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10接处警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

合集下载

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精神病患者的警情。

由于这些患者疾
病的特殊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案。

本文将介绍对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置方案。

豁免捕获
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对于一些涉及到精神病患者的案件,可以采取豁免捕
获的方式。

警方可以和患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精神病医院联系,由医生出具书面证明,警方可以根据该证明采取豁免捕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处置。

劝说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轻微的精神病患者,可以采用劝说的方式解决问题。

警方可
以采用讲解、规劝、劝诱等方法,和患者进行沟通,以缓解患者的情绪。

在劝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尺度,不过分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手铐带走
在一些情况比较紧急、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极端危险时,可以采用手铐带走的方式。

这种方式需要明确患者的身份,了解患者的病情,避免过度使用武力或制造过多的刺激,同时需要做好记录和拍照等工作。

强制隔离和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可以采用强制隔离和治疗的方式,以保护他人和
患者本人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切实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积极介入治疗和康复工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总结
精神病人的警情处理需要遵守各种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患者和他人的伤害。

处理精神病人的警情需要统筹卫生、安全和权益等因素,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人性化。

希望广大警务人员在处理精神病人的警情时,能够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相应的处置措施,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精神病患者的处置应急预案

精神病患者的处置应急预案

精神病患者的处置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任何员工如发现有发病迹象的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安保部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2.处理措施
2.1.发现病人有发病症状,注意观察其言语,举止、神态等异常情况。

同时要尽快寻
找其亲属,同事或与有关人员,迅速将患者送离商城。

2.2.如患者为境外人员,应及时报警。

2.3.对精神病肇事行为引起严重后果,使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方式留存证据,作好
调查取证工作。

2.4.患者的随行人员如要求商城配合看管、强制约束或送医院治疗,须请随行负责
人出具书面申请后予以配合。

2.5.如发现有放火、行凶等危害行为的武疯子,应迅速组织安保人员采取强制约束
措施,以免其行为构成对用户和物业的人身财产侵害,并迅速报警处置。

精神病应急处置常用的处置措施

精神病应急处置常用的处置措施

精神病应急处置常用的处置措施
精神病应急处置常用的处置措施包括:
1. 保持冷静:在处理精神病应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或恐慌。

保持
冷静可以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有效地处置危机。

2. 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远离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锐利的物体、
火源或高处。

如果可能,将受到威胁的人员和其他人员隔离开来,以降低危险。

3. 建立联系:与专业人员(如医生、心理健康专家)或安全人员(如警察、消防队员)建立联系,并告知他们当前的状况。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紧急求助或报警。

4. 沟通和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保持冷静、理解和尊重,给予他们支持和安全感。

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避免与其争吵或激怒。

5. 避免挑衅:尽量避免引发患者的愤怒或激怒情绪。

避免大声喧哗、突然的动作或恐吓手段。

保持温和的态度和声音,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6. 提供安全环境: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并尽量减少刺激物。

关闭噪音源,调暗光线,
并确保周围的环境安静和平静。

7. 遵循专业建议:尽早促请患者接受专业人员的治疗和建议。

他们可以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
心理支持和其他必要的帮助。

请注意,上述措施仅供参考,实际处置精神病应急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采取相应
的措施。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请第一时间与专业人士联系。

精神病人的处置

精神病人的处置

对正在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处置操作规程:1.判明现场情况,疏散围观群众,设立警戒带,隔离现场。

2.采取适当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尽力化解暴力倾向。

3.对暴力倾向无法化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使用警绳、手铐等约束性警械。

4.对正在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或者暴力抗拒、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暴力袭击公安民警威胁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可以使用武器。

5.现场有伤员的,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通知120急救中心。

6.对被制伏的精神病人,依法报请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批准,送指定的康复医院进行收治。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注意事项:1.尽量采取迎合哄骗、亲情感化等各种方法稳定精神病人情绪。

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理解、同情、称赞甚至哄骗等方式,缓解其紧张心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法找到该精神病人患者的亲朋好友,由他们实施劝导,促使其放下凶器。

2.对现场处置有困难的,及时报告所属区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请求派人支援。

3.在处置过程中,公安民警要注意自身安全。

4.对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告知受害人向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请求赔偿。

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依据一: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14条)依据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第1、2、3款)依据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要点与战法研究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要点与战法研究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要点与战法研究刘波【摘要】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着接处警任务日益繁重、警情类别繁多、处置困难增大等问题的挑战.肇事肇祸疑似精神病人警情是当今社会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安机关面临的较为复杂并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警情,民警需要在现场和后续做的工作较多,因而处置难度也较大,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临场处置能力、技战术水平、现场执法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处置与此类似的疑难警情时,一线执勤执法的民警要做到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预案制定周全,现场处置临危不乱,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严格依法依规有序处置;后续工作同样要做到依法依规按流程妥善处理,同时要具备全员公共关系意识,把警情提升到舆情的高度去重视,积极应对各种形式的舆论、媒体,做到不卑不亢,冷静理性.【期刊名称】《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疑似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110接处警;警情处置【作者】刘波【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14警情处置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形式,是基层民警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是110民警在接处警中遇到的具有挑战性、复杂性的警情。

基层一线执法执勤民警由于存在精神病理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重症精神病人的表现识别能力有限、执法装备以及警力准备不足、现场指挥和协同作战意识欠缺、处置类似特殊人群警情的流程不规范、具体战法尚不成熟以及专门处置训练不足等情况,往往导致民警在处置类似警情时伤亡较大,极易引发肇事肇祸病人及被害人家属投诉和舆情关注,不仅对公安机关的工作造成困扰,也会对公安机关及相关民警的公众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求探讨有效处置此类案件的方法,以期对公安机关特别是一线执勤执法民警正确有效地处置此类警情提供实战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公众形象。

精神病类警情处置研究

精神病类警情处置研究

精神病类警情处置研究摘要: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疾病导致其精神异常,往往思维模式、意识状态、行为举止异于常人,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致人死伤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引发警情的处置方法和异常情况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以供现场执法民警参考借鉴。

关键词:精神病;警情;处置;措施导言2021年,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总额已经超过1亿,仅仅广西就约有确诊在册的精神疾病患者254173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在册237860人,每年有新发精神障碍患者近万人。

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疾病导致其精神异常,往往思维模式、意识状态、行为举止异于常人,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致人死伤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实践证明,处置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是基层民警执法活动中较为常见的警情之一,如何安全、有效处置此类警情是基层民警应重视的问题。

【基本知识】一、精神病概念精神病(Psychosis),通常意义上的精神病指的是一种精神疾病,此种病人的精神状态极其不稳定,且通常存在暴力特征。

司法精神病鉴定专家将“精神病”定义为心理活动、精神活动异常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与脑功能紊乱、失调有关。

二、精神病的类型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下几种: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涉精神病人警情现场处置对策

涉精神病人警情现场处置对策

涉精神病人警情现场处置对策作者:胡永威来源:《派出所工作》2016年第07期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发生一起民警、辅警和保安人员在处置一起送精神病人就医求助警情时受伤的事件,造成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住院治疗。

事件发生后,市局、分局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专门组织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出台针对性举措,有效指导,使派出所民警在处置类似现场时避免再次发生受侵害情况。

一、警情处置经过那天上午,周口店派出所接金巢社区主任吴爱军求助电话“该社区居民陈某精神病复发,请求协助将其送精神病院”后,值班警长李德鸿迅速带领1名辅警、4名保安赶赴现场。

在向社区主任吴爱军和陈某妻子了解情况后,李德鸿带人到陈某家中进行劝解。

在劝导陈某就医过程中,陈某突然情绪亢奋,从小卧室拿出一根50厘米长的铁钎子,扎向现场人员,造成民警李德鸿头部两处受伤,保安唐称心头部外伤(两人被送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辅警郄东超右肩部及右前臂划伤伴软组织损伤,保安孔维杰左肩膀挫裂伤。

后支援警力到位,由特警队员率先冲入房中将陈某控制。

二、警情处置中值得肯定的几点1.该所建立了辖区精神病人定期分析评估机制。

该所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协调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建立了辖区精神病人定期分析评估机制。

不久前由该院一名副院长带队对辖区全部100余名精神病人完成了一轮风险评估(其中,11人被确定为中风险,其他为低风险)。

本次肇事伤人的陈某被确定为低风险。

2.对精神病人发病伤人的风险有心理准备。

周口店派出所的交接班时间为8时30分。

那天当班人员接班后,连续接到警情,部分人员出警处置。

8时50分接到协助送陈某到精神病院治疗的求助后,在当班出警警力紧张的情况下,警长李德鸿带了1名辅警、4名保安出警,从出警人员的数量上来说,对精神病人发病伤人的风险还是有防范意识的。

3.在进屋处置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期调查。

警长李德鸿到达金巢社区后,先是到社区办公室向居委会主任吴某了解情况,并打电话通知陈某的妻子赶到社区,向以上两人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调查,得到“陈某以前从未出现过伤人的情况,现在情绪较为稳定”的答复。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的思考和建议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的思考和建议

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的思考和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the topic "Consider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Handling Cases of Suspected Mental Patients:"思考和建议:疑似精神病人警情处置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110接处警工作中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近年来,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中坚力量被推向精神病患者处置的前沿阵地,而目前公安机关处置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精神病人处置方法稍有不妥当、程序稍有不规范,公安机关就被推向矛盾的风口浪尖。

为更好的促进我们110接处警工作,下面我就对精神病患者的处置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认识和了解。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常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往往有自杀、自残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针对110接处警工作,我们可以将精神病患者分为以下两类: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和无明显滋事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

其次,针对不同的精神病患者要有不同的处置策略。

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民警在接到警情的第一刻起就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

民警要从指挥中心发布的警情中认真仔细的提取有用信息,例如该精神病患者的体貌特征、是否携带凶器、是否有人受伤等情况。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呼叫增援以及通知急救人员;第二,及时检查警用装备。

包括催泪喷射器、警绳、取证仪等,做好装备保障。

第三,依法依规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精神病患者在有自杀、
自残或攻击、伤害他人等危险行为时,民警应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随后民警应指导和督促监护人及时将患者就近送往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实施紧急医疗处置前,应由监护人签署《精神病紧急医疗处置非自愿医疗意见书》。

监护人不在场时,由现场履行公务人员签字证明。

对无明显滋事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需要住院的,由监护人送医院治疗。

最后,民警在处置精神病患者时应加强自我保护。

由于精神病患者意识混乱,行为异于常人,尤其是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往往做出一些无法预见的危险行为。

我们的民警在处置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负伤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一些民警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

过往的经验教训不断的警示我们,在处置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我们民警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制止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既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也要避免无谓的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