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7. 再寄小读者》教学设计_3

合集下载

2021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辛者教学建议冀教版202103101127

2021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辛者教学建议冀教版202103101127

2021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辛者教学建议冀教版202103101127一、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要表达的要紧意思。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差不多上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的,如同与小孩们面对面地交谈。

进行本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本文的这一特点,用这种“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角色意识去引导学生。

从明白得文本内容,读明白文本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该本着如此的话题来指导学生学习: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或是转换一下角度: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事实上,这差不多上为了达到“读明白文本”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读边找,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学生一开始谈到的内容可能是零散的,或是无序的,然而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对比课文,理清顺序,并将类似的或是接近的说法合并、归纳起来,如此就培养了学生抓住课文要紧内容的能力。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受作家的热爱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心。

1.学生了解了课文“写了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达成明白得作者“什么缘故写”如此的情感层面的目标。

能够让学生摸索如此的问题或话题:“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了如何样的情感?”或“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如何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在学生对此进行回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的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从把握的要点上来讲,第一、二部分能够看出冰心是专门爱小孩的;从第三部分能够感受到冰心是专门热爱生活的,而且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爱。

另外,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也要给予重视,要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来加深对作者及文本情感的明白得。

2.加强读中感悟,并以“读”作为检验学生阅读目标达成目的要紧手段。

在该环节教学过程中,一个是要让学生依靠文本回答,再确实是要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再寄小读者》教学课件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再寄小读者》教学课件
是35年。这也是冰心为什么在前文中写到“从
我第一次开始给你们写通讯算起,不止十年,
乃至三十多年的原因。
集体汇报
(2)为什么会有兴奋的心情? 30年后,又拿起笔给小朋友们写通讯。
30年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地狱
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灿烂。
集体汇报
(3)为什么说将来一定懂得? 因为现在孩子们还小,不理解新旧中国的
再寄小读者
“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 自傲的:就是我从前曾是一个小
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
子。”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是翔实而生动地 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通讯的写作方 法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 以穿插人物的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 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 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我们 今天学习的《再寄小读者》这篇通讯,就是采用 的书信体。
巨大变化,无法理解这种翻身做主人的感受,
但是等长大了,就能理解了。
集体汇报
(4)为什么说“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
是迥不相同的?”
“迥”字说明冰心奶奶的心境与诗人差得很远。
冰心奶奶的心境是兴奋的、激动地、自豪的。
诗人的心境是忧伤的、凄凉的。
总结归纳
冰心奶奶以书信形式的通讯与小朋友 们进行交流,介绍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 的变化,新中国劳动者和平幸福的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冰心奶奶而爱儿童、热 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子们早一点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
生活。
“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
点儿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 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
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达了她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7. 再寄小读者》教学设计_8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7. 再寄小读者》教学设计_8

《再寄小读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走进冰心”这一主题,节选自冰心的《再寄小读者》的第一篇通讯。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文笔委婉、真切,如同与孩子面对面交谈。

在这篇通讯里,冰心先向孩子们表达了愿意继续为小朋友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

然后回顾了祖国三十多年发生地翻天覆地的变迁,表达了爱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感情,并告知孩子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年代相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比较久远,对于阅读量不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真切的体会到冰心奶奶的真切感受。

尤其是对当时祖国三十多年发生地翻天覆的变迁,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困难。

为了更好的体会冰心“爱孩子、爱祖国、爱生活”的炽热情感,我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并配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力求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阅读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腼腆、炽热、和煦、翻天覆地、迥不相同”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句,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相关时代背景资料,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习本文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1.“满地西风天欲晓,半帘残月梦初回。

十年消息上心来。

”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冰心回顾“祖国当时三十年来发生地翻天覆地的变迁”,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课前准备:教师:冰心生平及作品视频资料;《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作品片段;与“通讯”有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 成品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 成品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单位:龙辛庄中心小学姓名:周立芬26别踩了这朵花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

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重难点: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出示冰心奶奶的照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个老奶奶是谁吗?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奶奶?(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冰心这位著名作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

)2.出示本课课文的导语。

同学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板书课题:26 别踩了这朵花二、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教师朗读。

2.学生自渎,指名读。

3.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这朵小花值得我们去爱护?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

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

)4.朗读指导。

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地在和小朋友交谈。

三、精读诗歌,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1.默读思考:你懂得了冰心奶奶的心思了吗?学生结合有关语句,认识到冰心奶奶是在告诉小朋友要爱护小花,因为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也为春天的美丽景色做出了一份贡献,它和小朋友一样在创造着春天,也在享受着春天。

2.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本身的内容生发开去,思考:“冰心奶奶的心思只是告诉我们要爱护蒲公英这朵小花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从这朵小小的蒲公英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有爱心的,她告诉小朋友要爱护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再寄小读者1word版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再寄小读者1word版
3.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四、质疑答疑。
五、小结。
六、课外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继续搜集冰心的作品并进行阅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处理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小组自学之后小组同学交流自学情况。
三、师生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汇报自学生字、生词情况。
3.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默读课文,冰心奶奶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概括一下。
自读要求:
1.分别从“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写作的心情”、“祖国三十年的大变化”这三个方面来谈。
2.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
3.写完之后,小组交流。
三、师生交流。
1.从“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写作的心情”
方面体会冰心对孩子的爱。
2.从“祖国三十年的大变化”这部分体会对祖国深沉的爱。
五、师生交流、明确。
1.继续为儿童写作。
2.继续写作的心情。
3.祖国三十年的大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六、质疑答疑:这是一篇通讯你知道什么是通讯吗?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信的形式向报社发稿)
七、小结。
八、搜集冰心的其他通讯读一读。
第二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中表达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表达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案设计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再寄小读者》这篇通讯,你们还记得在这篇通讯中冰心奶奶向我们讲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吗?()这些内容中包含着冰心奶奶怎样的情感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小读者》课件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小读者》课件冀教版

辣 là
辣椒
酸 suān 酸涩
篇 piān 篇章
冰心奶奶告诉了我们: 冰心奶奶非常愿意给我们 小朋友写通讯。
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
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 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 用文本中的具体的语句作为 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 受。
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 想起你们来了。 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 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
再寄小读者
本文写于1958年3月11日,是 冰心《再寄小读者》通讯的第一篇。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是翔实 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 的文章。
读课文,解决本课的生字词。 思考: 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 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
生字学习
曙 shǔ 曙光 狱 yù 监狱源自乃 nǎi 亿 yì 乃是 亿万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 我好几夜不能安眠。
名言摘抄 1、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2、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4、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5、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7、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9、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10、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11、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12、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13、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14、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15、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16、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17、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18、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19、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21、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22、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23、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24、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25、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26、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27、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28、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29、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30、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小学教育)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辛者教学建议冀教版

(小学教育)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再寄辛者教学建议冀教版

《再寄小读者》教学建议一、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的,如同与孩子们面对面地交谈。

进行本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本文的这一特点,用这种“作者”与“读者”对话的角色意识去引导学生。

从理解文本内容,读懂文本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该本着这样的话题来指导学生学习: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或是转换一下角度:你通过读这篇通讯,了解到冰心奶奶在告诉小朋友什么?其实,这都是为了达到“读懂文本”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读边找,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学生一开始谈到的内容可能是零散的,或是无序的,但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对照课文,理清顺序,并将类似的或是接近的说法合并、归纳起来,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受作家的热爱儿童、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心。

1.学生了解了课文“写了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达成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样的情感层面的目标。

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话题:“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在学生对此进行回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的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从把握的要点上来讲,第一、二部分可以看出冰心是很爱孩子的;从第三部分可以感受到冰心是很热爱生活的,而且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爱。

另外,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也要给予重视,要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来加深对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

2.加强读中感悟,并以“读”作为检验学生阅读目标达成目的主要手段。

在该环节教学过程中,一个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回答,再就是要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

进行朗读指导时仍然要强化“角色意识”,让读的同学带着“作者”的情感去读,让听的同学也以“听众”的心态去“倾听”。

27、《再寄小读者》2课时

27、《再寄小读者》2课时
(四)了解“通讯”这种文体。
二、自主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学。
(二)交流
(三)初读
1、读课文,出示要求:冰心奶奶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概括一下。
2、师生交流。
3、在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再读课文,可采用评价的方式赛读课文。
三、应用拓展,反思交流。
(一)讨论
(二)书写。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
问题的提出,有学生通过读书来解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人物的表现,凸显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验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必要的点拨、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其它综合性的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列,将大语文的学习融入学生的终身学习之中。
预设:
“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
(说明作者非常喜欢儿童,与儿童们关系近、感情深。)
“我似乎看见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
(作者喜欢儿童,是因为儿童的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者给孩子们写信,正式要表达这种心情。)
“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点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
(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达了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
学生总结归纳,交流讨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再寄小读者》的其它篇目。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所学内容,都是为儿童所写,但有区别:上一篇是诗歌,这一篇是通讯。
(儿童)、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再寄小读者
教材分析:
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都是以小朋友为写作对象,如同与孩子面对面的交
谈。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本文是“通
讯一”。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
心愿及兴奋的心情。然后,作者回顾了三十多年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
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这篇通讯中与小读者们谈了哪些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3.课外选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作品,进一步感受冰心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作者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体会文章中
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课时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
生活的情感。
一、深读感悟:
(一)回顾课文内容: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
(二)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从冰心奶奶写的内容上看,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
通讯的?你是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的?动笔画一画,批注自己的感受,与小组的
同学交流,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设计意图: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在读书时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
去做。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使他们能真正的认真读书,静心思考,读出
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
(一)冰心奶奶喜欢儿童、热爱儿童的心情写通讯。
1.在这个不平常的春天里,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我似乎看见
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
(1)引导学生从“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体会冰心奶奶的心情。
(作者非常喜欢儿童,与儿童们的关系近、感情深。)
(2)引导学生从“漆黑发光”“笑嘻嘻”“通红而略带进一步体会。小组之间做表情
体会“腼腆”。
(作者喜欢儿童,是因为儿童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者给孩子
们写信,正是要表达这种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冰心奶奶的心情。
2.我如今再拿起这支笔来,给你们写通讯。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爱你们的心,
带到哪里!我要不断地写,好好地写,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只要我觉得你们会感
兴趣,会对你们有益的,我都要尽量地对你们倾吐。
(1)抓住“无论……都……”“只要……都……”“尽量”体会作者一生钟爱儿童教
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儿童。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用上“无论……都……”“只要……都……”“尽量”等词语说一段话。
3.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今早四点钟就醒了,睁开眼来是
满窗的明月!
(1)从“好几夜不能安眠”体会到冰心奶奶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这样?
体会冰心为儿童写通讯前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爱孩子们,
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急于把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和想法,把祖国日新月异的变
化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早一点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随机仿写句子:
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
自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因为儿童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者给孩子们写信,正是要表
达这种心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冰心奶奶的兴奋与激动。
(二)冰心奶奶怀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写通讯。
1.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点儿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
(1)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心情。
(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
达了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2)指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句体会特点,进行拓展训练,丰富语言的同时又强化了
特点。感受冰心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体会情感,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逐步达
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2.课件出示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我爱小孩子。我写儿童通讯的时节……
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
【设计意图: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引导学生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
去看待,以便加深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
总结:冰心奶奶以书信形式的通讯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介绍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
地的变化,新中国劳动者和平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冰心奶奶热爱儿童、热爱
生活的美好心灵。
她说“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哪里!”在七十多年的时间里,
冰心作为姐姐、妈妈、奶奶,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的精美作品。提起她,就不能不想到
《寄小读者》。读读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冰心的爱心吧。
二、拓展阅读:
寄小读者
小朋友们:
我极不愿在第二次的通讯里,便劈头告诉你们一件伤心的事情。然而这件事,从去
年起,使我的灵魂受了隐痛,直到现在,不容我不在纯洁的小朋友面前忏悔。
去年的一个春夜——很清闲的一夜,已过了九点钟了,弟弟们都已去睡觉,只我的
父亲和母亲对坐在圆桌旁边,看书,吃果点,谈话。我自己也拿着一本书,倚在椅背上
站着看。那时一切都很和柔,很安静的。
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出来,慢慢的吃着地上的饼屑。这鼠小得很,它无猜
的,坦然的,一边吃着,一边抬头看看我——我惊悦的唤起来,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
了。四面眼光之中,它仍是怡然的不走,灯影下照见它很小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
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
小朋友们,请容我忏悔!一刹那顷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地
将它盖上。——上帝!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的蜷伏
在地上。
这完全出于我意料之外了!我按着它的手,方在微颤——母亲已连忙说:“何苦来!
这么驯良有趣的一个小活物……”
今天都在你们面前陈诉承认了,严正的小朋友,请你们裁判罢!
冰 心
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
思考:从文中冰心奶奶告诉我们什么?
三:有效练习
1.结合书中其中一幅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冰心奶奶在和小朋友们交流些什么?
2. 冰心奶奶用亲切的语言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我们有什么心理话要和
冰心奶奶说呢?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板书设计:
27 再寄小读者
极其炽热 热爱儿童
尽量倾吐
几夜不眠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