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

合集下载

金沙江 中国长江的上游

金沙江 中国长江的上游

金沙江中国长江的上游

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河流,流经湖北省东部。

它是一条漂流着芦苇和水草的绿河,
在茂密的野生植被中形成又一片湿地。

金沙江从火车朱家坪张家界山自湖北省浔阳县西部向东,流入长江江汉合流口。

它总长度约99公里,宽约要1.5公里,是湖北省注定的珍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这条河流的中游正是湖北省濒危动物特别保护区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大熊猫保护中心的所在地,是熊猫的宝地。

这里大熊猫和其他物种在金沙江的河口处,在芦苇和茂密的植被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保护金沙江,就是保护象牙塔”,深入实地滩险金沙江地区,才能看到金沙江上游流经的
古朴、原始生态环境,有着浪漫诗意、祖壤悠久的渊源历史面貌。

金沙江水质稳定,水量充沛,形成了金沙江、Dialog湖及滩涂三大湿地。

金沙江湿地是国
家二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重要有机物生态多功能试验场和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所在地。

金沙江是长江生态保护的桥梁,也是湖北省濒危物种及其它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地,是重要的生态治理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护卫者。

因此,一定要把金沙江珍视为一个珍贵的
自然资源,加以全面有效的保护,拥护其苍生的芳华,推动长江流域的发展,使长江和中
国的生态安全更加安定。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金沙江,它是横跨川藏高原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

金沙江水势湍急,河面宽阔,河水湍急,河水波涛汹涌,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不可逾越的障碍。

然而,在这条波涛汹涌的江河上,却有一段让人们难以忘怀的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那时候交通不便,人们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往往需要渡河。

而金沙江的水势湍急,河面宽阔,渡船根本无法通行,于是人们只能在河边等待,等待水势平缓,才能渡河。

有一天,一队商队要从金沙江的北岸渡到南岸,可是连续几天下来,金沙江的水势一直湍急异常,商队束手无策,只能在岸边等待。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少年站了出来,他自称懂得一种巧妙的渡河方法,可以在不等待水势平缓的情况下,顺利渡过金沙江。

年轻人提出的方法是,利用当地特有的长绳和木筏,将木筏绑在长绳上,然后让木筏顺着长绳在江面上飘荡,人们只需抓住长绳,就能够安全地渡过金沙江。

商队听了年轻人的建议,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当天傍晚,商队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开始了渡河的准备工作。

他们找来了长长的绳子,搭建起了木筏,一切准备就绪后,商队的人们一个个抓住了绳子,顺着江面开始了渡河之旅。

虽然金沙江水势湍急,但是因为有了木筏和长绳的帮助,商队的人们渡河的过程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渡河成功后,商队的人们纷纷感叹年轻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对年轻人赞不绝口,由衷地感谢他带领他们成功渡过了金沙江。

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商队中的英雄,他的巧妙方法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当地渡河的经典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不仅是一次渡河的经历,更是一次智慧和勇气的传承。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年轻人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渡过生活中的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故事

巧渡金沙江故事

巧渡金沙江故事金沙江,古称怒江,是中国西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横跨川滇藏三省区的大江。

它蜿蜒曲折,流经高山峡谷,水势湍急,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江之一。

而金沙江上的巧渡故事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在金沙江上,有一座古老的吊桥,它横跨在两岸之间,连接着山间的村庄。

这座吊桥由粗壮的麻绳编织而成,两侧悬挂着厚重的木板,脚下是奔腾的江水,风吹过时,桥面摇摆不定,给人一种刺激的感觉。

故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

村里的人们早早地来到了吊桥边,他们要过江去市集交易货物。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叫做阿龙,是村里最勇敢的年轻人之一。

他肩扛着一大袋货物,准备过江去卖。

当他走到吊桥边,却发现江水暴涨,水流湍急,吊桥摇摆得更加厉害。

村民们纷纷劝阻他不要过江,但阿龙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吊桥。

他知道,如果不赶在太阳升起前赶到市集,货物就会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阿龙小心翼翼地踩在吊桥上,他感受着桥下江水的咆哮声,感受着桥面的摇摆。

他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稳稳地向前走去。

风吹过,他的衣襟飘动,眼神却是坚定的。

就在这时,一阵强风袭来,吊桥剧烈地摇晃起来,阿龙差点失去了平衡,但他死死地抓住了绳索,稳住了身形。

他知道,现在不能有半点犹豫,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让他渡过这条江。

终于,阿龙踏上了对岸,他松了口气,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他知道,这次的渡江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他深深地呼吸着江风,感受着江水的湿润,他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让人深受启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就像阿龙一样,他用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成功地渡过了金沙江,也渡过了人生的考验。

生活就像金沙江,不时会遇到湍急的流水和摇摇欲坠的吊桥,但只要我们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我们像阿龙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巧渡自己的金沙江,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故事。

金沙江—搜狗百科

金沙江—搜狗百科

⾦沙江—搜狗百科⽔⽂特点 ⾦沙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量约710毫⽶;因流域⼴阔,⽀流众多,河川径流⽐较丰富且稳定,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1498亿⽴⽅⽶,构成长江⼲流⽐较稳定的基本流量。

⾦沙江⽔系径流分布情势和降⽔分布情势相应,具有中下段径流增长较快、降⽔⼭地⼤于河⾕、地带性⽔平分布和局部地区垂直分布相互交织的特点。

⾦沙江 降⽔量 下段(新市镇—宜宾)河段两侧⼭地年降⽔量约为900~1300毫⽶,相应径流深为500~900毫⽶,特别是⼤凉⼭地区年降⽔量⾼达1500毫⽶以上,径流深达1200~1400毫⽶。

中上段属⾼⼭峡⾕区,降⽔和径流垂直分布明显,两岸⼭地年降⽔量为600~800毫⽶,径流深为400~700毫⽶,其中⼤雪⼭、⼩相岭年降⽔量⾼达1400~2300毫⽶,径流深为800~1800毫⽶。

⽽河⾕地区年降⽔量仅有400~600毫⽶,径流深仅200~400毫⽶,其中⽩⽟⾄塔城、⾦江街⾄龙街段年径流深最⼩,仅有150~200毫⽶。

径流量 ⾦沙江降⾬径流主要来源于⽯⿎以下及其⽀流雅砻江。

因⽟树巴塘河⼝—⽯⿎区间属于横断⼭区,流域狭窄,⽽且⼜位于⾦沙江纵向河⾕少⾬区,降⽔量在600毫⽶以下,特别是⽟树巴塘河⼝⾄奔⼦栏段的年平均降⽔仅在500毫⽶以下,径流深⼩于250毫⽶,两岸⽆较⼤⽀流汇⼊,因此⾦沙江上段区间径流约只占27%。

⽯⿎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4亿⽴⽅⽶,⽯⿎站多年平均流量1343⽴⽅⽶/秒;在中段由于降⽔量增⼤,⼜有最⼤⽀流雅砻江汇⼊,河川径流倍增,龙街多年平均流量为3760⽴⽅⽶/秒,⾄屏⼭站多年平均流量达4610⽴⽅⽶/秒。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攀枝花为572亿⽴⽅⽶,⽀流雅砻江⼩得⽯为524亿⽴⽅⽶,两者⼏乎相当。

屏⼭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28亿⽴⽅⽶,约占长江宜昌以上总径流量的1/3。

⾦沙江实测年最⼤径流量:屏⼭站为1952亿⽴⽅⽶(1954年),攀枝花站为699亿⽴⽅⽶(1966年),⽯⿎站为546亿⽴⽅⽶(1964年)。

巧渡金沙江演讲稿范文

巧渡金沙江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巧渡金沙江。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顽强,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请允许我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背景介绍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云南,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

为了甩掉敌人,红军决定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古称“河”,全长2300多公里,流经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金沙江水流湍急,险滩密布,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大难关。

二、巧渡金沙江的过程1. 策划阶段为了确保红军顺利渡江,毛泽东等红军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周密的渡江计划。

他们深知金沙江的险恶,因此决定采取分兵渡江的策略,将红军主力分为三路,分别从三个方向进攻敌人,造成敌人混乱,为顺利渡江创造条件。

2. 战斗阶段在战斗阶段,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他们利用夜色掩护,巧妙地绕过敌人的封锁线,向金沙江进发。

在战斗中,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和牺牲精神。

他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3. 渡江阶段当红军到达金沙江边时,发现敌人并没有料到他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渡江。

红军战士们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组织船只,开始渡江。

在渡江过程中,红军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敌军的炮火攻击、险恶的水流和缺乏船只等。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4. 胜利会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军成功渡过了金沙江,甩掉了敌人。

随后,红军继续北上,最终在1936年10月,与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巧渡金沙江的历史意义1. 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巧渡金沙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使红军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战斗力。

这次胜利,使红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2. 体现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在巧渡金沙江的过程中,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和牺牲精神。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简介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简介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简介在中国西南部,有一条蜿蜒壮丽的金沙江,它是横亘在川西高原上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

金沙江水流湍急,河水湛蓝,两岸峡谷陡峭,山峰耸立,风景壮丽。

而在这条蜿蜒的金沙江上,有一段令人敬畏的水域,那就是金沙江大峡谷。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源自于古代川藏交通要道——巴适藏线。

这条古道是古代川藏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唯一一条通往世界屋脊的道路。

而在巴适藏线上,有一段最为险要的路段,那就是金沙江大峡谷。

这段路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金沙江水流湍急,是古代川藏商队的一大难关。

据史书记载,古代川藏商队为了渡过金沙江大峡谷,常常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因为金沙江大峡谷的水流湍急,商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渡过这条江河。

而且,由于水势汹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使得商队的人员和物资蒙受巨大损失。

然而,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渡的川藏商人,他在面对金沙江大峡谷的时候,却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据传闻,李渡是一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汉子,他曾经历过无数次川藏商队的往返,对川藏线上的路况非常熟悉。

他深知金沙江大峡谷的险要和难度,但他却毫不畏惧,而是想方设法寻找一种巧妙的方法,来渡过这条江河。

李渡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践,终于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风向和地形,结合川藏线上的特殊地理环境,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渡河方法。

他在金沙江大峡谷的上游,选定了一个地势较为平缓的河段,然后利用当地特有的风向和地形,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漂流木筏,用来渡过金沙江大峡谷。

这种漂流木筏是由当地特有的木材和植物纤维制成,它不仅轻便灵活,而且能够适应金沙江水流湍急的特点。

李渡设计的漂流木筏,不仅能够顺流而下,而且还能够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和地形,巧妙地避开金沙江大峡谷中的险要水域,使得商队能够安全、快速地渡过金沙江大峡谷。

经过李渡的巧妙设计和勇敢实践,商队终于成功地渡过了金沙江大峡谷,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渡河时间,减少了损失。

描写金沙江的优秀作文

描写金沙江的优秀作文

描写金沙江的优秀作文
《金沙江的魅力》
哎呀呀,要说金沙江啊,那可真是一条神奇的江!我记得有一次去金沙江边上玩,那场景,真的让我终身难忘。

那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开着车晃晃悠悠就到了金沙江边上。

一下车,哇塞,那江水奔腾的声音就像一头巨兽在咆哮。

我们沿着江边走,脚下的沙子软绵绵的,感觉就像走在棉花上一样。

我看到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一闪一闪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跳动。

江水的颜色也特别好看,不是那种单纯的蓝色或者绿色,而是一种带着点浑浊但又特别有韵味的颜色。

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就静静地看着江水。

这时候,突然看到江面上飘过来一个奇怪的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拖鞋!哈哈,也不知道是谁的拖鞋掉江里了,顺着江水就这么一路漂过来了。

我们就开始打趣,说这只拖鞋肯定是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顺着金沙江去看世界啦!
然后呢,我们就开始扔石头玩,比谁扔得远。

我捡起一块石头,用力一扔,哎呀,没扔多远,还差点砸到自己的脚,把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的。

我们就在江边闹啊,笑啊,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傍晚的时候,太阳慢慢落山了,把整个江面都染成了金黄色,那景色真的太美啦!就好像金沙江变成了一条金色的巨龙,要腾飞而起一样。

我们看着这美景,都舍不得走了。

现在想想,金沙江真的是太有魅力啦!那奔腾的江水,那有趣的拖鞋,那欢乐的时光,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去金沙江边上,再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洪水是一种严重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而金沙江流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系之一,常年面临洪水的威胁。

本文将就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多发生于降雨丰沛的夏季和秋季。

流域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水系密布,而其上游的藏区山区积蓄了大量的雪水和雨水。

当暴雨或者融雪过程中,这些水源迅速流入金沙江主河道,容易造成河道水位上涨,形成洪峰。

同时,金沙江流域的山体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多为黏土质,不易渗透水分,导致水势快速向下流动,增加了洪水的积聚速度和涌浪力度。

其次,人类活动对金沙江流域洪水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金沙江流域的水土和植被覆盖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下,雨水无法得到良好的沉降和渗透,湿地减少,导致水流直接流入河道,增加了洪水的发生可能性。

此外,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水能利用对水文系统的干扰,也使得洪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为了有效防治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流域的水文观测和预报体系的建设,提前预测和预警洪水的发生,为后续的抢险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增加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降低洪水的形成概率。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排水能力,避免城市洪涝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加强金沙江流域的水库和堤防工程建设是防治洪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水库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水库水位的控制和排洪能力,合理规划洪水过程中的演化,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击。

同时,加强对堤防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堤防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堤防决口而导致的洪灾扩大。

最后,强化宣传教育和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防治洪水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会应对洪灾的整体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

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自3340米至2296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95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01.9亿立方米(巴塘站)。

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

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上段:峡宽相间河谷段,自邓柯乡盖哈河口至县白曲河口长207公里,江面海拔3340~2980米,落差360米,平均坡降为1.74‰。

本段河谷对割深度为1000~1500米,河谷谷坡一般在30°左右。

河谷形态受地质构造与谷坡岩性影响,呈峡谷与窄谷(宽谷)相间分布。

峡谷段河床单一,阶地不发育。

河宽一般90米左右,河流切入基岩。

窄谷段谷底一般宽度在500米左右,支沟口有洪积或泥石流台地发育。

其中最大的谷地在本段河谷的北端邓柯宽谷,该段河长40公里左右,江面海拔3300米左右,河谷开阔而平直,呈北西西走向,是受构造控制的河谷。

谷底宽达2~3公里,此段江面多分汊,河漫滩、江心洲发育,两侧支沟洪积扇发育,促使河道迂迥曲折,河流阶地呈不对称分布,该段谷地是昌都地区各大河流地中最宽大的谷地。

在其它河谷段,河床仍为单一河道为主,江心滩十分少见。

长江上源段干流。

古称绳水、淹水、泸水、泸江水、黑水、犁水、犁牛河、马湖江、若水、念诺水、奴诺水、禄裨江、丽水、白水江、巴出河、巴楚河、巴里楚河、哲曲、折曲。

长江河源有沱沱河(旧称乌兰木伦河,长346km)、当曲(旧称当拉曲、阿克达木河,长352km),汇合于青海省海西州囊极巴陇,以下称通天河(旧称直曲、州曲:周曲,长828km),流于青海省境内。

通天河至青海省玉树巴塘河口(又称札曲,为右岸支流),以下乃称金沙江。

巴塘河口以上江源河长174km,直门达水文站处流域面积137732km2,多年平均流量387m3/s。

金沙江以青海省直门达至云南省石鼓为上游;石鼓至四川省屏山县新市镇为中游;新市镇至宜宾市城区合江门为下游。

以下即称川江。

金沙江始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东南流入四川省石渠县境,为石渠、玉树二县界河。

于真达乡当巴,左纳则巴河、解张龙、巴柯;东南过奔达乡,左纳钦龙河,右纳色郎根巴沟后,又为川藏界河。

右岸支流在西藏江达县境。

东偏南流,在正科乡前、后右纳玛曲;左纳生可浦沟、夺绒龙沟、帮龙咽吼沟;至洛须镇,左纳任隆沟;又东南左纳错格龙沟后,为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江达县之界河;右纳达曲;至卡松渡乡左纳卡松渡沟;转南过汪布顶乡,又东南过西巴,至康公(西藏岗托),下有岗托水文站;左纳色曲;东南过白垭乡,左纳白曲、麦曲;为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江达县之界河。

左纳赠曲;转向西南过日期卡,左纳偶曲;以下有一大河曲,转西北又折西,再折南,右纳藏曲;转东南过里唐,右纳热曲;又为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贡觉县之界河,右岸支流在贡觉县境。

右纳董曲,左纳降曲;转南为四川省巴塘县与西藏贡觉县之界河。

左纳扎错沟,右纳科曲、西曲;以下又为四川省巴塘县与西藏芒康县之界河,右岸支流在芒康县境。

南过拉哇乡,左纳巴曲、冷多沟、朗达曲卡沟,南至竹巴龙,有巴塘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87873km2,多年平均流量879m3/s(27年),水位变幅8.2m。

含沙量0.75kg/m3。

过站左纳格隆曲西沟(又称竹巴龙);右纳达拉曲;南过桑达,左纳尼曲、归哇沟;又过苏洼龙乡,左纳罗绒西沟、莫曲;以下为巴塘县与云南省德钦县之界河;右岸支流在德钦县境。

又南,左纳中心缄沟、热思沟、洞则顶沟(又称中得共沟),右纳喜曲(又称中岩川);以下又为四川省得荣县与云南省德钦县之界河。

南过意大同、曲雅贡乡,转东南左纳定曲(松麦河)。

又东南过古学乡,左纳岗曲,人云南省境。

南偏东过奔子栏,右纳周巴洛曲,经中甸县境,东南至丽江县石鼓,金沙江上游段即止于此。

中段:深切峡谷段,自县白曲河口至巴塘玛曲河口,河长为291公里,江面海拔高度在2980~2482米之间,落差498米,平均坡降为1.71‰。

本段河谷相对切割深度在1500~2000米之间,河谷谷坡一般在30°以上。

河段谷中谷现象明显,河谷上部谷坡较缓,下部陡峻,河谷上有另星的谷肩平台分布。

谷坡不稳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频繁发生。

河流深切基岩,河床中多急流、险滩,绝大部分地段河床即为谷底。

在一些较小支沟汇入处偶见滑坡泥石流扇台地发育,局部稍宽谷地里偶见阶地分布,如江达岗托附近有两级阶地,分别高出江面25米和65米。

本段河谷是昌都境内金沙江最狭窄的一段河谷。

中游段始于云南省石鼓,以下绕丽江县玉龙雪山形成大弯,称“长江第一弯”,有红军渡金沙江处。

河流急转北偏东,左纳硕多图河,转东北人虎跳峡(鲁甸至大具);又北偏东至川滇边界上曲折转东,于三江口左纳木里河;又急转而南,经鹤庆、永胜、大姚诸县境,过中江街、金江街,转东过皮厂,东偏北过湾碧、观音岩,右纳万马河后,曲折转北,人四川省攀枝花市境。

有铁路沿左岸行进,左纳塘坝河;转东北左纳经堂沟;转东右纳摩梭河;至格里坪镇,左纳把关河;曲折东至攀枝花市城区南,右纳永胜沟、大河;此处有渡口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84540km2,多年平均流量1700m3/s(22年),水位变幅17.1m含沙量0.79kg/m3。

又东过小沙坝、流沙坡,左纳大支流雅砻江。

转东南为攀枝花市与盐边县之界河。

过盐边县安宁乡三堆子,转南左纳新民沟、崖羊河,右纳纳东河;曲折东南又转南,为攀枝花市与会理县之界河;过鱼鲊乡、老鸦滩、糯鲊,转东南又转南,入云南省永仁、元谋县境。

转东又折北,为四川省会理县与云南省武定县之界河。

于河门口左纳竹鲊沟;转东北左纳城河;3Z右纳黑鲁拉河;以下为会理县与云南省禄劝县之界河;左纳回龙沟;于中武山有皎平渡(绞车渡)古迹处,左纳酸水河;东北至檬沽,左纳芭蕉掏;以下又为四川省会东县与云南省禄劝县之界河。

转北又转东偏南,于小河口左纳鲹鱼河;又左纳洛左河(阴地沟、雪山沟);转南又东南再东偏北,过鱼塘坝,转北再转东北,左纳菜园子沟(马家沟)、淌塘河;又东北有特级险滩老君滩,河中乱石林立,并无航槽(滩长4.36km,落差41m,最大流速达9.7m3/s。

过滩右纳普渡河。

以下为会东县与云南省东川市之界河;东北流左纳草坪子沟(回龙沟)、岩坝河;急折而南又转东,过盐场,又折而向北,过鱼坝滩,左纳黄坪沟、大桥河;又急折而东,过干盐井,又转向北,至野牛坪乡,右纳小江;北偏西流为会东县与云南巧家县之界河。

过溜姑乡至鲁吉乡(金江),左纳鲁吉沟;又右纳以礼河;左纳黑水河;又至大祟乡,左纳雀衣河、莫家沟;以下为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之界;过华弹镇,转北于金江,左纳支鲁河;于坟坪子左纳黑水河;北过大湾子,左纳骑骡沟;北至六城镇东,左纳衣补河;北过荒田,为四川省布拖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之界河。

左纳交际河、泥洛依达河、西溪河;急转东南为四川省金阳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之界河。

又转东偏北,过山江乡(金河),至对坪镇,左纳对坪沟;至幺米沱,右纳牛栏江,为金阳县与云南省昭通县之界河。

转东北过春江乡,左纳红联沟;至芦稿乡左纳芦稿林河;又左纳金阳河。

转东至沿江,转北为金阳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之界河。

转西北过热水河乡,又转东北过大河坝、牛坪子,左纳云南沟、洛觉沟、热水河;转北为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之界河。

左纳臭水河(岩脚沟);下有河曲,自东北转北又折西南,再西又转西北,过卡哈洛乡,左纳洗马溪;又北转西折北,过窝落滩,左纳溜筒河;北过上田坝乡,左纳西苏角河;东北过石板滩、沙泥湾,左纳油房沟、豆沙溪(汶水)。

转东南过大湾,又转北折东,再转东北,至渡口乡东,又转北偏西,过谷米乡、沙湾,为雷波县与云南省绥江县之界河。

左纳邓溪沟,以下为四川省屏山县与云南省绥江县之界河。

转北偏东过冒水乡、大石、二龙,于新市镇右纳西宁河。

中游段即止于此。

下段:峡谷间窄谷段,本段河谷自县玛曲河口至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江汇口,长87公里,江面海拔2482~2296米,落差186米,平均坡降为2.14‰。

本段河谷相对切割深度在2000米左右,河谷谷坡一般为30°左右。

峡谷段江面宽在100米左右,河床单一,河流切入基岩,阶地不发育。

本河段所夹的窄谷段,谷底一般宽度在500米左右,河床较宽,有狭窄的阶地和支沟口洪积或泥石流台地发育。

如巴塘竹巴笼金沙江大桥附近江面宽约200多米,其下游可见河漫滩和江心洲发育。

下游段自新市镇转东仍为川滇界河,左纳中都河;急转而南,过红丰又转东偏南过新安镇,左纳金鸭沟;又东偏北过龙桥乡,下有一河曲,过清凉寺左纳福荣河;又东北过屏山县城南,以下有屏山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485099km2,多年平均流量4450m3/s(47年),水位变幅25m,含沙量0.75kg/m3。

以下又有河曲,转北至福延镇,左纳福延溪(新庄河)。

转东南过沙坝、楼东乡,又转东北、东偏南而入宜宾县境,于安边镇西右纳横江,人四川省境。

转东北过宜宾县(柏溪镇)城南,右纳马门溪。

东北入宜宾市翠屏区境,至宜宾市城区南岷江口,下游段即止于此。

金沙江之名亦止于此。

以下称为川江。

金沙江自直门达至宜宾市河长22951km,其中四川省境内两段共长162km,川青、川藏、川滇界河1393km。

区间流域面积不含雅砻江流域为73063km2。

河口流量4920m3/s。

上游段直门达巴塘河口至石鼓河长970km,区间流域面积76452km2。

其中直门达至地理孔河段,多V形河谷,平均比降1.95‰,险滩急流较多。

地理孔至邓柯河段,沿大断层发育,河道平直开阔,最宽可达400m,漫滩、汉流发育,山地灾害频繁。

邓柯至奔子栏河段,V形河谷深切,平均比降1.9‰,最为险峻。

牛游段石鼓至新市镇河长1219km,在石鼓至梓里形成大弯,有虎跳峡长17km河宽30~60m,落差210m,形成连续6级陡坎。

以下在金江街、三堆子、檬古、巧家等地有开敞河谷,其余河段多为峡谷。

下游段新市镇至宜宾河长108km。

新市镇至向家坝河段,沿岸有宽阔阶地,水流平缓,平均比降0.4‰。

流域地处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地区,跨越不同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河流走向多沿南北向大断裂带,或与褶皱走向一致。

上游为沙鲁里山和宁静山所夹峙,峰谷间如锯齿。

沿河谷出露一套自前泥盆系至三叠系以浅变质为主的各类片岩、砂岩、石灰岩和火山岩等,伴多期侵入岩。

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也有零星出露。

因岩体裂隙发育,边坡不够稳定,曾有多次岩崩壅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