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电能和能量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了解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过程,掌握电能转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电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化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化原理,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原理。

2.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原理。

2.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电能的概念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电能相关的现象,如电灯、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探究电能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电能的概念。

3.电能的转化:引导学生了解电能的转化原理,通过实验和图片,展示电能的转化过程。

4.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与电能和能量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一些图表、流程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化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课:使用工具1.比一比,试一试,粗柄的螺丝刀和细柄的螺丝刀起螺丝钉,哪个要容易?答:粗柄的螺丝刀能更容易地起出螺丝钉。

2.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工具?答: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第2课:杠杆的科学3.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玩压跷跷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答:大人离跷跷板的支点距离小一些,小孩离跷跷板的支点远一些,小孩就能把大人压起来。

4.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应该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收集数据?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或活动手册上(可用斜线或横线记录杠杆尺的状态)。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5.当杠杆的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答:当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的重量相等。

6.讨论拧螺丝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答:因为这是杠杆原理,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螺丝刀力点离支点远,所以省力。

7.剪刀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你能找出它的三个点吗?答:支点在交叉处,重点在剪刀的刀刃口,力点在手柄部。

8.你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吗?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

提绳的位置可以影响秤的最小秤量和最大称量值。

第4课:轮轴的秘密9.你能解答轮轴有什么作用?答:轮轴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

在轮上用力带动轮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10.我们周围哪些东西运用了轮轴原理制成的?答: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自行车车把等是运用轮轴原理制成的。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拉窗帘使用的是什么滑轮,为什么?答:拉窗帘用的是定滑轮。

第6节电能的利用(LY)

第6节电能的利用(LY)

解:设空调在3分钟内消耗的电能为W. 依题意得 1 kW•h = W 3000圈 150圈 1 kW•h W= × 150圈 =0.05 kW•h 3000圈 P=W / t=0.05 kW•h/ (3÷60) h =1 kW
实验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课本P104)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际上是测量 灯泡的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 根据公式:P=UI 可知,测量出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 电流,就能求出灯泡的电功率.
电功的计算式: W= Pt = U I t
单位: J(焦) W(瓦) s(秒) V(伏) A(安)
1 焦=1 瓦· 秒=1 伏· 秒 安·
1 J= 1 W· = 1 V· s s A·
生活中经常说,我们家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
“度”是哪个量的单位? 电功和电能的常用单位 1度=1 kW· h
单位
单位 单位 W=Pt
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 思路:要保证三个灯泡正常发光,通过三个灯泡 的电压应为6V, 所以三个灯泡应并联.
实验电路图:
A ”6V,1.5W” B”6V,2.5W” C”6V,3.5W”
实验表格:
电压/V 功率/W 6 1.5 灯泡A
灯泡B 6 2.5
亮度 较暗
较亮 最亮
灯泡C
6
3.5
6V 在额定电压下,灯泡的额定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结论: 或相同电压下,灯泡越亮,表明灯泡的功率越大。
PZ:普通照明灯泡 220V:额定电压 40W:额定功率 电器在额定 电压下工作 时的功率。 电器上标明 的功率值都 是额定功率。
电器正常工 作时的电压。 电器上标明 的电压值都 是额定电压。
从洗衣机的铭牌上,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2.教学难点: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应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的转换过程,加深对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4.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节能减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能减排,提出具体的建议。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道关于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练习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节能减排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6.电能和能量(教科版)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_________能。

2.我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以获取能量,食物中的能量主要是以________能的形式储存。

人体内的能量,一方面转化成________能的形式,维持我们的体温;另一方面,可以随着我们的跳动、奔跑,转化为我们的________能。

3.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一做各种运动、发声、发光、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_________。

4.冬天冷了,搓搓手感觉暖和,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能量形式有_________。

5.能量有多种形式,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_________。

6.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拉长的橡皮筋、发光的灯泡都具有___________。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___________和一些___________物质中。

二、选择题7.冬天,人们常会搓手取暖,此事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主要是()。

A.热能→机械能B.动能→热能C.机械能→化学能8.明明去安吉外婆家玩时看到山顶有几台风力发电机,它是把()。

A.太阳能转化为风能B.风能转化为动能C.风能转化为电能9.人们使用电瓶车时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动能B.电能→热能C.电能→磁能10.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

A.热能和声能B.光能和声能C.声能和动能11.下图是“混合动力小车”,它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或干电池给电动机供电。

该车行驶时,对各部件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动能→太阳能B.干电池:化学能→电能C.电动机:动能→电能12.冬天,反复摩擦双手就暖和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把()。

A.机械能转化为热能B.热能转化成机械能C.热能转化成化学能13.番茄中储存的能量是()。

第6节 电能(第二、三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第6节 电能(第二、三课时)(2021年初中科学浙教版)

正常工作电流为300 毫安。那么,此LED灯
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多少?
1.8瓦
【例3】有”220V 100W”用电器一只,把它接在 110伏的电路中,实际功率为-------------( D ) A. 100W B. 75W C. 50W D. 25W
用电器的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那么 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几分之几?
V1
L1
V2
L2
灯L1(2.5v0.3A)
条件控制(电流)
相等
灯L2(3.8v0.3A) 相等
亮度(亮、暗)


电压/伏
2.0V
3.0V
(2)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 就要控制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变。
把 2只不同灯泡按图所示方
式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
量通过2只不同灯泡的电流。 观察2只不同灯泡的亮暗,
W = P t = 11 瓦 ×2×3600 秒 11W
= 79200 焦
答:当节能灯接在220 伏的电路中时,通过 灯泡的电流为0.05 安,节能灯消耗的电能为79200 焦。
【练习1】“PZ220-40”的灯泡接在220 伏的电路中,
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0_._1_8_安,它在1 小时内消耗的电能 为_1_._4_4_×__1_0_5_ 焦。
P实 =
U2实 R
=
U2实
U2额 P额
=
U2实 U2额
P额
=
U实 U额
2
P额
【练习3】1 千瓦时的电可供“PZ220-40”的灯 泡用多少小时? 25小时
取三只电功率不同的灯泡:220V 15W、 220V 40W、220V 60W,并联连接在220V 的电路中,通电后,观察它们发光的亮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 错1.3 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加重秤蛇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 对3.3 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 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一个2.1B 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8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稳定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5 B , 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6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7磁场1.8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1缠绕圈数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

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三、1、电和磁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试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这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4、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简答、分析。

1、指南针是什么仪器,它根据什么制成的?答:指南针是辨别方向的仪器,根据磁针具有指向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线圈怎样放置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答: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它的偏转角度最大。

3、怎样认定是电流产生了磁性?答:只有铁或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和线圈是铜的,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或线圈的原因。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说明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4、现有一节废电池,你如何检验它是否有电?答:可以用通电的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如果磁针偏转,就能测出导线中的电流,从而证明电池是否有电。

三、2、电磁铁一、填空。

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后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科学家根据电流能产生磁性制作出了(电磁铁)。

4、我们利用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找到电磁铁的南北极。

二、名词解释。

电磁铁: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三、简答。

1、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将电线接在电池上?答:电池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3、怎样判断一个电磁铁的南北极?答: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或者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铁丝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 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

(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 打开书P60,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
(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 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 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 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 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

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 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 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 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 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 观察教材P62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 在P62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