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6课 海洋世界|苏少版 (共24张PPT)(1)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 海洋世界》说课稿3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海洋世界》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6课海洋世界》是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表现海洋世界中的生物和景象。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资料,以及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加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提高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通过以前的学习,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同时也喜欢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但是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还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海洋生物的了解也比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分析海洋生物的图片,了解和掌握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海洋世界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绘画、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海洋世界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海洋世界》。
2.讲解与示范:讲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 海底世界|苏少版 (1)

《海底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并能画出几种鱼的基本外形。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能画各式各样的鱼的基本外形。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等因素对海洋生物进行装饰教具准备:海洋鱼类头饰、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彩铅、油画棒、主问题1:鱼儿的外形像哪些几何形状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主问题2:学会用点、线、面进行装饰自学要求故事表演1、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小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小组讨论讨论,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个角色,一会请同学们来表演。
2、讨论时间到,包括旁白一共有6个角色,请六位同学来做做小演员。
3、故事表演的真有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底世界》,先把课本打开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合作要求初步感知你知道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呢?两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时间到,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位同学说一个。
我们班的同学知识面真是丰富啊,听完你们的介绍,老师觉得大海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这么神奇的海洋世界里什么最多呢?(鱼)启迪领悟探索体验1、图片欣赏海洋生物2、除了这些海洋生物,老师今天请来了几位鱼儿朋友,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像哪些几何形状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板书:简化外形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鱼儿们美丽的身姿,请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看一看鱼的花纹和颜色。
看图片2找点、线、面(时什么让鱼儿这么美呢)板书:装饰方法:点线面欣赏图片海底图片:这里的鱼儿好看吗?为什么?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所以除了点线面,色系也可以让海底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看,这是你们小伙伴的作品,我们找一找画中有哪些点线面,小组讨论讨论观察示范掌握方法老师看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试一试了,,别着急,老师也想试一试,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示范海草、鲨鱼、海鱼、章鱼、礁石等展示评价分享快乐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外形,点、线、面、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
创意绘画多彩的海底世界ppt课件

海洋中的光照条件随着深度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上层海水阳光充足 ,而深海则是一片黑暗。
海流与潮汐
海流和潮汐对海洋生物的迁徙和繁殖有重要影响。一些海洋生物会利 用海流和潮汐进行长途迁徙。
高压与缺氧
深海中的高压和缺氧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一些特殊的 生物种类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策略。
描绘奇特的深海生物,如巨型章 鱼、发光鱼等,增加画面的神秘
感和趣味性。
2024/1/25
16
浅海明亮环境描绘
采用明亮的蓝色和绿色调,表现 浅海的清澈和明媚。
2024/1/25
细腻刻画海底的珊瑚礁、海草等 生物群落,展现丰富多彩的海洋
生态。
描绘浅海中的鱼类、海龟等生物 ,展现它们自由游弋的场景。
17
画家C的作品
通过抽象手法表现海洋的流动与变幻,如《海浪之舞》等。
2024/1/25
20
学生创意绘画作品展示
2024/1/25
作品1
01
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描绘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珊瑚礁场
景。
作品2
02
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海底火山的奇观,将火山的炽热与海洋的宁
静形成鲜明对比。
作品3
03
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章鱼,展现了海洋生物
注意海藻类植物的动态表现,通过线 条和色彩的变化展现其摇曳生姿的姿 态。
2024/1/25
选择合适的画笔和颜料,运用笔触和 色彩表现海藻类植物的柔韧性和光影 效果。
14
04
海底场景创意绘画展示
2024/1/25
15
深海黑暗环境表现
使用深蓝色和黑色调,表现深海 的神秘和幽暗。
小学美术《海底世界》教学课件

03
04
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海底的深邃和神秘 感。
探讨海底构图的规律,如前景、中景、背 景的层次感。
05
06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构图 表现海底的空间感。
海底世界的创作技巧与表现形式
实践创作技巧与表现形式 •·
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 、油画棒、彩色铅笔等。
讲解绘画技巧,如涂色、混色、点彩 等。
。
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分析
本次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了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了他们的 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缺点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加强课堂 管理。同时,由于学生的绘画基础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完 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主题讨论
设定主题如“我心中的海 底世界”,让各小组进行 讨论并创作自己的海底世 界绘画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 班同学共同评价,促进相 互学习和交流。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美丽的海底图片或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图片展示
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海底生物和场景 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种类的海洋 生物和它们的生态环境。
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形式展示海底世界的动态景 象,如鱼儿游动、海草摇曳等,增强 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和理解。
小组合作与讨论
01
02
03
小组划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组 织讨论和总结。
小学美术《海底世界》课件

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与海底世界相关的素材,为创作提供
灵感和参考。
创作实践
03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将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知识运用到
创作中,完成自己的海底世界作品。
04
实践应用
主题创作
创作内容
1. 确定主题
2. 构思草图
3. 细节描绘
4. 色彩搭配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海 底世界。可以包括海底 的生物、植物、景色等 元素,鼓励学生使用各 种绘画技巧和材料来表 现。
海底生物的习性
繁殖方式
海底生物的繁殖方式多种 多样,有的通过产卵繁殖 ,有的则通过胎生繁殖。
捕食习性
海底生物的食物来源广泛 ,有的以植物为食,有的 则以其他动物为食。
栖息地选择
不同的海底生物对栖息地 的选择也不同,有的喜欢 在珊瑚礁中生活,有的则 喜欢在深海平原中生活。
03
技能训练
绘画技巧
线条描绘
教学内容回顾
本课主要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以及色彩 搭配,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海底 世界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海 底世界作品;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和细节 刻画技巧。
学习收获
知识技能
学生学会了观察和描述海底世界的生物和环境,掌握了基本的绘 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评价标准
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技术、色彩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
评价过程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拓展活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 海 洋 世 界|苏少版 (1)

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美术《海洋世界》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在本单元中处于引导的地位,为以后《鱼的纹样》《做做海洋生物》和《海洋怪兽》等课做好铺垫。
本课围绕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学生进行有趣的教学和交流,力求使学生对海洋中多姿多彩的生物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观察和礼节学习海洋生物的回话方法,表现奇异绚丽的海洋世界。
本课使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单一走向丰富,也为学生认识大自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瑰丽,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并且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特征,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技能目标:学会用各种方法描绘海底世界中的海洋生物,能够表现争奇斗艳的海底世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
教学难点:画面生动有趣,色彩鲜艳亮丽,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的课件。
海洋等实物。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方面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师: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声音?(大海)师:你们了解大海吗?在你们的印象中大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从外太空看我们的地球是蓝色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师小结:在远古的时候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
现在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地球仍是海洋。
出示地球仪。
瞧,这些蓝色的地方就是海洋。
海洋有四十多亿岁了______地球仪——出示课题。
(二)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师:在蓝色的海洋中生活着许多我们熟悉的海洋生物。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带的海洋生物标本。
同学们了解那些海洋生物,清说一说。
出示海螺。
老师桌子上还有漂亮的珊瑚,谁来说说它长得像什么呀?有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带来的海洋生物标本?看,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支的鹿角;鱼儿在珊瑚中穿梭,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簇红缨,好看极了,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眼球。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 海洋世界》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海洋世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海洋世界》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和描绘海洋生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海洋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描绘海洋生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海洋生物的描绘方法,表现出海洋世界的生动与有趣。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线条、颜色和构图来表现海洋生物的特征和神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海洋世界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海洋生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描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海洋世界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海洋的神秘与魅力,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海洋生物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分析其线条、颜色和构图等特点,然后让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的海洋生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海洋世界》教学课件

2.想一想:鱼类的形状有哪些
我们很少有机会, 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去, 欣赏海洋生物的奇异瑰丽, 只能在影视和图书里, 见到它们的身姿。 让我们用画笔, 再现它们的神气。
小丑鱼
3.赏一赏:优秀的作品
学生作品《多彩的鱼》
3.赏一赏:优秀的作品
学生作品《炫彩的海洋世界》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水粉绘画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水彩笔绘画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黏土制作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制作自己的海洋世界吧! 鱼:鱼头、鱼鳍、鱼身、鱼尾。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制作自己的海洋世界吧!
退出
1.看一看:美丽的海洋世界 2.想一想:鱼类的形状有哪些 3.赏一赏:优秀的作品
4.动动手:你也可以做出来
1.看一看:美丽的海洋世界
炫彩的鱼
1.看一看:美丽的海洋世界
2.想一想:鱼类的形状有哪些
狮子鱼(对称形)
2.想一想:鱼类的形状有哪些
条纹鱼(称形)
2.想一想:鱼类的形状有哪些
比目鱼(不对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