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知识.doc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一、动火前的安全防范措施1.动火前,应将所有易燃物品移至离动火施工地10米以外安全的地方。
2.在高空或下方有地坑、地链动火作业时,应先将上下的可燃、易燃物品清除干净,并采取封、堵、隔离火花的措施,防止火星掉落至下方。
3.在金属的或者非燃型墙壁、隔板、天花板或屋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也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另一侧有易燃物被引燃。
4.如果在易燃的墙壁、隔板、天花板或屋顶附近进行焊接和切割,应采取措施防止墙壁、隔板、天花板、屋顶被点燃而引发火灾。
5.要进行切割或焊接的物件,可以搬走的应搬到完全非燃型的、有消防设施的建筑物进行,或移至建筑物外的安全场所进行。
6.焊接和切割工作完成后,维修工段的现场监护人员及安全员或消防员留守观察现场60分钟,经共同确认无遗留火种以后,方可离开。
因为有可能有火星落入易燃材料中、墙壁或隔板之间、进入或穿过楼板的缝隙,掉入可能存在焖燃的地方,而一时还未能察觉到。
7.对联接远处位置的传送系统或可燃物仓库的排、送风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先关闭系统和管道,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二、动火监护人职责1.应当指定一位员工负责在现场进行的所有临时热作业。
动火监护人在动火监护过程中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或离开现场。
2.在发放许可证和/或进行热作业之前,始终确定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3.动火作业前认真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确认动火报告上的各项规定是否与现场相符合,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
4.监护人对违章作业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权制止或叫停。
5.用于喷淋系统和/或消防泵失效的场地的热作业许可证只能由现场高级管理人员和/或健康与安全人员批准。
三、消防监护知识1.存在下列的情况时,批准切割和焊接的责任人应要求进行消防监护。
在建筑结构里或离作业点11米的范围内有可见(外露)的易燃物质;可见(外露)的易燃物质虽然在10米范围以外,但容易被火星点燃;在10米范围内的墙壁或楼板有开口,开口附近区域有易燃暴露出来;易燃材料接近被焊的隔板、墙壁、天顶的另一面,有可能因热传导或辐射而被点燃。
动火安全知识

灼伤和烧伤
高处坠落
高温的火源和焊渣容易造成人员灼伤和烧伤 。
在较高位置进行动火作业可能引起高处坠落 的风险。
爆炸应对措施
隔离可燃物
将动火设备和可燃物隔离,防止高温、火花和烟雾引燃 可燃物。
通风排气
保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及时排出可燃气体和粉尘,防 止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监护人监护
指定专人担任监护人,负责监督动火作业过程,及时发 现并处理危险情况。
相关部门应对动火 作业进行监督和管 理,及时发现并纠 正不规范行为。
作业人员应对动火 作业的安全负责, 严格遵守相关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程。
02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
焊接安全技术
焊接前准备
确保作业现场整洁、干燥,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准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采取适当的通 风措施。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完整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焊接面罩、手套、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等。
如果现场存在有毒气体,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 ,防止中毒。
通风排气
保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浓度过高导致人 员中毒。
05
动火事故案例分析
动火安全事故案例一
事故经过
2021年某炼油厂在检修过程中,因动火作业不慎引起火灾,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
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动火审批和监护,且未及时清理现场可 燃物。
喷灯使用安全技术
01
喷灯检查
在使用喷灯前,应仔细检查其结构和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其安全
可靠。
02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完整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面罩和手套等。
03
安全操作
使用喷灯时,应保持稳定站立,避免摔倒或跌落。在使用过程中,应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1.特级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
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

电气检查
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 否正常,是否存在漏电 等问题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与保养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 更换易损件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备品备件的管理
建立备件清单 合理储存备件 定期检查备件有效性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培训员工应急处置技能 定期演练应急情况
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的熟悉
熟悉设备启动、停止等 操作流程
动火作业操作流程
动火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核
申请许可证 审核申请材料 领取许可证
动火设备的准备和检 查
选择适当的设备 检查设备状态 确保设备正常
人员安全培训和分工
进行安全培训 确定各人员职责 遵守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危害防控
火灾风险 爆炸可能
有毒气体释放 中毒风险
高温烫伤 热辐射伤害
● 02
第2章 动火设备的选择与检查
火灾的扑救方法
使用灭火器 报警求救 组织疏散
安全操作技巧培训
动火作业的基Hale Waihona Puke 操作技能01 熟练使用防护装备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逃生技巧
02 用湿毛巾捂口鼻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03 对准火源喷射
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防范火灾的重要环节。员工 应牢记安全第一,主动学习并遵守相关操作规 程,共同维护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 第2章 动火设备的选择与检查 第3章 动火现场管理与监督 第4章 动火作业后的事故处置 第5章 动火作业的安全知识培训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
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二、危险作业安全风险识别
你能发现几处违章
1、识别违规 18
19
20
2、吊装作业风险识别分析
违章七:现 场操作人员 劳保护具穿 戴不规范; 违章八:操 作人员用手 扶吊物,未 用牵引绳; 违章九:两 名操作者所 处的操作面 狭小,不利 于紧急情况 下逃生。
吊装指挥人:违章一:站在吊臂下;违章二:不戴安全帽; 违章三:用手扶吊物 ;违章四:指挥者与操作人员被障碍物 遮挡,无法传递指挥信号;违章五:吊装指挥人未佩戴标识。
全。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
动火期间距离动火地点30米内不得有低闪点易燃液体泄漏
3
和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得有其他可燃物 泄漏,暴露和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地点10米内
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11
当需要实施连续的气体检测时,携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连续监 4 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达到浓度要求,方可
特级动火 一级动火 二级动火 固定动火
(1)特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等特殊危 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 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 理。 (3)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 作业。所在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产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 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以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业。
5、动火作业过程安全监护
动火作业监护人确认内容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间隔不小于5
1
米,且乙炔气瓶严禁卧放,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不得 小于10米,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临时用电施行“一机一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1.特级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1高处动火作业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
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一)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一)据统计,每年因为动火作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事故给企业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了解动火作业的安全知识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动火作业的安全知识。
一、动火作业的定义和分类动火作业指的是用明火、电火花、电焊、气焊等方式开展的加热、熔化、切割、焊接等工艺过程,以实现工程建设中的需要。
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动火作业分为以下两类:1、允许动火作业:在设有专门的动火区域并符合安全要求的场合下,经评估后,经过特别审批,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禁止动火作业:未经特别审批,不得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
二、注意事项1、在动火作业前,一定要对场地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防火措施和工程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进行消防演练。
2、进行动火作业时,要确保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
3、进行动火作业时,要逐步加温并检查设备和电气线路,确保安全。
4、进行动火作业时,要装备合适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5、进行动火作业时,要特别关注温度和火源位置,严格防范火灾。
6、进行动火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三、应急措施1、动火作业时,必须配备专业的消防器材,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
2、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疏散人员,采取灭火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采取救援措施,组织当地消防部门进行扑救和救援。
四、结语以上就是动火作业安全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相关人员能够认真学习,不断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平安无事故,工作顺利进行。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什么是动火作业?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动火分级1.特级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部位上等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在厂区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该区动火视为二级动火。
4.固定动火区动火作业在火灾危险性小安全措施落实妥当的化验室、机械加工车间、食堂等固定区域内经常性、重复性的常规动火作业。
动火种类1高处动火作业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
特级、一级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要求。
3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4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特级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5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安全月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沈阳、宜昌、启动陆续发生火灾事故……沈阳建筑工地火灾
据@沈阳消防消息:2016年05月31日14时38分,沈阳支队接到报警,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附近的中山路裕景中心建筑工地发生火灾,作战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南市、沈河、南湖等6个中队25台消防车125名官兵赶赴现场,现场为在建的裕景中心电梯管道井起火,15时10分明火被扑灭。
现场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及损失正在调查之中。
宜昌化工厂火灾
据@宜昌发布消息:2016年5月31日下午15:10左右,宜昌中兴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硅副产物处理现场物料泄露引发火灾,经紧急救援处置,下午17时30分,火势得到基本控制,截止23时,明火已扑灭。
现场工人在疏散撤离过程中,2人摔伤,1人灼伤,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启东工厂爆炸
据@启动发布消息:5月31日17时53分,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启东)锂电池满电态搁置仓库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员工12人受伤,消防队员8人受伤,其中1名消防人员和1名海四达员工抢救无效死亡。
安全月前一天还陆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所以,下面这些动火作业安全知识,你知道吗?
什么是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指在厂区内进行焊接、切割、加热、打磨以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所谓易燃易爆场所:主要指公司涂装及喷砂场、油库、气站、危险品仓库、材料库、油品及油漆稀料、前处理剂等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液化气瓶储存室、变配电室、相互禁忌作业可能引起火灾的区域。
动火作业如何分级?
A级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场所指本规程第二款第2条规定的区域。
B级动火作业:公司区域内除易燃易爆场所外,有关部门或承包方进行的临时性的维修、改造、施工等动火作业。
C级动火作业:指在公司焊接线区域内进行的固定的长期性动火作业。
遇节假日、双休日或特殊情况时,除C级动火作业外,公司内进行的其它动火作业一律按A级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检修动火作业包括电焊、气焊、切割、烙铁钎焊、喷灯、熬沥青、烘烤及焚烧残渣废液等。
此外,还有另一类作业,虽然本身不用火,然而在施工时,可以产生撞击火花、摩擦火花、电气火花和静电火花等,如果作业地点被安排在禁火区不进行的话,也应列入动火范围。
通常在化工检修动火中,有下列几种安全措施,在实践运用中,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拆迁法
拆迁法就是把禁火区内需要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从主体上拆下来,迁往安全区动火后,再装回原处。
此法最安全,只要工件能拆得下来,应尽量运用。
2、隔离法
一种是将动火设备和运行设备作有效的隔离,例如管道上用盲板,加封头塞头,拆掉一节管子等办法。
另一种是捕集火花,隔离熔渣,将动火点和附近的可燃物隔离。
例如用湿布、麻袋、石棉毯等不燃材料,将易燃物及其管道连接处遮盖起来,或用铁皮将焊工四面包围,隔离在内,防止火星飞出。
如在建筑物或设备的上层动火,就要堵塞漏洞,上下隔绝,严防火星落入下层。
在室外高处,则用耐火不燃档板或水盘等,控制火花方向。
3、移去可燃物
凡是焊割火花可到达的地方,应该把可燃物全部搬开,包括竹架板、废棉纱等。
笨重的或无法撤离的可燃物,则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4、清洗和置换
这两项都是消除设备内危险物质的措施,在任何检修作业前,都应执行。
罐内作业的设备,经过清洗和置换之后,必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1)其冲洗水溶液基本上呈中性。
(2)含氧量在18-21 %(3)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若在罐内需要进行动火作业,则其可燃气体浓度,必须达到动火的要求。
5、动火分析
经清洗或置换后的设备、管道在动火前,应进行检查和分析。
一般宜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法测定,其标准是:如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的,可燃气体或蒸汽的浓度应小于0.5%,如爆炸下限小于4% 的,则浓度应小于0.2% 取样分析的时间不得早于动火作业开始前的半小时,而且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做到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连续作业满二小时后宜再分析一次
6、敞开和通风
需要动火的设备,凡有条件打开的锅盖、人孔、料孔等必须全部打开,在室内动火时,必须加强自然通风,严冬也要敞开门窗,必要时采用局部抽风。
如在设备内部动火,通风更
为重要。
7、准备消防器材和监护
在危险性较大的动火现场,必须有人监护,并准备好足够的、相应的灭火器材,以便随时扑灭初起火,有时还应派消防车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