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温州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温州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温州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温州市在汛期和台风期间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温州市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温州市行政区域内防汛防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应急响应。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协同配合,快速反应;(5)科学决策,确保实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市级防汛防台指挥部温州市防汛防台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是全市防汛防台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市防汛防台工作。

市指挥部指挥长由市长担任,成员由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2 区级防汛防台指挥部各县(市、区)设立防汛防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防汛防台工作。

指挥部指挥长由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3 部门职责(1)水务部门:负责全市防洪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组织编制洪水调度方案和防洪工程应急预案;指导和组织防洪排涝工作。

(2)气象部门:负责台风、暴雨等气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报;提供台风、暴雨等气象预警信息。

(3)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指导和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组织编制城市排水应急预案;指导和组织城市排水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运输设施的防洪防台风工作;组织编制交通运输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指导和组织交通运输防洪防台风工作。

(6)水利部门:负责水库、水电站、河道的防洪工作;组织编制水库、水电站、河道防洪应急预案;指导和组织水库、水电站、河道防洪工作。

防台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温州市域铁路)

防台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温州市域铁路)

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标段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文件编号:文件标识:编制人:复核人:批准人:中铁工程局集团市域铁路S1线SG7标段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八月目录1、编制目的 (3)2、危险性分析 (3)2.1项目概况 (3)2.2危险源情况 (4)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4)3.2、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4)3.2.1抢险组 (4)3.2.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经警组成。

(5)3.2.3后勤保障部 (5)3.2.4医疗救护组 (5)3.2.5善后处理组 (5)3.2.6事故调查组 (5)4、预防与预警 (6)4.1、预防措施 (6)4.2、信息报告 (7)5、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与指挥控制 (7)5.1.应急响应 (7)5.2指挥与控制: (7)5.2.1观测预警 (7)5.2.2施工报告 (7)5.2.3安全撤离 (8)5.2.4组织抢险 (8)5.2.5供电和照明 (8)5.2.6设备 (8)5.3、通讯 (8)5.4、警戒与治安 (9)5.5人群疏散与安置 (9)6、应急物资及装备 (9)7、预案管理 (10)7.1、培训 (10)7.2、演练 (10)8、预案修订与完善 (10)9、绿色通道 (10)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发生在本市的台风、暴雨、洪水灾害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项目经理部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特制定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

2、危险性分析2.1 项目概况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标段起止里程围为:DK24+195~DK27+706(含长链5.68m),线路全长3516.68m。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1) 龙湾隧道(全长732.33m)隧道设计为矿山法施工,围岩等级从Ⅱ到Ⅴ,其中Ⅴ级围岩长195m,其中明洞20m,Ⅳ级围岩段长40m、Ⅲ级围岩长145m、Ⅱ级围岩长349.33m;(2) 高架桥梁(西台特大桥、南洋大道特大桥)①西台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4+198.75~DK26+246.35,全桥桥长2047.6米。

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温委办发【2011】100号1、总则1.1 编制目的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抗旱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国家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国家防总《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浙江省海塘管理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温州市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温州市范围内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下同)、暴雨、大潮、洪涝、干旱等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1.4.1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防台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4.2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4.3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1.4.4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5坚持依法防汛防台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驻温部队、武警部队、预备役团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1.4.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防汛、抗台专项应急预案

防汛、抗台专项应急预案

防汛、抗台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台风造成的危害及后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依据《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的规定、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公司关于做好台风暴雨天工地现场安全措施的通知。

1.3 概述根据目前施工进度,本工程桩基础、基坑支护、地下室结构的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适逢台风雨季。

台风雨季施工期间,将按工地职能区域分别做好抗台防汛措施,保证工程在有序中进行。

施工期间设立抗台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抢险突击队。

现场配备充足的抗洪抢险机具和物资,在出现险情时,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并服从地区街道抗台防汛抢险指挥部的统一调配,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2. 危险性分析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温州市财政、地税局综合办公用房及对外业务用房项目地址:温州市府东路与绣山路交叉口东南角项目工程概况: 温州市财政、地税局综合办公用房及对外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58427M2框架剪力墙结构7-16层,地下室一层。

2.2主要分项工程及风险分析桩基础:桩基设备加固深基坑:基坑排水的落实模板工程:半成品加固和零星木料码堆外脚手架工程:外架加固挂设架网拆除建筑起重机械:机械设备加固临时用电:临电检查和保护临时设施:人员等转移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1项目部应急指挥部项目部成立防台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林志华任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倪张江为副组长、其他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各班组长等任组员。

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项目防台风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本项目工程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负责向企业、政府有关救援部门请求救援,报告救援情况,负责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3.2各施工班组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落实项目制定的防台风措施,服从项目的部署和指挥。

4.台风的分级根据台风影响范围和程度,台风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

2024年建设工程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参考

2024年建设工程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参考

2024年建设工程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参考如下:
1. 应急预案立项
本预案旨在指导建设工程防汛防台专项应急工作,确保相关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应急预案由专业团队编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2. 预警响应
一旦接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暴雨等预警信息,建设工程单位应立即启动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水利设施保障
建设工程涉及水利设施的部分,应加强巡查和监控工作,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及时发现漏洞并采取措施修复。

4. 人员安全保障
建设工程单位要制定人员疏散和转移方案,确保工地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响应突发事件。

5. 施工材料储备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建设工程单位需提前储备防汛材料,保证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安全。

6. 通信保障
建设工程单位应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并确保通信设备和物资的可靠性。

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救援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沟通。

7.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建设工程防汛防台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8. 风险评估
建设工程单位应定期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及早发现存在隐患并加以消除,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9. 应急资源整合
建设工程单位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应急救援力量,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10. 后续处理
一旦灾情发生,建设工程单位要及时启动灾后恢复工作,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为未来应对灾害做好准备。

防汛抗旱抗旱应急预案

防汛抗旱抗旱应急预案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温州市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应急组织体系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水务、气象、国土、城乡规划、公安、交通、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联络。

三、预防和预警1. 监测预报:水务、气象、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对雨情、水情、旱情、险情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预防措施:各地要加强对防洪工程、排涝设施、抗旱水源等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四、应急响应1. Ⅰ级响应:当发生特别重大水旱灾害时,启动Ⅰ级响应。

指挥部成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全面组织、协调、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2. Ⅱ级响应:当发生重大水旱灾害时,启动Ⅱ级响应。

指挥部成员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 Ⅲ级响应:当发生较大水旱灾害时,启动Ⅲ级响应。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4. Ⅳ级响应:当发生一般水旱灾害时,启动Ⅳ级响应。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五、应急措施1. 抢险救援:一旦发生水旱灾害,各地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转移安置:对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进行转移安置,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3. 抗旱供水:针对干旱灾害,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

4. 险情处置:对出现的险情,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处置,防止灾害扩大。

六、后期处置1. 抢险救灾结束后,各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防洪、抗旱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对抢险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追责。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

工程建设项目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工程建设项目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工程建设项目防台、防汛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建设规模:旧路破除、新建沥青砼路面、新建人行道、排水管道铺设、通信管道铺设、照明工程、沿街店招、污水处理站、绿化种植等基础设施(具体以施工图纸及审核后工程量清单为准)。

二、组织机构项经部成立“抗台风抢险救灾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指挥部成员:XXX、XXX、XXX三、重点部位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雨季期间,防汛防洪重点包括:场地内生活区和施工区临时设施、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堆放区、管网挖填施工区域等。

四、物资储备现场配备相应的物资,以备出现险情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重点部位进行相应的防范和加固。

五、技术组织措施5.1台风前的防范1、做好防台风前期准备,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与有关单位密切联系,确保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作好汛情防范工作。

2、当出现险情时,项经部的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到位。

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3、配备足够的防汛材料和设备,包括潜水泵、塑料薄膜、彩条布、雨衣、雨鞋等。

5.2做好现场的排水系统1、场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场区总排水区按甲方指定的排水区域设置排水渠。

2、在钢筋加工场、周转料具堆场、仓库、机械存放区周边设置排水沟,疏通排水沟道,准备好排水机具,防止雨水淹泡地基。

3、运输道路应做好路拱,压密实。

保证通行不陷。

道路两旁要做好排水沟,排水沟与总排水沟相通,并向排水方向找坡。

5.3机电设备检测与防护1、机电设备的电闸要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并应安装接地保护装置,以防漏电、触电。

2、加强施工电缆、电线的检查加固,对台风暴雨期间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将其电源全部切断。

3、机动电掣箱要有防雨措施,漏电保护装置要安全可靠。

4、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闸箱、输电线路均做好相应的防雨防潮措施,并符合用电安全规则,保证安全用电。

5.4施工材料1、现场的施工材料及防护材料,水泥要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以防受潮(为水泥堆放区搭设防护棚)。

温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温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温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温州市在汛期和干旱期间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温州市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5)科学决策,民主集中。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 市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设立温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市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市水务、气象、自然资源、城乡规划、公安、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负责人。

2.2 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设立县(市、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县(市、区)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市、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县(市、区)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2.3 防汛抗旱工作机构市、县(市、区)分别设立防汛办、抗旱办,作为同级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2.4 职责(1)市指挥部职责:负责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制定市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下级指挥部的工作;决定市级防汛抗旱重大事项等。

(2)县(市、区)指挥部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制定县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下级指挥部的工作;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重大事项等。

(3)防汛办、抗旱办职责:负责同级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收集、整理、发布防汛抗旱信息等。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3.1 预防措施(1)水务部门负责编制洪水调度方案,提出防洪措施;(2)气象部门负责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3)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城乡规划部门负责编制防洪排涝规划;(5)公安、交通部门负责交通疏导和保通工作;(6)水利部门负责水库、河道、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7)农业、林业部门负责农业、林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8)民政、财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救助和经费保障工作;(9)卫生部门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与概述修订目的修订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2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职责3 预防和预警机制监测预警预防预警行动4 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汛情分级防御重点应急响应工作内容5 抗旱应急响应旱情等级划分应急响应6 应急保障7 善后工作8 附则1 总则与概述修订目的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抗旱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修订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及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通知》(温城防指办〔2013〕2号),结合我委工作实际,修订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发生的汛期、台风、旱灾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和偏远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的建筑工地应急工作。

各地应根据本方案要求及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平。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指挥部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单位负责。

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抢险救灾组、宣传统计组、监督维稳组和后勤值班保障组组成。

各地建立相应指挥部,作为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的成员单位。

指挥部由总指挥负责调度,当总指挥不在位时,由副总指挥负责。

原则上,委班子成员、委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委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全部为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成员。

抢险救灾组由委规划发展处、住房保障处、城乡建设处、风景园林处、建筑业处、节能设计处、房地产开发与市场监管处、产权B组成员:郑晔、林南飞、赵若丽、陈乾、李晓、石子娟、尹俊后勤值班保障A组组长:戚永根(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张允、孙映云、胡红葵、胡佳、张宵入、郑格非、李航后勤值班保障B组组长:杨毅(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胡志翔、徐晓燕、王黎珺、吴策、韩胜恩、林玲、赵璋上述人员在岗位变动时,岗位继任者直接递补。

职责根据市政府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成立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较大汛旱情和一般汛旱情的指挥和部署,配合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指挥部做好特别重大汛旱情应对工作。

总(副)指挥:决定启动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组织指挥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实施监督和指导。

紧急指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设施设备,指挥调度市住建系统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应急工作。

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省建设厅报告灾害和抢险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救灾组:组织贯彻实施指挥部关于抢险的各项决策和命令。

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在抢险过程中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制定处理方案,上报指挥部选择和决策。

根据指挥部决策,合理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及人员,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随时协调和控制具体抢险行动。

组织召集应急技术专家,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配合属地政府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宣传报道组:及时报道防汛指挥部的抗洪救灾部署,播报台风信息、汛情公报等;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负责接应上级和外埠媒体的采访,准确报道受灾抗灾情况;编辑有关材料。

负责了解掌握天气动态,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统计受灾情况,编写防汛情、台风、旱情等害天气简报,汇报救灾情况。

监督维稳组:督查各单位执行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落实情况,督办各部门党政领导到岗和组织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

负责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件的处理工作,负责受灾人员安抚工作,化解可能发生的恶性群体事件。

后勤值班保障组:做好值班和后勤保障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监测预警各成员单位和市属建筑工程施工、直管公房和危旧房屋监管、物业管理企业各方主体单位要根据气象部门和市防汛指挥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预警信息,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汛情、旱情可能造成的相关影响及危害的分析预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向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报告。

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建立正常信息交流和集中分析会商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汛情、旱情有关信息,及时通报各成员单位和各方主体单位。

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特大汛旱情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组织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

(3)工程准备。

对存在病险的在建工程和现有建筑实行应急除险加固,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

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应急方案,开展预案演练,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

(5)物资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

(6)通信准备。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

(7)防汛防台抗旱检查。

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预警预防行动江河洪水预警。

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水位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依据。

山洪灾害预警。

凡可能遭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

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在建建筑工程和现有建筑,应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明确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安全转移方案、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

及时将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下同)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向各有关单位转发,对可能遭遇台风袭击的地方,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

加强对城镇危房、在建建筑工地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

旱情预警。

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城乡生活方面造成的影响。

4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汛情分级级依据预报或实测汛情信息分为四级。

一般汛情(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下同)消息,预报台风可能影响温州;(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预报日降雨量:50—100毫米;(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4—米;(4)沿海最大风力:8级;(5)建筑工地地下室或基坑内严重积水,未影响基坑支护稳定状态,民工宿舍、现有建筑未出现明显安全隐患。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一般汛情。

较大汛情(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预报台风影响较大;(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米;(4)沿海最大风力:9-11级;(5)建筑工地出现严重积水,发生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基坑支护坍塌、大型起重机械倒塌等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较大汛情。

重大汛情(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严重影响温州;(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高于米;(4)沿海最大风力:12-15级;(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 条以上的定为重大汛情。

特殊情况可作特大汛情处理。

特大汛情(1)发布台风(含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下同)紧急警报阶段;预报台风登陆温州或强台风、超强台风严重影响温州;(2)全区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3)潮位温州站高于米;(4)沿海最大风力:16级以上;(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伤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者1条以上的定为特大汛情。

防御重点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食堂、民工宿舍、仓库及脚手架、防护棚、大型起重机械和未达到标准强度的工程部位,特别是基坑、地下室施工和高层建筑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

做好直管公房、居民危旧房屋的排查工作;做好居民危险房屋的应急抢险;协助街道、社区做好危房住户安全转移工作;保障市区居民房屋正常使用。

应急响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按等级实行分级响应。

发生一般汛情,由各地建设(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市管工程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启动应急响应。

各地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位,加强应急值守。

发生较大汛情,事发地建设(房管)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管工程总承包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上报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

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安排各专项组成员值班,各地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位,各专项组其他成员、救援力量待命,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抢险力量到现场支援。

发生重大及特大汛情,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指挥部、省建设厅,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全部到位,应急救援专家、救援力量、“党员突击队”全部待命,必要时请求市指挥部组织专业抢险力量前来支援。

工作内容先期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企业和事发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分别在灾害发生后或接报2小时内将灾害信息向同级政府应急机构报告,并报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

同时,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灾害等级实施相应的先期处置,组织应急、排险、抢修等工作。

预案启动。

事发地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管工程总承包单位接到灾害报告后,应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处置现场指挥部,召集相关专家对灾害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的决策建议,协调部署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支援现场处置行动,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支援。

组织指挥。

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机构指导下行使部门防汛指挥权;各有关单位汛期均实行24小时值班。

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

宣传联络组负责发布汛情公报、防汛紧急警报、灾情;负责转发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

报道汛情、灾情必须真实,不得随意夸张、臆测;天气预报、洪(潮)水预报、汛情公告必须按防汛指挥部、海洋与水利部门提供的材料公布;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需经指挥部审查后才能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