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工艺2012
钾盐加工工艺及原理

冷分解一洗涤法工艺流程简单,但钾的利用 率极低,盐田得到的高钠光卤石被遗弃,造成资源 浪费,该工艺现已被淘汰。
2.2.2 冷分解—浮选法工艺 该工艺是以色列20世纪50年代开发出来的技术,
1953年成立的死海工程有限公司采用本工艺建成年 产200kt 的氯化钾工厂。20世纪6O年代我国青海盐 湖集团所采用的冷分解—浮选法工艺(中科院青海 盐湖研究所研发)与以色列最初研发的工艺基本相 似。
❖ 根据盐类析出顺序,氯化钾首先在钾盐池析出,当钾盐池 卤水浓缩至氯化钠饱和时,此卤水称钾石盐点卤水,返回 到钠盐池,进行再循环。析出的氯化钾粒度>0.2mm, 堆 集便可自然沥去母液。
图 Na+、K+、Mg++//Cl-——H2O四元水盐体系(25℃) 相图
蒸发
钾石盐点卤水
蒸发
淡水
蒸发
晶 间 卤 水
2.2.3 反浮选—冷结晶法工艺 该工艺由以色列死海工程公司于1979年开发研制。
该工艺与冷分解—浮选法和冷分解—热溶结晶法相比, 可显著的节省能源。工艺全部过程除干燥程序外均在 室温进行,是目前以光卤石为原料加工制取氯化钾的 最优工艺。其中约旦和以色列的工艺流程主要为通过 死海盐田采收以后进行筛分,粗粒的光卤石直接进行 冷结晶,细粒的光卤石进行反浮选浓缩脱水后再进行 冷结晶,冷结晶后进行筛分、浓缩脱水、洗涤脱水、 干燥,然后再进行筛分得到粗粒和细粒的氯化钾产品。
2.3.2 沸石法海水提取氯化钾工艺
该工艺是以天然斜发沸石为离子交换剂,以 氯化钠为洗脱剂,通过海水中 K与沸石上的Na 的离子交换,实现海水钾的富集,制得富钾盐水。 富钾盐水经蒸发析盐、冷却结 晶、洗涤分离及干 燥等工序制取氯化钾并联产精制盐。 工艺流程如 图 5。
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

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
一、简介
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本文将介绍超细
氯化钾干法脱硫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优点。
二、原理
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的原理是通过将超细氯化钾颗粒喷雾到含
有二氧化硫的烟气上,使之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
及硫酰氯等物质,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三、工艺流程
1.氯化钾制备:将氯化钾溶液喷雾至热风流中,形成氯化钾颗粒。
2.氯化钾颗粒喷雾:将氯化钾颗粒喷雾装置安装在烟气处理设
备中,并将其与烟气接触。
3.反应生成硫酸等物质:氯化钾颗粒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
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及硫酰氯等物质。
4.脱硫产物处理:将生成的硫酸和亚硫酸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四、优点
1.高效性: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能够高效地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
2.稳定性:氯化钾颗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持续地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反应。
3.环保性: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对环境污染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五、总结
超细氯化钾干法脱硫是一种高效、稳定且环保的脱硫方法。
它通过将超细氯化钾颗粒喷雾到烟气中,使其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等物质,从而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7月20日颁布“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该标准将于2012年6月1日实施,并替代“氯化钾国家标准G B6549-1996”。
新标准要点如下:
1)氯化钾产品分为两类,Ⅰ类为工业用氯化钾,Ⅱ类为农用氯化钾;
2)氯化钾外观为白色、灰白色、微红色、浅褐色粉末状、结晶状或颗粒状;
3)修改氯化钾含量测定方法:取消了加甲醛的步骤,四苯硼钠沉淀剂加入量由65g/L、10m L改为30g/L、12mL;四苯硼钾沉淀的洗涤剂由饱和四苯硼钾溶液改为lg/L四苯硼钾钠溶液;
4)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的主要技术指标
注:1)除水分外,各组分质量分数均以干基计;
2)工业用氯化钾中钙镁含量、氯化钠及水不溶的质量分数均为推荐性指标,农用氯化钾不限量。
(质检总局)。
氯化钾国家标准 GB

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6月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7月20日颁布“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该标准将于2012年6月1日实施,并替代“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1996”。
新标准要点如下:
1)氯化钾产品分为两类,Ⅰ类为工业用氯化钾,Ⅱ类为农用氯化钾;
2)氯化钾外观为白色、灰白色、微红色、浅褐色粉末状、结晶状或颗粒状;
3)修改氯化钾含量测定方法:取消了加甲醛的步骤,四苯硼钠沉淀剂加入量由65g/L、10mL改为30g/L、12mL;四苯硼钾沉淀的洗涤剂由饱和四苯硼钾溶液改为lg/L四苯硼钾钠溶液;
4)氯化钾国家标准GB6549-2011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氯化钾国家标准 GB6549-2011的主要技术指标。
氯化钾的生产工艺流程

氯化钾的生产工艺流程Potassium chloride, also known as potassium salt, is a chemical compound tha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It is mainly used in fertilizer production, as well as in the production of some pharmaceuticals and food additiv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tassium chloride involves several steps, starting from the extraction of potassium-containing minerals to the final purification of the product.氯化钾,也称为钾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化合物。
它主要用于肥料生产,以及一些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氯化钾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从提取含钾矿物到最终产品的净化。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of potassium chloride is the extraction of potassium-containing minerals. These minerals can be found in underground deposits or in saltwater source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for extracting potassium from these minerals i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olution mining. Solution mining involves injecting water into the underground ore body to dissolve thepotassium-containing minerals and then pumping the resulting brine to the surface for further processing.氯化钾生产的第一步是提取含钾矿物。
氯化钾工艺

氯化钾工艺流程及描述文件编号: QC14/SHUREN-11 工艺流程图▲为关键工序工艺操作过程叙述选用氧化钾含量≧60%的工业级氯化钾,原料入库前必须进行安全分析,达到标准要求方可接收,贮存必须按照规定要求操作;向中和釜中加入约1000公斤的水,开搅拌,开启夹套蒸汽进行加热,待温度达到50℃后,分批加入称量后的约1300公斤工业氯化钾;待工业氯化钾全部溶解后,测试其比重,通过增加水或者工业氯化钾,调节其比重为1.20-1.22,同时测试其PH值,通过添加氢氧化钾或盐酸调节PH值为7.0-7.2,待PH值稳定后加入约0.35公斤活性炭进行脱色,恒温保持20-30分钟,反应釜夹套加热用冷却水可直接排放;将中和液打入板框过滤机过滤,滤渣进行回收处理;过滤清液打入浓缩釜,开启真空装置,开启浓缩釜蒸汽阀门进行加热浓缩,浓缩用蒸汽冷凝水收集后打入锅炉循环使用;当浓缩釜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后,将物料液放入离心机进行脱水,当离心机出液口母液流不成线时,即为脱水结束,母液留入母液槽,等待下批反应时打入反应釜再次参与反应;湿物料均匀加入输送机喂料口,使物料均匀进入干燥器,控制进风口温度为110-140℃,以除去湿料表面的水份至合格范围;干燥物料经过筛分、除铁器除铁,即可进入包装工序,合格品称量准确后装包送入成品库存放。
工艺指标a、溶解温度:T≥50℃b、溶解终点PH值:PH=7.0-7.2c、脱色时间: t=20-30mind、溶解液比重:d=1.20-1.22e、浓缩温度: T≤90℃f、干燥温度:T=110-140℃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规程a、原料氯化钾必须经过检验,达到GB/T7118-2008标准要求方可入库。
原料储存注意防潮、防霉、防鼠,设有明显标识,与其他原料留有充分间隔距离,定区存放,不得被其他物料污染。
b、溶解用水为:自来水。
c、助剂HCl,达到规定标准。
KOH,达到规定标准。
d、反应设备:反应釜的搪瓷必须完好。
化工厂生产工艺

化工厂生产工艺简介化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氯化钾、溴素、氯化镁、硫酸镁、副产氯化钾钠、工业盐(二效盐、分离盐)、高温盐等。
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为主导产品,联产溴素、副产工业盐等系列产品。
一、各产品的性质、用途和质量标准㈠、氯化钾分子式:KCl,分子量:74.55,纯品为白色立方晶体。
比重:1.984,熔点:770℃。
有吸潮性,易结块,易溶于水。
氯化钾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制碳酸钾、氢氧化钾、硫酸钾、氯酸钾等,在医药上用作利尿剂、缺钾剂等,在农业上氯化钾是重要肥料之一。
氯化钾质量标准执行GB/T7118—2008标准,见下表工业氯化钾技术指标在生产氯化钾中,光卤石分解采用控速分解技术,所用控速结晶器副产含少量氯化钾和较多氯化钠的副产物,化工厂将其进行分离出来作为一种产品,这就是氯化钾钠产品。
氯化钾钠质量标准执行Q/12HG6576-2012标准根据用户需要,化工厂有时生产光卤石(KCl·MgCl2·6H2O)、合同钾(含氯化钾≥85%)、60%氯化钾和高温盐等产品。
光卤石大致组成为:KCl 18-22%、MgCl230-33%、NaCl 5-8%、MgSO40.4-1.0%高温盐大致组成为:KCl 1.5-2.5%、MgCl23-8%、NaCl 25-40%、MgSO430-40%㈡、溴素分子式:Br2,分子量:159.81,为深红棕色发烟液体,在室温下挥发,生成红棕色蒸气。
溴蒸气为空气重量的5.515倍。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溶液呈褐色,也易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溴化物溶液中。
溴蒸气强烈地刺激眼睛及呼吸器官,能引起流泪、咳嗽、喉痛、头晕、头痛和鼻出血,浓度较高时还会引起窒息和支气管炎,溴素溅到皮肤上,能引起严重灼伤。
溴几乎能与所有元素起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除贵金属外,溴能与所有金属化合,放出大量的热。
溴是制取溴的有机、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医药、染料、农药、阻燃剂等行业。
察汗尔盐湖生产氯化钾过程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其生产氯化钾的过程如下:
1.卤水开采:采输卤和盐田两个阶段。
前者属于采矿作业,后者则是选矿作业的一个阶段。
盐田工艺是利用太阳能蒸发卤水,使其浓缩达到结晶的目的。
2.光卤石生产:卤水经过滩晒蒸发,逐渐浓缩,随着质量分数的不断提高,会出现几个结晶阶段,依次为氯收稿日期:2003化工矿物与加工2003。
光卤石就是所需
要的原料,但盐田所生产的光卤石并不纯净,其中混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所以称为盐田光卤石。
3.氯化钾制取:光卤石进入生产车间制取氯化钾。
具体工艺流程有以下三种:冷分解-洗涤法、冷分解-浮选法和冷分解-溶解结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钾工艺
制造氯化钾的原料主要是水溶性的钾石岩、钾盐镁钒、光卤石等钾盐矿和海盐苦卤,其生产工艺也因原料不同而异。
1、悬浮法:采用具有选择性的浮选剂,使浮选钾石岩时进入泡沫的是氯化钾,此浮选剂主要是原子数为C16至C20的脂肪胺。
流程为:钾石岩矿→粉碎→研磨→水力旋流脱泥→浮选机→分离→干燥→筛分→氯化钾成品
钾石岩矿进行破碎后用棒磨机进行湿法研磨,磨细的料浆筛过后送水力旋流器脱泥。
脱泥的浆料送浮选机,在此加入浮选剂,用量约每吨110g。
在浮选机中进行氯化钾的粗选和精选,由浮选机排出的氯化钾精矿经过离心分离和干燥后得氯化钾晶粒,浮选机排出的尾砂经过水洗后弃去。
2、溶解结晶法:钾石岩是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这两种盐的溶解度不同,在温度变化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很小,氯化钾的溶解度变化却很显著。
因此,对于在100℃时被氯化钾和氯化钠所共同饱和溶液,在冷却时仅氯化钾析出沉淀。
而结晶后饱和的氯化钾冷母液一经加热又成为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用此溶液溶解钾石岩,而氯化钠仍然留在钾石岩中。
钾石岩矿→粉碎→溶解槽→沉降→冷却结晶→干燥→成品
钾石岩矿粉碎为粒度小于5㎜,送去溶解槽溶浸。
溶解槽系铁或生铁制,槽内装有一个在水平轴上旋转的螺旋,每分钟8转,溶解槽保持温度为100至103℃。
澄清热溶浸液进入真空冷却结晶器,由多个结晶器串联使用,第一个真空度6×104pa,最后一个9×104pa。
3、光卤石(KCl.MgCl2.6H2O)制取氯化钾:加工光卤石有热溶解法和冷分解法。
前者制得的氯化钾纯度高、能耗大。
后者能耗小、质量差。
依据都是因氯化镁的溶解度比氯化钾大。
冷分解法的流程示意如下
光卤石→分解槽→沉降槽→离心分离→粗钾洗涤槽→精钾沉降槽→离心分离→精钾成品
盐湖来的天然光卤石粉碎后送分解槽,在不断搅拌下用冷水及精钾母液分解光卤石。
此时氯化镁溶解在母液中,大部分的氯化钾没有溶解以细渣形式析出,称为粗钾。
将粗钾浆料放入沉降槽,增稠浆料经离心分离得到粗钾。
粗钾母液与沉降槽上层清液合并进行蒸发和冷却,结晶出人造光卤石与天然光卤石合并送分解槽,剩下氯化镁溶液可制取氯化镁晶体。
粗钾送精钾沉降槽,槽中充满水在室温下搅拌使粗钾中得氯化钠全部溶于水,再将浆料送入精钾沉降槽,增稠后离心分离即为精钾,精钾母液送分解槽分解光卤石并回收其中的氯化钾。
热溶法是用约100℃的热水或循环母液溶解光卤石,溶解冷却时大部分氯化钾析出。
生产一吨产品消耗原料:
浮选法:钾石岩矿(氯化钾22%)5.2吨;
冷分解法:光卤石7吨
钾石岩矿粉碎为粒度小于5㎜,送去溶解槽溶浸。
溶解槽系铁或生铁制,槽内装有一个在水平轴上旋转的螺旋,每分钟8转,起到搅拌和输送钾石岩固体的作用。
溶解槽内两侧有加热管,保持溶浸温度为100至103℃。
溶解槽有若干只串联使用,未完全溶浸出氯化钾的钾石岩依次转送到后面的溶解槽使之溶浸完全,溶浸液与钾石岩成逆流方向,进入最后一级钾石岩中的氯化钾已基本全部溶解,剩下的盐渣用洗涤水和部分循环母液清洗后送去过滤。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泥沙及少量的氯化钾可弃去,滤液送回溶解槽。
第一级溶解槽的热溶液送往沉降增稠器,为加速沉降,往往加入1%淀粉碱溶液或聚丙烯酰胺凝聚剂,使细盐渣和矿泥沉降并分离。
澄清热溶浸液进入真空冷却结晶器,由多个结晶器串联使用,第一个真空度6×104pa,最后一个9×104pa,因此进入结晶器的热溶液沸腾和气化,溶液因此冷却,氯化钾晶粒析出并逐渐长大。
从最后一级结晶器排出的大颗粒晶浆送回转真空过滤机过滤。
为降低氯化钾的结块性,常在过滤前的晶浆中加入16至20个碳原子的脂肪胺。
过滤的母液加热后回溶解槽,氯化钾结晶经回转圆筒干燥器干燥后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