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共25页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案例分析黄德林 收集整理第一章导论 (4)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4)案例2:观一叶可否知秋 (6)案例3: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7)案例4:搭建经济学的大厦——数学分析 (8)案例5:理性成就快乐: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8)案例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0)案例7: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10)案例8:经济学与数学 (11)案例9:专题讨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框架 (11)第二章供求理论 (13)案例1:雪天的杂货店 (13)案例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4)案例3: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 (14)案例4: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15)案例5:“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16)案例6:我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了什么 (16)案例7: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17)案例8:需求定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18)案例9: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 (19)案例10:“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19)案例11:价格政策的利与弊 (20)案例12: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21)案例13:牛奶为什么倒入下水道 (21)案例14:“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22)案例15:需求的收入弹性——企业与消费者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23)案例16:需求的交叉弹性——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24)案例17:供给弹性——企业决策的另一重要依据 (25)案例18:蛛网理论应用——农民减少损失的依据 (25)案例19:专题讨论 (26)第三章效用理论 (27)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27)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28)案例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29)案例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29)案例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 (31)案例7:宝石和水的矛盾 (31)案例8:买的东西值不值 (31)案例9: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32)案例10: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33)案例11:最佳购买量的决定 (33)案例1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3)案例13:双赢的汽车保险 (34)案例14:测试你对风险的态度 (34)案例15:人生离不开选择 (35)案例16:“幸福方程式”与“阿Q精神” (36)案例17:专题讨论 (36)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38)案例1:上大学值吗 (38)案例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39)案例3: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40)案例4: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 (40)案例5: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41)案例6: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42)案例7:旅行社在旅游淡季如何经营 (42)案例8:门脸房是出租还是自己经营 (43)案例9:养育孩子的成本 (44)案例10:为什么农民的犯罪率高于城市人 (44)案例11: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45)案例12: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45)案例13:引进自动分拣机是好事还是坏事 (46)案例14: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46)案例15:福特公司产量的安排 (47)案例16:刚过去的那几小时的运输成本是多少 (48)案例17:专题讨论 (48)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 (49)案例1: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49)案例2: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 (50)案例3:麦当劳连锁店的折扣券 (51)案例4: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 (52)案例5:小猪与大猪的博弈 (53)案例6:麦当劳连锁店的折扣券 (53)案例7: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想到的 (54)案例8:一家独大不是好事 (54)案例9:揭秘价格战 (56)案例10:雷克航空公司的搏斗 (57)案例11:彩电寡头的两难抉择 (57)案例13: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59)案例14:专题讨论 (62)第六章分配理论 (63)案例1:漂亮的收益 (63)案例2:经济地租与准地租 (64)案例3:缩小我国偏大基尼系数的对策 (64)案例4:向富人征税只能使富人少富而不会使穷人变富 (65)案例5:我国目前的收入存在六方面差距 (65)案例6:专题讨论 (66)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 (67)案例1: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67)案例2:满意即最优 (68)案例3: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 (69)案例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70)案例5:白天与黑夜对盲人是一样的 (72)案例6:一个帅小伙的难题 (72)案例7:专题讨论 (72)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75)案例1:“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75)案例2: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76)案例3: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 (77)案例4:解决两个企业争端的办法 (78)案例5:4个学生的一个真实的实验 (78)案例6:我国哪些行业应破除垄断 (79)案例7:婚恋市场的逆向选择 (80)案例8:“劣币驱逐良币” (80)案例9:解决外部性需要明晰产权 (82)案例10:交易费用——越低越好 (82)案例11:“小狗经济”威胁“斑马经济” (83)案例12:基础理论知识是公共物品 (84)案例13:为什么鲸鱼会有灭绝的危险 (85)案例14:距离产生美 (85)第一章导论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京东商城在2019年11月11日当天订单量达到680万单,是2019年11月11 日订单量的3倍多。2019年11月11日,京东商城的订单量达去年同期的 2.4倍,其中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 购物等)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
案例2 ❀问题❀
1、运用弹性知识,分析如何选择促销商品? 2、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
品缺乏弹性。
P
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D2
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
D1
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 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
P1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 P2
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 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 原因。
Q1 Q2 Q3 Q4 图1
分析:
2、促销利润分析
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
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实则其销售利润来源于薄利多销和规
模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P
D2
同样从图1中可以得出对于商品D1,当价格
D1
从P1降到P2时,其需求从Q1快速升到Q4, P1
需求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此 可以得出Q4 P2 >D1 P1,很好地解释了商家 P2
大力开展促销的原因。另外随着销量的上升库租赁、物流运送等成本, 图1
同样增加了商家的收益。
分析:
3、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体而言,消费受收入、个人需求、价格、商家供给、销售环境、服 务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iphone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创 造了消费,如果没有苹果公司的创造,消费者根本就想不到去消费 iphone,当然在iphone投入当市场之后,它的销售又会受到收入、价 格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双十一促销”更多体现的是价格和从众心理对消费的影响。从众心理 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团队里多数人的意见往往会改变和左右少数持不同 意见和观点的人,少数人趋于一种无形的从众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和行为。双十一本身作为一种民间节日的戏谑和商家的各种折扣营造 了浓厚的消费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该买的多买,可买可 不买的买下了,不买的东西也想买甚至也买下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共25页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共25页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大一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大一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柠檬市场问题(次品市场问题)举一个例子:二手车市场,由于买家卖家信息不对称,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

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

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既买家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去买车,以避免买到的车并没有卖家所说的那么好)。

买方提供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车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卖家由于很难得到好价格(在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买家心理情况决定下),对于高质量的车的在二手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低价格质量一般的车却比较受欢迎。

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然而,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低质品充斥市场,是买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买方倾向于用较低价格购买较高质量。

而卖方倾向于高价格卖低质量,于是,买方尽量避免进入二手车市场,于是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

此个概念对我国股市或者人才市场都受用。

人才市场中:个人倾向去工资高环境好的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避免聘请的人才不符合要求,而希望以更低工资聘用员工,而员工趋向利用最大化的选择,使得员工减少应聘工资低的公司。

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

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案例2: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

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剖析-2022年学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剖析-2022年学习资料

案例2问题粥-。1、运用弹性知识,分析如何选择促销商品?-2、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 销-售,难道真像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请画图分析商-家促销利润。-●3、请分析”双十一促销”中影响 求的因素。
分析:-促销商品的选择-通过调查,双十一期间促销的商品虽然玲琅满目,但是促销力度最-大的商品集中在衣服、日 用品、零食等方面,而像电脑、家电等产-品促销力度就很小。原因在于衣服、日化用品富有弹性,而电脑等产-品缺乏 性。-图1中,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D2-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D1 需求从Q1升到Q4-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可以 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Q1 Q2 Q3 Q4-原 。
案例分析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剖析共24页
案例:“猪肉价格上涨-人们说2019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楼市上涨-到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 年”给人们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进入5月份,猪肉似乎又成了“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 涨,有些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计,2019年5月上中旬,全国36个 心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4元,涨幅43.1%。在北京-市,5月份市场的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 现了14次上涨-。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可以说是近10年罕见。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影响人们的 日三餐,又-导致CPI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下 企业的发-展。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是:-1.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3.从价格019年底到2019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 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 势。-2、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自2019年6月以来一直上涨; 二,2019年,生猪的收-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减 养猪的数量。第三,2019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 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 增加,但短期内-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收 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选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1-12案例:我国彩电市场的价格博弈1. 使用范围: 第九章“博弈论”2. 要考核的知识点:囚徒的困境及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及其解;囚徒博弈的合作解3.思考题:(1)你认为几年前我国彩电市场的竞争属于什么样类型的博弈?请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你是当时长虹和康佳的决策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在竞争中取胜?(3)你能否用你学过的博弈模型来描述几年前的彩电市场的竞争状况?(4)如果要摆脱当时彩电市场“价格战”的局面,形成一个共赢的结果,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请你用博弈论的思想来制定策略。

1996年6月上旬,在中国几大新闻媒体,如《经济日报》、《中国电子报》等报刊上同时刊出一份深圳康佳电子集团的“宣言”,称康佳要“领先国内,赶超世界”,宣布说“谁升起,谁就是太阳”。

与此同时,康佳集团宣布:从6月6日起,康佳彩电从37cm(14英寸)至74cm(29英寸)所有的品种全部降价,让利幅度达20%,最高让利金额达1200元/台(2910A)。

一石激起千层浪,康佳这一举措使得1996年本不平静的彩电市场风云再起,形成自长虹率先宣布降价后的又一次降价风潮。

1996年3月26日,中国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厂家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大幅度降低其主导产品彩电的销售价格,其规格由43~74cm共76个品种,降价幅度从8%~18%,降价额由100~850元,由此引发了自1989年以来彩电市场的又一次降价风潮。

如果说自上一次彩电降价后,几年来彩电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温文尔雅的话,那么,此次长虹又一次率先大规模降价,则使竞争局面变得表面化、白热化。

虽然长虹声称此举是针对4月1日开始的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而作出的重大举措,但是,人们尚未看到进口彩电有何反应,倒是其他国内彩电企业纷纷闻风而动——TCL彩电宣布:以拥抱春天为题自4月份到奥运会结束期间让利5%;康佳则以迎奥运五环大奖回报消费者为口号,大搞产品促销活动:也有如北京牡丹电器集团表示要以其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稳定原有的市场份额,而不是以降价为手段进行促销。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吃午饭的时候,我一般吃一个馒头,可是有一次同学不小心给我买了三个馒头,我吃了一个的时候就已经很饱了,可是觉得还剩那么多太浪费,就勉强又吃了一个,这时已经撑的不行了,为了不撑破肚皮,第三个馒头决定不吃了。

这就体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总效用等于每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

假定,消费一个馒头的总效用是10个单位,再吃一个馒头,得到的总效用变为18单位;这说明从第二个馒头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是8个单位。

如果我继续吃下去,第三个馒头边际效用为0个单位。

这几个数字说明随着消费馒头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为什么我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而且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是最大的。

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父母经常说:“天天吃大鱼大肉,确还不如当年的一个白面馒头香”,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设想如果边际效用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馒头也不饱。

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

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

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不可不吸。

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效用递减的世界里,在购买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因效用递减就会停止下来。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愿意付出的代价与他实际付出的代价的差额。

例如,现在餐厅二楼的窗口打菜送汤,原来花2.5只能打一份菜,而现在还能额外得到一碗汤,假设一碗汤的价格是5毛钱,那么一份菜加一碗汤你愿意支付的价格是3块钱,那么市场价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就会购买,因为少花了5毛钱,觉得很值,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消费者实际付出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主观的,并不是消费者实际货币收入的增加,仅仅是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