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污水管网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污水管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行性。
二、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完整的城市污水管网网络,将污水从城市各个地区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项目规模和区域范围本项目计划覆盖城市全部区域,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总长约为100公里,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和排放和分流系统。
三、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1)投资回报率: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治理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根据前期调研数据,该项目预计实施后的年收入约为5000万元,年均投资回报率可达到10%以上。
(2)项目投资风险:项目建设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施工期长、工程费用超支等。
但根据市场调研和经验数据分析,该项目存在较高的市场需求,风险可控。
(3)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大大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2.社会可行性(1)环境保护意义:城市污水处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污水管网将使污水得到规范处理和再利用,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就业机会:项目建设期间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就业机会。
3.环境可行性(1)降低排污量:建设污水管网可将污水集中处理,有效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避免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2)资源利用:通过污水处理,可从污水中回收资源,如水和有机物质的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四、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1.建设方案(1)主管道和支管道的设计和施工;(2)污水处理厂的建设;(3)排放和分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名称: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研究背景及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污水管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评估建立污水管网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
2. 研究方法(1)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和经验案例。
(2)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当前的污水处理情况,了解污水管网的建设状态和技术水平。
(3)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要求、经济可行性等。
(4)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对污水管网的需求量、设计参数、建设及运营成本等进行评估。
3. 研究内容(1)污水管网的需求评估: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工业用水需求等因素,评估污水管网的需求量。
(2)技术可行性评估:分析污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所需的技术能力和资源,评估技术可行性和成熟度。
(3)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污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4)经济可行性评估:分析污水管网建设及运营的成本,评估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5)社会可接受性评估:探讨污水管网建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研究成果(1)对污水管网的需求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建设污水管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评估了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并提出了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3)分析了污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4)进行了经济可行性评估,评估了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的成本效益,并提出了可行的经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分析了污水管网建设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社会管理措施。
5. 建议在本报告的基础上,建议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污水管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2)推动污水管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污水管网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工程目标、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该工程具备实施的条件和利益,为进一步推进该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目录】一、引言二、工程目标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四、经济可行性分析五、社会可行性分析六、风险评估七、结论一、引言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管网工程是确保污水顺利收集、排放和处理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该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研究,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程目标该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一套高效、可靠的污水管网系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质安全。
具体工程目标包括:1.实现全城区的污水收集、排放和处理,杜绝废水乱排乱放现象;2.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率,降低水体污染风险;3.优化管网布局,减少泄漏和损耗,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技术方案: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采用分区域、分级别的设计方案,确定合理的管径、坡度等参数,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工程实施。
2.技术难点解决:对于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如复杂地质条件、老旧管网改造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3.技术支持: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到位,组织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管网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总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要求,对投资进行估算,包括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用、运营成本等。
2.收益分析:通过对工程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收益进行分析,如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提升价值等。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1.社会效益:该工程的实施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质安全,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
2.社会影响:该工程将为就业创造机会,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引入先进技术推动工程实施。
3.社会支持: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认可度,增加社会支持力度。
污水管网维修改造旧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维修改造旧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综合说明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现场总平面布置 (3)第四章总进度计划 (5)第五章各工序施工措施及安全文明措施 (6)第六章主要材料及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27)第七章质量控制手段和保证措施 (29)第八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46)第九章劳动力进场安排建行表 (50)第十章施工计划进度表(附表一)第十一章现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一)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说明1编制范围:昆鳌污水管网维修、改造一XX旧管网零星工程2、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国家有关标准。
(3).xx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昆鳌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工程(xx片)的设计文件。
(4).现场勘测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5).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及人员、机械设备技术能力。
3、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将严格遵守昆鳌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工程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立安全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现场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4).争创行业一流、建造优质工程的原则确定本标段的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确保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质量均达到公路质量《验标》的合格标准以上,建造一流的精品工程' 当质量与进度发生冲突时,首先确保工程质量。
(5).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施工图中的工程内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资源配置,并充分考虑气候对工期的影响,科学组织指挥,争取主动力,争提前完成任务(6).文明施工的原则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交通、电力、材料、施工场地规划,本着节约用地防止水土流水的原则,减少污染。
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工程费用。
保护山林树木及周围环境,做好水土保护,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道路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对于道路排水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道路污水管网工程是指在城市道路上铺设一套能够有效排除道路上积水和污水的管道系统,是解决城市道路排水问题的重要工程项目。
本报告旨在对道路污水管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项目目标1.解决城市道路排水问题,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2.减少积水导致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3.保护城市环境,减少污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优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
三、项目内容1.调研和规划:对城市道路污水管网工程进行调研,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2.设计和施工:根据调研结果进行管网设计和施工,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有效性;3.系统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网运行与管理机制,保障道路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4.检测与维护:定期对道路污水管网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项目优势1.提高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有效解决道路积水问题,提高道路交通的畅通程度;2.减少积水导致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3.保护城市环境,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4.优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5.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项目实施方案1.调研和规划:由相关部门负责进行调研和规划,确定道路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需求和目标;2.设计和施工:由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负责进行管网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3.系统运行与管理: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的管网运行与管理机制,负责日常运维和巡检;4.检测与维护:定期对道路污水管网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预期效益1.提高道路交通的畅通程度,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2.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3.保护城市环境,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4.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5.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提供支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许多问题。
目前,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既老化又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污水排放需求,导致污水泄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三、项目目标1.构建全面的污水管网系统,实现污水的全覆盖收集和排放;2.提供高效、稳定和环保的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排放标准;3.减少污水泄漏和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城市生活环境;4.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提升城市形象;5.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公众健康。
四、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导致污水处理需求快速增加,市场需求旺盛。
2.项目优势:项目具有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政府和社会认可度高。
3.技术可行性:污水管网系统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具备技术可行性。
4.经济可行性: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但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可吸引投资。
5.环境可行性:项目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水泄漏和环境污染,符合国家环保政策。
六、项目实施方案1.整体规划:根据城市污水排放情况、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全面的污水管网规划。
2.技术方案:选择适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排放标准。
3.投资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商业贷款和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筹措项目资金。
4.施工管理: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项目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环保要求进行管理。
5.监测运营:建立污水管网运营管理机制,定期监测和维护管网系统,确保运行效果。
七、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可能影响项目运营和回报。
2.财务风险:投资规模较大,财务风险需要合理评估和管理。
3.技术风险:新技术应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需对技术进行充分验证和评估。
4.环境风险:污水管网施工和运营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严格管理和控制。
八、项目评估及建议根据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本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潜在机会。
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增加,生活和工业污水产生量也急剧增加。
污水排放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合理性、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然而,我国部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存在管网老化、设计不合理、维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污水直接排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水资源利用。
因此,开展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对优化污水管网布局、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地区污水管网现状的分析,结合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考量,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
具体研究任务如下:1.分析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掌握现有污水管网的基本情况;2.评估现有污水管网的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污水管网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优化管网布局和结构设计;4.探讨污水管网施工技术及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措施;5.提出污水管网运营管理策略,明确维护与保养要求;6.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污水管网建设提供参考。
2 污水管网现状分析2.1 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某城市近期每日污水产生量约为100万吨,年污水产生量达到3.65亿吨。
这些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等多个方面。
在排放方面,由于部分区域污水管网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了周围水体的质量。
城市污水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固体、营养盐、病原微生物等。
若不进行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以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
污水管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管网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现有的污水管网系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管道老化、破损、堵塞,管径过小导致排水能力不足等。
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实施污水管网工程改造项目势在必行。
本项目旨在对_____市_____区的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和优化,包括更换老化和破损的管道、扩大管径、优化管网布局等,以提高污水收集和输送能力,减少污水外溢和渗漏,实现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二、项目背景(一)城市发展现状_____市_____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区域,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污水排放量的大幅增长。
然而,现有的污水管网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
(二)环保要求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城市污水排放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为了达到相关环保要求,必须对污水管网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现有污水管网存在的问题1、管道老化严重部分污水管道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腐蚀、破损等现象,导致污水渗漏,影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2、管径过小部分区域的污水管网管径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当前的污水排放量,导致排水不畅,甚至出现污水外溢的情况。
3、管网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的污水管网布局混乱,存在断头管、迂回管等情况,影响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效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改善城市水环境通过改造污水管网,减少污水外溢和渗漏,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质,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二)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优化污水管网布局和管径,能够提高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效率,确保污水能够及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
(三)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污水外溢和渗漏会产生异味,滋生蚊虫和细菌,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某区污水管网项目1.2 承办单位:**市建设委员会1.3 承办单位负责人: **1.4 承办单位概况**市建设委员会是主管**市城镇基础建设的国家执法单位。
近年来**市建委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征用和各项建设规划管理,严格按《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以及城市规划有关行政法律、规范、规定以法执政,为**市的城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5 工程建设目标和依据1.5.1工程建设目标体现**城区整体发展思路,全面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风貌特色、交通和基础设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空间布局。
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同发展。
以人为本为宗旨,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形成具有现代生态与文化氛围的城市风貌。
1.5.2编制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0)(5)《城镇燃气热力工程规范》(6)《城镇规划绿化与环境卫生规范》(7)《城市道路与桥梁设计规范》(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9)《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10)《城市公共交通规范》(11)《建筑结构抗震规范》(12)《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5)《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5)》(16)《工程勘察规范》(17)《CJJ77―98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18)《**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19)《**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年)(20)《**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1)《**土地利用规划》(22)《**市城市防洪规划》(23)《**市城市排水规划》(24)《**市统计年鉴-2018》(25)其他有关法规、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建设规划1.6 编制范围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0)及《**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规划方案,并结合市区污水排放现状,新建**市新区的市区排水管网(包括西一环路、南一环路、华佗大道等7座中途提升泵站),使之与现有污水排放管网连通,构成完善的市区排水网络。
1.7编制原则1.根据排水现状及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为有效的使用建设资金,**市新区污水管网的建设规模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污水管网的设计年限为2018-2028年。
3.结合**市平原地形特点,在污水管道的设计坡度中,尽可能采用小坡度以减少埋深(覆土深度一般控制在1.1-6.0m)和中途泵站的设置数量,减少日常运转费用和方便管理。
1.8 基本情况1.8.1建设内容规模工程内容包括:污水管网、中途提升泵站。
其中:污水管网452.6Km(主干管200Km,支管252.6 Km)、中途提升泵站7座。
1.8.2选址方案项目区域涵盖除城中心区外的绝大部分城区,包括**市工业园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涡北新区及涡河和宋汤河的**城段沿河两岸。
区域覆盖面积约50平方公里。
1.8.3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注意环境清洁卫生,搞好绿化,给人们创造一个舒心愉快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1.8.4节约能源选用节能型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已淘汰的耗能设备,在材料的使用上注意节约。
1.8.5实施进度从本项目可研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共需约三年的时间。
1.8.6主要经济指标本方案概算投资52129万元,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
项目国民经济净现值9966.25万元,内部收益率12.76%,大于社会折现率10%。
1.8.7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COD c r年消减14008吨,BOD5年消减7592吨,SS、NH3-N年消减584吨;第三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有利于解决工业点源分散处理难的问题,可促进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项目不仅具有较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工程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工程建设的背景2.1.1**自然与经济概况**市谯城区位于**西北部,国土面积22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万公顷,人口151.5万。
她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遐迩。
1986年撤县建市,2012年成立**市谯城区。
全区辖21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
2017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3亿元。
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
谯城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三朝古都”名扬海内外。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
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古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其中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一般文物古迹150处,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市谯城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京九铁路横穿南北,涡河水运直抵苏杭,604、105国道交叉穿越,商丘、阜阳民用机场据谯城区仅百里之遥,全区城乡全部开通程控电话。
谯城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烟、酒、药、桐是谯城区的四大经济支柱。
饮誉国内外的古井贡酒出产谯城区古井镇,谯城区盛产中药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坐落在谯城区。
2.1.2**城市规划布局1、**市城市城市结构形态:可以概括为“一带六区”,包括涡河文化旅游带、涡北区、老城区、中心区、南部新区、东部开发区和东南文教科研区。
规划总面积7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0万人,人均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2、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沿涡河两翼发展,侧重向南,兼顾向北,适度向东,控制向西发展。
3、**城市污水排放规划根据2012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城市综合污水量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5-2020年)分别为14.4及41.6万吨/天。
保留目前铁路以东的8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远期在涡河下游东北侧和南部组团的西南部分别布置1座污水处理厂。
沿城市主干道布置污水主干管、次干管,由主干管中树枝状接出,汇集各地污水,然后汇入主干管,再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游涡河水体。
居民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后方能排入污水管道,各街区污废水通过污水支管汇入相关主干管中。
全市所有工业废水按规定必须实施厂内治理,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为减小污水管道埋设深度,设置多处污水提升泵站。
2.1.3工程项目服务区的现状该方案地址位于**城的城市新区。
1、地形、地貌及地质**市地势平缓,坡降为1/7500,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涡河以北地区地面高程基本在38m(黄海高程系),涡河以南地区地面高程基本在36~38m之间。
整个规划范围内地面高程在36~40m之间。
**市地处黄淮海平原,系淮河流域,境内皆为冲击平原,表现为际台型的以下降为主的新构造运动,使本区接受了连续而广泛的沉积物,沉积物厚达600m 以上,市区周围主要为堆积地貌,由棕红色粘土,黄色砂土和粉砂土组成,地基承载力为100~180KPa。
根据卫星图片、物探和地质资料反应,**市有活动断层穿过,市区及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为过河断裂,在第四纪有强烈活动,并发生过二次6度以上地震。
现行的《国内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市区抗震防灾的防御目标为6度。
2、河流概况**市地面水体主要有涡河、宋汤河、凤尾沟和亳城河等,属淮河水系。
涡河是淮河第一大支流,自西向东横穿市区,是市区污水的最终受纳水体。
历史年代初涡河平槽流量为2500m3/s,达二十年一遇标准。
建国以来放生的最大洪峰流量为2140 m3/s,最高水位38.08m。
六十年代以后过河淤积严重,市人民大桥处平槽流量只有1100 m3/s。
目前过河防洪能力仅为10年一遇。
不过,在实际调查中,建国至今**城尚未发生过洪灾。
宋汤河源自十九里镇钱楼西,由北向南穿过涡南市区,并沿亳城河最终在人民大桥西侧过河口闸注入涡河。
宋汤河历史上是涡南市区主要排水河道,接纳了此区域的80~90%的城市污水。
凤尾沟源于城南板桥口亳阜公路东侧,越桥穿亳涡公路,至十九里中学北过十九里闸注入涡河。
亳城河(原名四级河)系1958年新开挖引水河道。
源于东南郊五里处,沿亳涡公路经十九里镇、大杨镇至城父集入油河,横穿凤尾沟、赵王河。
1978年按输水河道标准疏浚,现为引排兼用河道。
在排水方面,凤尾沟以北段,纳为凤尾沟支流,凤尾沟以南段为好网和支流,大杨闸以南为油河支流。
3、气象条件**市位于暖温带南部,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多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0.6℃;年平均降水量803.4mm,最大年降水量1465.9mm,最小年降水量470.2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方,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第三章城市排水现状及工程建设必要性3.1 城市排水现状**市的排水工程以前没有经过系统规划,排水工程基本上跟着城市建设走,没有性能高出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城市的排水体制基本上为雨污合流制。
雨水和污水一部分由排水沟排放,一部分由沿着道路的污水管排放,两者均排入最近的地面水体,最终排入涡河。
覆盖率大部分老城区及位于火车站北面通向人民桥的大道;涡北地区现有的污水管网系统由一条通向人民桥的主街上的合流制排水管组成。
老城区现有的合流制管道长约30Km,由带混凝土盖板的排水沟组成。
在许多地方,这些排水沟将雨水和污水直接排到附近的小湖中。
位于西边的小湖通过两个独立的水闸排放到沟渠中,然后由沟渠将污水输送到位于涡河和涡河水汇流处泵站,再将污水泵入涡河。
东边小湖的水用泵提到南北走向的宋汤河中,然后从人民桥上游排入涡河。
老城区东部的合流污水也排入宋汤河,老城区和宋汤河之间的建设较早的城区合流污水也排入宋汤河。
涡南南部地区是城市的新开发区,这里的河流制管道由位于谯陵南路、光明路和站前路上的污水管道组成,管道长约20Km,这些污水管道将污水排到宋汤河,最终排入涡河。
现有管网系统的状况远离老城区的主要马路、房屋和办公楼的相对较新,这些马路下的合流制污水管是新的,排水情况很好;老城区内的合流制污水管情况也较好;城区内及其附近的地表水都遭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特别是道路旁的暗渠和闸门处积累了许多漂浮的废物。
**市的大多数住宅都带有化粪池以处理生活污水,化粪池的出口直接接到合流制排水管网上。
由于化粪池的容积太小,也没有定期进行维护,其处理效果较差,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排水管网系统中,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老城区的许多饭店、商店、办公室等单位的建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