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典故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其中,一些典故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典故:
1. 吕布投袁绍: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名将领,他因为各种原因背叛了自己的主公董卓,最终投靠了袁绍。

这个故事中,吕布的背叛和投靠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狗急跳墙”的代表典故。

2.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因为才华出众,被刘备三次请到茅庐中,最终加入了刘备的阵营。

这个故事中,诸葛亮的才华和刘备的诚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三顾茅庐”的代表典故。

3. 曹操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但最终被周瑜和孙权联手打败。

这个故事中,周瑜的计谋和孙权的勇气成为了中国文化中“赤壁之战”的代表典故。

4. 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他为了与曹操旧部张郃会面,不顾身边没有兵器,只带了一把单刀,最终成功会面。

这个故事中,关羽的义气和勇气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关羽单刀赴会”的代表典故。

5. 刘备卧薪尝胆: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他为了夺取益州,卧薪尝胆三年,最终成功。

这个故事中,刘备的毅力和决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卧薪尝胆”的代表典故。

这些典故不仅在《三国演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成为了中国文
化中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
峰之作,其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广受读者喜爱。


文将为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
欢乐和启发。

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找到了当时还未出名的诸葛亮,诸葛亮以智谋
帮助刘备,最终成就了刘备一统三国的霸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机会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抓住它,
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故事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曹操率领大军北上,孙刘联军在赤壁设伏,最终火烧连营,曹军大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中智谋和计谋同样重要,有时候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能
够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故事三,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经典战役,关羽、张飞、刘备三人联手,最终击败了吕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

故事四,单刀赴会。

关羽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最终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需要有勇气去冒险,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故事五,草船借箭。

刘备草船借箭,最终得到了足够的兵器,帮助他打败了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同样重要,有时候需要巧妙应对,才能够化解危机。

总结:
三国演义中的这些经典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启发,更让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处世之道和处事之道。

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取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部小说中,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奇情节,还有许多典故和名言,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典故。

一、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之一。

赤壁之战是刘备、孙权和曹操三方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的大军,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曹操。

赤壁之战的胜利,标志着三方势力的天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典故。

二、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传奇故事,讲述了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三次到访刘备,最终说服了刘备,成为了他的谋士。

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高超智谋和忠诚,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忠诚、信任和智慧的追求。

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著名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关羽为了救出刘备的妻儿,不惧千难万险,过了五关斩六将,最终成功地救出了刘备的家人。

这个故事表现了关羽的英勇和忠诚,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义薄云天、忠诚不渝的精神追求。

四、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周瑜为了追求美人,愚蠢地做出了错误的军事决策,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诱惑,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智慧、勇气和决策的重要性。

五、卧龙出山卧龙出山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在刘备的招揽下,离开隐居生活,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智慧、忠诚和奉献的追求。

六、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的诗句,出自于曹操的《短歌行》。

这个诗句表现了曹操的豪情和气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生命和历史的无尽追求。

三国演义最著名的故事

三国演义最著名的故事

三国演义最著名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1. 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联手抵御吕布的进攻,关羽单刀赴会,斩杀了吕布麾下的红兵头领侯成,成为传世佳话。

2. 千里走单骑:刘备在危急时刻,独自骑马千里奔赴白马坡,借得了卧龙诸葛亮,为后来的蜀国建立奠定了基础。

3.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上山拜访卧龙诸葛亮,得到他的帮助和指点,为刘备成就大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4. 火烧连营:曹操率军攻打荆州,刘备命令庞统火烧曹军的连营,成功挫败了曹操的进攻。

5. 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手,借风助火,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的大军,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役。

6. 十面埋伏:诸葛亮在定军山设下了十面埋伏的计谋,成功地诱使曹军中计,最终导致曹操大败。

7. 卧龙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因为自卑而心生妒忌,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周瑜的心理,使其为了面子而出兵,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这些故事展现了《三国演义》中各个英雄人物的智勇才略,也描绘了那个动荡战乱的时代的风云变幻。

(完整版)《三国》经典故事

(完整版)《三国》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汉末十常侍为奸,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共图大事。

2.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平黄巾功被封为安喜县尉,督邮至县索贿不成欲污刘备,张飞把督邮绑在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刘备释之,后三兄弟离去。

3.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4.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弃官与之同逃。

后遇到吕后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后奢全家,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5.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上前阻止,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壮行,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6.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骑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7.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使董吕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50个1、三英战吕布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在虎牢关被吕布拦截,河内名将方悦,北海武安国先后出战,但都被吕布打败。

公孙瓒亲战吕布,眼见吕布要刺中他时,张飞飞马出战,连战50多合,不分胜负。

关羽一见,舞刀夹攻,战了30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一见,也来助阵。

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最终招架不住,骑马逃了。

2、草船借箭周瑜听闻诸葛亮早已知晓他借蒋干除去蔡瑁,张允的事,更觉得除去诸葛亮。

于是他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好10万支箭。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军事紧急,哪用10天?3天足矣!”并立下军令状,造不好甘愿受罚。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军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着漫天大雾,和鲁肃向曹营出发。

曹操见漫天大雾,担心出兵会失利,于是命手下朝船放箭。

此时诸葛亮正和心惊胆战的鲁肃喝酒。

船的一边箭满了,他又把船掉转方向收箭。

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满箭,他才令船急回,并让士兵大喊:“谢丞相箭!”周瑜钦点完箭后,更是自叹不如。

3、桃园结义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

《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4、火烧赤壁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

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

庞统假意投奔曹操,提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齐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以下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1.草船借箭:诸葛亮用智谋在三天内从曹操那里借来十万支箭。

2.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捉住孟获,又七次放了他,让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

3.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与吕布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4.煮酒论英雄:刘备与曹操在煮酒时谈论天下英雄,刘备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野心。

5.借东风: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天气,借东风火烧曹操的连环战船,是赤壁之战中的一次关键战斗。

6.关公走麦城:关羽被孙权军队围困,突围失败后被俘,最终被孙权杀害。

7.张飞遇害:张飞因对待士兵残忍,被部下杀害。

8.火烧连营:刘备因愤怒发动对吴国的战争,但被陆逊火烧连营而惨败。

9.空城计: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10.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撤退,标志着蜀国逐渐走向衰落。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是了解中国古
典文学和历史的重要素材。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0个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0个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0个
1. 三英战吕布:关羽、张飞、刘备三兄弟联手击败了曹操手下的猛将吕布。

2. 赤壁之战:东吴孙权与荆州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成功破敌,打败了曹操的大军。

3. 千里走单骑:关羽离开曹操投奔刘备,一路上千辛万苦,最终到达荆州。

4. 借东风:周瑜为了能够火烧连营,想出了借东风的计策,最终成功烧掉曹操的船队。

5. 十面埋伏:曹操在宛城设下十面埋伏,企图消灭刘备,但被诸葛亮智取,成功突围。

6. 空城计:诸葛亮用空城计欺骗了曹操,让他错失良机,最终导致了曹操的失败。

7. 长坂坡之战:张飞在长坂坡阻击曹军,为刘备争取了撤退的时间,也使得曹操无法追击。

8.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最终得到了他的帮助,成为了一代英雄。

9. 南蛮入侵:南蛮首领孟获入侵汉中,被姜维等人成功击败。

10. 五丈原之战:马超与曹操之子曹植在五丈原交战,马超最终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
亮赶制10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
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
让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召弓弩手来向船射箭。

于是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去,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就这样,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计取陈仓】
诸葛亮带领三十万大军再度伐魏,直奔交通要塞陈仓而来。

守将
郝昭在这里挖深沟筑堡垒,以守待攻。

诸葛亮每天派人叫阵,魏军坚
守不出。

有一天,派出去的探子回来报告,说陈仓守将郝昭病重。

诸葛亮觉得时机已到,马上叫魏延、姜维三天之后带五千人马围
住陈仓,待见到城中起火,协同攻城。

然后又唤关兴、张苞附耳暗授
机密。

魏将郝照病势严重,突然接到报告,说蜀军已到城下,急命将
士上城把守。

此时各城楼突然大火四起,城中顿时大乱。

郝照当即吓死。

蜀兵势如破竹,直入城中。

三天后,魏延、姜维
领兵来到陈仓城下,见城上有人大喊:"你二位来迟了!"二人定眼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丞相诸葛亮。

二人急忙下马行礼。

诸葛亮说:"我叫你
二人三天后领兵攻城。

是为了稳住军心,其实我已叫关兴、张苞连夜暗出汉中,我化装
藏在军中,星夜赶奔陈仓,让敌人一点预备都没有。

那些城内放火的
人是我早就安排好的。

一着火,城内必然不战自乱,这叫'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
【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
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
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
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
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
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预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