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在小说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
草船借箭:蜀汉与曹魏之间发生战争,诸葛亮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派人在江边放了一些草船,让曹军误以为蜀军的兵力强大,于是曹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射箭,诸葛亮趁机派人将箭矢收集起来,解决了蜀军的箭矢不足的问题。

空城计:诸葛亮在汉中的城池中,只有几千兵力,而敌军有数万之众,诸葛亮为了迷惑敌军,派人将城门敞开,然后在城楼上挂起几面旗帜,让敌军以为城中有伏兵,不敢轻举妄动,最终汉中得以保住。

诸葛亮火烧赤壁: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军和孙权的水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诸葛亮利用南风之势,发动了火攻,烧毁了曹军的船只,最终帮助孙权取得了胜利。

诸葛亮的临终嘱托:在诸葛亮临终之际,他留下了“出师表的名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和热爱。

这些故事中,诸葛亮都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高超智谋和深刻的人文情怀,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这些故事也成为了文化和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示和思考。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_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_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_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以说得上是一个灵魂人物,所以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引人注意。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1:诸葛亮的丑妻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俊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

但他却选了一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阿丑为妻,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女呢?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重才不重貌,是注重人的内在美。

阿丑自幼才识过人,颇有心计,诸葛亮早在成婚前就有所耳闻。

这不无道理,但并非全部。

其实,诸葛亮娶阿丑,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所引《褒阳记》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

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匹配。

’孔明许,即载送之。

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自幼丧父,少年时代便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尽军阀混战的苦头,深受强宗豪族的压迫。

后来跟着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

14岁时,叔父因官被削而投靠了刘表;17岁那年,叔父死了,他从此没了依靠,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定居。

他虽然住在乡下,但他不想无声无息地隐居一辈子,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盛衰,有着为国家尽忠的抱负,怀着如此壮志雄心,他立志要登上政治舞台而建功立业。

这种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会影响到诸葛亮的婚姻大事,甚至还牵涉到了家人的婚事。

这也是为在地主集团的上层站稳脚跟,以便今后一展鸿图。

为此,他在家庭婚姻方面,做了三件事:第一,他把姐姐嫁给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襄阳地区颇有名望的首领人物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其赏识备至,称他为“卧龙”,从此,他就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第二,诸葛亮为弟弟娶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南阳地区数得着的人物林氏之女为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择妇结亲,当然要服从既留荆州又能结交望族这一政治目的,这也就是诸葛亮在荆州而不到其他地方去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欢迎阅读。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为政举措政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

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1、草船借箭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2、空城计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3、预伏锦囊计《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标题是“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说的是诸葛丞相预测自己去世之后魏延会造反,为平定魏延的反叛而留下了锦囊妙计。

4、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三国时期,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

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

5、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6、《隔岸观火》周瑜用连环计,使不习惯水战的曹操上了当。

曹操把所有的战船在长江上三、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手下的兵渡江如履平地了。

但周瑜的意图却是借东南风,火烧曹操那些连在一起的战船。

战事开始之前,周瑜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占风。

接着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并和刘备一起登上樊山观望长江中的火攻大战。

他们怡然自得地坐在山上,观察远处孙权、周瑜同自己的死敌曹操大战的情况,并利用东吴赤壁大战的胜利,火中取栗,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

7、《三气周公瑾》: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三国演义》故事(精选10篇)

《三国演义》故事(精选10篇)

《三国演义》故事〔精选10篇〕《三国演义》故事篇1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

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

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

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

突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司马懿得知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三国演义》故事篇2曹操出兵汉中时,本来企图进攻刘备,可是驻入汉中后,估计情势,却又觉察很多不利,进既不能,守也不便,想撤退,又怕于面子不好看。

正在犹豫,恰巧厨子送进一盘炖鸡来,他就一边吃,一边继续盘算。

这时,部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了两个字:“鸡肋”。

杨修知道了,便叫勤务兵给他拾掇行装。

别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公把汉中当作鸡肋,他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什么味道,所以要回去了。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还朝。

后来,人们就借“鸡肋”来比喻乏味,说是“如嚼鸡肋”,或“味如鸡肋”。

鸡肋: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三国演义》故事篇3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权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假如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

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诸葛亮的故事篇1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凡事谨慎,慎行稳重,远扬盛名,名传古今。

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硕,而且一生忠贞于她。

这个丑媳妇成为他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师必捷,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得到黄硕温柔的照顾。

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亲密,世上恐怕无人可比。

诸葛亮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襄阳。

当时关中混乱,中原鼎沸之际,襄阳是各地达官贵人、商贾士子避难的地方。

诸葛亮一家来到襄阳城外20里的隆中,以耕种为生。

诸葛亮25岁时,叔父故去。

他的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姐姐诸葛惠远嫁到南漳,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亮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和小媳妇成双成对。

像诸葛亮这样25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他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让人瞧见身上就发凉发冷,但她的善良远近闻名。

黄硕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蜀国与东吴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刘备也在此战役中病死在白帝城。

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

为挽救危局,设下八卦连环阵,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

在千钧一发之时,就是这个黄承彦突然出现在八卦阵内,把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领出阵外。

他破了诸葛亮的连环阵,救了几十万条性命。

这里有一段笑话,是调侃诸葛亮与黄硕的。

笑话说诸葛亮与黄硕成亲是黄承彦做的大媒。

小度写范文【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模板

小度写范文【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模板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尤其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一: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
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
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
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
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
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
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
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
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
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
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
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
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
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
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
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
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
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
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
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
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
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
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
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
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
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
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
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
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
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