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鲁科版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

高中化学全部化学方程式汇总(有机和无机)【注意】以下是有机和无机化学方程式的汇总,请按需使用或参考。

为了排版整洁,请在使用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一、有机化学方程式1. 碳氢化合物反应方程式1.1 烷烃燃烧反应:CnH2n+2 + (n + (n/2 + 1)/2)O2 → nCO2 + (n + (n/2 - 1)/2)H2O1.2 烯烃燃烧反应:CnH2n + (n + n/2)O2 → nCO2 + nH2O1.3 异构烷烃燃烧反应:CnH2n + (n + n/2)O2 → nCO2 + nH2O2. 醇类反应方程式2.1 醇的燃烧反应:CnH2n+1OH + (n + (n+1)/2)O2 → nCO2 + (n+1)H2O2.2 醇的脱水反应:CnH2n+1OH → CnH2n + H2O3. 酚类反应方程式3.1 酚的燃烧反应:C6H6O + 15/2O2 → 6CO2 + 3H2O 3.2 酚的酸碱中和反应:C6H6O + NaOH → C6H5ONa + H2O 4. 酯类反应方程式4.1 酯的酸水解反应:RCOOR' + H2O → RCOOH + R'OH 4.2 酯的碱水解反应:RCOOR' + NaOH → RCOONa + R'OH 5. 醛和酮类反应方程式5.1 氧化性还原反应:RCHO + [O] → RCOOH5.2 醛的酸碱反应:RCHO + NaOH → RCOONa + H2O 6. 醚类反应方程式6.1 醚的加热裂解反应:ROR' → R'H + R'OH6.2 醚的酸水解反应:ROR' + H2O → ROH + R'OH7. 脂肪酸类反应方程式7.1 脂肪酸的酸碱反应:RCOOH + NaOH → RCOONa + H2O7.2 脂肪酸的酯化反应:RCOOH + R'OH → RCOOR' + H2O二、无机化学方程式1. 钠和氧的反应方程式4Na + O2 → 2Na2O2. 钙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a + 2H2O → Ca(OH)2 + H23. 硝酸和铜的反应方程式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4. 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CO2 + H2O → H2CO35. 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2NaOH + HNO3 → NaNO3 + H2O6. 硫化氢和氯的反应方程式H2S + Cl2 → 2HCl + S7. 氧化锌和硫酸的反应方程式ZnO + H2SO4 → ZnSO4 + H2O8. 氯气和钾溶液的反应方程式Cl2 + 2KOH → KCl + KClO + H2O9. 溴和钾的反应方程式2K + Br2 → 2KBr10. 硫和氧的反应方程式S + O2 → SO2以上是高中化学的部分有机和无机方程式的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1.物质的量n(mol)= N/N(A)2.物质的量n(mol)= m/M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五、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④布朗运动3.胶体提纯:渗析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按章节)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按章节)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SO42-+ Ba2+ == BaSO4↓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CO32-+ Ca2+== CaCO3↓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2H+== CO2↑+ H2O4、铝与硝酸铜溶液反应:2Al+3Cu(NO3)2= 2Al(NO3)3+ 3Cu 2Al+3Cu2+= 2Al3++ 3Cu5、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O2Na2O2钠块在空气中变暗4Na+O2=2Na2O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2Na2O+O2△2Na2O26、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 +2H2O =2 NaOH +H2↑2Na +2H2O =2Na++2OH-+H2 ↑7、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2Na2O2+2H2O =4NaOH +O2↑2Na2O2+2H2O =4Na++4OH-+O2↑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8、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2Na2O2+2CO2=2Na2CO3+O29、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Na2CO3+2HCl =2NaCl+H2O+CO2↑CO32-+2H+=H2O +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HCl =NaHCO3+NaCl CO32-+H+=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H2O +CO2↑10、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 +CO2 ↑11、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H2O +CO32-(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12、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Al +3O2点燃2Al2O313、铝片与稀盐酸反应2Al +6HCl =2AlCl3+3H2↑2Al +6H+=2Al3++3H2↑1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 +2H2O =2NaAlO2-+3H2↑2Al +2OH -+2H2O =2AlO2-+3H2↑15、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2Al +Fe2O3高温2Fe +Al2O31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NaOH 2NaAlO2+H2OAl2O3+2OH -=2AlO2-+H2O1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 NH3·H2O =Al(OH)3↓+3NH4+18、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Al(OH)3+3HCl =AlCl3+3H2OAl(OH)3+3H+=Al3++3H2O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Al(OH)3+NaOH NaAlO2+2 H2OAl(OH)3+OH-=AlO2-+2 H2O19、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 +4H2O(g) 高温Fe3O4+4H220、铁与盐酸反应Fe +2HCl =FeCl2+H2↑ Fe +2H+=Fe2++H2↑21、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6HCl =2FeCl3+3H2OFe2O3+6H+=2Fe3++3H2O22、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 =Fe(OH)3↓+3NaClFe3++3OH -=Fe(OH)3↓23、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4Fe (OH)2+O2+2H2O =4Fe (OH)324、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 Fe2++Cl2=2 Fe3++2Cl-25、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 =3FeCl2 2Fe3++Fe =3Fe2+26、用KSCN检验Fe3+的存在离子方程式Fe3++3SCN-= Fe (SCN)3 (血红色)27、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 高温Si +2CO↑2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 =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2OH -=SiO32-+H2O29、硅与氧气反应Si(粉)+O2△SiO230、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Si + 2OH-+ H2O == SiO32-+ 2H2↑31、制玻璃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SiO2+CaCO3高温CaSiO3+CO232、氯气和非金属反应Cl2+H22HCl (或光照)3Cl2 +2P2PCl3Cl2+PCl3PCl533、氯气和金属反应3Cl2 +2Fe2FeCl3Cl2 +2Na2NaClCl2+Cu CuCl234、强氧化性:Cl2 +2FeCl2=2FeCl3Cl2 + 2Fe2+ == 2Fe3+ + 2Cl-Cl2+2NaBr =Br2+2NaCl Cl2+2Br-=Br2+2Cl-Cl2 + 2KI =2KCl + I2Cl2 + 2I-== 2Cl-+ I235、氯气溶于水Cl2+H2O=HCl +HClO Cl2+H2O ==Cl-+H++HClO2HClO 2HCl +O2↑36、氯气和二氧化硫Cl2+SO2 +2H2O=H2SO4 +2HCl37、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光照38、制漂粉精、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9、漂白粉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40、氮气和氢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41、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N2+O22NO2NO +O22NO242、二氧化氮溶于水3NO2+H2O 2HNO3+NO3NO2+H2O 2H++2NO3-+NO43、NH3+HCl=NH4Cl(白烟)44、HNO3与Fe的反应Al、Fe遇冷浓HNO3、浓硫酸钝化(常温)Fe与浓HNO3加热Fe+6HNO3△Fe(NO3)3+3NO2↑+3H2O45、Fe与稀HNO3反应Fe+4HNO3(过量)=Fe(NO3)3+NO↑+2H2O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 46、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NH4Cl + Ca(OH)2△CaCl2 + NH3↑ + H2O47、4HNO34NO2↑+O2↑+2H2O48、4HNO3(浓)+C △CO2↑+4NO2↑+2H2O49、4HNO3(浓)+Cu=Cu(NO3)2+2NO2↑+2H2放电4H++ 2NO3-+ Cu == Cu2+ + 2NO2↑+ 2H2O8 HNO3(稀)+3Cu=3Cu(NO3)2+2NO↑+4H2O8H+ +2NO3-+ 3Cu == 3Cu2++ 2NO↑+ 4H2O 50、NO2、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4NO2+O2+2H2O =4 HNO351、NO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4NO+3O2+2H2O =4 HNO352、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 +6H2O5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3↑+H2O↑ +CO2↑54、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HCl +NH3=NH4Cl55、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NH4)2SO4+2NaOH△3↑+Na2SO4+2H2O NH4++OH -△NH3↑+H2O56、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加热)NH4NO3+NaOH =NH3·H2O +NaNO3NH4++OH-=NH3·H2O57、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S+H2△H2S S+Fe△FeSS+2Cu△Cu2S S+O2点燃SO23S+6NaOH△2Na2S+Na2SO3+3H2O3S + 6OH-△2S2-+ SO32-+ 3H2OSO2 + 2H2S=3S+2H2O SO2+H2O=H2SO32NaOH+SO2(少量)=Na2SO3+H2O SO2 + 2OH-== SO32-+ H2O NaOH+SO2(足量)=NaHSO3SO2 + OH-== HSO3-2SO32SO2+O2催化剂加热2H2SO4(浓)+C△CO2↑+2SO2↑+2H2O2H2SO4(浓)+Cu△CuSO4+SO2↑+2H2ONa2SO3+H2SO4 = Na2SO4+ SO2↑+ H2O SO32-+ 2H+ == SO2↑+ 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化学重要的化学方程式总结1、NaCl 2Cl Na 22−−→−+点燃2、22CuCl Cl Cu −−→−+点燃3、32FeCl 2Cl 3Fe 2−−→−+点燃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5、32PCl 2Cl 3P 2−−→−+点燃6、523PCl Cl PCl →+7、HClO HCl O H Cl 22+→+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11、↑++−→−+∆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见光14、↑+→+HCl NaHS O S O H NaCl 442(浓) 15、↑+−→−+∆HCl S O Na NaCl NaHS O 4241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19、33KNO AgCl AgNO KCl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21、O H Cu H CuO 22+−→−+∆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24、4243324S 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 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27、O H 31S O K S O Fe 9S O Cr S 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29、HF 2F H 22→+30、HBr 2Br H 22→+31、HI 2I H 22→+32、22Br NaCl 2Cl NaBr 2+→+33、22I KCl 2Cl KI 2+→+34、22I KBr 2Br KI 2+→+35、33NaNO AgBr AgNO NaBr +↓→+36、33KNO AgI AgNO KI +↓→+37、2Br Ag 2AgBr 2+−−→−光照38、22CO O C →+39、↑+→+22H MgCl HCl 2Mg40、22H ZnCl HCl 2Zn +→+41、O H 2SO Na SO H NaOH 224242+→+42、kJ 5.393CO O C 22+−−→−+(气)(气)(固)点燃 43、kJ 6.483O H 2O H 2222+→+(气)(气)(气) 44、kJ 6.571O H 2O H 2222+→+(液)(气)(气) 45、kJ 3.131H CO O H C 22-+−→−+∆(气)(气)(气)(固)46、S Cu S Cu 22−→−+∆47、FeS S Fe −→−+∆ 48、S H H S 22−→−+∆49、2CS C S −−→−+高温50、22S O O S −−→−+点燃51、O H 3S O K S K 2KOH 6S 32422++−→−+∆ 52、↓+−→−∆S H S H 2253、2222S O 2O H 2(O 3S H 2+−−→−+点燃足)54、↓+−−→−+S 2O H 2(O S H 2222点燃不足)55、↓+−−→−+S 3O H 2S O S H 2222点燃56、HBr 2S Br S H 22+↓→+57、↑+→+S H FeCl HCl 2FeS 2258、4224S O H CuS S H CuS O +↓→+59、HAc 2PbS S H PbAc 22+↓→+60、O H NaHS NaOH S H 22+→+61、O H S Na NaOH NaHS 22+→+62、O H 2S Na NaOH 2S H 222+→+(60、61结合) 63、HCl 2FeCl 2S FeCl 2S H 232++↓→+64、↑+→+S H FeS O FeS S O H 2442(稀) 65、3222S O H O H S O ⇔+66、3OV 22SO 2O SO 252∆−−→←+ 67、4223S O H O H S O →+68、↑++→+22424232S O O H S O Na S O H S O Na69、O H S O Na NaOH 2S O 2322+→+70、32CaSO CaO SO →+71、O H CaSO OH Ca 2S O 2322+↓→+)( 72、23232HS O Ca O H CaS O S O )(→++73、O H 2S 3S H 2S O 222+↓→+74、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75、42222SO H HBr 2O H 2Br SO +→++76、42424422SO H 2SO K MnSO KMnO 2O H 2SO 5++→++ 77、↑+−−→−+23222S O 8O Fe 2O 11FeS 4高温78、3OV 22SO 2O SO 252∆−−→←+ 79、4232S O H S O O H →+80、O H 2S O 2CO S O H 2C 22242+↑+↑−→−+∆(浓) 81、O H 2S O 3S O H 2S 2242+↑−→−+∆(浓) 82、O H 2S O PO H S O H P 224342+↑+−→−+∆(浓) 83、O H 2S O S S O H S H 22422++−→−+∆(浓) 84、O H 2S O CuS O S O H 2Cu 22442+↑+−→−+∆(浓) 85、HCl 2BaS O S O H BaCl 4422+↓→+86、NaCl 2BaS O S O Na BaCl 4422+↓→+87、NaCl 2BaCO CO Na BaCl 3322+↓→+88、↑++→+2223CO O H BaCl HCl 2BaCO 89、↑++→+222333CO O H NO Ba HNO 2BaCO )( 90、↑++→+2223232CO O H S Na S O H CO Na 91、42232S O H 2O S O H 2→+92、42232S O Na 2O S O Na 2→+93、423CaS O 2O CaS O 2→+94、O H 6SO 3S O Fe S O H 6Fe 22234242+↑+−→−+∆)((浓) 95、O H S O Na S O Br S O H 2NaBr 22422242++↑+−→−+∆(浓) 9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 97、O H 11C 12O H C 2SO H 11221142+−−−→−浓 98、O Na 2O Na 422→+99、222O Na O Na 2→+100、NaCl 2Cl Na 22−−→−+点燃101、S Na S Na 22−−→−+研磨102、↑+→+22H NaOH 2O H 2Na 2103、↑++→++242242H S O Na OH Cu CuS O O H 2Na 2)( 104、NaOH 2O H O Na 22→+105、↑+→+2222O NaOH 4O H 2O Na 2106、3222CO Na CO O Na →+107、232222O CO Na 2CO 2O Na 2+→+108、O H NaCl 2HCl 2O Na 22+→+109、↑++→+2222O O H 2NaCl 4HCl 4O Na 110、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 111、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 112、O H CO CO Na NaHCO 222323+↑+−→−∆113、O H CO Na NaOH NaHCO 2323+−→−+∆ 114、O H 2CO 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115、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3++↓→+(足量))( 116、NaCl 2BaCO BaCl CO Na 3232+↓→+ 117、NaCl 2CaCO CaCl CO Na 3232+↓→+ 118、O H 2CO 2CaCl HCl 2HCO Ca 22223+↑+→+)( 119、O H 2CO 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 120、O H S O NaCl HCl NaHS O 223+↑+→+ 121、O Li 2O Li 422−−→−+点燃122、22KO O K −−→−+点燃123、MX 2X M 22→+(M 表示氧族元素,X 代表卤族元素) 124、MH 2H M 22→+125、↑+→+22H MOH 2O H 2M 2126、232N Mg N Mg 3−−→−+点燃127、322NH 2H N 催化剂高温高压−−−→←+ 128、NO 2O N 22−−→−+放电129、22NO 2O NO 2→+130、422O N NO 2⇔131、NO HNO 2O H NO 3322+→+132、322HNO 4O H 2O 3NO 4→++133、3222HNO 4O H 2O NO 4→++134、Cl NH HCl NH 43→+135、3433NO NH HNO NH →+136、O H 6NO 4O 5NH 4223+−−→−+∆催化剂137、O H N O NH 2223+−−→−+点燃(纯)138、O H 2CaCl NH 2OH Ca Cl NH 22324++↑−→−+∆)( 139、↑+↑−→−∆HCl NH Cl NH 34(固)140、Cl NH HCl NH 43→+141、↑++↑−→−∆22334CO O H NH HCO NH142、O H 2S O Na NH 2NaOH 2S O NH 2423424++↑−→−+∆)( 143、O H 2O NO 4HNO 42223++↑−−→−光或热 144、O H 2NO 2NO Cu HNO 4Cu 22233+↑+→+)((浓) 145、O H 4NO 2NO Cu 3HNO 8Cu 32233+↑+→+)((稀) 145、O H 2NO 4CO HNO 4C 2223+↑+↑→+ 146、↑+−→−+∆34423HNO NaHS O S O H NaNO (浓) 147、kJ 907O H 6NO 4O 5(NH 42RhPt 23++−−→−+-(气)(气)(气)气)高温高压 148、kJ 113NO 2O NO 222+→+(气)(气)(气) 149、kJ 136NO HNO 2O H NO 3322++→+(气)(液)(液)(气) 150、O H NaNO 2NaOH 2NO NO 222+→++ 151、32PCl 2Cl 3P 2−−→−+点燃152、52PCl 2Cl 5P 2−−→−+点燃153、3252HPO O H O P −−→−+冷水154、43252PO H 2O H 3O P −−→−+热水155、↓+−→−+∆44342243CaS O 3PO H 2S O H 3PO Ca (浓))( 156、↓+−→−+∆424242243CaS O 2PO H Ca S O H 2PO Ca )((浓))( 157、24243243PO H Ca 3PO H 4PO Ca )((浓))(→+ 158、22SiO O Si −→−+∆159、↑+→++2322H 2S iO Na O H NaOH 2S i161、32CaS iO CaO S iO −−→−+高温162、O H S iO Na NaOH 2S iO 2322+→+163、O H 2SiF HF 4SiO 242+→+164、NaCl 2S iO H O H HCl 2S iO Na 44232+↓→++ 165、O H S iO H S iO H 23244+−−−→−干燥空气166、32322232CO Na S iO H O H CO S iO Na +↓→++ 167、↑+−−→−+232232CO S iO Na S iO CO Na 高温 168、↑+−−→−+2323CO CaS iO S iO CaCO 高温 169、MgO 2O Mg 22−−→−+点燃170、322O Al 2O 3Al 4−→−+∆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点燃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174、232N Mg N Mg 3−−→−+点燃175、32S Al S 3Al 2−−→−+点燃176、Cu MgSO CuSO Mg 44+→+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180、C MgO 2CO Mg 22+−−→−+点燃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185、↑+−−→−23CO MgO MgCO 煅烧186、O H MgO OH Mg 22+−→−∆)(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188、32MgS iO S iO MgO −−→−+高温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22Cl Mg MgCl 熔融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冰晶石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193、O H 3S O Al S 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195、424323342S O NH 3OH Al 2O H NH 6S 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198、O H 6S O Al S 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O OH Mg OH Ca MgS O +↓→+)()(206、423324S O Na CaCO CO Na CaS O +↓→+ 207、432O Fe O 2Fe 3−−→−+点燃208、FeS S Fe −→−+∆209、32FeCl 2Cl 3Fe 2−→−+∆ 210、2432H 4O Fe O H 4Fe 3+−−→−+高温(气) 211、↑+→+22H FeCl HCl 2Fe 212、Cu SO Fe SO Cu Fe 2424+→+)()( 213、O H FeCl HCl 2FeO 22+→+ 214、O H 3FeCl 2HCl 6O Fe 2332+→+ 215、4224SO Na OH Fe NaOH 2FeSO +→+)( 216、NaCl 3OH Fe NaOH 3FeCl 33+↓→+)( 217、3222OH Fe 4O H 2O OH Fe 4)()(→++ 218、O H FeO OH Fe 22+−→−∆)( 219、O H 3O Fe OH Fe 22323+−→−∆)( 220、O H 2FeCl HCl 2OH Fe 222+→+)( 221、O H 3FeCl HCl 3OH Fe 233+→+)( 222、O H Fe H FeO 22+→+ 223、O H 3Fe 2H 3O Fe 2232+→+ 224、O H 4Fe 3H 4O Fe 2243+→+ 225、O H 2NO NO Fe HNO 4Fe 2333+↑+→+)((稀) 226、232CO 3Fe 2CO 3O Fe +−−→−+高温 227、↑+−−→−23CO CaO CaCO 高温 228、FeO 2O Fe 22−−→−+高温229、2S iO Fe 2FeO 2S i +−−→−+高温 230、MnO Fe FeO Mn +−−→−+高温231、CO Fe FeO C +−−→−+高温 232、32O Al Fe 3FeO 3Al 2+−−→−+高温233、243PO Ca Fe 5CaO 3FeO 5P 2)(高温+−−→−++234、↑+−−→−+∆432CaO3CH CO Na NaOH COONa CH 235、O H 2CO O 2CH 2224+−−→−+点燃236、HCl Cl CH Cl CH 324+−→−+光 237、HCl Cl CH Cl Cl CH 2223+−→−+光 238、HCl CHCl Cl Cl CH 3222+−→−+光 239、HCl CCl Cl CHCl 423+−→−+光240、24H 2C CH +−−→−高温241、O H CH CH OH CH CH 222C17023+↑=−−→−--。

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二章方程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二章方程及公式

高中必修一化学第二章方程及公式以下列举部分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一般为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公式:1. 钠与氧气反应: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 O₂ = 2Na₂O钠在空气中点燃:2Na + O₂ = Na₂O₂2. 钠与水反应:2Na + 2H₂O = 2NaOH + H₂↑3.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 + CuSO₄ + 2H₂O = Cu(OH)₂↓ + Na₂SO₄ + H₂↑4. 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Na + 2FeCl₃ + 6H₂O = 6NaCl + 2Fe(OH)₃↓ + 3H₂↑5. 氧化钠与水反应:Na₂O + H₂O = 2NaOH6.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7.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₂O₂ + 2CO₂ = 2Na₂CO₃ + O₂8.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₂CO₃ + 2HCl = NaCl + CO₂↑ + H₂O9.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₃ + HCl = NaCl + CO₂↑ + H₂O10.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₃ + NaOH = Na₂CO₃ + H₂O11.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NaOH + FeCl₃ = Fe(OH)₃↓ + 3NaCl12.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₃ + 3HCl = AlCl₃ + 3H₂O13.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₃ + NaOH = NaAlO₂ + 2H₂O14. 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³⁺ + 3OH⁻ = Fe(OH)₃↓15. 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²⁺ + 2OH⁻ = Fe(OH)₂↓16. 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4Fe²⁺ + O₂ + 4H⁺ = 4Fe³⁺ + 2H₂O17. 二价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2Fe²⁺ + Cl₂ = 2Fe³⁺ + 2Cl⁻18. 二价铁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成三价铁离子:2Fe²⁺ + H₂O₂ + 2H⁺ =2Fe³⁺ + 2H₂O19. 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Fe³⁺ + 3SCN⁻= Fe(SCN)₃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的完整内容,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材或教辅。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破坏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热量2.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1.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3. 化学反应与环境污染及防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2. 辅助教材:《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指导》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复杂概念和示例分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文章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2. 实验试剂: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3. 教学挂图:用于展示化学反应原理的结构和过程。

4.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 鲁科版必修2

必修二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及基本题型汇总一、认识有机化合物1、甲烷(物理性质必须记住,以下省去)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相关的反应方程式(有机化学部分方程式均用“→”):(1)、甲烷的取代反应现象取代反应的特点:一定是有机物参与的反应且不能用取代反应的原理制备纯净物,因为反应一旦开始所有的生成物均存在(选择题常考,记住!)四种氯代产物物理性质分别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三氯甲烷又叫,曾用作麻醉剂,人扭伤后可用它镇痛(有选择题出现过,若选项中有乙醇,勿错选!)关于取代反应的常见题型:1molCH4与一定量的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四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思路解析:由于生成的四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可以根据甲烷的四步取代反应写出总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求解。

(自己试着做,做在一张纸上,把步骤写清楚)(2)、甲烷的燃烧反应现象总结:(1)、烷烃的结构特点是:它们的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他价键都被氢原子所饱和(选择题常考,记住!)(2)、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参看自主学习53—54页,试着去理解)写出丁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写出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二、石油和煤重要的烃1、关于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以及煤的干馏(与蒸馏区分开)的问题,阅读你的化学资料和课本,将自主学习丛书上58—59页知识梳理的部分完善,并背诵(选择题会有涉及,也比较重点)记一个化学方程式:十六烷的裂化反应2、乙烯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相关的反应方程式:(1)、乙烯的燃烧反应现象(2)、乙烯和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加成反应(注意产物名称)(3)、乙烯和氢气加成(4)、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制备一氯乙烷(5)、乙烯和水加成优点:可以制备纯净的一氯乙烷,通常与乙烷的取代反应对比(选择题常考,记住!)注意:烃的密度均比水小3、苯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空间构型苯中的化学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判据有:(1)、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3)、苯的邻位取代物只有一种(实际上苯的间位取代物也只有一种,但是不能作为判据);(4)、苯在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辨析: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化成环己烷能不能作为判据?解析:不能。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背的化学方程式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 Na2SO4(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4Na+O2=2Na2O(银白色变暗)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2Na+O2=ΔNa2O2(生成淡黄色粉末)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9、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2Na2O+O2=2Na2O2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2Fe+3Cl2=2FeCl3点燃(红棕色的烟)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点燃(棕黄色的烟)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Cl2+H2=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 点燃(淡黄色的烟)15、工业制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为Ca(OH)2石灰乳)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17、消毒、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Cl2+2NaOH=NaClO+NaCl+H2O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CO2+H2O=HClO+NaHCO319、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20、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光照21、氯化铁通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过)=2NaCl+CO2↑+H2ONa2CO3+HCl(少)=NaHCO3+NaCl23、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24、碳酸氢钠与碱反应方程式:NaHCO3+NaOH=Na2CO3+H2ONaHCO3+Ca(OH)2=2H2O+Na2CO3+CaCO3↓2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26、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27、浑浊石灰水变澄清:CO2+CaCO3+H2O=Ca(HCO3)228、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 CO2↑+CaCO3+H2O29、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由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沉淀)30、保存氯化亚铁溶液:2FeCl3+Fe=3FeCl22Fe3++Fe=3Fe2+31、制造印刷线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32、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33、Fe2O3+3CO = 2Fe+3CO2高温34、Ba2++SO42+=BaSO4↓Ag++Cl-= AgCl↓35、Zn+Cu2+= Zn2++Cu Zn+Fe2+= Zn2++Fe36、溶洞的形成:CO2+CaCO3+H2O=Ca(HCO3)2Ca(HCO3)2=CO2↑+CaCO3+H2O37、NaHCO3+BaCl2➜不反应(一般情况下,强酸才能制弱酸)38、工业上制取水煤气:C+H2O(g)=CO+H2高温39、自然界通过放电把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N2+O22NO 放电(NO无色、难溶于水)40、工业上制备氨气: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4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被氧化:2NO+O2=2NO2(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42、工业上制取硝酸、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43、氨溶解于水:NH3+H2ONH3·H2O(一水合氨、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44、一水合氨的电离:NH3·H2ONH4++OH-45、氨与盐酸的反应:NH3+HCl=NH4Cl46、工业上制备硝酸需要的一氧化氮的方程式:4NH3+5O2=4NO+6H2O 高温催化剂4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 (密封保存在阴凉处、施肥时埋在土下)48、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49、铵态氮肥不能与碱(如草木灰)混合施用:NH4++OH-=NH3↑+H2O50、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51、硝酸受热分解:4HNO3=4NO2↑+O2↑+2H2O 受热或见光(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阴凉处)52、铜与硝酸的反应:Cu +4HNO3(浓)=Cu(NO3)2+2NO2↑+2H2O (遇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遇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53、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4HNO3(浓)+C=CO2↑+4NO2↑+2H2O54、硫单质铁的反应:Fe+S=FeS(硫单质的氧化性、S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水、微溶酒精、易溶CS2)55、硫单质与氧气的反应:S+O2=SO2点燃(硫单质的还原性、SO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56、硫粉遇碱发生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57、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3CO2↑+N2↑58、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2SO2+O22SO3催化剂59、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归中反应:SO2+2H2S=3S↓+2H2O (H2S臭鸡蛋气味)60、浓硫酸与铜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u=CuSO4+SO2↑+2H2O61、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2SO2↑+CO2↑+2H2O62、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63、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64、酸雨的形成:2SO2+O22SO3粉尘等催化SO3+H2O=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65、海水提镁第一步:Mg+2H+=Mg2++H2↑(盐酸、稀硫酸)66、镁与氮气的反应:3Mg+N2=Mg3N2点燃67、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 点燃(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68、海水提溴单质:2Br-+Cl2=Br2+2Cl-69、半导体硅与氧气的反应:Si+O2=SiO2Δ(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70、工业上制粗硅:SiO2+2C=Si+2CO↑高温(光导纤维、沙子和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71、硅与氟气的反应:Si+2F2=SiF472、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F=SiF4+2H273、制作黏合剂:Si+2NaOH+H2O=Na2SiO3+2H2↑74、玻璃与烧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75、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iO2+CaO=CaSiO3高温76、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77、工业制玻璃:CaCO3+SiO2=CaSiO3+CO2↑高温Na2CO3+SiO2=Na2SiO3+CO2↑高温78、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点燃79、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高温(铝粉与氧化铁粉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80、金属铝与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81、金属铝与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四羟基合铝酸钠)82、实验室制氢氧化铝:AlCl3+3NH3·H2O=Al(OH)3↓+3NH4Cl (白色沉淀)83、氢氧化铝溶于强酸中:Al(OH)3+3H+=Al3++3H2O84、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中:Al(OH)3+OH-=[Al(OH)4]-(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85、氧化铝溶于强酸:Al2O3+6H+=2Al3++3H2O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86、氧化铝溶于强碱:Al2O3+2OH-+3H2O=2[Al(OH)4]-87、碱式碳酸铜的制取:2Cu+O2+H2O+CO2=Cu2(OH)2CO3(绿色)88、铜与氧气的反应:Cu+O2=2CuO89、铜与硫粉的反应:2Cu+S=Cu2S90、4CuO=2Cu2O+O2↑高温(黑色物质变为红色物质)91、CuSO4·5H2O=CuSO4+5H2O↑(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92、氯化铝与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3OH-=Al(OH)3↓93、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4OH-=[Al(OH)4]-94、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与酸的反应:[Al(OH)4]-+H+=H2O+Al (OH)3↓95、实验室制取氯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9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鲁科版)(必修)
(上册)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金属钠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在空气中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氯气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氯气与碱(如NaOH)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氯气与氢氧化钙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电解质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K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铁与稀硫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与铁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FeCl2溶液与锌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FeCl2溶液与氯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碳酸钠与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碳酸氢钠与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碳酸氢钠与NaOH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碳酸氢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氮的循环
●氮气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氮气与氢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氮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氨气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浓氨水与浓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铵盐与碱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铵盐与碱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浓硝酸受热或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浓硝酸与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稀硝酸与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浓硝酸与碳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硫的转化
●铁与硫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硫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硫磺、硝石、木炭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与铜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与木炭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三氧化硫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亚硫酸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
●金属镁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溴化物与氯气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一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与焦炭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与碱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钙)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二氧化硅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与二氧化硅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铝金属材料
●金属铝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铝与氧化铁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铝与盐酸(稀硫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铝与碱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铝盐溶液与氨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铝与酸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铝与碱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铝与酸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铝与碱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锈的化学方程式:。

●铜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铜与硫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铜转化为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复合材料
(下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反应:。

●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与氯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十六烷裂解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水作用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与氯化氢作用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苯与硝酸作用生成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2,4,6—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与金属钠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与氧气作用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乙醇作用(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与碱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葡萄糖与氧气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
●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氯乙烯聚合的化学方程式:。

苯乙烯聚合的化学方程式:。

四氟乙烯聚合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