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总复习题1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水文学(单选)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

A、代表性分析B、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C、插补展延洪水资料D、选择设计标准正确答案:B2、皮尔逊 III 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 x 、Cv、Cs 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 ]。

A、xB、CvC、CsD、Cv 和Cs正确答案:A3、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影响时,在水生植物生长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A、呈逆时绳套状B、上抬C、下降D、呈顺时绳套状正确答案:C4、用经验法(Pa,P=KIm)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 Pa,P 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K 愈大B、K 愈小C、K 不变D、K 值可大可小正确答案:A5、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 ]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正确答案:C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 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 为[ ]。

A、f = iB、f < fcC、f = fcD、f > i正确答案:C7、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正确答案:A8、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以前很长的时期内C、某一时刻D、预见期内正确答案:D9、用马斯京根法作洪水预报,当计算时段t = 2kx ( k , x 为该法的两个参数)时预见期为[ ]。

工程水文学习题库整理版

工程水文学习题库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一)问答题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5.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成因规律的例子。

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 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统计规律的例子。

答:(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7.长江三峡工程主要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将涉及哪些方面的水文问题?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

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

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四)问答题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答:地球上的广大水体,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汽,随风向各处输送,并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在地面或海洋上,前者又形成地面、地下径流,回归大海。

地球上这种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再蒸发……的循环过程,称水文循环。

形成水文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具有固、液、气三态转化的特性;再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答:水资源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在一定地区形成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为淡水资源。

因为水文循环年复一年永不停止的进行,水资源也就年年生成,所以是再生资源。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_复习题及答案_FXT392210_1112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一、概念题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2、径流系数:3、洪峰流量模数:4、露点:5、流域面积:6、对流雨:7、河网密度8、连序系列9、水文测站10、水循环11、重现期12、设计洪水13、流量历时曲线14、推移质输沙率15、单位水样含沙量16、多年平均输沙量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_____________状态。

3.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段。

6.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流域。

7.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等。

8.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______雨。

9.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2.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______变化和______变化来描述。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

填空: 1.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2.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4.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

选择:1.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2.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 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判断:1. 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2.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1.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案: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计算: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答案: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

填空: 1.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2.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3.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4.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

选择:1.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2.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 水资源是一种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判断:1. 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2.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1.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案: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计算: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 =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答案: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

(完整版)工程水文学试题.doc

(完整版)工程水文学试题.doc

(1-2 章计算 )1.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 725m和 425m,河段长 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

a、0.25b、2.5c、2.5%d、2.5‰3.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

a、450mm b 、500mm c 、950mm d 、1400mm4. 某流域面积为2 3500km,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 /s ,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 。

a、887.7mm b 、500mm c 、 473mm d 、 805mm5. 某流域面积为 2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31000km,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m/s ,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a、0.55b 、0.45 c 、 0.65 d 、0.682 2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 10 L/(s ·km) ,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a 、 315.4mmb 、587.5mmc 、463.8mmd 、408.5mm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2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3 3 3 3a、150m/s b 、15 m /s c 、 74m/s d 、18m/s10. 某闭合流域面积 F =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1400mm ,多年平均流量 Q = 20m3 / s ,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 F =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 E 器 = 2000mm ,蒸发皿折算系数k= 0.8 ,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

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m3 /s)为多少?11.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P = 1400 mm,多年平均流量Q = 15m3 /s ,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0.8 ,水面面积为 F 水=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E 陆。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1

工程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1

期中自测(一)单项选择(1) 潜水又称。

(A)浅层地下水(B)土壤水(C)深层地下水(D)地表水参考答案:A (2) 深层地下水是的地下水(A)具有自由水面(B)有压(C)无压(D)负压参考答案:B (3) 径流深是值。

(A)瞬时(B)时段(C)固定参考答案:B (4) 下渗率是值。

(A)瞬时(B)时段(C)固定参考答案:A:(5) 常采用表示地表径流深。

(A)Qs(B)Rs(C)Qg (D)Rg参考答案:B (6) 当降雨强度下渗强度时才有可能出现地表径流(A)大于(B)等于(C)小于参考答案:A:(7) 在一次暴雨过程中,不一定是降雨损失。

(A)植物截留(B)洼地蓄水(C)下渗量(D)蒸散发量参考答案:C (8) 雨量观测读数精确到。

(A)0.1mm(B)1cm(C)0.1m3/s (D)三位有效数参考答案:A (9) 水位观测读数精确到。

(A)0.1mm(B)1cm(C)0.1m3/s(D)三位有效数参考答案:B (10) 河道枯季径流的主要补充源是。

(A)地表径流(B)壤中流(C)地下径流参考答案:C (11) 洪峰模数是值。

(A)瞬时(B)时段(C)固定参考答案:A (12) 流域蓄水增量的多年平均值是。

(A)有限的量(B)无限的量(C)0参考答案:C (13) 最接近水面蒸发的是观测值。

(A)20cm蒸发器(B)80cm套盆蒸发器(C)E601蒸发器(D)100m2蒸发池参考答案:D (14) 流域土壤含水量可以转换为。

(A)地下径流(B)蒸散发量(C)壤中流(D)地表径流参考答案:B (15) 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转换成水面蒸发的折算系数大小与无关。

(A)月份(B)地区(C)蒸发期型号(D)蒸发量大小参考答案:D:(16) 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为。

(A)湿润带(B)半湿润带(C)半干旱带(D)干旱带参考答案:A (17) 河道糙率增加则水流速度。

(A)增加(B)减小(C)不变参考答案:B (18) 同等条件下,流域面积增加则增加。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6298 工程水文(二)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工程水文学》●主编:邱大洪●出版社:人民交通●版次:2011年第4版●适应层次:本科部教学使用目录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 (1)第2章: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第3章:河川水文测验 (2)第4章:水文统计基础知识 (2)第5章:河道工程设计水位及流量推求 (3)第6章:海浪 (4)第7章:潮汐与近岸海流 (5)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6)二、多选题 (16)三.判断题 (17)四.填空题 (21)五.名词解释题 (25)六.简答题 (26)七.计算题 (28)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30)二、多选题 (30)三.判断题 (30)四.填空题 (30)五.名词解释题 (34)六.简答题 (37)七.计算题 (46)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绪论一.主要容(1)水文循环(2)水量平衡(3)河川和海洋资源(4)水文学及其研究方法二.重点(1)水文循环(2)水文学及其研究方法。

三.难点水量平衡第2章河川水文基础知识一.主要容1.河流和流域(1)河流的形成与分段(2)河流的基本特征(3)流域的基本特征(4)流域面积的确定方法(5)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2.河川径流(1)径流形成过程(2)径流形成的影响因素3. 河川水文情势(1)河川水文情势的主要特性(2)径流的度量单位二.重点(1)河流的基本特征(2)流域的基本特征(3)流域面积的确定方法(4)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5)径流的度量单位三.难点(1)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径流的度量第3章河川水文测验一.主要容1.水文测站(1)水文站的分类(2)测站布设的一般要求2.水位观测(1)水位观测设备(2) 水位观测的容和要求(3)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3.流量测验(1)断面测量(2)流速测量仪器与观测方法(3)流量计算的主要工作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2)不稳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影响因素(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应用(4)流量资料整理二.重点(1)水位观测及资料整理(2)断面测量(3)流速测量(4)流量计算(5)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三.难点(1) 流量计算(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第4章水文统计基础知识一.主要容1.水文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概率与频率(2)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3)累积频率曲线(4)水文变量的分布参数(5)分布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6)皮尔逊Ⅲ型分布(7)重现期2.水文统计参数的估计方法(1)总体与样本(2)矩公式法(3)统计参数的抽样误差(4)求矩适线法3.频率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1)基准面变化对参数的影响(2)负偏的频率计算(3)特大洪水的处理4.相关分析(1)相关关系及其分类(2)直线相关的分析方法(3)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4)相关分析的应用——水文资料的插补展延二.重点(1)累积频率曲线(2)重现期(3)统计参数的定义公式及物理含义(4)理论频率曲线(5)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6)特大值处理(7)直线相关的分析方法三.难点(1)理论频率曲线(2)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3)特大值处理(4)相关系数计算第5章河道工程设计水位及流量推求一.主要容1.设计洪水(1)码头前沿设计水位频率标准(2)洪水过程三要素(3)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4)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方法(5)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6)施工设计洪水2.设计通航水位与设计流量(1)通航保证率(2)设计通航水位频率标准(3)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推算方法(4)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方法(5)资料短缺条件下设计通航水位推求(1)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2)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的推算方法三.难点(1)施工设计洪水(2)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第6章海浪一.主要容1.海浪要素和分类(1)波浪要素(2)波浪分类2.风况基础知识(1)空气运动的作用力(2)风的类型(3)风的观测(4)测风资料的整理3.海浪观测(1)波浪观测的常用仪器及观测方法(2)海浪资料的整理4.海浪要素统计规律(1)固定点波高的统计分布(2)固定点波高的理论分布函数(3)特征波及其相互关系5.根据海浪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波浪(1)设计波浪的两个标准(2)有长期测波资料时设计波浪的推算方法(3)由短期测波资料推算设计波浪6.根据气象资料推算风浪尺度(1)风浪形成机理(2)风场三要素(3)风浪成长的三种状态(4)风场要素确定方法(5)利用风场要素推算风浪要素(6)涌浪要素的推算7.波浪的浅水变形计算(1)水深变浅引起的波浪变形(2)折射现象引起的波浪变形(3)波浪的近岸破碎(4)波浪的绕射与反射(1)波浪要素(2)风的形成及类型(3)固定点波高的统计分布及其理论分布函数(4)特征波及其相互关系(5)根据海浪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波浪(6)波浪的浅水变形计算三.难点根据气象资料推算风浪尺度第7章潮汐与近岸海流一.主要容1.潮汐现象及其成因(1)太阳、月球的视运动(2)潮位观测与潮位过程线(3)潮汐类型(4)潮汐不等现象2.设计潮位推算(1)基准面和特征潮位(2)设计高、低水位的推算方法(3)极端高、低水位的推算方法3.近岸海流(1)外海海水的流动形式(2)潮流现象及其分类(3)漂流与波浪流(4)海流的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二.重点(1)潮汐现象及其成因(2)潮汐类型(3)基准面和特征潮位(4)设计潮位的推算方法(5)海流的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三.难点(1)潮汐不等现象(2)漂流与波浪流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形成风的主要因素为( )。

A、气压、温度、大气密度B、气压梯度力、科氏力c、地球自转、天体引力D、低气压中心、高气压中心2、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B、提高系列的代表性C、提高系列的可靠性D、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3、水文资料的插补延长,其目的是( )。

A、分析其可靠性B、找出其丰枯化C、提高对总体的代表性,减少设计成果的抽样误差。

D、完善数据结构,分析其规律性,提高水文预测准确性。

4、河川水文情势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地区性B、周期性C、模糊性D、重复性5、水文站属于( )。

A、国家基本水文站B、实验水文站C、水位站D、专用水文站6、水文循环的动力来源于( )。

A、海洋蒸发B、太阳辐射C、人类活动D、大气环流7、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 ).A、0.4%B、I.1%C、1.5%D、1.8%8、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

A、相当B、小C、平缓D、大9、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达到平衡时产生的风称为( )。

A、地转风B、梯度风C、旋衡风D、台风10、进行水文调查的目的是( )。

A、使水文系列延长一年B、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C、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D、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11、频率为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 )。

A、5年一遇B、95年一遇C、20年一遇D、200年—遇12、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l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

A. 408.5mmB. 587.5mmC. 463.8nunD. 315.4mm13、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x、C V不变,增大C S值时,则该频率曲线( ).A、两端上抬、中部下降B、向上平移C、呈顺时针方向转动D、里逆时针方向转动14、波浪的浅水变形中由波浪的折射产生的变形正确的是( ).A、D=Lo、C>Co、T>ToB、L<Lo、C<Co 、T=ToC、L<Lo、C=Co、T<To D.、L<Lo、C=Co、T <To15、某年径流量的频率为85%,意味着平均每百年中有85年的年径流量( ).A、小于或等于该年径流量B、等于该年径流量C、大于或等于该年径流量D、出现在该年径瀛量附近16、设计洪水是指( )。

A、历史最大洪水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c、任一频率的洪水D、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17、累积频率波高Hr与极大值波高Hp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H4%=H1/10 B. H1/3=H33%C. H1/10=H10%D. H1//3>H13%18、形成海啸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A、气压、温度、大气密度B、海底地震C、地球自转、天体引力D、低气压中心、高气压中心19、黄海基面是验潮站( )年的平均海平面。

A、17B、18 C. 19 D、2020、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流域渗透B、坡面漫流C、河槽集流D、降水21、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

A、前者较大B、前者较小C、二者相等D、无法肯定22、径流的的影响因素中,蒸发属于( )。

A、下垫面因素:B、气候气象因素C、人类活动的影响D、以上都不是23、基本水文站的布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布设基线和基本测流断面B、布设水准点C、布设测流点D、设立水尺基点及水尺24、某时段的径流系数指该时段的( ).A、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B、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之比C、径流量与蒸发量之比D、径流量与降水量之比25、频率为95%的枯水,其重现期为( )。

A、20年一遇B、95年—遇C、5年一遇D、200年—遇26、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 ).A、输沙率、流量B、含沙量、输沙率C、含沙量、流量D、输沙率、输沙量27、可能最大洪水是指( )。

A、流域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B、历史上的特大洪水C、可能最大暴雨对应的洪水D、稀遇设计频率的洪水28、用经纬仪测量起点距时,已知基线长度为50m,某一处基线和测深垂线的夹角为30度,则此处的起点距为( )m。

(保留两位小数)A、5.00B、43.30C、86.60D、28.8729、把年径流深Cv等值线圈应用到小流域上时,一般较实际的Cν值( ).A、偏小B、偏大C、相等D、不一定30、扇形流域的径流历时T1与相应羽毛形流域历时T2相比较,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TI=T2 B. T1<T2C、T1>T2D、以上描述均不对,两者历时无法比较31、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32、波浪的浅水变形中由水深变浅产生的变形正确的是( ).A、L=L O、C>C O、T> T OB、L<Lo、C=Co、T<T0C、L<Lo、C=C O、T<ToD、L<L O、C<Co.、T=To33、径流的影响因素中,植被属于( ).A、下垫面因素B、气候气象因素C、人类活动的影响D、以上都不是34、在防洪计算中,水库本身的防洪标准为Pl,水库下游地区防洪标准为P2.一般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