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十三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总复习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2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知识建构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认识金属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镁、铝1.原子结构和存在(1)原子结构:镁、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和ⅢA族。
(2)存在: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单质的物理性质(1)相同点:均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硬度均较小。
(2)不同点:铝的熔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3.单质的化学性质镁铝4.镁、铝的冶炼(1)Mg :化学方程式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Al :化学方程式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 2中冷却( )(2)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 2和O 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 )(3)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4)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5)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6)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固体只有MgO()答案(1)×(2)×(3)×(4)×(5)×(6)×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1.MgO与Al2O32.Mg(OH)2与Al(OH)33.明矾(1)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2)明矾净水的原理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2SO-4,其中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化合物】

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自我抗腐蚀能力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易错点:(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铝不但能与酸(H +)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
2Al +2OH -+2H 2O===2AlO -2+3H 2↑。
其反应机理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 2和Al(OH)3,然后Al(OH)3再与NaOH 反应生成H 2O 和NaAlO 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 无电子得失。
(3)铝热反应是在高温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属氧化物反应。
铝不能与MgO 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
(4)Mg 在CO 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镁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同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Mg 3N 2。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 色态: ;硬度: ;熔点: 。
(2)化学性质①属于两性氧化物,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电解 化学方程式为 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
(3)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天然产刚玉的成分是Al 2O 3,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化学性质 ①两性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都生成盐和水。
与强酸反应: , 与强碱溶液反应: 。
②不稳定性Al(OH)3受热分解: 。
(3)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
②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 。
③NaAlO 2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
高考钠、镁、铝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9高考钠、镁、铝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对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重点是钠的氧化物和钠盐的性质、推断、计算和实验探究。
钠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
常以框图题形式出现在综合题中,应用心体会。
镁、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丰富,性质应用广泛,命题空间大。
以实验为手段,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图像分析和计算为重点,题型灵活、是高考的热点。
预计2018年仍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图像分析等知识于一体,既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又考查新课标的三种能力,并提高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Na、Mg、Al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在Ⅱ卷中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考查综合推断,实验探究和无机化工流程图,以填空题形式考查。
一、钠及其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和Na2O2的比较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Na与H2O反应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 +。
酸溶液中H +主要由酸电离得到,所以Na投入酸溶液中时,首先与酸反应,且比在纯水中反应剧烈,只有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水反应。
例如少量Na投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
例如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
3.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规律:(1)Na2O2的强氧化性:①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新人教版

①现象: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
②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AlO- 2 +H++H2O===Al(OH)3↓
,
B→C: Al(OH)3+3H+===Al3++3H2O
。
(4)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AlO- 2 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 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
板块一 主干层级突破
考点 1 镁及其化合物
1.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 色固体,密度 较小 、质软、 有 延展性,是 电和热 的良导体。
2.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镁的工业制备 电解熔融 MgCl2:
MgCl2(熔融)=通==电==Mg+Cl2↑
。
(1)Mg 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 为 MgO 和少量 Mg3N2 的混合物。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试说明 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命题规律 有关 Al 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 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 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 Al 及其化合物的转 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 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3.常见的铝盐及其应用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 成的复盐。
பைடு நூலகம்2)明矾的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 ,它是无色晶
体,可溶于水,电离方程式为 KAl(SO4)2===K++Al3++2SO24- 。明矾可用于净水,其
原因是 Al3+水解产生 Al(OH)3 胶体,Al(OH)3 胶体可以和悬浮于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三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专题十三 钠及其化合物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考点 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和应用1 钠 (1)物理性质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 导电导热性银白色 低小比水小比煤油大良好(2)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响O 2⎩⎪⎨⎪⎧常温:4Na +O 2===2Na 2O 白色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淡黄色Cl 2:2Na +Cl 2===2NaCl(黄色火焰、白烟) S :2Na +S===Na 2S(研磨爆炸) ②与H 2O 反响2Na +2H 2O===2NaOH +H 2↑ 现象:③与酸溶液反响(如HCl) 2Na +2HCl===2NaCl +H 2↑ ④与盐反响 a .与熔融盐反响如:4Na +TiCl 4=====高温4NaCl +TiNa +KCl=====高温NaCl +K↑(制取金属钾,因为钾沸点比钠低,使钾成为蒸气而逸出)b .与盐溶液反响如:2Na +2NH 4Cl===2NaCl +H 2↑+2NH 3↑2Na +CuSO 4+2H 2O===Na 2SO 4+H 2↑+Cu(OH)2↓ ⑤与某些有机物反响如: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3)钠制备与保存①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方法制备钠: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②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使之隔绝空气与水。
(4)钠用途①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②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响堆导热剂。
③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④冶炼某些金属。
金属钠具有强复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2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Na 2CO 3①CO 2+H 2O ②少量盐酸固加热/液NaOHNaHCO 3(1)碱金属元素性质 ①相似性与递变性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性质都具有较强金属性,最高正价均为+1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性质物理性质(除Cs外)都呈银白色,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点逐渐降低化学性质都具有较强复原性复原性逐渐增强;与O2反响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特殊性a.碱金属密度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但钾密度比钠小。
金属钠镁铝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含解析)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练习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2018新课标II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3.(2020新课标II卷)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4.(2019新课标II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烯后静置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荡后加1滴KSCN溶液5.(2020新课标II卷)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6.(2015·江苏)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3镁、铝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

专题3.3 镁、铝及其化合物1、掌握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性实验4、了解镁铝图像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中的量的关系,并运用于解题。
5、掌握镁铝有关的实验问题。
一、镁铝的性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Al O 2⎩⎪⎨⎪⎧――——→ 常温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4Al +3O 2=====点燃2Al 2O 3②2Al+3Cl 2=====点燃2AlCl 3③Al 酸⎩⎪⎨⎪⎧――――→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非氧化性酸2Al +6HCl===2AlCl 3+3H 2↑④2Al+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2Al+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铝镁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Cl 2、O 2氧化2Mg +O 2=====点燃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Mg +2H 2O=====△Mg(OH)2+H 2↑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与Fe 2O 3、MnO 2、Cr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2MgO +C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典型例题1】【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6届9月月考】将5.1g 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0molL 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molL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NaOH 溶液的体积是()A.200mL B. 250ml C. 425mL D. 560mL【答案】B考点:考查镁铝反应的有关计算【点评】熟练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特别是镁铝的特性,如铝能发生铝热反应,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为常考知识点。
高考专题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答案 (1)①NaOH、Na2CO3 ②Na2CO3 ③Na2CO3、NaHCO3 ④NaHCO3 (2)①112 ②NaOH、Na2CO3 ③0.150 mol·L-1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条件 氧的价态
常温 -2
加热或点燃 -1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热稳定性
_不__稳__定___
稳定
与水 _N__a_2O__+__H__2O__=_=_=_____ _2_N_a_2_O__2+__2_H__2O__=_=_=_4_N__a_O_H__
化 反应 _2_N__a_O_H__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1)在5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 成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1的盐酸,产生CO2的 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NaHCO3 __小__苏__打__
颜色、 状态
白色粉末,碳酸钠 结晶水合物的化学 式为Na2CO3·10H2O
白色晶体,无结晶水合物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2CO3小
热稳定性
加热不分解
加热易分解
2NaHCO3 =△==_N_a_2_C_O__3_+__C_O__2↑__+__H__2_O_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①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 CO2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