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因金沙江剖析

合集下载

宜宾县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

宜宾县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
2 2 人 为因素 .
生. 横江区 2 年 出现洪涝、 2 冰雹 7次 , 给当地的生 产、 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 巨大损失 .
123 抬 高 河床 、 塞水刺 工程 .. 淤 水土流失造成 泥
沙沉积 , 抬高河床、 淤塞水利工程, 使之失效或效率 降低 . 据测量 , 金沙江河床每年 以 2 ∞ 的速度急剧 5 升高 . 由于泥沙淤 塞 , 水利 工程 ( 水塘 、 库 、 水 河堰 ) 失 去应有 的效能 . 黄角山的五星水库 , 如 几乎淤满 .
11 水土谴失 类翟 .
该区域水土流失有 : 面蚀 、 沟
蚀和水泻溜滑坡为主的重力侵蚀 三大类 . 中面蚀 其 最严重、 分布最广 。 占流失面积 的 8%; 约 0 其次是沟 蚀。 约占 1%; 2 重力侵蚀小 , 只占 8 %左右. 主要 面蚀
收祷 日期: 姗 一 一 ∞‘ 蕊
基盘璜 日, f 四』省教青厅t点科研基盒蠢助理 茸 I 作者简介 : 中杰094)男 . 授 罗 4-. 教
维普资讯
砌 年3 月 第 卷 第 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然 科学版 ) 自
Je ̄ 0 il or f cI s I血 l U iem ( ea Si c ) n n y  ̄tr ce e v l n
Ma . 2 2 r ,∞ V l2 . o 5. 2
维普资讯
20 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l 科学版) t然
2 卷 5
随着干旱的加剧 , 洪涝、 冰雹等灾害也相 继发
所上升, 但有的地方仍只是 l%左右 , 7 另外 , 丛草植 被大多为疏丛型 , 耕作镡度 田以一熟 为主, 以二 土 熟为主, 作物被覆对漪短 , 表土暴露时间长 , 直接受 雨 水 冲刷 , 大水 土的流失 . 加

宜宾乡土地理知识

宜宾乡土地理知识

宜宾乡土地理知识1.位置:宜宾位于、、三省交界处,因金沙江、岷江在这里交汇,自此以下始称长江,故宜宾有“”之称;宜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川南经贸重镇,被誉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级阶梯;从我国温度带看,位于带;从干湿地区看,位于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地区。

地势特征为。

2.行政区:宜宾辖2区和县,2区是和。

2009年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后,2013年又有、、三个县被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

3.气候:宜宾属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这种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植被:宜宾的植被类型以为主。

5.交通:宜宾交通发达,经过宜宾的铁路线主要有、、。

6.农业:宜宾主要粮食作物是,油料作物是,糖料作物是,主要水果是。

农作物熟制为。

7.企业:宜宾知名企业有集团、集团和集团。

8.旅游:宜宾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旅游景区有位于长宁县的和位于兴文县的,该景区有地质公园之称。

其他还有位于江安县的古民居,位于珙县的。

9.文化特色:宜宾是历史文化名城,属于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和;宜宾有许多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如:文化、文化、文化、文化等。

10.宜宾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在距市区不远的金沙江上,正在修建溪洛渡水电站和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

11.宜宾三大文化:竹文化、酒文化和僰文化。

假如您作为一名导游,努力打造宜宾旅游品牌,请你说出宜宾到蜀南竹海的最近便的旅游交通线路?,到珙县去看僰人悬棺有铁路线或从宜宾坐大巴直达。

成都人到宜宾参观五粮液酒厂可乘坐大巴沿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前行并通过五粮液大道直达“花园式工厂”。

宜宾人还迎来了从宜宾向南直通“春城”昆明的铁路通道:线,并以此增添了一条通向西南及出海的铁路通道,也是宜宾人民的又一条致富路。

12.宜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等。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作者:颜士州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9年第10期奔腾咆哮的金沙江从青藏高原穿山过峡,一泻千里,在川滇边界的崇山峻岭中几度迂回,进入了四川盆地南部。

在这里,金沙江汇合了自北逶迤而来的岷江,成为举世闻名的长江,然后浩荡东去。

在这两江交汇的长江起点,江畔有一座美丽的古城,它就是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

一篙撑出尘世外宜宾为川南重镇,依山临水,地势险峻,风景秀丽。

金沙江和岷江绕城而过,如练似带;翠屏山、天柱山巍然屹立,环峙如屏。

宜宾“东据泸水,西联大岭,南通六诏,北接三荣”。

扼三江汇聚之咽喉,控川、滇通衢之要冲。

自古商贾络绎,冠盖云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川、滇、黔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兵家必争,素有“西南半壁”之称。

宜宾历史悠久,先秦时为古僰国,历代为府(郡)、县二级治所。

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设僰道县并建县城于两江口(今宜宾市)。

梁置戎州。

唐时曾以僰道县合并邨犸县,取古话“以义宾服”之意,改为义宾。

北宋时,因宋太宗名赵光义,为避帝讳改义宾为宜宾。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改戎州为叙州。

宋末元初,为抗击元兵,将城市迁往东山(今市区东南)。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又迁回两江口半岛之上。

1951年建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地区行政公署设立于此。

到宜宾旅游的人,都喜欢攀登巍峨秀美的翠屏山。

翠屏山为宜宾重点绿化区,全山松柏参天,像一座苍翠的屏风横列在西北,为城市挡住了寒冷的西北风,远望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画。

山前有宽阔石阶延伸而上,藤萝蔓绕,曲径通幽。

半山花园“百草园”内,奇花异草,争芳斗妍,池、亭、馆、榭时隐时现。

山上翠竹万竿,掩映着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纪念馆,幽静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再拾级而上,经千佛岩到达山顶,放眼四顾,则见市区房屋井然,郊外阡陌纵横。

金沙江的泥流浊浪与岷江的碧水银波,泾渭分明。

汽艇往来,风帆上下,浩浩烟波与起伏峰峦交相争辉,山山水水,令人心旷神怡。

宜宾小南门金沙江大桥桥面系断裂事故分析与修复_黄道全

宜宾小南门金沙江大桥桥面系断裂事故分析与修复_黄道全

防腐
耐 久性
桥 面 系断 裂
修 复方 案
一 概
宜 宾小 南 门金 沙 江 大桥建 成 于
, ,


n1
1空 哭) 年 6
,
月 其 结 构 形式 为 2 4 ) (
R

,
中承 式 混 凝 土 双 肋 拱桥
1 的2


全桥 共
7 片 横 梁 利 用柔 性 吊 索 与 主 拱 肋 相连 吊 索 采用 强 度 级 别 有 1
3 份断 :3
4
:
O
重拐 重诱
重锈
:
锈断
锈断
:
6
:
2
重锈
l
:
3
:
2
中份 中份
:
2
: , 幼 3
l0
:
l
:
l
:
5
:
重锈
:
4
锈断 汉
3
:
O
, 份
:
1
l l

:
O
:
1
6 锈 断 :6
:
1
: : 宜幼 3 锈断
中 饼 :O 中锈 中锈
中锈
:
, 协 :3
12
:
O
重锈
:
1
拐断
:
6
:

重锈 宜锈 宜锈 重锈 重诱 重锈
三 根取样 吊 索 钢 绞线腐 蚀情 况统计 表

,
;

S 吊索 ( F 游 侧 ) 南岸 1
l
味之绝
l 2 3 4 5
北岸
NI
吊索 ( 下 游 侧 )

金沙江—搜狗百科

金沙江—搜狗百科

⾦沙江—搜狗百科⽔⽂特点 ⾦沙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量约710毫⽶;因流域⼴阔,⽀流众多,河川径流⽐较丰富且稳定,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1498亿⽴⽅⽶,构成长江⼲流⽐较稳定的基本流量。

⾦沙江⽔系径流分布情势和降⽔分布情势相应,具有中下段径流增长较快、降⽔⼭地⼤于河⾕、地带性⽔平分布和局部地区垂直分布相互交织的特点。

⾦沙江 降⽔量 下段(新市镇—宜宾)河段两侧⼭地年降⽔量约为900~1300毫⽶,相应径流深为500~900毫⽶,特别是⼤凉⼭地区年降⽔量⾼达1500毫⽶以上,径流深达1200~1400毫⽶。

中上段属⾼⼭峡⾕区,降⽔和径流垂直分布明显,两岸⼭地年降⽔量为600~800毫⽶,径流深为400~700毫⽶,其中⼤雪⼭、⼩相岭年降⽔量⾼达1400~2300毫⽶,径流深为800~1800毫⽶。

⽽河⾕地区年降⽔量仅有400~600毫⽶,径流深仅200~400毫⽶,其中⽩⽟⾄塔城、⾦江街⾄龙街段年径流深最⼩,仅有150~200毫⽶。

径流量 ⾦沙江降⾬径流主要来源于⽯⿎以下及其⽀流雅砻江。

因⽟树巴塘河⼝—⽯⿎区间属于横断⼭区,流域狭窄,⽽且⼜位于⾦沙江纵向河⾕少⾬区,降⽔量在600毫⽶以下,特别是⽟树巴塘河⼝⾄奔⼦栏段的年平均降⽔仅在500毫⽶以下,径流深⼩于250毫⽶,两岸⽆较⼤⽀流汇⼊,因此⾦沙江上段区间径流约只占27%。

⽯⿎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4亿⽴⽅⽶,⽯⿎站多年平均流量1343⽴⽅⽶/秒;在中段由于降⽔量增⼤,⼜有最⼤⽀流雅砻江汇⼊,河川径流倍增,龙街多年平均流量为3760⽴⽅⽶/秒,⾄屏⼭站多年平均流量达4610⽴⽅⽶/秒。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攀枝花为572亿⽴⽅⽶,⽀流雅砻江⼩得⽯为524亿⽴⽅⽶,两者⼏乎相当。

屏⼭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28亿⽴⽅⽶,约占长江宜昌以上总径流量的1/3。

⾦沙江实测年最⼤径流量:屏⼭站为1952亿⽴⽅⽶(1954年),攀枝花站为699亿⽴⽅⽶(1966年),⽯⿎站为546亿⽴⽅⽶(1964年)。

金沙江环境危局

金沙江环境危局

内的金沙江段矿山密集和地质灾害集中的河段两岸,进行了考察和采访。

E-mail文化传播网站和巴西—乌拉圭伊泰普水电站。

万里长江在四川宜宾以上被称为金沙江,干流全长2308公里,垂直落差3300米。

金沙江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金沙江流域地质构造复杂,环境非常恶劣,是我国甚至世界上地质灾害最发育和最密集的地区。

然而如今在金沙江峡谷中,随着梯级水电站群建设逐步完成,密集矿山开采隐患危害也成叠加之势,2300多公里江段上分布着众多的排污点,地质灾害也频繁发生。

金沙江的环境状况已经到了触目惊心、危机四伏的局面。

图为7月1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新建的库区公路出现变形塌方。

7月2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堆放在金沙江边上的磷矿石。

金沙江沿江分布着中国重要的矿产地:攀枝花一西昌世界级的钒钛磁铁矿带,会理、会东、东川、金阳、彝良有色金属矿带,有铜、铅、锌等矿种,雷波一马边的磷矿带;还有星罗其布的煤矿、铁矿、石灰石矿等。

7月3日,记者登上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乡茂新矿业公司的尾矿坝,旁边有排污通道,这个尾矿坝建在一条山沟的半山腰,俯瞰金沙江,高出江面500多米,记者看到,数十米高的尾矿坝档墙虽然又用沙袋加高了几米,但尾矿依旧填满溢出。

专家组成员杨勇告诉记者,金沙江最大的生态危机不只是金沙江水污染问题,更严重的是大量堆积满的尾矿坝和山体采空后的地质灾害隐患。

现在是停产阶段,如果再次开工,尾矿就只能直接排放到金沙江。

7月3日,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乡金沙江边的高悬“瀑布”,其实,这是茂新矿业公司的尾矿坝流出的尾矿水。

大型选厂尾矿池或尾矿坝多为近年来补建,这些尾矿接纳处置能力实质上根本不能满足大量日产尾矿的处理,事实上成为应付检查的摆没,偷排甚至明排污成为常态,而且大多数尾矿坝和弃渣场分布在地质条件脆弱,易引发泥石流的陡峭峡窄沟谷地,是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7月4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长地村前沿面向金沙江的陡坡处,山体出现巨大裂痕,形成上亿立方米的欲崩危岩,一部分山体已经发生滑波。

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

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

第34卷第2期2023年3月㊀㊀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Vol.34,No.2Mar.2023DOI:10.14042/ki.32.1309.2023.02.011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谭寓宁1,2,刘怀湘1,陆永军1,3(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㊀210029;2.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㊀610065;3.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㊀210098)摘要:随着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的快速推进,金沙江下游干支流来沙占比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区间水沙实测资料欠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干流库群泥沙淤积的预测㊂为系统性了解并掌握金沙江下游区间内泥沙分布全貌,明晰区间来沙时空异性特征以及归因,基于已有支流水文站泥沙序列与因子集,采用秩相关分析研究了区域内地形㊁气候㊁土地覆被㊁空间尺度各类因子对流域产沙的潜在影响和各因子之间的变化独立性㊂通过参数降维与双重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关键因子组合并构建输沙模数预测模型㊂研究结果表明:8ʎ以上坡度占比㊁气温和集水面积的驱动因子组合能够较为完整地解释研究区域产沙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解释约92%输沙模数变化性的预测模型㊂根据模型计算得到广大无实测资料区域的输沙模数分布范围为87~1189t /(km 2㊃a),近50a 来减小幅度约50~300t /(km 2㊃a)㊂在此基础上识别白鹤滩㊁溪洛渡高产沙及上下游低产沙区间,并分析了该空间不均衡特征的削弱趋势㊂关键词:流域产沙;悬移质输沙量;输沙模数;区间来沙;预测模型;金沙江中图分类号:TV14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6791(2023)02-0277-13收稿日期:2022-10-28;网络出版日期:2023-03-19网络出版地址:https :ʊ /kcms /detail /32.1309.P.20230317.1441.00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040219;U2240207)作者简介:谭寓宁(1996 ),男,重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研究㊂E-mail:tanyuning@ 通信作者:刘怀湘,E-mail:liuhx@随着近年来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快速推进,金沙江流域水库群的蓄水拦沙导致剧烈的水沙调整,其中下游区间乌东德㊁白鹤滩㊁溪洛渡和向家坝4级巨型水库的影响尤为显著㊂向家坝㊁溪洛渡水库分别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蓄水运用,蓄水初期向家坝下游年输沙量在2a 内即锐减至不足1998年前输沙量均值的1%[1]㊂2011年以来金沙江流域水库群年均总拦沙量达1.92亿t,其中2013 2016年溪洛渡和向家坝两库年均拦沙量即占1.05亿t [2]㊂水库拦沙淤积将影响长期运行效益,其中入库沙量是决定淤积总量的控制性因素㊂金沙江流域来水来沙不均衡,水沙异源等现象十分突出[2-4]㊂攀枝花和屏山水文站分别为金沙江下游入口㊁出口控制站,两者区间内支流来沙量可占入库总沙量的近80%㊂以区间为主的来沙特征将显著影响库区输沙过程㊁淤积形态及优化调控思路㊂现有研究对该区间来沙往往基于少量支流水文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简单估算[2,4-5],较为精细化的研究非常缺乏㊂金沙江下游流域面积达500km 2以上的支流有32条,只有少数建有水文站,部分站点还存在时间序列短㊁位置远离河口等问题㊂已有数据表明,各支流输沙模数在3个量级内变化,单位面积产沙能力差异极大,无法简单推算无资料支流的来沙㊂因此现有研究相对不足,难以认识区间来沙全貌,从而也将影响对干流库群泥沙淤积的预测能力㊂区间来沙问题实际上主要为流域产沙的问题㊂山区河流泥沙有多种来源,包括降水导致的片蚀㊁细沟侵蚀和滑坡㊁泥石流㊁崩岸等重力侵蚀等[6-8]㊂影响山区流域产沙的因素如气候㊁植被㊁地形等会由于当地的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机理而呈现出不同的驱动因子组合[9-10]㊂再加上这些地区气候㊁下垫面条件复杂且存在相互影响[11],特别是支流小流域对各因子扰动的响应比大流域更为直接㊁迅速[12],对于该类地区实际泥沙278㊀水科学进展第34卷㊀特性的研究更有难度㊂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可有效评估流域产沙能力和预测扰动影响下的泥沙响应[13-14]㊂为此,获取驱动因子与产沙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择优进入模型搭建是该方法中的核心问题㊂过去研究中通常使用直接线性回归逐一确定因子间关系,以及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法对全部因子回归得到经验模型[15-17]㊂但该类回归方法可能无法揭示因子间的实质联系,而且输入过多的因子变量还会导致对因变量的重复解释㊂此类模型体量臃肿,实际应用中需要大量的参数化和校准,在资料匮乏的山区流域通常难以适用㊂因此,只有消除冗余因素㊁降低参数维度㊁识别和筛选出目标主控因子,才能合理认识目标流域的产沙机制并搭建产沙预测模型㊂明确金沙江下游区间泥沙全貌时空特征,辨析泥沙来源格局成因与主控因子,对合理利用管理与调控流域泥沙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金沙江下游巨型梯级水库运行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也可为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流域水沙通量变化研究奠定基础㊂本研究基于金沙江18个支流水文站观测数据,采用Spearman 秩相关方法揭示因子集内部以及与产沙之间的矩阵关系,通过偏相关方法对因子集进一步降维,识别能够反映区间来沙特性的多因子组合,采用PLSR-多元双重回归法构建山区流域输沙模数预测模型㊂1 研究区域金沙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47亿t,约占长江上游输沙量的47%,为长江流域重要沙源㊂雅砻江汇口至宜宾为金沙江下游(图1),全长约768km,流域面积约为8.6万km 2㊂降水主要集中在5 10月,可占年降水的80%以上,汛期平均降水量为855mm㊂气温差异明显,中部山区5 10月平均温度可低至8ħ,而干热河谷地区温度可达25ħ㊂山高谷深的地势使得区域内热量和水分条件都明显垂向分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㊂区间内如美姑河㊁黑水河等(图2)众多支流均具有典型山区河流特征,河道剧烈下切,河谷最大深度可达约3100m,形成了典型的 V 型侵蚀河谷地貌㊂流域内崩塌㊁滑坡㊁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频繁,产沙丰富㊂图1㊀研究区域概况Fig.1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study area㊀㊀㊀图2㊀金沙江下游典型支流现场照片Fig.2Typical tributary site photos㊀第2期谭寓宁,等: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279㊀2㊀研究方法2.1㊀数据来源本研究中,支流水文站(16个位于金沙江下游,2个位于中游段出口区,见图1和表1)泥沙观测数据来源于‘长江流域水文年鉴“,选择其中水电开发影响较小时间段(表1)的天然泥沙序列作为训练集数据㊂地形数据来源于30mˑ30m分辨率ASTER GDEM(https:ʊ),通过处理得到空间尺度㊁河流水系等㊂土地覆被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ʊ)1km分辨率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1980年,2010年),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按照一级类型进行重新合并得到㊂气温㊁降水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http:ʊ)利用原始气象站点资料插值生成的1kmˑ1km分辨率逐月平均数据集(1970 2018年,取支流泥沙资料对应的5 10月数据)[18],在该数据库生成5kmˑ5km分辨率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I NDV)遥感数据集(1982 2018年)㊂所有数据产品均经过严格复合审查,精度得到保证㊂表1㊀支流水文站数据序列Table1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d catchments编号水文站河流集水面积/km2资料时间范围1-ZJ昭觉昭觉河7071977 1986年,2007 2018年2-SSG孙水关孙水河19111970 1986年,2009 2018年3-MG美姑美姑河17061971 1986年,2007 2016年4-NN宁南黑水河40091970 1986年,2007 2018年5-DSD大沙店牛栏江116151970 1982年6-HD会东鲹鱼河7811971 1986年7-DSG豆沙关关河91311970 1986年8-PG普格则木河6191976 1986年9-ZGT总管田五郎河21801970 1986年,2007 2018年10-QKT箐口塘洒渔河26891970 1986年11-XHGY小黄瓜园龙川江65631971 1985年12-NJ牛街白水江30931970 1986年,2007 2018年13-XQ新泉昭鲁大河7791970 1978年14-GQ高桥猛果河7111980 1986年,2007 2018年15-FT凤屯紫甸河1901981 1985年,2007 2018年16-DW甸尾甸尾河1201970 1986年17-DK多克蜻蛉河28552007 2018年18-ZH中和小河3751970 1986年,2007 2018年2.2㊀因子选择选取地形㊁气候㊁土地覆被和空间尺度几类因素[6,19-21]的原始数据作为因子集(表2),有助于明晰自然环境条件与悬移质来沙的直接因果关系,同时也降低了后续建模参数要求㊂280㊀水科学进展第34卷㊀表2㊀选用因子基本概况Table2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selected factors2.3㊀分析方法原理2.3.1㊀Spearman秩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是一种有效非参数统计方法,适用于不是正态双变量或总体分布未知的资料[3,11]㊂计算公式如下:R=1-6ðn i=1d2in(n2-1)(1)式中:R为Spearman秩相关系数;d i为变量X第i个观测值x i的秩和变量Y第i个观测值y i的秩之间的差值; n为样本容量㊂R越接近1,说明两者间相关性越大㊂相关系数检验p<0.05时相关性显著,p<0.01时相关性极显著,其余表示不显著㊂偏相关方法量化去除控制变量影响后某2个选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19,21],原理是分别对控制变量和选定变量进行回归,然后计算这2个回归结果残差之间的相关性㊂2.3.2㊀PLSR回归分析PLSR回归法被称为第二代回归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16-17]㊂对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输入数据具有可比性㊂通过交叉验证确定PLSR模型中适当数量的成分t i,用来平衡拟合优度(R2)㊁模型预测能力(Q2)以及交叉验证得到的均方根误差(E RMS)㊂首先,拟合优度R2>0.75时模型可被认为拥有良好的表现,其次Q2cum是成分t i的Q2累积值,与E RMS共同反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PLSR成分的最优数量通常对应于最小的E RMS和最大的Q2cum㊂计算公式如下:Q2=1.0-S E/S S(2)Q2cum=1.0-ᵑS E S S()i㊀(i=1,2, ,N)(3)E RMS=S E n(4)式中:S E为预测误差平方和;S S为残差平方和;N为成分t i的个数㊂3㊀产沙异性归因分析3.1㊀泥沙不平衡分布格局悬移质输沙量(W)和悬移质输沙模数(M)是比较不同尺度流域产沙能力的常用指标[10,22]㊂对于小流域㊀第2期谭寓宁,等: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281㊀山区河流,即使环境条件稳定时产沙随机性也较大,即年际变化较大,因此,从多年平均尺度进行分析更为准确㊂金沙江下游泥沙分配极不均匀,如牛栏江大沙店站(5-DSD)年输沙量达1112万t,远高于其他水文站(图3(a)),但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集水面积较大;与之相比图3(b)的输沙模数分布更能反映研究区域内单位面积产沙能力,各地区之间也更具有可比性㊂如昭觉河(1-ZJ)㊁黑水河(4-NN)的输沙量远小于牛栏江(5-DSD),但输沙模数反而略大于后者㊂图3㊀支流水文站集水区实测泥沙指标分布Fig.3Distribution of observed sediment index in catchments of tributary stations3.2㊀各因子类别内部降维单个因子无法完整预报流域产沙,但使用过多因子又会导致重复解释的问题㊂因此,在完整地定量化研究因子-产沙关系前需先进行降维处理,即去除代表性弱㊁关系不大或是可被替代的因子㊂开展Spearman秩相关分析得到表2中因子与W㊁M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矩阵关系(图4,∗代表pɤ0.05,∗∗代表pɤ0.01),然后从侵蚀输沙的物理意义出发,在地形㊁气候㊁土地覆被和空间尺度几大类别中筛选各类别的代表性指标㊂(1)地形类别㊂各坡度因子(S mean,S8,S18,S25)内部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1~0.97,即研究区域内各坡度占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过多的坡度因子在指标信息上是冗余的㊂S8与M的相关性最好(R= 0.64),S18次之(R=0.61),而S25和S mean对于M的解释能力较为一般(R=0.53)㊂由于各集水区内部坡度的分布差异性较大,单一的平均坡度S mean影响产沙的物理机制相对不明确是可以预见的,而中坡度占比S8则拥有预报M变化的相对优势㊂高程因子中H max与M相关性最显著(R=0.83),其次是相关性明显弱一级的H mean(R=0.58)及H min(R= -0.12),且H mean与H max之间本身自相关(R=0.72),因此,H max可替代H mean㊂地形对于流域产沙的影响由多过程耦合而成,从侵蚀源头来看,高海拔(高H max)山区流域内通常也具有极大的落差,对应的是流域内坡面更大的潜在势能㊁更低的地表入渗率和更大的产流量,产沙能力相应增强[17]㊂从泥沙输移的角度来看,高山地区众多的坡面(高S8)减小了侵蚀泥沙颗粒随后沉积的概率,所以坡度因子直接控制的是流域泥沙的沉积汇过程㊂从降维意义而言,可选取S8与H max的参数组合来替代其他地形因子㊂(2)气候类别㊂T与M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0.81),而P与M的关系则相对一般(R=0.59)㊂气温与产沙之间的强关系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气温关系到降雨概率㊁雨时㊁落区以及范围和强度大小等直接影响侵蚀源[21],如图4中T与P的负相关性(R=-0.70)量化反映了研究区域内明显的干-热与冷-湿分布282㊀水科学进展第34卷㊀差异(图1);其次,T与H max的负相关性(R=-0.64)也说明气温通过地形地理条件关系到产沙能力㊂由于P很大程度上能被T反映,因此,选取T代表气候因子㊂(3)土地覆被类别㊂f a与M相关性极差,而f f㊁f g与M的相关性近似处于同一等级(f f:R=-0.45,f g: R=0.57)㊂本质上草地和林地都抑制了土壤侵蚀,但草地水土保持能力远弱于林地[23]㊂f g与M的正相关性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研究区域特性:土地覆被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有14个集水区的林地㊁草地占比总和超过70%,f f与f g存在一定此消彼长的现象(R=-0.52)㊂从土地覆被与其他因子之间联系也可看出,H max㊁T 与f g分别为正相关(R=0.42)㊁负相关(R=-0.53),与f f则相反,即形成了可见的二元空间分布格局:高海拔㊁低温情况下草地优势,林地劣势,反之亦然㊂也就是说,f g与M的正相关性是由抗侵蚀能力更强的林地减少所导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单因子回归分析的局限性㊂因此,选取更符合物理意义的f f代表土地覆被因子㊂(4)空间尺度类别㊂F F与M相关性极差,因此,只选取相关性更好的A作为该类别的代表㊂图4㊀水文站集水区多因子Spearman秩相关分析Fig.4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s between factors3.3㊀因子类别间降维基于筛选因子开展偏秩相关性分析,最终分离出能够定量反映产沙多过程的驱动因子组合㊂如图5所示,输入S8㊁H max㊁T㊁f f㊁A共计5个因子,然后将显著性检验结果p作为选择控制变量阈值(优先p< 0.01),按照偏相关系数大小顺序逐步筛选出余下最能解释M的因子变量,直到偏相关系数均不通过显著性检验为止(即图中所有变量p>0.05,为空心圆),此时表明余下自变量已不足以解释因变量变化,输出6个驱动因子组合㊂H max作为单因子对M变化已有一定解释能力㊂相对地控制住T后,此时A与M表现出了明显的正相关性㊂类似地控制住S8后M与f f之间负相关性明显加强,说明流域内中等坡地与产沙的强关系掩盖了林地对M的抑制作用,去除前者影响时后者的相关性有了大幅提高㊂在S8组里得到了4个因子组合S8-f f,S8-T-A, S8-T-f f-A和S8-H max-f f㊂不难看出,图5一阶控制和二阶控制中M A的正相关性均在控制T后显现,说明当山区流域总体上侵蚀潜能接近时,流域间存在明显的M A尺度效应㊂以上结论都是传统的单因子回归方法所无法反映的㊂一些研究认为M A相关是因为随着集水面积的扩大,类似于谷底这种泥沙易沉积的缓坡比例相应增加,因此M会随着A的增大而减少[10]㊂但本研究中各级坡地占比与A没有表现出明显相关性(R=0.06~㊀第2期谭寓宁,等: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283㊀0.25,图4),由于河道下切剧烈㊁遍布 V 型河谷,缓坡宽谷段未随流域面积增大㊂究其原因是由于A与H min负相关(R=-0.76),因此,在控制T的前提下,A增大对应于H min减小与流域内高差增大,提高侵蚀势能与产沙,故此时M A呈正相关㊂图5㊀偏秩相关分析及驱动因子组合结果Fig.5Partial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actor combinations4㊀产沙预测模型4.1㊀PLSR回归模型流域产沙的空间异性源于地区间泥沙来源及再分配过程中的差异,是流域内累积作用的最终结果,因此,M可以被认为是由多因子变量构成的函数[20]㊂对前面所得因子组合构建PLSR模型实现M预测,各模284㊀水科学进展第34卷㊀型在N=1时拥有最小E RMS和最好的预测能力(Q2cum)㊂如表3所示,基于单一因子H max的模型1#预测精度相对有限(E RMS=0.205,Q2cum=0.609),而包含3类因子(S8㊁T㊁A)的模型4#预测表现最佳(E RMS=0.148, Q2cum=0.797),已能解释约84%的M变化(R2cum=0.840),这是由于多样且适度的变量构成能够根据物理意义在下垫面㊁气候以及尺度等多重层面解释因变量㊂此外,遵循传统降维方法得到模型结果作为对比:对全部因子进行PLSR回归,筛选出强因子(重要性值V>1[16])再次拟合得到模型A1;选取相关性矩阵中通过显著性p检验[11,15]的因子进行拟合得到模型A2和A3㊂由表3可见,这2类模型表现均不如模型4#,模型内部还存在高度自相关的冗余变量,需要大量参数化校准但必要的尺度因素A却被忽略,显示了传统降维方法的不足㊂表3㊀PLSR回归分析结果Table3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编号因子组合回归模型R2cum E RMS Q2cum 1#H max M pre=0.863H max+0.0620.6250.2050.609 2#T-A M pre=-1.021T+0.443A+0.9020.7970.1580.768 3#S8-f f M pre=1.136S8-0.67f f+0.0040.7190.2470.437 4#S8-T-A M pre=0.581S8-0.727T+0.316A+0.3450.8400.1480.797 5#S8-T-f f-A M pre=0.554S8-0.694T+0.301A-0.327f f+0.5380.8920.1520.784 6#S8-H max-f f M pre=0.508S8+0.62H max-0.3f f-0.030.7710.1900.665A1V>1的因子M pre=0.061S mean+0.097S8+0.086S18+0.066S25+0.258H max+0.215P-0.283T+0.25f g+0.060.7730.1890.671 A2p<0.01的极显著因子M pre=0.256S8+0.248S18+0.312H max-0.321T+0.1470.6900.1900.664A3p<0.05的显著因子M pre=0.131S mean+0.141S8+0.137S18+0.123S25+0.172H max+0.138H mean+0.125P-0.177T+0.141f g-0.0780.7030.1940.652 4.2㊀多元回归模型考虑到M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对比线性模型4#进一步建立相似环境下的多元回归模型㊂按照偏相关分析(图5)的控制顺序,首先测试S8-M的多种函数拟合结果发现指数形式拟合优度(R2=0.43)最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评估结合T㊁A多种形式的多元回归效果(图6(a) 图6(c))㊂经过比对发现T和A分别取指数和乘幂形式的拟合效果最佳(图6(b)),此时模型足够解释约86.4%的M变化性,但各模型在靠近预测结果(M∗)极值时失稳(图6(d))㊂这是由于泥沙训练集主体含有相当部分的重力侵蚀占比,未修正前的模型会高估少数支流泥石流㊁滑坡水平㊂如当输沙模数很大时,重力侵蚀可能已达到上限,其余侵蚀产沙比例上升,此时模型预测值偏高需向下修正㊂假定修正参数k为实测值与预测值之比,对k和M∗拟合得到修正系数公式(图6(e))㊂模型形式如下:M pre=kM∗(5)式中:M pre为修正后的预测输沙模数;k为修正系数;M∗为未修正的预测输沙模数㊂其公式如下:M∗=exp(0.7S8-1.56T)A0.28(6)k=-2M2∗+2.78M∗+0.16(7)过去类似模型大多止步于统一的线性或幂函数形式,并没有对模型进一步优化[15-16]㊂模型7#R2与E RMS 明显优于模型4#结果㊂其中,T可反映流域总体潜在侵蚀源大小,S8则主要描述过程中沉积汇可能,A则与流域内泥沙来源㊁侵蚀类型组成等部分特性有间接联系,因此,本模型也能反映流域的主要侵蚀-输沙特征㊂㊀第2期谭寓宁,等: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285㊀图6㊀多元回归模型拟合修正Fig.6Scatters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4.3㊀模型验证与对比对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在向家坝㊁溪洛渡蓄水前(2012 2013年)可近似看作多年冲淤平衡的自然状态,即区间各支流来沙总和按区间出㊁入口水文站输沙量差值来估计㊂分别选取攀枝花站(及雅砻江桐子林站)㊁华弹站和屏山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资料作为实测值对以上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2时段对比检验模型在时程上的预测精度㊂表4显示,华弹 屏山区间模拟值与实测值总体吻合较好㊂攀枝花 华弹区间存在输沙量异常高的小江等支流,考虑到该类支流无水文站泥沙资料,本研究根据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估算小江年输沙量来得到区间来沙总量,模拟结果也与攀枝花 华弹实测值接近(表4)㊂除了区间来沙的模型计算总量符合干流实测值外,图7显示,模型对不同时段划分后的产沙计算值也与各支流对应时段的实测值吻合较好㊂表4㊀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量模型验证Table 4Validation of the predictive model区间年份年平均来沙量实测资料/万t模拟结果/万t华弹 屏山2000 2012年325632781970 1982年59464478攀枝花 华弹2000 2014年568659011970 1982年67026590㊀㊀金沙江下游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产沙模型研究,仅有部分针对土壤侵蚀和产流的模拟[24-25],不易实现例如本模型对区间来沙的估算㊂相比于对金沙江中游流域无资料地区进行的类似产沙模拟研究[26],模型7#所需输入数据更易于获得,输出结果表现良好,避免了采用其他模型时遇到的诸多限制㊂现有产沙预测模型也难以直接应用到本研究区域㊂如图8所示,使用ART 模型[27]或更新后的BQART模型[28]往往会高估中小型流域M 值[29]㊂该类模型侧重于大中型流域(流域面积为104~106km 2)泥沙通量的286㊀水科学进展第34卷㊀估算,而研究区域18个集水区平均面积仅2780km2,引入时还需降尺度处理㊂相比之下,结合土壤侵蚀模型(RUSLE)与陈治谏等[30]所得泥沙输移比(R SD)推算出来的结果稍好㊂但R SD在各个子流域之间各不相同,由于低产沙带输沙难度更大,在计算中套用目前仅有的流域均值会高估该区域M㊂对比发现本研究得到的模型7#表现最好,因此,能够有效地模拟流域范围内无资料地区的M㊂图7㊀划分时段后的模型计算值验证Fig.7Model validation for twoperiods图8㊀类似模型预测对比示意Fig.8Comparison diagram of multiple sediment yield models 4.4㊀泥沙时空变化格局根据模型对金沙江下游整个区间多年平均M的空间分布进行推算(图9)㊂参照图3(b)发现,除了已有泥沙资料的少量支流外仍有大量未监测高产沙地带,主要集中在白鹤滩和溪洛渡两大巨型水库库区,其M明显高于其余地区特别是入口近攀枝花和出口近宜宾一带㊂图9㊀金沙江下游区间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分布Fig.9Predicted M distribution of the study area ㊀㊀㊀图10㊀2007 2018年相对1970 1986年输沙模数变化Fig.10Variations of M from1970 1986to2007 2018时间变化上,由图10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M近年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明显减小,减小幅度一般在50~300t/(km2㊃a)㊂有学者统计得出1991 2005年金沙江下游 长治 工程(包含下垫面治理及塘堰㊁拦沙坝等水保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减沙效益仅为4.9%,尤其对重力侵蚀效果不佳,不是支流来沙减少的主因[31],即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是自然条件变化导致㊂Li等[9]在地理位置相邻的西江流域中同样得到了长序㊀第2期谭寓宁,等: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287㊀列下的M减小趋势,并且指出升温刺激了植被长势,I NDV增加㊂经本研究统计,金沙江下游I NDV在2个时间段间也升高了9.8%~20.7%,研究区域温度的升高可能提供了更好的植被发育条件,对产沙的抑制作用也因此增强㊂同时,中部高产沙区的减沙程度总体上高于出㊁入口地区,即研究区域产沙的空间不均衡性近年来有所削弱,若自然条件变化趋势不变则有可能进一步均衡化,减轻白鹤滩㊁溪洛渡水库淤积压力㊂相关研究结果有利于区间内泥沙溯源,进而对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库区支流来沙与泥沙淤积的不均匀分布进行精细化研究,如支流河口拦门沙等,也有利于为梯级水库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㊂5㊀结㊀㊀论本文采用金沙江18个支流水文站多年泥沙资料,分析流域泥沙和地形㊁气候㊁下垫面㊁空间尺度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系,对金沙江下游区间多年来泥沙分布格局㊁驱动因子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探究㊂主要结论如下:(1)明晰了能够解释金沙江下游来沙异性格局的多个自然环境因子,揭示了各因子对流域产沙的潜在影响以及各因子自身的变化独立性与信息冗余程度,弥补了单因子回归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㊂(2)分离出多个关键产沙驱动因子组合,继而获得了与类似研究相比拟合优度更高的因子和产沙关系模型㊂其中,以气温㊁8ʎ以上坡度占比㊁集水面积为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解释约92%的输沙模数变化性,模型参数需求较低且经验证预测精度良好,在时空尺度上都具有稳健表现㊂(3)本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无实测资料区间输沙模数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在87~1189t/ (km2㊃a)间变化,其中高产沙地带主要集中在白鹤滩和溪洛渡两大巨型水库区间;同时,研究区域输沙模数近50a来减少约50~300t/(km2㊃a),空间不均衡性有所削弱㊂本文可为解决类似的山区支流泥沙与水库淤积计算问题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1]朱玲玲,董先勇,陈泽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淤积及其对三峡水库影响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3):1-7.(ZHU L L,DONG X Y,CHEN Z F.Sediment deposition of cascad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Jinsha River and its impact on Three Gorges Reservoir[J].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2017,34(3):1-7.(in Chinese)) [2]袁晶,许全喜.金沙江流域水库拦沙效应[J].水科学进展,2018,29(4):482-491.(YUAN J,XU Q X.Sediment trap-ping effect by reservoirs in the Jinsha River basin[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8,29(4):482-491.(in Chinese)) [3]许全喜,石国钰,陈泽方.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特点及其趋势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4,15(4):420-426.(XU Q X,SHI G Y,CHEN Z F.Analysis of recent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y runoff an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upper reach of Yangtze River[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4,15(4):420-426.(in Chinese))[4]秦蕾蕾,董先勇,杜泽东,等.金沙江下游水沙变化特性及梯级水库拦沙分析[J].泥沙研究,2019,44(3):24-30. (QIN L L,DONG X Y,DU Z D,et al.Processes of water-sediment and deposition in cascad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reach of Jin-sha River[J].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9,44(3):24-30.(in Chinese))[5]陈松生,张欧阳,陈泽方,等.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8,19(4):475-482.(CHEN S S,ZHANG O Y,CHEN Z F,et al.Variation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Jinsha River[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8,19(4):475-482.(in Chinese))[6]卢金发.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对流域产沙量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2,21(2):171-178.(LU J F.Effect of basin morphology on sediment yiel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J].Geographical Research,2002,21(2):171-178. (in Chinese))[7]范建容,刘淑珍,周从斌,等.元谋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冲沟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30-。

宜宾市宜宾县

宜宾市宜宾县

宜宾市宜宾县地理位置宜宾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滇结合部,金沙江、岷江下游。

介于东经104°01′~104°43′,北纬28°18′~29°16′之间,东接宜宾市翠屏区、自贡市富顺县,南倚高县和云南省水富县,西邻屏山、沐川和犍为县,北连自贡市荣县,东西宽69km2,南北长108km2,土地幅员面积2945.82km2。

县城驻地柏溪镇,城区面积6.63km2,距宜宾市中区13km,距宜宾机场15km。

地形、地质、地貌宜宾县地貌类型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介于270m-1418m之间。

该县处于四川盆地西南腹部向盆周过渡地带,由盆地腹部丘陵、金沙江和岷江河谷阶地、盆地周围高丘和低山地貌构成水平分异。

全县丘陵占总面积72.55%,河谷阶地占4.08%,低山占23.37%。

该县的地貌特征有利于基本农田的布局和划定。

区域无断层、危岩、泥流、岩崩、滑坡等特殊地质灾害现象,区域构造稳定。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1990)》的划分,场地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气候、气象特征宜宾县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以东暖春早,夏长湿热,秋多绵雨为特点。

气温:年平均气温18℃,历外最高气温39.5℃(1972年8月27日),最低气温-3℃(1962年1月3日)。

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2mm,最大可达1625mm(1954年)。

年均降雨天数179天。

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3%以上。

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为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51%。

宜宾因受大气环流及峨眉“雨屏”的影响,时有暴雨发生。

金沙江、岷江两江流域大部分是我国有名的多雨区。

一日最大雨量为191mm。

据宜宾气象站多年统计,最大日降雨量191.8mm,最大三日降雨量可达258mm(50年一遇)。

风速:年平均风速小于4m/s,冬季风速大于夏季,雷雨暴雨时常伴有随阵性大风。

最大风速可达20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宾因金沙江、岷江在宜宾交汇始称长江,故宜宾市又称“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

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

宜宾,别称“酒都”,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宜宾长江零公里处。

地处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6′,北纬28°47′)。

【宜宾城市概况】穿越了40000多年的历史时空,承载3000多年的酿酒史,2780多年的建城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的古老城市之一。

[市节] “中国•宜宾酒圣节”(每年12月17日-19日)[市树] 油樟。

油樟是宜宾特色的乡土树种,宜宾素有“天然油樟植物园”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产量占全省90%以上、全国70%以上,从樟油中提炼的“中国桉叶油”产量占世界1/3,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量仅次于巴西。

油樟树干通直,冠大荫浓,象征宜宾经济兴盛,代表宜宾人奋发向上、勤劳朴实。

[市花] 黄桷兰。

黄桷兰属常绿乔木。

花白色,单生于叶腋,花瓣细长,素雅而高洁。

可供庭院、路旁、屋畔及窗前、草坪内群植或孤植之用,根和果实可入药。

宜宾旅游观光】2008年,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宜宾市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 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四川四大旅游优先发展区之一、四川四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主要旅游景点:自然景观——蜀南竹海、石海洞乡、博望山、西部大峡谷、忘忧谷、筠连岩溶、筠连古楼山、八仙山、七仙湖。

人文景观——李庄古镇、龙华古镇、流杯池、五粮液工业园区、夕佳山民居、赵一曼纪念馆、真武山古建筑群、僰人悬棺、丞相祠堂、华藏寺、大观楼、哪吒行宫、宜宾天池。

精品旅游品牌:万里长江第一城 [三江名城游]市中区有宜宾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大观楼。

市区滨江路三江交汇处建有“中国-长江零公里地标广场”,广场周围保存着宜宾古街区,古城墙,古城门,古牌坊是外地游客到宜宾的必经之地。

市区群山拥抱,金沙江、岷江穿城而过,在合江门与长江汇合。

宜宾旧城依山傍水,背靠全国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佛教胜地文化古迹千佛寺,哪吒祖庙哪吒行宫坐落于公园翠屏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山古建筑群分布在公园内真武山上。

[十里酒城游]坐落在市区江北区域的五粮液十里酒城,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有酒圣山、鹏程广场、奋进塔、安乐泉、世纪广场、东大门广场、酒史博物馆、财富宾馆等景点。

五粮液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上以独家企业的身份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创作成就奖。

酒城周围还分布着宜宾千年历史遗迹,平地建造迄今900多年风雨不倒的旧州塔,代表宜宾宋代酿酒文化的,由著名诗人黄庭坚蛰居宜宾时建造的曲水流觞(流杯池),代表诸葛亮南征文化的丞相祠。

[古镇李庄游]李庄镇距离宜宾市中区19公里,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4大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镇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如、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五、六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镇内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庙宇、殿堂、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有很高古文化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东岳庙等“九宫十八庙”;有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为“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与“奎星阁”、“白鹤窗”、“九龙石碑”共称古镇四绝。

蜀南竹海天下翠[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1988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四十佳”,1999年被评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初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

江泽民、李鹏、杨汝岱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曾视察竹海,并给予极高的赞誉。

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及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1996年,李鹏同志题词“蜀南竹海天下翠”。

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共有八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

2008年荣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代表,通过奥运介绍给全世界。

2009年将迎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验收。

[夕佳山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古建筑活化石,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夕佳山风景名胜区距离蜀南竹海15公里,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该民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位于长江之滨,占地1万多平方米,周围楠木、樟树环抱,园内白鹭飞舞,鸟语花香,环境清幽。

高墙深筑、屋宇轩昂,有房屋123间,纵深三进,大门、正厅、后厅依次臵于一中轴线上,中轴线左右各为二进厢房。

保留了宋、明以后民间建筑风格。

另辟具有江南风格的“怡园”,园中有一株200多年的古黄角兰,一株参天古榕树与一株高约10米的古棕树相加相抱,树根相连,暗寓“中(棕)庸(榕)之道”之意。

屋后植有数公顷楠木林,均有合抱大小,古树参天,遮天蔽日。

每年春及夏秋间,上千白鹭翔集,宛若白云浮动,它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使夕佳山成为“天然鹭鸟公园”。

兴文石海天下奇[兴文石海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十大地质公园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

以7票通过正式成为了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三绝共生”的“地表石海、地下溶洞、天坑”,拥有天下第一大漏斗,世界上最大的“石虎”,中国天然游览长度最大的溶洞——天泉洞,拥有500余年僰族文化神韵,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

公园内保存了距今4.9-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中,地层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物标志,公园内各类地质遗迹丰富、自然景观多样、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类地质遗迹与独特的僰人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

僰人悬棺天下谜僰人悬棺主要分布于宜宾市珙县、兴文县境内,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兴文县九丝城。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

是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

悬棺俗称“挂岩子”。

即把棺木臵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带僰族的葬制,僰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在宜宾地区群居,并建有僰侯国、僰道县。

因其剽悍骁勇,为其历代统治者所不容。

他们栖身于荒野荆棘之中,有“披荆斩棘”之誉。

明代,僰人称“都掌族”。

神宗元年( 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总兵刘显率十四万大军将其杀绝。

【宜宾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27处、县(区)级10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宜宾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李庄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座(江安、龙华镇);酒文化宜宾具有3000年的酿酒历史,是全国酿酒最为发达的城市,尤以盛产五粮液酒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酒文化,有众多白酒酿造企业林立,被誉为“中国酒都”。

五粮液集团中的五粮液酒厂成了真正的“酒业大王”。

而绿草成茵花团似锦的十里酒城,成就了中国工业旅游真正的奇葩。

竹之美景——宜宾是一个以绿色竹子环绕起来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名扬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宜宾“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风徐来,极目之处,尽皆竹浪,北宋文人黄庭坚一句“壮哉,竹波万里”足以道出蜀南竹海的气魄和雄浑;420余个品种,足以让人览尽天下之竹。

漫步竹林之间,或赏竹浪翻滚,或览小河流水,风之所至,川妹子悠扬的甜桑也飘然而至,让人如落幻境之中。

竹之工艺——借助丰富的竹子资源,在宜宾市长宁、江安县形成了许多以竹子为原料的工艺品,其品种之多,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编等,特别是借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种工艺品,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古朴厚重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江安竹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竹之美食——宜宾人以竹子为原料作出了各种菜肴,进而形成了闻之即可令人垂涎三尺的“全竹席”,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配合着其他美味原料可以制作出丰富的“竹之佳肴”,如竹筒饭、竹根酒、竹海腊肉、竹叶黄粑、三鲜竹荪汤、凉拌笋丝等,饕餮之徒切莫错过。

大江文化在宜宾境内,有长江、金沙江、岷江,还有淯江、符江、横江,越溪河、南广河、黄沙河等,是这些河流为宜宾带来了富足,也是这些河流孕育了宜宾的大江文化,延续了宜宾的文化根脉。

宜宾的大江文化,涵盖了龙崇拜、敬“川主”、修塔镇水、码头民俗等。

没有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就没有宜宾这片土地,也没有宜宾这座古城。

大江润泽了宜宾的山川原野,大江也塑造宜宾原初文化模型。

数千年来,浸润在宜宾人血脉中的第一文化元素,就是大江文化。

大江容纳百川、奔向海洋的气魄,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包、开放开明、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这是大江文化的灵魂。

宜宾是长江上游人类开发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

宜宾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是长江上游远古及今最为繁华的水码头之一。

宜宾码头有“六渡八帮”。

六渡是六大渡口:北关渡、东门渡、合江门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

八帮是八大船帮:干货帮、成都帮、五板帮、叙渝帮、叙泸帮、竹木帮、盐帮、嘉阳帮。

僰人文化僰民族是曾经长期生活在宜宾的少数民族之一。

至今,已销声匿迹,仅有传说和遗存堪资探究。

目前,在珙县麻糖坝、洛表及兴文一带尚存数百具木棺悬臵于悬崖峭壁之上,述说着僰民族的历史。

那些绘制在悬棺旁边石壁上的红色图腾及有关人、马、兽等图案,也在映照着僰民族的辉煌。

宜宾的僰文化,可自崖葬悬棺、铜鼓中略知一二。

现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僰人悬棺、石城山崖墓群、黄伞崖墓群均是僰文化的标志。

哪吒文化宜宾被海峡两岸认定为哪吒故里。

宜宾的哪吒文化影响广泛,尤其盛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有关哪吒生于宜宾、葬于宜宾之说和哪吒的神话传说由来已久。

哪吒助周灭殷的故事与僰侯助周灭殷的史实正好相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