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50个-经典故事情节超简略版
三国演义每章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每章故事情节概括第一章:英雄出世刘备参拜黄巾军大会时,救下了张飞和关羽。
三人结拜为兄弟,誓共讨暴君。
刘备被献帝封为下邳亭侯。
第二章:张翼德怒鞭督邮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带领百姓逃往小沛。
张飞负责护送老百姓,一路抵挡曹军,并怒鞭督邮张峻。
刘备得知后非常感激张飞。
第三章:颜良文丑斗曹操曹操攻打小沛,刘备率军与颜良、文丑决战,双方战平。
于吉预言刘备会成为未来的君主。
刘备与官渡之战站在一起的吕布结为兄弟。
第四章:犒军大会吕布脱困刘备通过游说,得到袁术的援助,一同进攻曹操。
曹操设宴犒军,吕布趁机逃出曹营。
吕布逼迫刘备向袁术谢罪,刘备与吕布断交。
第五章:焚犹破曹袁绍联盟曹操攻打乌巢,刘备与乌巢县令焦触合力防守。
袁绍担心曹操势力增长,决定与刘备结盟。
联盟结果没有实现,袁绍吞并仅有一城的刘备。
第六章:白马义从单福刘备投奔卢植一段时间后,被曹操围住,卢植出兵救援。
单福砍断敌军悬索桥,帮助刘备成功逃脱。
刘备非常感激单福,约为兄弟。
第七章:三英战吕布吕布与袁绍两军交战,袁绍派遣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前去助战。
三英表现出色,成功击败吕布,赢得袁绍的赏识。
第八章:曹操斩杀董卓刘备与袁绍联军攻打许昌,意外遇到曹操。
曹操趁机刺杀了董卓,夺取了政权。
刘备逃到幽州,投奔了刘表。
第九章:刘备拜诸葛孔明刘备找到卧龙诸葛亮,感叹张杰之伤不愈,决心拜其为师。
几次拜访,终于打动了孔明,孔明答应为其出谋划策。
第十章:袁绍之死曹操之围刘备忠诚地效力于刘表,但刘表却因家族内斗而身亡。
刘备再度流离失所,此时袁绍去世,曹操乘机攻打并围困了官渡。
第十一章: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用挟持皇帝使刘备与袁术内讧,后来刘备发动联军反抗曹操。
刘备受到王异的投诚帮助,成功解围,并与王异结为兄弟。
第十二章:灭吕布获徐州刘备联合曹操、袁术等人共同讨伐吕布,最终攻破徐州城。
刘备将徐州归还给曹操,自己则去了下邳。
第十三章:抄截孙策斩杀颜良孙策占据柴桑,曹操派刘备前去抄截他。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原创版)目录一、三国演义概述二、前五十回故事梗概1.1 桃园三结义1.2 曹操幼时1.3 黄巾起义与刘备1.4 孙坚与孙权1.5 三国分争天下1.6 诸葛亮与刘备1.7 曹操的赤壁逃脱正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本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约公元三世纪)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政治斗争的故事。
在这五十回的梗概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开头。
故事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桃园中共同举行了祭祀天地、拜把兄弟的仪式,结下了生死之交。
此后,他们共同投身于黄巾起义的队伍中,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其次,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在故事的早期,曹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
然而,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平定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并获得了家族的权力。
此后,他更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计谋,逐渐崛起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的主要统治者。
再次,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曾参与其中。
这场起义由张角兄弟领导,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
然而,由于官军的残酷镇压,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
接着,孙坚和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对重要角色。
作为江东的猛虎,孙坚在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汉朝的重臣。
他的儿子孙权,继承了父亲的基业,建立了东吴,与魏、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三国分争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和刘备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诸葛亮,字孔明,是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他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帮助刘备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而刘备,则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和宽厚的性格,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曹操的赤壁逃脱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
在这一事件中,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赤壁遭遇到了刘备和孙权联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曹操在诸葛亮的伏兵和刘备的义释下,最终得以逃脱。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

三国演义梗概前五十回【原创版】目录一、三国演义概述二、前十回的故事梗概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第二回: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3.第三回: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4.第四回: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5.第五回: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6.第六回: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7.第七回: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8.第八回: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9.第九回:刘备为汉室宗亲,但家贫如洗,与母亲相依为命10.第十回:曹操逃脱赤壁之战,诸葛亮布下数路伏兵正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和英雄传奇。
本文将对前三十回的故事梗概进行概述。
前三十回主要讲述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出场。
故事开始于汉末,当时朝政腐败,官军无力抵抗黄巾军的起义。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三位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共同起兵抗击黄巾军。
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
刘备虽为汉室宗亲,但家境贫寒,靠贩卖草鞋和织席为生。
他性格宽厚,待人和颜悦色,深受百姓爱戴。
在黄巾起义中,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投身于抗击黄巾军的战斗。
经过一系列战斗,他们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小时候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用计谋使父亲不听叔父的劝告。
长大后,曹操成为洛阳北部尉,他执法严厉,不畏豪强,因此威名颇震。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率兵征剿。
在战斗中,曹操表现出强大的军事才能,成功平定了黄巾军。
在故事的前十回中,还介绍了许多其他重要人物,如孙坚、诸葛亮、庞统等。
这些英雄人物在后来的故事中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剧。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前三十回主要描绘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出场。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简单概括

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简单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结合史实和文学,以及叙述而成。
概括起来,它的情节主要有以下几段:一、官渡之战:1.桥亭之战。
吕布带兵抵抗孙权,但最终败下阵来。
2.官渡之战。
曹操大破袁绍军,取得对魏的优势。
二、赤壁之战:1. 衣带诏发出,曹操率水军击退孙权、刘备,取得智斗胜局。
2. 双方争战,吕布死守江东,最终被曹操所战胜。
三、葭萌关之战:1. 刘备大破曹操,夺下徐州,结束了长期的战火。
2. 曹操被迫逃往荆州,刘备乘胜追击。
四、夷陵之战:1. 刘备大捷夷陵,灭掉曹操,收复江东袁绍地界。
2. 曹操决定以逃跑之计,在夫差将军左慈手下投靠,得以扭转战局。
五、赤壁再战:1. 曹操与刘备在赤壁再次发动大战,最终由司马懿登场施展神机妙算,让曹操受败。
2. 后来曹操引兵追击,但未能拿下刘备大军。
六、夷陵再战:1. 曹操先后夺下徐州,然后率兵夷陵,改夷宋室。
2. 刘备率军抵抗,但未能挡住曹操,最终被迫撤退。
七、定军山之战:1. 刘备率兵抗击,败将张杨,大获全胜。
2. 刘备进攻成都,平定了蜀中,结束了三国混战的局面。
八、谯郡之战:1. 司马懿+曹丕军队攻打董卓麾下的军队,最终打败董卓,取得胜利。
2. 后来曹操率兵强攻谯郡,杀死董卓的将士,历史的歪风正色得到了一定的维护。
九、长坂坡之战:1. 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尽数击败曹操,大获全胜。
2. 曹操投靠孙权,抵抗刘备,令局势再次混乱。
十、夷陵最后之战:1. 曹操在夷陵与孙权联合起来共同进攻刘备,却未能胜出。
2. 后来三足鼎立的局势形成,三国混乱的局面结束。
(完整版)《三国》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汉末十常侍为奸,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共图大事。
2.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平黄巾功被封为安喜县尉,督邮至县索贿不成欲污刘备,张飞把督邮绑在县前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刘备释之,后三兄弟离去。
3.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4.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弃官与之同逃。
后遇到吕后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后奢全家,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5.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上前阻止,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壮行,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6.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骑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7.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使董吕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三国演义》前五十回章节概括简洁

《三国演义》前五十回章节概括简洁《三国演义》前五十回章节概括(简洁)导语:《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前五十回章节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括《三国演义》情节梳理1、桃园结义(1回)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官府四处发放榜文,招兵买马。
刘备、张飞、关羽三位年轻人不期而遇,并一见如故,遂于桃园中结成异姓兄弟,共商报国大事。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关于反映曹操凶残奸诈的奸雄本色的故事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有两种解释,一是,治、乱都是形容词,整句意思是,社会稳定时,是一个英雄;社会动乱时,是一奸雄。
另一是,治、乱为使动,原句为,使社会安定的英雄,使社会动乱的奸雄。
1)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后就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诉曹嵩。
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2)、杀吕伯奢一家(4回)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遂怀疑对方要抓自己去领赏,惊恐之下而杀其全家。
后发现是误会,连忙逃走。
在路上又将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杀了。
并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曹操杀粮官王垕(17回)在讨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生怕士兵们生变故,就将粮官找来商量对策。
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
曹操竟以“行小斛,盗官谷”的罪名将粮官斩首示众,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4)、代人捉刀。
曹操因觉自己容貌丑陋,便让美男子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远方的使者,自己假扮侍从,握刀立在一旁。
接见完毕之后,曹操派人问使者。
使者答说:“魏王虽然仪表非凡,但是他旁边那位的握刀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呀!”曹操听后,立即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者。
三国演义重要章回情节概括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张飞怒鞭督邮:因为刘备讨黄巾有功,当上了县尉,不久,督邮来了,很是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说刘备冒充帝胄,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一位没有贿赂给他,刘备说自从上任以来没有拿过百姓的东西,没有钱给他,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后来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来人跪在县衙口,问清楚了愿意,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个柱子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好几根,刘备挂印而去。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3、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想要出去丁原到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带着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到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4、曹操献刀:曹操佩着七宝刀径自到相府,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吕布去后,董卓因为太胖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
这是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5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曹操谋刺董卓未成功而逃亡,路经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去官与他同逃。
在成皋曹操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陈宫认为曹操打不义,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操,便弃曹操而去。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6、温酒斩华雄: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与情节1.桃园三结义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
《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2.曹操杀吕伯奢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弃官与之同逃。
后遇到吕后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后奢全家,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视操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3.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上前阻止,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壮行,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4.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骑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5.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与歌妓貂蝉暗设连环之计,要借吕布杀董卓。
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使董吕二人猜疑。
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6.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恐操谋害,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宴请刘备纵论天下豪杰,想借此试探刘备心机,刘备说出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却被曹操一一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随机应变,巧借刚响的惊雷加以掩饰,打消曹操的疑虑,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野心勃勃和刘备极深的城府。
7.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赏赐很多,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在袁绍处,关羽挂印封金,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杀六将闯关而去。
8. 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袁绍兵退,不久身死。
三子争位,曹操乘机统一河北。
9.刘玄德三顾茅庐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
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以相见。
刘备请亮助已,诸葛亮不应,刘备泪湿衣,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
10.诸葛亮火烧新野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肯而屯兵新野,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11.刘备携民渡江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
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12. 刘备摔阿斗赵云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13.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
曹操大军赶到。
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日,声如巨雷,曹军股栗。
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
曹操颇有退心。
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
操回马而走。
14.长坂坡之战罗贯中让长坂坡成了赵云的成名和表演的地方,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演义上,赵云闯83万军阵,斩杀敌将53员,七进七出,救出刘阿斗,使刘备当时唯一的儿子保住了性命。
而事实上,赵云是闯入曹操先锋3000人的阵里,三进三出,就出刘禅的。
14.诸葛亮舌战群儒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
东吴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请往江夏说刘备共抗曹操。
诸葛亮同鲁肃离江夏往柴桑郡,东吴张昭等力主投降,诸葛亮辩倒群儒,用言语激孙权,孙权变色入后堂。
孔明向孙权说明操兵弱点孙权联合可破敌曹操的道理。
15.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幕宾蒋干往说周瑜来降,周瑜设宴不准谈国事,周瑜晚与蒋干同榻,蒋干偷观蔡瑁、张允给周瑜降书。
蒋干跑回曹操寨,曹操斩蔡、张二人。
16.孔明借箭周瑜欲斩诸葛亮,令诸葛亮十日内造箭十万枝。
诸葛亮答应并不造箭,却于大雾之日以青布蒙船二十只,各束草千余个,擂鼓呐喊奔曹营,因浓雾曹操不敢迎敌,只在岸上放箭,诸葛亮从曹营借箭成功。
17.周瑜打黄盖曹操派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诈降东吴,周瑜将计就计。
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献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黄盖派人献降书给曹操。
二蔡使人密告黄盖受刑之事,曹操不疑,后又派蒋干愿往东吴探听虚实。
18. 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19.火烧赤壁黄盖出发往赤壁投降曹操,程昱提醒操防诈防火,文聘往阻黄盖而不得,南船点火俱下,北船因被铁索锁于一块,船岸皆燃,曹操大败。
20.关云长义释曹操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诸葛亮早派关羽埋伏于此,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
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
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21.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火烧赤壁。
曹操大败北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天时: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
曹军流行疾病。
东南风起。
地利: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曹操骄傲,心气浮躁。
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
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
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22. 诸葛亮三气周瑜孙刘联合破曹。
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而不得。
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孔明调赵子龙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周瑜孙权用美人计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欲突袭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周瑜。
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23. 陪了夫人又折兵刘备亡了甘夫人,周瑜设计,让孙权以妹诈许刘备,乘机幽囚以换荆州。
玄备带赵云往东吴招亲,吴国太反对周瑜美人计,于甘露寺见玄德后却大中其意,便接玄德、赵云从馆驿搬入府中。
玄德与孙权妹成亲。
孙权差人至柴桑郡报知周瑜,玄德招亲弄假成真之事,瑜又用计,欲软禁刘备于吴中,然后以兵击之。
玄德被声色所迷,子龙拆诸葛第二个锦囊,对备言操攻荆州,刘备与孙夫人以到江边祭祀为由,辞国太而去。
行至柴桑界口,周瑜、孙权派兵堵截,均被孙夫人骂退。
周瑜赶来,诸葛亮早已派兵接应,周瑜大败下船而去,岸上军士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4.曹阿瞒割须弃袍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25.关云长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
席间埋伏刀斧手。
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
关羽安然离去。
26.杨修之死杨修数次得罪于曹操,曹操于汉中进退两难,下鸡肋军令,杨修乃令部下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得知后大怒,以乱军心为由杀杨修,后退兵。
27.关云长水淹七军公元2 1 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
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鸣金收兵。
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
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28.关云长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29.关云长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
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