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合集下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4
注意:1.用欧姆定律列方程时,一定要在 图中标明正方
向。
2.为避免欧姆定律中的负号在解题时漏掉,我们一
般将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取相同,称为关联
选取.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功率性质(功率方向)的判别? 问题的引出:1. 由于电源有时会以反电动势形式出现 2. 判定某二端网络功率的性质的需要 功率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 它向外电路提供电能,称为发 出功率 或称电源性质; 电源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 它从外电路吸收电能,称吸收 功率 或称负载性质; 负载性质 若某电路元件或二端网络,即不吸收又不发出电能,称零 功率。 功率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源: 提供信息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扬声器
话筒
放 大 器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负载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 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 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 2 电路模型
在实际分析中,可将实际电路理想化,即在一定 条件下突出主要的电磁性质, 忽略起次要因素的影响, 由一些理想元件组成电路模型。 例:白炽灯通过电流 消耗电能 (电阻性) R 忽略 L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 + +
U 6V I 2A (a) R U 6V I –2A (b) R


U 6 解: 对图(a)有, U = IR 所 以: R 3Ω I 2 对图(b)有, U = – IR 所以 : R U 6 3Ω I 2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Ia a
Rab
Ib
Rbc Rca
Ic b
C
电阻Y形联结
电阻形联结
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a、Ib、Ic)一一相等, 对应端间的电压(Uab、Ubc、Uca)也一一相等。
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5
Rb
b +

12V
12V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Ra
Rab
Rab Rca Rbc
Rca
48 Ω 448

44
84
Rb 4 4 8 Ω 1 Ω Rc 4 4 8 Ω 2 Ω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I1 a
Ra Rb
Rb Rc Rc Ra Rb
Ra
Rab Rca Rab Rbc Rca
Rb
Rbc Rab Rab Rbc Rca
Rc
Rca Rbc Rab Rbc
Rca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Ia
a
Ra Ib Ic b Rb
Rc Y- 等效变换 C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路
电动势 E 电流 I 电流密度 J l 电阻 R S I + E R _
I E R E l S
l
S

F NI l Rm S
4. 磁路分析的特点 (1)在处理电路时不涉及电场问题,但在处理磁路时离 不开磁场的概念; (2)在处理电路时一般可以不考虑漏电流,但在处理磁 路时一般都要考虑漏磁通; (3)磁路欧姆定律和电路欧姆定律只是在形式上相似。 由于 不是常数,其随励磁电流而变,磁路欧姆定律 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只能用于定性分析; (4)在电路中,当 E=0时,I=0;但在磁路中,由于有 剩磁,当 F=0 时, 不为零;
7
例: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 匀的,磁导率为,试计算线圈内 部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半径为x处各点的磁场强度为 NI Hx lx NI I 故相应点磁感应强度为 Bx Hx
lx
N匝
x
Hx S
由上例可见,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度 H 只与电流 大小、线圈匝数、以及该点的几何位置有关,与磁 场媒质的磁性() 无关;而磁感应强度 B 与磁场媒 质的磁性有关。
磁路的欧姆定律是分析磁路的基本定律 1. 引例 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 匀的,磁导率 为, 试计算线圈内部 的磁通 。
解: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有
N匝 xBiblioteka H dl I设磁路的平均长度为 l,则有 B NI Hl l l S

S I
Hx
即有: Φ NI F
在例1(1),(2)两种情况下,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 小的电流0.39A,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铸铁材料 铁心的截面积和硅钢片材料铁心的截面积,哪一 个比较小? 【分析】 如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电流0.39A, 则铁心中的磁场强度是相等的,都是260 A/m。 查磁化曲线可得, B铸铁 = 0.05T、 B硅钢 =0.9T, B硅钢是B铸铁的18倍。 因 =BS,如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则铸铁铁 心的截面积必须是硅钢片铁心的截面积的18倍。 结论:如果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励磁电流,要 得到相等的磁通,采用磁导率高的铁心材料,可 使铁心的用铁量大为降低。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电路如图所示。
I = 0.28A I = – 0.28A
电动势为E =3V
+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E
3V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电动势 E
单位
A、 kA、 mA、 μA V、 kV、 mV、 μV
电 压 U V、 kV、 mV、 μ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 电 位 - 高 电 位 )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 电 位 - 低 电 位 )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U
R

泡 R0
导线
手电筒电路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讨
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全套完整-20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全套完整-20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1) 由逻辑状态表写出逻辑式 取 Y = 1 ( 或Y = 0 ) 列逻辑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取Y= 1
A BC Y
0 00 0 0 01 1
0 10 1
一种组合中,输入变量 之间是“与”关系,
0 11 0 1 00 1
1 01 0 对应于Y = 1,若输入变量为 1 1 0 0
1 ,则取输入变量本身(如 A); 1 1 1 1
廊的A、B、C三地各有控制开关,都能独立进行控制。
任意闭合一个开关, 灯亮;任意闭合两个开关, 灯灭;
三个开关同时闭合,灯亮。设A、B、C代表三个开关
(输入变量);Y 代表灯(输出变量)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设:开关闭合其状态为 1 ,断开为 0
灯亮状态为 1 ,灯灭为 0
1. 列逻辑状态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要求:
1. 掌握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符号、真值 表和逻辑表达式。了解 TTL门电路、CMOS门电 路的特点;
2. 会用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化简逻辑函数; 3. 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4. 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常用组合逻辑
证明: A AB A AB AB A+AB = A
A B( A A) A B
(5)AB ( AB ) A
对偶式
(6)( A B)( A B ) A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0. 5. 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逻辑状态表 表示方法 逻辑式
逻辑图 卡诺图 下面举例说明这四种表示方法。 例:有一T形走廊,在相会处有一路灯, 在进入走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汇总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汇总

4.旋转磁场的转速
旋转磁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的极对数 p=1时
n0 60 f1 (转/分) 0 o 工频: f1 50 Hz
Im I m
i i A
i B iC
t
A
n0 3000 (转/分)
A Y C
N
Z Y B
A
S
C N
Z
Y B C
N
Z B
S
S
X
X
X
p=2时
C
X
Y
A
30

N
n (1 s )n0 异步电动机运行中: s (1 ~ 9)%
n0 n s 转差率s n 100% 0 转子转速亦可由转差率求得
例1: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 n=975 r/min,电源频率 f1=50 Hz。试求电动机的 极对数和额定负载下的转差率。 解: 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同步转 速的关系可知:n0=1000 r/min , 即 p=3 额定转差率为
第8章 交流电动机
本章要求:
1. 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转动 原理。 2.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掌握 起动和反转的基本方法, 了解调速和制动的 方法。 3. 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的意义。
第8章 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的分类: 同步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 三相电动机 单相电动机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 2. 1 旋转磁场
1.旋转磁场的产生 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三 相交流电(星形联接)
iA
i A I m sint iB I m sint 120 iC I m sint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主要是计算 电路中器件的端子电流和端子间的电压,一 般不涉及器件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 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RS

US
导线
电路模型灯泡 R源自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i(t)limΔqdq Δt0 Δt d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强度定义说明图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单位:A(安培) kA、mA、A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i 参考方向
i
A
实际方向 B A
i>0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i <0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
i
A
B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2 .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 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 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流的参考方向设成从a流向b, 电压的参考方向设成a 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这样所设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称为参考方向关联。设在dt时间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移 动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点至b点电压u意味着单位正电荷 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那么移动dq正电荷电场力 做的功为dw=udq。电场力做功说明电能损耗,损耗的这部 分电能被ab这段电路所吸收。
U
(1)用箭头:
A
B
(2)用正负极性: A +
U
B
(3)用双下标: A
UAB
B
参考方向
+U

+ 实际方向
U >0
参考方向
+U

实际方向 +
U <0
3.电位: 电路中为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
一点为参考点,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 为该点的电位。
用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一、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主要有电压、电流、电荷、磁通、 电功率、电能量等。
它们分别用U、I、Q、 分别表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1.电流(current):
带电质点的有规则的定向运动。
电流:虽然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但可通过电流的各 种效应(譬如磁效应、热效应)来感觉它的客观存在,这 是人们所熟悉的常识。所以,毫无疑问,电流是客观存 在的物理现象。为了从量的方面量度电流的大小,引入 电流强度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量定义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用i(t)表示, 即:
1.3 电功率和能量 一:电功率
单位时间做功大小称作功率,或者说做功的速率称为 功率。在电路问题中涉及的电功率即是电场力做功的速率, 以符号p(t)表示。功率的数学定义式可写为 :
p(t) dw(t) dt
式中dw为dt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功率的单位为瓦(W)。 1瓦功率就是每秒做功 1 焦耳,即1W = 1J/s 。
定义电压示意图
u(t) dw(t) dq(t)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式中dq为由a点移至b点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dw是 为移动电荷dq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为焦耳(J)。电位、电压 的单位都是伏特(V), 1V电压相当于移动1C正电荷,电场力所 做的功为 1J。在电力系统中嫌伏特单位小,有时用千伏(kV)。 在无线电电路中嫌伏特单位太大,常用毫伏(mV)、微伏(μV) 作电压单位。
从电位、电压定义可知它们都是代数量,因而就有参考 方向问题。电路中,规定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 方向。但在复杂的电路里或在交流电路里,两点间电压的实 际方向是经常改变的,这给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计算带来困 难,所以也要对电路中两点间电压设出参考方向。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压参考方向有三种表示方式: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
物理量 电流 I
电压 U
实际方向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单位
kA 、A、mA、 μA
kV 、V、mV、 μV
电动势E
低电位 高电位 (电位升高的方向)
kV 、V、mV、 μV
注意:它们是标量,规定方向是为了便于电路的计算。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电功率、能量 3. 基本电路元件特性 4. 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电路:
由电路器件和电路部件相互连接而成,它为 电流的流通提供路径,具有传输电能、处理信 号、测量、控制、计算等功能。
主要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及开关等构成 电源:电池、发电机、信号源等
负载:用电设备
二、电路模型 (circuit model) 1. 理想电路元件:
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的假想元件;
其u、i关系可用数学式子表示(建模)。
几种基本的电路元件: 电源元件 电阻元件 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2. 电路模型: 由理想电路元件互相连接的电路(而不是
实际的电路)。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电路理论的入
号,但实际方向不变。
同电流一样,两点间电压数值的正与负是 在设定参考方向的条件下才有意义。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
电位与电压的区别是什么? 要讨论电位,必须在电路中选择一个参
考点,令参考点电位为零,电位值是相对的, 参考点选取不同,各点电位会随之变化。电压 是电路中两点间电位差,电路中两点间电压是 固定的,不随参考点变化而变化。所以各点的 电位高低是相对的,而两点间的电压是绝对的。
4.关联参考方向 i
+
U
-
关联参考方向
i
-
U
+
非关联参考方向
例: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 问对A、 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否?
i

AU B

答: A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
注意: (1)参考方向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2) 在计算过程中不得改变。 (2)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