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 读后感大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300字-读后感大全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文章,故事中描述: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种了很多树木,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用锋利的斧头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了。
于是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足了,但是一场大雨就把村庄冲走了。
故事告诉我们:破坏大自然,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家园。
呼吁大家要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人类的文明不断发展,对大自然的伤害和破坏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和发展呢?今年世博会在我国上海开幕了,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可以从不同国家在自己的展馆里,用不同的文化阐释什么样的理想城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文化融合,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全世界各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来解答“城市的能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城市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
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以人类的智慧和创新,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向人们描绘了一副城市化的美好愿景。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吧!。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山谷中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用学过的描写风景的词把所看到画面进行描绘。
2、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自学课文,然后说说小村庄最后怎样了?2、让学生谈自学课文之后的心情。
(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深入感悟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2、鼓励学生对朗读学生进行点评。
(让学生在点评别人的同时自发的去感悟朗读技巧)3、教师进行点评。
(从读中要让听者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二)、学习二、三自然段:1、指名学生进行朗读。
2、教师进行点评。
(从朗读者所融入的情感入手)3、教师进行范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所要范读文字)4、让学生谈谈在脑海中所产生的画面。
(让文字形成画面,升化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5、教师谈在脑海中产生的画面,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到这些场景你想对村民们说些什么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思维能力)(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的画面。
(将小村庄最后的结局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感受。
)2、让我们带着悲痛、惋惜的心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让学生想象当洪水来是那些村民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4、回顾课文。
5、通过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章的主题蕴意。
)四、知识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写出环保小标语。
(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公开课件

第一次出现 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变化
第二次出现
第三次出现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都不错。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还都不 错。
露在外头,没有 东西遮盖。
裸露的土地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 的土地不断( )。
五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的 土地不断( )。
十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 露的土地不断( )。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 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 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一栋 栋房子,变成了 各式各样的工 具,变成了 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数目随着屋顶冒出 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xiào
哮
sēn yù cōng zhàn 山谷 森林 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
lì gài luǒ kuò dòng 锋利 盖房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工具 应有尽有 家具
chuǎn lí
kǎn chái lí
喘气儿 黎明 洪水 砍柴 犁地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造犁 黎明
裸露 咆哮
7.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8.除了垃圾什么都不带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留下。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 都应对环 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11、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选做题
以小组为单位,以《保护绿色家 园》为题,仔细观察家庭或学校附 近街道、花草、树木的变化情况, 了解周围的环境有没被破坏的情况, 如果有,根据实际写出汇报材料, 并找找原因,提出环保建议。
语文微课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优质课公开课微课课件精品课程

创新微课
整体感知,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思和思路。
首先要清楚写了什么。
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 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 这么写等问题。
总之,要把一篇文章 或一个语段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不要孤 立片面地分析问题。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所包含的内容
一、 写作 背景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五、感情基调
1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 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
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 激愤、坚守节操、思念。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看基调 和情感
看背景 和用意
看文章的线 索与思路
阅读时要注重
看文章结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一个小村庄 的故事》的内容:
1
庄终满村 卷导足庄 走致自周山 了了己围谷 ,山的是中 村洪欲郁有 庄暴望郁一 的发,葱个 一。不葱环 切咆断的境 都哮地森优 不的砍林美 存洪伐。的 在水树人小 了将木们村 。小,为庄—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了解时代背景,更能彰显人物的高贵品质。 2 了解时代背景,更清楚深入地理解课文。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二、写作意图、 题目含义
1
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 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
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自两个方面——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文 化情境,其意图针对的也是这两个方面。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文章线索
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引言人们常说,小村庄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宁静、温馨的光芒。
小村庄是一片属于自然的净土,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每个小村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遭遇。
本文将带您走进一个小村庄,聆听那里的故事。
小村庄的起源与发展这个小村庄位于山谷中,四周环山,景色优美。
据传,这里最初是一片荒芜的山地,而后一位勇敢的农夫发现了这里的独特之处,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慢慢地被人们聚集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定居,小村庄也逐渐形成。
村庄的人文特色这个小村庄的人文特色独具一格。
村庄里的人们以耕作和畜牧为生,他们勤劳、善良、淳朴。
每年的农忙季节,村庄里的人们会齐心协力地参与农产品的收获和储存工作,为村庄带来了丰饶的收成。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编织、木雕等,这些手工艺传承至今,成为了村庄的一大特色。
村民的生活方式村庄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古朴的生活。
他们早起晚归,通过劳动来谋生。
每天早晨,村民们会一起聚集在村口,交流彼此的近况和工作安排。
每当夕阳西下,村民们会聚集在村庄中心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共度欢乐的时光。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和庆典,如春节、七夕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
村庄的故事这个小村庄也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老奶奶,她养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并用心地照顾它。
小猫逐渐痊愈后,它成了村庄的守护者,帮助村民们抓住了许多损害庄稼的害虫,使村民们的收成更加丰富。
还有一次,村里突然发生了山火,村民们齐心协力地扑灭了火势,保护了村庄的安全。
这些故事都展现出了小村庄的团结和勇敢。
村庄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小村庄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村庄里引入了一些现代科技,如太阳能发电等,提高了村庄的能源利用效率。
村庄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如修建了更加宽敞的道路,改善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
村庄里的小学也被重建,更好地教育了下一代。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补充及反思
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 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 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郁郁葱葱的森林 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 }斧头→ 什么都没有了? 小村庄 清新甜润的空气
第二单元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类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新授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 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 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 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 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①“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 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补充及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5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今天,我们从课本上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非常美丽富饶,树木茂盛,河水清澈,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不断的砍伐树木。
长年累月,山上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
最后,一场大雨把这个小村庄卷跑了。
可是,有些人却不懂得爱护环境,把用过的塑料袋随手乱扔;把小树皮剥掉刻上自己的名字,可怜的小树就冻死了;有的人还随便捕杀小鸟。
如果我们不保护大自然,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乱扔垃圾,爱护小动物,多种树,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尽量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2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老师叫我们先读一遍课文,我读了后很是生气。
这篇__主要是讲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很美丽的山村,这儿的空气很清新,人们过着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儿的人们都有了斧头,他们也用斧头到山上砍树木,建房子、做家具。
他们都利用斧头砍树木建了漂亮的房子。
可是过了很久以后,有一次这儿下起了暴雨,由于没有树木的抵挡,暴雨摧毁了他们的房子和所有的一切。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很多,现在我们的社会都在搞环保,要爱抚花草树木,也是为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造福,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为以后的人着想。
读了这篇__后,我一定要做到自己要爱抚自然环境,还要呼吁家人和周边的人们一起来保护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能给予生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3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幡然醒悟,我们人类因为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把自己送进了绝境当中。
这个村里的人们,拿着一把斧头,到山上去,把那些粗壮、结实的大树一棵一棵地砍下来。
盖房子、造犁,还有的随着屋顶的柴烟消失在了天空。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多音字讲解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多音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dc04fa84254b35eefd34f8.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多音
字
1. 少的多音字(shǎo、shào)
2. 卷的多音字(juǎn、juàn)
1少的多音字(shǎo、shào)
一、(shǎo)减少1.迁移会使中心的差别减少。
2.苏区人口减少了六十万人。
3.他们希望捐税能稍有减少。
4.她的福分不会因此而减少。
5.把油涂到机器
上减少摩擦。
二、(shào)年少 1.今年鲱鱼捕获量比往年少。
2.做这项工作,他还有点年少。
3.他正是青春年少--并不多情,可是善感。
4.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今年秋季她接到的请柬比往年少了。
5.她们都是宽大厚道,年少性真的孩子,生长在偏僻闭塞的陬隅之地。
2卷的多音字(juǎn、juàn)
一、(juǎn)卷走1.他眼巴巴地看着帽子被海浪卷走了。
2.阿,卷走我吧,
就像卷走落叶,卷走波浪,卷走流云3.最初的二十到三十秒你简直是被卷走的 4.他把我赚的钱全都卷走了。
5.龙卷风正在卷走好莱坞的标志二、(juàn)答卷 1.你要我交一份洋洋洒洒的答卷,恐怕还得等上一百年。
2.你们的答卷必须在下课前交来。
3.老师正在审阅汤姆的英语答卷。
4.你应该写大约100个单词在答卷纸2上。
5.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处理遗失考生答卷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字,学会写“森、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你们在预习中,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交流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边读边想:从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
理解:犁——出示犁的图片,直观认识犁的样子及作用。
裸露——课文中说了“裸露的土地”,是说土地上原来有很多的树木,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件绿衣裳,现在土地上面什么也没有了!
一栋栋房子——还可以说:一幢幢房子、一座座房子……
咆哮——什么(谁)会咆哮?(台风、洪水、生气的爸爸……)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正音(如“没喘气儿”的读法、“裸”的读音等)。
4、出示图片,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中有一段话就是描写这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也来读一读。
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及时正音:郁、澈、湛(特别是“湛”,不是形声字)。
(3)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4)你喜欢这一段中哪个词?为什么?
相机理解: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做连线的练习: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河水清新甜润(5)赛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
3、同学们,清澈的小河从村前流过。
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像一道巨大的屏障。
这里空气清鲜,庄稼长得很好,的确很美。
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出示这节课要会写的字:郁、湛、砍、裸、扩、栋、喘。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这样的字要注意些什么?(偏旁在左的字一般都是左窄右宽,拿“郁”字进行区别)
3、自由练写这7个字,交流要互相提醒的地方。
4、再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5、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上节课我们一起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9个生字,还写好
了7个字。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出示:郁郁葱葱、忧郁、清澈、湛蓝、犁地、裸露、赤裸裸、扩大、扩充、一栋栋、栋梁之才、咆哮、哮叫)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二-------五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问:看了这两幅插图,是什么是小村庄发生了变化呢?自由读课文2-5段。
2、重点点拨(体会意思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1)“谁家想盖房……裸露的土地。
”[引导学生理解“裸露”的含义(没有
东西的遮盖),想象土地裸露之后会怎样?体会小村庄的环境已经开始恶化。
(2)“一年年,一代代……消失在天空中。
”听了同学的分析,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①引导从“一年年、一代代”体会到小村庄长期遭受破坏。
②从句中的省略号,体会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③反复朗读最后一句话,从三个“变成了”体会小村庄的人们滥用树木,用斧头把大量的树木劈成柴火烧掉了是多么低效、多么浪费。
[媒体演示] (3)读第5小节,体会人们遭受大自然惩罚的惨痛后果。
[读到这儿,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再读第2、3小节内容,认识小村庄被冲走的原因。
]
导读第1、4小节,体会人们原来生活的甜美以及后来的悲惨遭遇。
引发思考:通过乱砍滥伐而换来的甜美生活能长久吗?
(4)过渡:这种甜美的生活最终怎么样了?
齐读最后一节。
导读第5小节,引导反刍第3、4小节。
[导: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指什么?读读第3、4小节]
三、整体深化,读写结合,训练能力大家体会真深刻,相信大家的感触也很深吧。
请你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1、齐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对小村庄里的人们说些什么?如果时间允许,便让学生当堂写一写心里话。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会写的6个字:森、葱、盖、犁、柴、黎。
2、说说这几个字的特点,自由练写。
3、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如“葱”字中的一点,黎的右上部及下面的写法等)
4、再一次自由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五、布置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
交流。
教学反思:不光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也对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教学进行反思:
1、怎样合理的安排一堂课的时间分配?到了中年级,课文的篇幅变得长了起来,同样要讲授的东西也很多,所以要把一些内容放到课下来解决,才能体会出与低段教学的区别来,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在课下的自觉学习的情况。
2、在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上,要多想一些办法,可以利用词语来帮助体会、练习读,可以抓住重点地词语体会来读。
3、单单把语言的训练点放在了人们对于树木处理上的随意性上,我觉得在“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里也很好,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经过村民们不断的破坏,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设计了一个环节,别忘了问问自己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