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金融业信息安全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类调研报告

信息安全类调研报告

信息安全类调研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个人的隐私数据,还是企业的商业机密,都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信息安全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在线购物、社交娱乐到金融交易、医疗保健,我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的服务和平台。

然而,这种依赖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事件屡屡发生,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保障信息安全变得至关重要。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个人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

3、目前采取的信息安全措施及其有效性。

4、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

1、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地区的人群。

2、案例分析: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原因和后果。

3、专家访谈: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获取他们的专业见解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一)个人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1、大部分个人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了解不足。

例如,很多人知道要设置强密码,但不清楚如何避免网络钓鱼攻击。

2、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存在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如随意连接公共无线网络、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等。

3、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约_____%的人表示会关注网站或应用程序的隐私政策,但仍有一部分人对此不够重视。

(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1、企业普遍认识到信息安全对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并投入了一定的资源来保障信息安全。

2、然而,中小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专业的信息安全人员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互联网金融行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行业,在为社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市场风险1. 泡沫化风险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快,资本涌入迅猛,容易造成市场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将导致投资者损失,并对整个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2. 投机风险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监管,可能存在投机行为。

高收益承诺和虚假宣传吸引了大量投机者,当市场风险暴露时,投机者将面临重大损失。

二、网络安全风险1. 数据泄露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核心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财务信息。

如果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将导致用户数据泄露,对用户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 黑客攻击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系统的复杂性,黑客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黑客可能通过入侵系统来窃取用户信息、篡改交易记录等,威胁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稳定运营。

三、监管风险1. 监管缺失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上相对滞后,监管缺失可能导致行业乱象,加剧风险的发生和传播。

2. 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变得更加显著。

监管政策的频繁调整可能导致行业不确定性增加,需要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信用风险1. 平台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承担着大量资金的融通和撮合功能,一旦平台信用出现问题,将引发资金链断裂和信用崩溃的风险,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

2. 用户隐瞒信息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需要用户提供一定的个人信息,作为信用评估的依据。

但用户有可能隐瞒重要信息,造成信用风险,增加平台的不良贷款风险。

五、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中也面临风险。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汇率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需要行业及时应对。

总结: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着多重风险挑战。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自查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金融信息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往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

为了保护自己的金融信息安全,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将自己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

1. 个人电子设备安全性检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

因此,第一步是检查个人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我首先确保我的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已经安装了最新的系统和软件更新。

这可防止黑客利用操作系统和软件中的漏洞进行攻击。

另外,我也安装了可信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以保护我的设备免受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2. 密码安全检查密码是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自查之前,我从未重视过密码的安全性。

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使用强密码的重要性。

我检查并更新了我的所有密码,确保它们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并且不同的网站和软件使用不同的密码。

此外,我还启用了双重认证功能,以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3. 在线账户安全检查我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时,确保我的在线账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我访问了我的银行和投资账户,并仔细检查了它们的安全设置。

我确保所有账户都启用了双重认证功能,并且只在安全网络环境下登录。

此外,我还定期检查我的账户活动,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或可疑的交易。

4. 社交媒体和网络隐私设置检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金融信息泄露的一个重要渠道。

为了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我检查并更新了我的社交媒体隐私设置。

我限制了我的个人信息对公众的可见度,并仅与我信任的人分享敏感信息。

此外,我还谨慎地选择避免点击可疑的链接或下载来自不可信来源的文件,以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

5.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生活习惯除了在网络世界中保护金融信息安全外,我还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例如,我定期检查我的信用报告,以确保没有欺诈行为。

我还谨慎地处理并销毁包含个人敏感信息的纸质文件,避免泄露。

在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之后,我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金融信息安全。

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保护金融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探讨当前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技术。

一、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金融诈骗等多个方面。

网络攻击是指黑客通过网络渗透、拒绝服务等手段来破坏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据泄露是指金融机构在处理客户数据时发生的意外泄露事件,导致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给未授权的第三方。

金融诈骗则是指诈骗分子利用虚假信息和手段骗取客户财产。

二、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方向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金融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和效率。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快但存在密钥分发问题;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高但速度较慢。

2. 认证与授权技术认证与授权技术用于确保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常见的技术包括密码学、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

密码学技术通过使用密码或令牌来验证用户身份,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金融系统。

身份验证技术则通过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来确认其身份。

访问控制技术根据用户的权限设置来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3.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保护金融系统免受网络攻击的重要工具。

防火墙通过过滤和监控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IDS则通过监控系统和网络的行为来寻找异常和可疑的活动,及时发现入侵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三、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1. 账户安全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多因素认证技术来增强账户的安全性。

多因素认证要求用户提供多个不同类型的身份验证信息,如密码、指纹、令牌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降低被攻击和盗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与管理金融机构可以使用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来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新形势下金融业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对策

新形势下金融业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对策
疑。 由此可见 , 基于 开放性 网络的金融服务对我国金融
机构对各 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缺乏指导、 缺乏统一 的监 管目标 、 缺乏完整的认识 , 以及缺乏监督管理 的依据和 标准, 从而导致监管措施不到位 , 监管手段缺失 , 致使
基层行监管缺乏主动性。
信息安全工作提 出严峻的挑战。 ( 数据大集中的同时, 四) 也使技术风险相对集中 伴 随着数 据大 集中的实现 , 风险也相 对集中. 一旦 数据中心发生灾难 , 将导致金融业 的所有分支机 构、 营
业信息化发展 与金 融业信息化 的高速发展 相比, 金融业信息安
全 的指导 、 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内曾有专家
金 融业信息 网络和重要 信息系 统正成 为 敌对 势
力、 不法分子进行攻击、 破坏和恐 怖活动 的重点目标 , 金融业信息 系统 已经遭受 到多次攻击, 整体信息安全
作的指导和监管, 还处于初级阶段 , 由于人民银行分支
最终让C D 收到了我国落实信息安全 等级保 护制度以 SN
来的首例行政 “ 罚单” 其实C D 泄漏案仅仅只是国内 。 SN
数据泄漏近况的冰山一角。 今年的 “ 1” 35 报道曝光了某 信用 卡中心风 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出售客户个人银行 信 息的丑闻, 让人们对银行业的数据安全提 出了广泛质
由于地方性中小银行科 技人才普遍 匮乏 , 技力 科
7 J 0 2 ・ 期 投稿邮箱 h f@2 c .e 2 1 年 第9 2 nc l n n t
信息安全 ・ 实务
栏 目编辑 粱丽雯 E ma : e 01 3 c - ii n @1 om lv l 6

量薄弱, 人员数量少, 导致领导层对科技部门的工作职

金融业信息安全主要问题与建议

金融业信息安全主要问题与建议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的整体 现状是 : 大中型机构继续扩大数据集中和整合范围; 中小型机构 积极运筹考虑数据、 务的灾备能力建设 ; 业 微小型机构
( ) 三 技术体系逐步成型。 身份鉴别 、 问控制 、 访 监控、 审计等技术措施广泛应用, 安全 防护手段不断完 善, 冗余容错 、 灾难备份建设进展显著。 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4 阶段, 个 如表


金融业信息安全基本特征
金融信息化发 展是把 双刃剑 , 既为金融机构带来
第三阶段 主动保护阶段
了效率的提高 、 成本 的降低 、 业务的创新等优势, 也带
来了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旦金融信息系统 出现问题 , 必将影响全社会 的经济活动。 各金融机构虽然在业务特性与管理模式上存在差
1 所列
如村镇银行等, 主要依托于控股机构进行信 息 化体系建
设。 近年来 , 伴随着金融信息化 的发展进程, 各类金融 机构都 相继开展了核心或相关 外围系统 的升级改造工 作, 通过规范的报告流程、 可靠 的迁移部署步骤 , 以及
2 2 ・ 期 投稿 邮箱 h f@2 c ne 6 01 年 第8 n c l n. t l 3
机构 核J 竞争力的初衷 , 反而加剧了外包 系统的运行风
( 数据集中使系统风险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 一)
险。 在外包 系统出现问题 时, 处于被动地位 , 障无法 故 及 时处理 , 风险难以得到控制, 极易扩大 问题的影 响面
而引发大的信息安全事件。
数据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 减少重复建设 , 为实现各种
新业务和新服务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但现实情况表 明, 各大中型机构在实施数据集中的同时, 也带来了风险的 集 中, 国范围网络的联通又进一步加快了风险的传导 全 和扩散。 由于多个系统采用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模式, 共用设备 、 共享平台, 系统与系统之 间过度 紧耦 合, 一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报告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报告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报告一、背景信息安全是当代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家之一,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安全挑战。

为了促进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将对中国的信息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二、信息安全现状1. 网络攻击与威胁近年来,网络攻击和威胁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给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据统计,中国每天都会受到数十万次的网络攻击,其中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攻击。

2. 数据泄露和信息窃取数据泄露和信息窃取是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企业商业机密和政府敏感信息被泄露或者被窃取,给个人权益、商业机密和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这些数据泄露和信息窃取事件通常会导致个人财产损失、企业声誉受损以及国家对外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三、中国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使用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

因此,加强中国的信息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保障国家安全中国政府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研究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攻击技术和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提高国家安全防护能力。

2. 促进经济发展信息安全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需要得到保护,以鼓励创新和竞争。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减少经济损失。

3. 保护个人隐私随着网络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通过加强信息安全研究,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益,减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四、信息安全研究建议1. 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应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包括硬件层面、软件层面和人员层面。

在硬件层面,可以研究和制定更加安全可靠的芯片和设备;在软件层面,应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密码学和安全算法;在人员层面,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泄露、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此,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的现状和问题,对于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收集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信息安全的现状和问题,为信息安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信息安全领域的书籍、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2.实地调查法:通过走访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企业以及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信息安全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安全意识、实践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相关数据。

四、调研结果1.信息安全现状经过调研发现,目前信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网络攻击、黑客行为层出不穷,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

同时,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2.信息安全问题(1)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很多人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

(2)技术手段滞后: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黑客攻击技术之间存在差距,信息安全技术滞后于黑客攻击技术。

(3)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完善: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对滞后,不能有效地惩治和防范违法行为。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密码管理不规范、泄露机密信息等。

(5)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包括隐私泄露、网络诈骗等。

五、调研建议为了加强信息安全保护1.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宣传活动、提供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意识。

2.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力度,跟踪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技术,及时制定和应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手段。

3.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违法成本和打击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研 Verizon 封
2014 1 研
257
2019 研


2016
2000 5·26
36% 研


15 |

3.
2.0 去 历
2
2.0
16 |
告 包
模 研
够 封

17 |
18 |
.
2.0 去 撰

1.
1.1
匹 撑练 撰

1.2










2.
2.1


研 研

19 |


盟撰



33 |

UBA
NTA


2-3
IBM QRadar LTV
2019


研 导 务导
TIP

SOC 研
34 |
务 研

务 研









撰 撰
29 |
30 |
.
1.

研 封
又 封


的 告
POC Proof of Concept 撰
研 研

研 务 netflow
研 研
务研
空, 研


GB
TB
PB

空 AI
去 AI
研 NLP



31 |
MITRE ATT&CK 够 ,

研 研务

务 盟
撰 研务 务
2020 03
2|
.
08
.
2.0
11
.
18
.
25
.
27
.
30
7|
.


Day APT
撑练

0-
研 Verizon 72%
封 研
2019 研 务
务 43%

DoS

38%
88%
2.0 撰
封 研
2019 12 1
2.0



务 研 38% 10%

, 2.0 务

9|
1
愿 研








10 |
研 封

23 |
导 研



封撰




4.4
TDA UEBA
撰 务 NGFW EDR
务 去

务 去
去 模

务 去



模 盟
24 |
25 |
.
1 2020

2020
80-100

2020
1600-2000 厅
研 7-10%
务 5%
1.5-2%

2020
2-3% 2020
80-100 厅
2

撑练

封 2018 50


1.3
务 研
2.0
2.0 2019 12 1 撑练

研 盟
2.0 模
口 撰务
2.0


2.0


匹 务封 务
14 |
2.
2.1
撰 告
研 封
研 封
研务 努
研务 愿

IT
务告

2.2 2.2.1

撰 2017 9
14



Equifax 2018 11
研模 撰
1.42 厅 10 4 10


2.2


2.3
研 研




研 去 500
研 务
20 |

研 研
研撰
研 研
30

3





3.
3.1
研 研


撑练 研
研口

研撰 研口
研 研群
研封



21 |




研研


识研
研研


研群
3.2



研 覆



研 研

3.3

WAF





WAF 研








2018 40
研 务
模 研
LTV 够
模 名

研 又
LTV
ToB
POC

,


,
32 |
2.
IBM QRadar IBM QRadar

研 封盟
IBM QRadar
IBM QRadar SIEM



Sense Analytics 空

QRadar Advisor with Watson



IRM QRadar SIEM
0.2~0.5 研 80% 研


UEBA
研试



试研

研 封 封
22 |
4.
研 Gartner
2020

2018 6 CrowdStrike

2018 11 2厅 E
10%
40%
Cylance
务 Blackberry 14 30 厅
4.1






4.2
研 模

封务 UBA
研务
厅厅
4.3
撰 研
Log Management
Risk Manager
X-Force
QFlow QRadar
IBM QRadar

Vulnerability Manager 盟


研 NTA

研 AI 盟 HanSight TIP 撰
SOC

模4
HanSight UBA
HanSight Enterprise HanSight
撑练

撑练
子 套
练 务
研 IT
SOC
SOC
口 SOC
撑 务
26 |
27 |.1.务匹千 研
撰 务
WAF
覆 覆

导 研
IDS




360



告匹












研 模

IBM QRadar Datavisor 撰
务模 告撰


研 口


28 |
2




撰 告





研务

研务 研
2.0
11 |
.
2.0
1.
1.1
务匹 526
盟 群
2016 11



2017 1
2018 4 21
务 2016 2 5

1000

研匹 4.9

务封 80%
2018






8100
2016 6

SWIFT

WAF IDS
封 研




( 封[2014]39 )
封 [2014]317 ) 口

12 |
封 模
(2014-2015 ) (
2015 2019
75%
; 2015
15% 5%

1.2 1.2.1


2016 11 7 2017 6 1
2.0


2.0 去 的





2016
5·26
257

230
2018 务
2018 务

716
封务
封撰

13 |
盟研

15

50
1.2.2
2018 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