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与二氯甲烷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二氯 甲烷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具有类似醚的刺激 l 生气味; 二氯乙烷为无色 或浅 黄色透明液体 ,有类似氯仿 的气味 ,味甜 , 能缓慢分解变成酸性,颜色变暗。二氯 甲烷和二氯乙烷都是 常用 的化工有机溶剂 ,能溶于氯仿 、乙醇、二硫 化碳 和乙醚等绝 大多
检 测 器 温 度 :2 5 0 o C;空 气 流 量 :4 0 0 mL / m i n ;氢 气 流 量 6 0 m L / mi n ;载气 为高纯 氮气流 量 :4 . 0 mL / m i n分 流进 样 ,分 流 比为 1 0: 1 ,进 样 量 为 1 i x L 。
常继 兵
( 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 司,上海 2 0 1 7 0 2 )
摘 要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氯甲 烷和二氯乙烷的方法。环境空气9- -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用活性炭吸附,二硫
化碳解吸,N N O WA X毛细管柱分离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本方法前处理简便 ,分离度好 ,分析灵敏度高,满足环境分析要求 。
Ke y wo r d s :me t h y l e n e c h l o r i d e a n d d i c h l o r o e t h a n e;a mb i e n t a i r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第4 2卷第 7期 2 0 1 4年 4月
广
州
化
工
Vo 1 . 4 2 No . 7
Ap r . 2 01 4
G 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
二氯甲烷特性

电子结构式二氯甲烷简介中文名称:二氯甲烷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Methylenechloride;Methylene dichloride 国标编号61552 CAS 登录号75-09-2 EINECS 登录号200-838-9 分子式:CH2Cl2;H2CCl2 分子量:84.94 二氯甲烷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2Cl2。
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
二氯甲烷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醚、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
室温下二氯甲烷难溶于液氨中,能很快溶解在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甲酰胺、环己胺、乙酰乙酸乙酯中。
纯二氯甲烷无闪点,含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汽油、溶剂石脑油或甲苯的溶剂混合物是不易燃的,然而当二氯甲烷与丙酮或甲醇液体以10 :1 比例混合时,其混合特具有闪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6.2%~15.0%(体积)。
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其毒性仅为四氯化碳毒性的0.11% 。
如果二氯甲烷直接溅入眼中,有疼痛感并有腐蚀作用。
二氯甲烷的蒸汽有麻醉作用。
当发生严惩的中毒危险时应立即脱离接触并移至新鲜空气处,一些中毒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不会引起持久性的损害。
编辑本段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沸点:39.8℃蒸汽压:30.55kPa(10℃) 熔点:-95.1℃相对密度:1.3266(20/4℃) 水溶性:20 G/L (20 oC)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临界压力:6.0795MPa。
溶解性: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
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焰 离 子 化 检 测 器 测 定 水 样 中 的 二 氯 甲烷 和 二 氯 乙烷 . 方 法 避
将 水 样 沿 瓶 壁 缓 缓 倒 入 磨 口玻 璃 瓶 中 . 瓶 内 液 面 不 留空
特定测 定项 目之一 . 因此对水 中二氯 甲烷 和二氯 乙烷 的测定
具 有 一 定 意 义 。 水 体 中有 机 物 质 含 量 一 般 较 低 , 水 中有 机 物
间, 塞 紧瓶 口 , 尽快分 析 。 样品分 析时 。 先取实验 用水 5 m L 作
用 水 定 容 至 标 线 . 二 氯 甲 烷 和 二 氯 乙 烷 中 间 液 浓 度 为
1 3 2 5 0 1 . z g / L和 1 2 3 5 0 p , g / L。
吹 扫 气 体 流 量 取 决 于 样 品 中待 测 组 分 的 浓 度 、 挥 发 性 、
与样 品基质的 相互作用 和其在捕集 阱 中吸附作用 的大小 . 吹 扫气 体流 量过小 时不 能使 样 品充分 吹 出 , 回收率 偏低 : 而吹
用有 机试 剂 , 不 对环境造 成二次 污染 , 具 有灵敏度 高、 检 出限低 、 操作 简便等优 点。当进样 量为 5 m L时 , 该方 法二 氯 甲烷和 二氯
乙烷 检 出 限 分 别 为 O . 2 9 a 1 , g / L和 0 . 3 2 t x g , / L 。 加 标 回收 率 分 别 为 9 4 . 0 % ̄ 1 0 4 . 2 %和 9 3 . 5 %- 1 0 5 . 1 %。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影响研究

Toxic Effects of Dichloromethane and Dichloroethane to Chlorella pyrenoidosa
WU Shi-jin,YU Xiang,WU Er-miao,CHEN Jian-meng
( 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1656
环境科学
31 卷
入 水 体 后 ,虽 然 在 水 中 的 浓 度 很 低 ,但 藻 体 内 生 物 大 分子即可做出相应 反 应,在 较 短 时 间 内 可 以 得 到 指 示物质用于对藻类传代乃至种群水平的影响评价. 由 此 ,藻 类 已 成 为 监 测 评 价 水 环 境 质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 开展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对藻类生长作 用的毒理学研究,对 监 测 有 机 污 染 物 的 污 染 和 环 境 修复,保持水域生态 系 统 的 平 衡 及 生 态 风 险 评 价 都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大作 用,对 生 态 环 境 和 人 类 健 康 造 成 很 大 的 影 响[3]. 对这些有机溶 剂 开 展 环 境 毒 理 学 研 究 成 为 非 常有意义的课题.
环境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是环境风险评 估中外推的假定前提条件. 许多在细胞和亚细胞水 平上的机制,人类与 环 境 生 物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也 是 相 重合的. 对高频率使用的毒物对环境生物的毒理学 研究,在评估环境对人类 影 响 的 过 程 中 起 到“岗 哨” 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 初级生产者,藻类种 类 的 多 样 性 和 初 级 生 产 量 直 接 影响水域生态系 统 的 结 构 和 功 能[4,5]. 此 外,藻 类 对 毒 物 敏 感 、易 获 得 、个 体 小 、繁 殖 快 ,当 有 机 物 大 量 进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低毒,麻醉性
溶剂名称
沸点
(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
沸点
(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二氯甲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二氯甲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作者: ————————————————————————————————日期:ﻩ二氯甲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二氯甲烷,又名甲叉二氯、二氯亚甲基,是甲烷分子中2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2Cl2。
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
微溶于水,可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醚、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
纯二氯甲烷无闪点,当二氯甲烷与丙酮或甲醇液体以10∶1比例混合时,其混合物具有闪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2%〜15.0%(体积)。
工业中二氯甲烷由天然气与氯气反应制得,经过精馏得到纯品,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
因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大量用于制造电影胶片和聚碳酸酯,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还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聚氨酯发泡剂、脱模剂、脱漆剂、石油脱蜡溶剂、有机合成萃取剂等,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剂、制冷剂和灭火剂等。
职业危害二氯甲烷可经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3种途径进入体内,吸入为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
二氯甲烷具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少量吸入可对鼻子及喉咙造成轻微刺激。
短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可能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手脚麻木、疲劳、协调性降低以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共济失调、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二氯甲烷会造成肝及肾的损伤,还有报告指出一直暴露于含量为0.5‰〜3.6‰的二氯甲烷环境中会造成脑损伤。
二氯甲烷液体接触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如流入手套内、鞋内或衣内可能会严重刺激皮肤。
二氯甲烷液体及高浓度蒸气能对眼睛造成刺激甚至引起角膜损伤。
在动物实验中,二氯甲烷经消化道摄入会被迅速吸收入体内造成中度毒性,症状与吸入相同。
二氯乙烷 工业级 含量

二氯乙烷工业级含量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4Cl2,常见的结构式为CH2ClCH2Cl。
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独特的气味。
二氯乙烷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溶剂、清洗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等领域。
工业级的二氯乙烷通常含量高达99%以上,是一种高纯度的产品。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催化氯化乙烯法和氯乙烯直接氯化法。
催化氯化乙烯法是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而氯乙烯直接氯化法则是将氯乙烯与氯气反应,直接生成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农药等行业。
在化工领域,它常被用作溶解剂、中间体和萃取剂。
它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如脂肪、树脂、橡胶等,因此在溶剂中的使用非常广泛。
此外,二氯乙烷还可以用作涂料、油墨和胶水等产品的成分之一,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和可调节的挥发性。
在制药行业,二氯乙烷常用于萃取和分离纯化药物。
由于其极性较高,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药物制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二氯乙烷可以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或用于纯化合成药物中的杂质。
二氯乙烷还可以作为清洗剂和去污剂使用。
由于其较强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可以有效地去除油脂、污渍和污垢。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电子元件清洗、汽车维修等领域。
然而,尽管二氯乙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氯乙烷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在使用二氯乙烷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
工业级的二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溶剂、清洗剂、金属表面处理剂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行业。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二氯乙烷蒸汽压

二氯乙烷蒸汽压
摘要:
1.二氯乙烷的概述
2.二氯乙烷的物理性质
3.二氯乙烷的化学性质
4.二氯乙烷的应用领域
5.二氯乙烷的安全措施及环保问题
正文:
二氯乙烷(C2H4Cl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2ClCH2Cl。
它是一种无色、易燃、挥发性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二氯乙烷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尤其在制药、塑料和橡胶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二氯乙烷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及环保措施。
1.二氯乙烷的概述
二氯乙烷是一种卤代烃,由两个氯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各种化学品,如聚合物、溶剂、药物等。
2.二氯乙烷的物理性质
二氯乙烷的沸点为83.7 摄氏度,熔点为-35.6 摄氏度。
其密度比水大,约为1.324 克/毫升。
二氯乙烷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容易挥发,因此需密封保存。
3.二氯乙烷的化学性质
二氯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与金属卤化物反应生成卤代烃。
此外,它还能与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发生皂化反应。
4.二氯乙烷的应用领域
二氯乙烷在制药工业中用于生产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生素等。
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塑料和橡胶工业,作为溶剂、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等。
5.二氯乙烷的安全措施及环保问题
二氯乙烷具有毒性,长时间接触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等造成损害。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氯乙烷
理化性质和接触机会
二氯乙烷(dichloroethane,CH3CHCl2)分两种异构体:1,2—二氯乙烷为对称异构体,1,1—二氯乙烷为不对称异构体。
有似氯仿气味的无色液体。
分子量98.97,比重为1.2529,熔点—35.3℃,沸点83.5℃,蒸气压11.6OkPa(25℃),在空气中的爆炸限为6.2~15.9。
不对称体比重为1.174(20/4℃),熔点—96.7℃,沸点57.3℃,蒸气压30.66kPa(25℃)。
蒸气比重均为3.4。
均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加热分解,可产生光气。
对称异构体主要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还用于制造氯乙烯和聚碳酸酯,也用于谷仓的熏蒸和土壤的消毒。
不对称体主要用于化学合成的中间体或是其副产品,也曾用作麻醉剂。
急性中毒
有两期过程:先为兴奋、激动、头痛、恶心,重者很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志丧失。
第二期以胃肠症状为主,频繁呕吐、上腹疼痛、血性腹泻,肝损害,肝坏死以及肾病变。
也有报告:口服中毒后,出现低血糖和高血钙。
吸入高浓度者,可以很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血压下降及酸中毒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二氧化碳结合力减低和肝、肾功能异常等。
近来,东莞《3435》粘胶中毒事故报告:重度急性中毒者,治疗后仍遗留抽搐等症状。
慢性中毒
长期吸入低浓度二氯乙烷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可有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及中毒性肝病的表现有的病人还可见到肌肉和眼球震颤。
生产和使用二氯乙烷时,应在低温下操作。
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做好个人防护,如戴乳胶手套、忌穿呢料工作服;不穿被油污染的工作服;忌用本品洗手等。
患有肝、肾疾病者,不宜接触本品。
近年来,企业对进口化工原料及试剂,出于保密的商业目的,一般只具有代号和(或)商品名称,要认真加以识别。
增加监察手段,提高职业健康监护水平,是防止中毒的关键所在。
二氯甲烷[size=4][/size]
产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Methylenechloride;Methylene dichloride
产品别名
分子式CH2Cl2
产品用途是不燃性低沸点溶剂, 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
CAS号75-09-2
毒性防护毒性很小,且中毒后苏醒较快,故可用作麻醉剂。
对皮肤及粘膜有刺激性。
年轻成年大鼠经口LD50为1.6ml/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0005。
操作时应戴防毒面具,发现中毒后立即脱离现场,对症治疗。
包装储运用镀锌铁桶密闭包装,每桶250kg,火车槽车、汽车均可运输。
应贮存在冷暗干
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防潮。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
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
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相对密度1.3266(20/4℃)。
熔点-95.1℃。
沸点40℃。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临界压力6.0795MPa。
热解后产生HCl和痕量的光气,与水长期加热,生成甲醛和HCl。
进一步氯化,可得CHCl3和CCl4。
无色易挥发液体。
熔点-95.1℃,沸点40℃,相对密度1.3266(20/4℃)。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难燃烧。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2%~15.0%(体积)。
二氯甲烷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醛。
工业中,二氯甲烷由天然气与氯气反应制得,经过精馏得到纯品,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剂、制冷剂和灭火剂等。
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比氯仿稍强,使用高浓度二氯甲烷时应注意。
质量标准GB 4117-83
分子量
结构式
消耗定额原料名称规格消耗,kg/t
1、天然气氯化法
氯气100% 4000
天然气(标准状况下)甲烷含量97% 1000m3/t
液碱100% 274
2、氯甲烷氯化法
氯甲烷≥98% 746
液氯≥99.5% 854
烧碱30% 221
CAS No.:75-09-2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61552
CAS号75-09-2
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别名二叉二氯
分子式CH2Cl2;H2CCl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分子量84.94 沸点:39.8℃蒸汽压30.55kPa(10℃)
熔点-96.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1.33;相对密度(空气=1)2.93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15(有害品) 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多一个羟基取代基
两种都是溶剂,因极性不一样,故溶解性能不同,因季胺型生物碱属于极性基团,所以应选择极性大的溶剂来溶解,故应选择二氯甲烷来萃取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