △H=0
焦耳-汤姆逊系数:
JT
def
==
T p
H
注意:节流过程p下降,dp<0。
QV Q p (n)g RT
rUm r Hm
B
(g)
B
RT
例:C3H4(g) 4O2 3CO2(g) 2H2O(l)
B(g) B 3 1 4 2
rUm r Hm (2)RT r Hm 2RT
例:25℃时CH2CHCN(l)(丙烯腈)、C (石墨)和H2(g)的标准摩尔 燃烧焓分别为-1759.5kJ.mol-1、-393.5kJ.mol-1 及-285.8 kJ.mol-1。
dA SdT pdV dG SdT Vdp
重要偏导数、麦克斯韦关系式、U、H、S 随T的变化。
麦克斯韦关系式 dU TdS pdV
dH TdS Vdp
dA SdT pdV dG SdT Vdp
T p V S S V
T p
S
V S
p
S p V T T V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总结、习题
一、基本概念
1、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变 化是不可能的。
开尔文:从一个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 生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2、可逆过程 无限接近平衡并且没有摩擦力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
0.5mol O2 1mol He
0.5mol O2
O
2
100℃
0℃
100℃
0℃
1 0 0 ℃
0 ℃
解: (1) 取 He,O2 为系统 恒容绝热过程
U = U1 + U2 = 0,
n1CV,m,1 ( t t1 ) + n1CV,m,2 ( t t2 ) = 0
1 3 R( x 100) 0.5 5 R( x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