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医院的手术质量,确保医院手术工作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手术科室。

三、手术分级管理1. 手术分级的原则:(1)根据手术的难度、风险程度、病情的急缓程度等因素,将手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合理调配手术资源,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2)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专业能力,将其分级,使之与手术等级相适应。

(3)严格按照手术等级执行手术,并进行记录。

2. 手术等级的划分:(1)一级手术:包括常见且难度较低的手术,风险较小,如拆线、取出异物等。

(2)二级手术:包括中等难度和风险的手术,如扁桃体摘除、阑尾切除等。

(3)三级手术:包括高难度和风险的手术,如心脏搭桥手术、肝脏移植手术等。

3. 手术分级的确定:(1)手术科室应根据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的等级。

(2)手术分级应经过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医生的讨论和决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4. 手术医生的分级:(1)一级手术医生:具备一定的手术经验和技术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一级手术。

(2)二级手术医生:具备较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术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二级手术,并协助一级手术。

(3)三级手术医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能力,可以独立完成三级手术,并协助一、二级手术。

四、手术操作流程1. 手术前准备:(1)手术科室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准备手术器械、药品和材料,并检查其完好和有效性。

(2)手术科室应核对患者的手术指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手术科室应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麻醉评估、预防感染等。

2. 手术过程管理:(1)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等级和手术医生的分级,合理安排手术时长和器械使用。

(2)手术医生和手术助理应穿戴符合规定的手术服和手术帽,配戴口罩和手套,并保持操作规范和卫生洁净。

(3)手术过程中应密切配合,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骨科丁类:(1)小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2)小关节腔切开因流术。
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一、分类原则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根 据科室专业特点,界定手术类型。 (1)甲类:疑难复杂手术类。 (2)乙类:大手术类。 (3)丙类:中手术类。 (4)丁类:小手术类。

技术水 平要求,界定手术范围。 (1)主(副)任医师:可完成甲、乙、 丙、丁类手术。 (2)主治医师:可完成乙、丙、丁类 手术。 (3)医师: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4)助理医师(医士):手术助手, 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完成丁类手术。




二、基本要求 1、原则上甲类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核准 以外的乙、丙、丁类手术,转上级医院诊 治。 2、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核准 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3、若遇特殊(急诊)情况,超范围进行 手术,必须及时报请上级医师会诊,给予 指导协助完成。

骨伤科甲类(1)关节置换术。 (2)血管蒂指(趾)再造术。 (3)断肢(指、趾)再植术。



骨科乙类:(1)脊柱侧弯矫形术。 (2)关节融合术。 (3)各类关节手术。 (4)截肢(指、趾)术 (5)骨肿瘤切除术。 (6)骨疣切除术。 (7)三翼固定拔钉术。 (8)四肢骨内固定及钢板取出 术。


骨科丙类:(1)肌腱移位术、跟腱延长术。 (2)手部腱鞘囊肿切除术。 (3)拇指外翻矫形术。 (4)闭合性骨折复位固定术。 (5)低毒性骨脓肿病灶清除术。 (6)骨牵引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规范手术行为、提高手术质量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根据医院手术量、设备装备水平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种手术指征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避免手术风险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一、制定手术分级原则1、手术形态原则:将手术按照是否需要全麻、是否需要术中镇痛、是否需要镜下手术等分成不同手术形态。

2、手术等级原则:将手术按照手术创伤大小、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级分成一级、二级、三级手术等级。

3、手术部位原则:将手术按照手术部位分成胸腔、腹腔、头颈部、神经系统、骨科等不同手术部位。

二、手术分级标准不同医院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手术分级标准。

以下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手术分级标准:一、一级手术1、手术时间在60分钟以内。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

3、全麻下完成手术。

4、手术治疗效果好,没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后遗症。

5、手术常规使用的器械和材料符合标准。

二、二级手术1、手术时间在60-180分钟之间。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1%-5%之间。

3、全麻下完成手术,可以术中镇痛。

4、手术治疗效果好,但允许出现轻微后遗症,如肿胀、疼痛等。

5、手术器械和材料符合标准,但可能需要一些特殊器械和设备的辅助。

三、三级手术1、手术时间在180分钟以上。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5%。

3、全麻下完成手术,需要复杂、高难度的手术技术和器械的使用,可以术中镇痛。

4、手术治疗效果好,允许出现一些复杂的后遗症,如伤口裂开、感染等。

5、手术器械和材料需要高级、复杂的设备辅助。

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1、明确手术主刀医生对手术进行评估,并根据手术特点、手术危险度、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和材料等因素确定手术等级。

2、根据手术等级制定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流程和规范,包括手术室准备、患者准备、麻醉管理、手术过程中各项处理措施、手术后检查和观察等。

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卫 2012 号------------------------------------------------------------------------------- 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及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 的要求 参照有关资料 经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 以下统称手术 。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 将手术分为四级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手术权限为两级 (一) 一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具体手术类别及名称详见附件1 (二) 二级手术 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具体手术类别及名称详见附件1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 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住院医师 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或获得获得临床本科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或获得临床本科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 1、副主任医师 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住院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一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主持二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 可主持二级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1、一级手术 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 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2、二级手术 科主任审批 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医院手术分级权限

医院手术分级权限

余杭骨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骨科手术分级指南

骨科手术分级指南

骨科手术分级指南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骨科手术分级指南,以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对骨科手术进行适当的分级。

目的骨科手术的分级可以帮助医生和医院确定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安排相关资源。

分级标准以下是骨科手术分级的标准:一级手术一级手术是指简单且常见的骨科手术,通常具有较低的复杂性和风险。

这些手术在骨科医生的常规实践中较为常见,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一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短,通常在1小时以内。

- 骨折修复术,如简单骨折的固定和复位。

- 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如膝关节镜手术。

- 软组织修复,如肌腱修复。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是指较为复杂的骨科手术,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多个骨骼结构的修复和重建,具有中等风险。

二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较长,通常在2-4小时之间。

- 复杂骨折修复术,如开放性骨折的修复和复位。

- 关节重建手术,如关节置换术。

- 脊柱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高度复杂的骨科手术,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这些手术可能涉及多个骨骼结构的重建和再造,具有较高的风险。

三级手术的特点包括:- 手术时间较长,通常超过4小时。

- 多骨骼结构修复和再造手术,如复杂骨折的修复和重建。

- 复杂关节置换手术,如多关节置换术。

- 骨肿瘤切除术。

结论骨科手术分级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和医疗机构对手术进行适当的分级和决策。

通过明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可以更好地安排手术资源和提供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骨科手术分级标准是指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评估手术的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对手术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骨科手术分级标准对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一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手术风险最低、复杂程度最低的手术。

一级手术通常是一些常规性的骨科手术,如骨折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

这类手术通常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康复较快,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胁。

医务人员在进行一级手术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手术过程安全、准确。

二、二级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手术风险和复杂程度适中的手术。

这类手术可能涉及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骨折、软组织损伤修复等,手术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二级手术的患者术后康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三、三级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手术风险和复杂程度最高的手术。

这类手术可能涉及到一些极为复杂的骨折、关节重建、神经血管修复等,手术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级手术的患者术后康复周期较长,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四、总结。

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骨科手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复杂程度,科学评估手术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手术技能,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希望通过骨科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骨科治疗服务。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情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者协助诊治。

手术分级制度1 .手术分级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不同级别医师完成相应类别手术,确保医疗安全。

2.医师分级(1) 低年资住院医师:指三年内住院医师(2) 高年资住院医师:指三年以上住院医师(3) 主治医师(4) 高年资主治医师:指五年以上主治医师(5) 副主任医师(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指三年以上副主任医师(7) 主任医师3.手术分类(1) 一类手术:普通常见小手术及普通中等手术,由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完成。

(2) 二类手术:中等手术,由高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

(3) 三类手术:较大手术,由主治医师完成。

(4) 四类手术:大手术,主要由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承担。

(5) 五类手术:各种疑难重症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及破坏性重大手术,在科主任指导下由主任医师或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承担。

(6) 如实际手术能力与职称不相符时,由科主任决定手术范围。

4.各科室应当对本科室日常开展的手术分级。

各科室手术分级目录报送医务科批准、备案。

5.各科室手术可疑根据本科室人员技术水平、手术开展情况、业务发展需求等,对本科室的分级进行必要的修订。

6.下一级手术升格为上一级手术,由科室自行决定;上一级手术降格为下一级手术,必须经过医务科批准。

7.具有较高级别手术操作资格和能力的医师,可以承担下一级手术的操作;具有较低级别手术操作资格的医师,不能承担上一级手术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0年4月19日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
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2020年4月19日

骨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
法(以下统
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
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
术。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
的各种手术。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
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
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
年限等,规
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
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
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
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年以上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2020年4月19日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
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
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
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
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
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
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2020年4月19日

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
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
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
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需要全科
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
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
术。特殊情况下能够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
为前提。
五、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
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我院已施行电脑管理手术通知单,科主任
及带组教授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术前小结的审批经过栏目中。
常规手术:
一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
单。
二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2020年4月19日

单。
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
单。
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
知单。
六、特殊手术审批权限
1、资格准入手术
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
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
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已取得相应类别手术资格准入
的手术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手术的权限。
2、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
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
科负责人决定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
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3、急诊手术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手术。若
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
带组教授审批,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
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值班医生在不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