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合集下载

(完整版)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

(完整版)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

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吗?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只需明白4点1: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如氯化氨,硝酸钾2: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基本不变,如氯化钠3: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如含结晶水的氢氧化钙,醋酸钙4: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既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好,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Solubility curve)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硫酸铜等。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食盐。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硫酸锂、氢氧化钙等。

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定义跟固体溶解度不同。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臭氧的溶解度

臭氧的溶解度

臭氧的溶解度一、引言臭氧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它在大气中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然而,臭氧也有一定的危害性,过度暴露于高浓度的臭氧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臭氧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臭氧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臭氧溶解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水分子更活跃,从而降低了水分子与臭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压力压力也是影响臭氧溶解度的因素之一。

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增加,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可以促进臭氧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形成。

3. 溶液pH值pH值也会对臭氧溶解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当溶液的pH值较低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会更高。

这是因为酸性条件下,水分子会形成较强的氢键,从而增加了水分子与臭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4. 溶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溶质浓度对臭氧溶解度也会产生影响。

当溶质浓度较低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会更高。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溶质可以减少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了水分子与臭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不同溶剂中臭氧的溶解度1. 水中臭氧的溶解度在常温下,100 mL纯水最多只能溶解2.7 mg 的臭氧。

随着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加,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2. 有机物中臭氧的溶解度有机物对于臭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例如,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100 mL DMSO可以溶解约11 g 的臭氧。

而在甲醇中,100 mL 甲醇只能溶解约0.5 g 的臭氧。

3. 氯化银水溶液中臭氧的溶解度氯化银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臭氧检测试剂。

在常温下,100 mL 0.1 mol/L 氯化银水溶液最多只能溶解约0.2 mg 的臭氧。

四、结论综上所述,臭氧的溶解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pH 值和溶质浓度等因素。

在不同的溶剂中,臭氧的溶解度也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因素对臭氧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臭氧在环境保护和医疗领域中的作用。

气体饱和度等名词解释

气体饱和度等名词解释

气体饱和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此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

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

气泡病: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使水产动物的体表、鳃、肠及血管内出现大量气泡,引起血管栓塞。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导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地下水含有过和氮气,没有经过充分曝气,立即导入池中,或者是池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过多,经日光照射,产生大量氧气使得溶氧过高。

这些气体一旦进入鱼只组织中,会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种症状与病变,如呼吸困难,突眼、贫血,甚至死亡。

气泡病易发生于夏季高水温期,死亡率一般低于5%,但急性病例可造成鱼苗100%的死亡率。

异重流:密度不同可以相混的两种流体,因密度差异而发生的相对运动。

对水流而言,引起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含沙量、水温、溶解质含量。

由于水流挟带泥沙而形成的异重流称浑水异重流(见图[水槽中浑水异重流的前锋异重流平均厚度约0.23米,总水深1米])。

流进水库的浑浊河水成舌状水流潜入库底,在水库清水之下沿库底向前运动,形成水库异重流;两河交汇,当各自水流含沙量不同时,可在汇合处产生分层运动现象,形成河道异重流。

由于水流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异重流称为温差异重流。

进入湖泊(或水库)的冷河水,潜入湖底,形成下层异重流向前运动;火电厂的冷却水经冷凝器受热排入河流后,在较冷的河水上层沿程流动,形成上层异重流。

由于水流含有盐分而形成的异重流称为盐水异重流。

在河口处,河水密度小于海水,河水在随潮流进入河口区的盐水的上层运动并以扇状向海面散布,保持相当长的距离形成淡水舌,而海水则侵入河底沿河道上溯,形成成层程度不同的异重流,明显分层时即为盐水楔运动 (见河口水流)。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以及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1 氮气转变为氮氧化物的条件
高温或者放电,都可以使氮气和氧气化合为NOx。

关于热力NOx的生成机理是高温下空气的N2氧化形成NO,其主成速度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当燃烧温度低于1400℃时热力NOx生成速度较慢,当温度高于1400℃反应明显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反应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

这说明,在实际炉内温度分别不均匀的情况下,局部高温的地方会生成很多的NOx;并会对整个炉内的NOx生成量起决定性影响。

热力NOx的生成量则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很大关系,氧浓度增加,NOx生成量也增加。

当出现15%的过量空气时,NOx生成量达到最大:当过量空气超过15%时。

由于NOx被稀释,燃烧温度下降,反而会导致NOx生成减少。

热力NOx的生成还与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NOx越多。

温度在1000~1200℃时,得到的产物主要是NO,高于1200℃时后,NO2产物才会出现。

2 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详见下表
请注意:当温度在80~100℃下,CO在水中只有微量的溶解,而CO2已经没有溶解度,亦即在稍高温度CO2在水中已经不溶解。

表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α——吸收系数,指在气体分压等于101.325 kPa时,被一体积水所吸收的该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l——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中的该气体体积;q——是指气体在总压力(气体及水气)等于101.325 kPa时溶解于100 g水中的气体质量(单位:g)。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The Aquatic Solubilities of Gases。

溶解性与溶解度解析

溶解性与溶解度解析

溶解性与溶解度解析
既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好,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
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氧气的溶解性

氧气的溶解性

氧气的溶解性
在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氧气0.049体积,20℃1标准大气压时,氧气的溶解度是0.031体积。

化学上说氧气是难溶于水,就是这不到0.05体积的微溶,支持无数海洋生物的生存。

1氧气简介
氧气(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熔点
-218.4℃,沸点-183℃。

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

固氧为蓝色晶体。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

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

在金属的切割和焊接中。

是用纯度93.5%~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

冶金过程离不开氧气。

为了强化硝酸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氧。

不用空气而用氧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吹入煤气气化炉中,能得到高热值的煤气。

医疗用气极为重要。

气浮法简介

气浮法简介

5 2 1
6
9 出 水
部分溶气流程图 图 8-10 部分溶气方式浮上法流程
1-原水进入;2-加压泵;3-空气加入;4-压力溶气罐 (含填料层);5-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 8-刮渣机;9-集水系统;10-化学药剂
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7 3 4
8
1 6 5 2 9 出 水 回 流
图 8-11 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图 回流加压溶气方式流程示意图
全溶气流程
7 3 4
8
10
浮 渣
5 2 1
6
9 出 水
全溶气流程图 图 8-9 全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浮上法流程
1-原水进入;2-加压泵;3-空气加入;4-压力溶气罐 (含填料层);5-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 8-刮渣机;9-集水系统;10-化学药剂
部分溶气流程
7 3 压 力 表
4
8
10
浮 渣
3.4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及设计(P71)
谢谢观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孔曝气气浮法
2.2、剪切气泡气浮法 将空气引至一个高速旋转混合器或叶轮机的附近,通过高速旋转混合器或叶轮机的高速剪切,将引入的空气切割粉碎成细小气泡。
剪切气泡气浮法
3、溶解空气气浮法 溶解空气气浮法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溶解在水中,然后在减压条件下析出溶解空气,形成微气泡。根据气 泡析出时所处压力的不同可分为真空气浮法和加压气浮法两种。 3.1真空气浮法 废气在常压下被曝气,使其充分溶气,然后在真空条件下,使废水中溶气析出,形成细微气泡,粘附颗粒杂质 上浮于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除去。此法优点是:气泡形成、气泡粘附于微粒以及絮凝体的上浮都处于稳定环境, 絮体很少被破坏。气浮过程能耗小。其缺点是:容气量小,布、不适于处理含悬浮物浓度高的废水;气浮在负 压下运行,刮渣机等设备都要在密封气浮池内,所以气浮池的结构复杂,维护运行困难,故此法应用较少。 3.2加压气浮法 (1)工作原理:在加压条件下,使空气溶于水,形成空气过饱和状态。然后减至常压, 使空气析出,以微小气泡释放于水中,实现气浮,此法形成气泡小,约20~100μm,处 理效果好,应用广泛。 (2)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加压溶气气浮可分为: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化工原理复习提要(下)

化工原理复习提要(下)

总复习第七章1、相组成()RTp M c Vn c V m AA AA AA AA ====ρρ度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1()BA M M M M x m 2BAAAAA BB A A AA AA AA x M x M x nn x m ωωωωω+=+===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AAA A AA AAA A AA AAA A AA X X X X x X x x X m m m X n n n X +=+=-=-=-=-=11113ωωω质量比与摩尔比例题:含丙酮%(质量分数)的水溶液,其密度为m 3,试计算丙酮的摩尔分数、摩尔比及物质的量浓度。

x A =、X A =、c A =2、质量传递(1)等分子反方向传递(摩尔汽化潜热相等的蒸馏)()()2121A A AB AA A ABA p p zRT D N c c z D N -∆=-∆=(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吸收操作)()()⎪⎪⎭⎫ ⎝⎛+=-=-∆=-=-∆=221112122112122121ln ln M M c x x x x x x x zx RT c D N p p p p p p p zP RT P D N B B B B BMA A BM AB A B B B B BMA A BM AB A ρρ总总总液相中例题:在直径为、长度为的圆管中CO 2气体通过N 2的温度为383K ,总压为,管两端CO 2的分压分别为和。

试计算CO 2的扩散通量。

已知该条件下CO 2在N 2中的扩散系数为×10-4m 2/s 。

N A =×10-6kmol/(m 2·s) 3、对流传质()Ab Ai L A c c k N -=例题:在常压下,30℃的空气从厚6mm 、长度为500mm 的萘板的上下表面沿水平方向吹过。

在30℃下,萘的饱和蒸汽压为 pa ,固体萘的密度为1152kg/m 3,空气与萘板间的对流传质系数为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