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初中语文考试试卷
小学升初中必刷题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拂拭(fú shì)B. 拙笨(zhuō bèn)C. 憔悴(qiáo cuì)D. 峰回路转(fēng huí huí zhuǎn)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满志B. 美轮美奂C. 鸡鸣狗盗D. 蹉跎岁月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C. 小明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老师刮目相看。
B. 这个问题太过复杂,我们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没有决断力。
D. 他这次考试考砸了,感到非常沮丧。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大的幕布。
B. 这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始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阅读下面的段落,回答问题。
1. 文章开头提到苏轼“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请举例说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2分)2. 文章提到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请列举一例说明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2分)(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回答问题。
1. 文章中提到苏轼“始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2. 文章最后提到苏轼“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3分)三、作文(50分)题目:我心中的英雄要求: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稳重B. 跌倒C. 欣慰D. 呼啸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小明在学习上很努力,但他总是考不好。
B.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会唱歌跳舞。
C. 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很有教育意义。
D. 老师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
3. 下列词语中,与“波涛汹涌”意思相近的是()A. 风平浪静B. 翻江倒海C. 碧波荡漾D. 水波不兴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从东方升起。
B. 小明像小猴子一样聪明。
C. 那座山像一把利剑。
D.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5.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相近的是()A. 不断进步B. 好上加好C. 一丝不苟D. 全心全意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B. 小明喜欢画画,唱歌,跳舞。
C. 那个公园里有湖、有桥、有亭子。
D. 老师告诉我们,要认真学习,天天向上。
7. 下列词语中,与“坚定不移”意思相近的是()A. 坚定不移B. 坚定不移C. 坚定不移D. 坚定不移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B.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C. 小明在学习上非常努力。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9. 下列词语中,与“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是()A. 严谨认真B. 坚定不移C. 全心全意D. 不断进步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那只狗非常大,像一头狮子。
B. 小明跑得很快,像一阵风。
C. 那本书很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D. 小红非常聪明,是个天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孟子》一书中,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名句,这句话告诉我们()。
2. 《三国演义》中,曹操曾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句,表达了()。
3.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写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表达了()。
小学升初中考试卷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悲叹(bēi)B. 悲伤(bēi)C. 悲凉(bēi)D. 悲歌(bēi)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B.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人听了还想听。
C. 他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灾区的人们。
D. 这个苹果又大又红,非常好吃。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操场(cāo chǎng)B. 操场(cāo cháng)C. 操场(cāo chàng)D. 操场(cāo chàng)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这座山像一条巨龙。
答案:B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踏实(tà shí)B. 踏实(tà shí)C. 踏实(tà shí)D. 踏实(tà shí)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太阳露出了笑脸。
C. 小河在静静地流淌。
D. 雨滴像珍珠一样落在地上。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把书包放在了桌子上。
B. 她把书给我,我给她苹果。
C. 我把苹果给妈妈,妈妈给了我书。
D. 妈妈给了我书,我把苹果给了她。
答案:D8.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他把球踢进了篮筐。
B. 她把书读完了。
C. 他把笔写完了。
D. 她把水喝完了。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没有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商店买了水果和蔬菜。
B.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
C.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D. 我喜欢画画,也喜欢写作。
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小学升初中考试卷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溜(liū)B. 骑(jì)C. 着(zháo)D. 着(zhuó)答案:D2. 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蹦(bèng)B. 剥(bō)C. 膀(bǎng)D. 剥(bō)答案:A3.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B. 沉默无言C. 沉默无言D. 沉默无言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B. 小明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欢。
C. 小明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D. 小明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欢。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小明跑得很快。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小明跑得很快。
答案:A二、填空题6. 《月光曲》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以及他关爱穷苦人民的优秀品质。
7. 《小鲤鱼跳龙门》这篇课文通过小鲤鱼们跳龙门的经历,告诉我们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8.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威势所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
9.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0. 《窃窃私语》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要大声喧哗。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月光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月光下创作《月光曲》的故事。
他来到一个海边的渔村,听到一位姑娘弹琴,被她的琴声所打动,于是创作出了著名的《月光曲》。
12. 请简述《小鲤鱼跳龙门》这篇课文的主要思想。
答案:《小鲤鱼跳龙门》这篇课文通过小鲤鱼们跳龙门的经历,告诉我们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13. 请简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主要寓意。
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升初中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zhì: ()手可热两军对()孤注一()闲情逸()hé: ()泽而渔()东狮吼chóu: 壮志难()一()莫展二、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呀。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3.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就放弃的。
(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4.()考试不难,()方法和规范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
(填关联词)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1.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2分)2.我知道,妈妈很忙,没有功夫去看电影。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分)3.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休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缩写句子: (2分)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
(3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1)请用简洁的语文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
(4分)作品简介:感悟:(2)读名著填空: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6分)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
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升初中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脉.脉含情(mài mó)栖.息(qīxī )哼.歌(hēng hng )见微知著.(zhuózhù )间.断(jiān jiàn )单调.(diào tiáo )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1.cán yáng()下,一湾清泉静静地向东流去;山村中,正有袅袅chuī yān ()升起。
2.多么kǒng bù()的kù xíng()都吓不倒共产党员,面对mòguǐ()般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做好了xī shēnɡ()的准备。
3.黄昏的荷塘有着jié rán bù tòng()的风景,夕阳的余晖晕染在花瓣上,每一朵荷花都如jiāo mèi()的新娘。
三、选字组词。
(6分)1.开()偏()()难2.伙()搅()()倒3.()物()月()烛4.()缎()怅()密四、解释加点的词。
(4分)1.为是其智弗若..与()2.及其日中如探汤.()3.游园不值.()4.纤纤擢.素手()五、选择题。
(6分)1.选词填空。
(4分)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________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________,可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________,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________ 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2.下列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志向一致的诗句是()(2分)A.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六、给下面顺序混乱的句子合理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6分)()谢谢你们送来的这些礼物,与它们相比,我们的友情更珍贵。
()我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取得了很大进步,()我还想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同桌张海波。
小学升初中入门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装饰装点装扮B. 陶醉沉醉醉心C. 介意麻烦烦恼D. 竭力尽力尽心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喜爱。
B. 由于最近天气炎热,大家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生病。
C. 老师发现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便严厉地批评了他。
D. 我们学校计划在今年内完成新校舍的建设。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窗帘梦寐以求振奋B. 炫耀比喻突破C. 竭尽所能拥抱拖延D. 混淆狂妄自豪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引人入胜。
C.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做早操,然后吃早餐,最后去上学。
B.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阅读小说和历史书籍。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抽出嫩芽,桃花绽放。
D. 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我愿意为您解答。
6.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鸡毛蒜皮胸有成竹知难而进B. 鹿死谁手胸无点墨画龙点睛C. 轻而易举雪中送炭雕虫小技D. 走马观花畏首畏尾畏难而退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正确书写的一项是()A. 拐弯抹角拐弯抹角拐弯抹角B. 风吹雨打风吹雨打风吹雨打C. 鸡飞蛋打鸡飞蛋打鸡飞蛋打D. 水滴石穿水滴石穿水滴石穿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秀。
B. 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很努力。
C. 他因为家里贫困,所以放弃上学。
D. 我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画画。
9.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立竿见影立竿见影立竿见影B. 鹿死谁手鹿死谁手鹿死谁手C. 水滴石穿水滴石穿水滴石穿D. 雪中送炭雪中送炭雪中送炭10.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喜爱。
小学升初中入学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恸(tòng)B. 峰回路转(zhuǎn)C. 璀璨(cuǐcàn)D. 窃窃私语(q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三下午举办运动会,届时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C. 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
D. 这个问题很难,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
3. 下列成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满载而归C. 水滴石穿D. 一帆风顺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竭尽所能(jié)B. 赤手空拳(qún)C. 青出于蓝(lán)D. 一蹴而就(c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______”一句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7. 《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______”一句描绘了小池的美丽。
8. 《所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______”一句描绘了牧童骑牛的情景。
9. 《四季歌》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中“______”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10. 《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文章中“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园子的喜爱。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父亲站起身,拿着一把黑布伞,说道:“我走了,你进去吧,进去吧,这里又脏又冷,你替我好好照应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升初中语文考试试卷小学升初中语考试试卷(辽师附中)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毕业练习卷一、语言积累1、看拼音写汉字(8%d I y u p ci hu a i i a sh i he d i w ur u mg zh dn li a li eng h u hu mg2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几个自寓言的成语。
10%兴国安()排山()海应接不()神机()算完()归赵理直气()衣()楚楚前()后继3. a.将句子补充完整22%⑴锲而不舍,朽木不折;__ , 。
⑵又誉其矛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⑶ ____________ , _______ o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b、根据课填空。
本学期,课中有许多人物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_ 的廉颇,有_______________ 的诸葛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张思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李大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桑娜,有的詹天佑。
.按要求填空⑴ 杜甫是唐代的三大诗人之一,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在积累运用中学习了他的《》。
你课外还学过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诗篇。
⑵ 你在课外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像“日日夜夜”这类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 (名人名言)(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0% (—)、伞的女孩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
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呢!(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
(1.5分)打量(li eng l lang)上浮(f u f du )兴(x ing x Ing)旺2、从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____________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
__ 改。
(1分)4、从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 线。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比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二)理解与感悟。
5、联系上下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因地”在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宜”在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6、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联系上下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 。
(2分)7、从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
(1.5分)(三)、表达。
(2分)8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挪树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 了……⑶老花匠了。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
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⑷“人挪活,树挪死。
”有人说。
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了。
⑺他铲开了!刨开了!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地在地下漫延。
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
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
锄落之处,铮铮有声。
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⑼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⑽“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12)“不砍断怎么挪呀!”(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圍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
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15)“嚓!嚓!嚓!” 一铲,一铲,一铲……(16) “喀!喀!喀!” 一锄,一锄,一锄……(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割断了。
(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叶子还是绿的。
又长出了几片新叶。
又抽出了几条新枝……(31)腊梅新生了!(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积累与运用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3分) ____________ —一息风姿飘—_____ 有声—不经心丰___ 秀美万花______ 谢2、中第(8)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打上O,并改正。
A_ B _____ D」(2分)3、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4、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诗《》,作者是。
(1 分)(二)理解与感悟(5、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写出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4分)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7、“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
句中的“千金”在中指_________________ (1分)8、第(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含义写下。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概括。
①第⑷段到第(2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__(1分)②本的主要内容是(1分)③你认为本作者在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10、朗读第(31)优“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___ ,应读出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1分)三、习作。
30%当前,“非典”疫情给我国的经济,人民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正和“非典病毒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请你给这些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勇士们写一封信。
提示;可以在信中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可以写自己对“非典”的认识,也可以写从他们身上所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