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精品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奶奶的阳光》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送给奶奶送阳光》是⼀篇描写幼⼉⽣活的⽂章。
课⽂主⼈公⿅⼉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个⾮常懂事的孩⼦。
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便⽤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
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关⼼长辈的美好⼼灵。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送给奶奶的阳光》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送给奶奶的阳光》原⽂ 清晨,⿅⼉刚睁开眼,太阳就从东⼭上升起来,照得满院亮堂堂的。
多好的天⽓呀!⿅⼉打开房门,趟过⼩溪,向对⾯的草地⾛去。
芬芳扑⿐的紫花开遍⼤地,叽叽喳喳的⼩鸟在空中飞着,整个⼤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兴得跳哇,蹦啊,乌⿊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伸出双脚坐在地上。
啊!裙⼦上洒满了阳光。
看到这可爱的阳光,⿅⼉的⼼⾥突然产⽣了⼀个美好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 ⿅⼉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她总是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把阳光紧紧包在⾃⼰的裙⼦⾥回家了。
“奶奶,奶奶,我从⽥野⾥给您带来礼物了!您瞧,这是阳光!” 可是,不知为什么,裙⼦⾥的阳光都没了。
跑到哪⼉去了呢?⿅⼉急得差点⼉哭出声来。
奶奶看着⿅⼉,紧紧地把她抱在⾃⼰的怀⾥,安慰她说:“好孩⼦,不要担⼼,阳光都跑到我⼼⾥来了。
”2.⼩学⼆年级语⽂《送给奶奶的阳光》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通过品味课⽂,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珍惜亲情,学习关爱孝敬⽼⼈。
教学过程设计 ⼀、听歌引趣,质疑导⼊ 1、放《种太阳》这⾸歌,⼤家说说你都听懂了什么?⼼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2、⽼师认识⼀个叫⿅⼉的⼩⼥孩,她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奶奶,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9课《送给奶奶的阳光》。
3、板书:19、送给奶奶的阳光 ⼆、⾃由试读课⽂,识记⽣字词。
1、借助拼⾳,⾃读课⽂,要求读准字⾳。
2、同桌互相听读课⽂,注意纠正读错的字⾳。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

14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平时你有没有给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送过礼物呢?(学生自由回答)2.师:有个叫鹿儿的小女孩,她要把阳光送给她的奶奶。
3.板书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师:你们问得真好,老师将问题整理了一下,你们看好吗?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并出示:(1)为什么要阳光给奶奶?(2)是怎样送的?(3)结果怎么样呢?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吧。
二、整体感知1.师: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2.师:想想鹿儿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在课文中找找有关语句。
(指名回答)(1)出示句子: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学“叨”师:“念叨”是什么意思?你口里总是念叨的是什么?“念叨”就是反反复复地说。
奶奶这么希望见到阳光,那么应该怎样读她的话呢?指导朗读句子(指名、齐读)(2)师:鹿儿常听到奶奶这么说,所以当她看到了阳光时,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想法。
出示句子: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3.师:阳光美在哪儿呢?同桌一起读读1—4节,找找和阳光有关的句子。
交流:(1)清晨,她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
“朝”是多音字。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
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师:原来鹿儿见到了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灿烂的阳光,难怪她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送阳光给奶奶。
阳光怎么送呢?鹿儿想了个什么办法?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做动作)师:鹿儿在回家的路上会想到些什么呢?4.结果怎么样呢?阳光送到了吗?(1)学生自由回答(2)学生字“慰”安慰:发自内心的说一些让你心里感到舒服的话。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故事《我给奶奶送阳光》中的人物、情节,理解故事的主旨;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奉献他人的重要性;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朗读、背诵与演讲本文。
2.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音响设备;3.标有“阳光”字样的卡片。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阳光”;2.出示标有“阳光”字样的卡片,让学生谈谈“阳光”对我们的重要性。
3.2 讲解课文1.由教师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人物、情节;2.请学生跟读并标出生字。
3.3 分段解析1.请学生分别朗读第一、二、三段,并进行理解与讨论;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汇与长难句。
3.4 讨论情感态度1.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奉献他人的快乐;2.提醒学生:尽管奶奶的病情很严重,但是奶奶很感激“阳光”一样的东西。
3.5 学生小组活动1.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先自己阅读一遍课文,并着重关注第四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描述一下;2.再全班分享,让每个小组的代表讲出自己小组内选出的最好的句子,并进行赏析;3.引导学生感受原文中的优美语言,并启发他们表达情感。
3.6 教师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口语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2.鉴于学生的表现,可根据需要安排课本朗读、背诵或演讲等活动。
4. 课堂小结1.总结主要内容,强调情感态度;2.鼓励学生关注他人,发扬奉献的精神。
5. 课后作业1.朗读或背诵课文;2.列举三种与“阳光”相关的物品或场景,并进行简短的描述。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希望本节课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们在情感态度和人文关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加强。
我给奶奶送阳光(简案+说课)

《14、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本课“紫、叽、喳、叨、慰、膝”六个生字;理解词语“念叨、安慰”,正确书写“膝”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过程与方法:观看图片,引入课题;初步感知,提问质疑;细读课文,感悟体验;拓展延升,升华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句子: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2、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自主识字、积累词语,并能正确听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引入课题:1、观看图片,感受阳光下万物的勃勃生机吧。
2、师: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
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4、指导朗读。
5、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个可爱的小女孩正朝我们走来。
她的名字叫鹿儿,今年她已经四岁了。
师引读1-4节:6、说一说:此时此刻,站在明媚阳光下的鹿儿心情。
7、可是这时候,鹿儿又想起了奶奶。
(1)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2)指导朗读。
8、,今天当看到了可爱的阳光后,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
生交流。
9、揭示课题:14、我给奶奶送阳光二、初步感知,提问质疑:1、看到了可爱的阳光后,鹿儿心里自然而然地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出示:“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2、指导朗读。
3、师:读了鹿儿的想法后,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1、鹿儿是怎么样给奶奶送阳光的?2、最后奶奶有没有收到阳光?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1、师:阳光怎么能送呢?老师也很想知道鹿儿是怎么样给奶奶送阳光的?(1)读读课文5-9小节,找找鹿儿给奶奶送阳光的词语。
(2)生交流、师板书。
(3)根据提示语,用课文中的话来连贯地说一说。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大班语言领域教学目标:1. 感受诗歌的美,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内容。
2. 理解诗歌中“阳光”的象征意义,体会亲情的深厚。
3. 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仿编诗歌。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能够仿编诗歌。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课件:诗歌动画或图片。
2. 音乐:背景音乐。
3. 手工材料:彩色纸、画笔、剪刀等。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阳光”的理解和感受。
(二)诗歌学习1. 教师展示诗歌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元素。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3. 教师解释诗歌中“阳光”的象征意义,引导幼儿体会亲情的深厚。
(三)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他们,他们会如何给奶奶送阳光?2.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给奶奶送阳光的场景。
(四)手工活动1.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一份送给奶奶的阳光礼物。
2.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他们对奶奶的爱。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诗歌的内容和手工活动,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以及他们在手工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诗歌的内容,并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手工礼物挂在语言活动室内,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和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情感表现。
2. 教师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给奶奶送阳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给奶奶送阳光》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
认识新笔划“\”(斜钩)。
2.朗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领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怀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诵课文。
[设计理念]1.“浏览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在课堂上努力让学生敢发问,爱发问,体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的开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2.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气氛,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有所悟,有所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3.在课堂上创设时机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帮助学生感受积攒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
)一、调动情感,再读课习题1.老师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朋友,在课文中还见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文文,她呀,非常喜爱自己的奶奶,你们呢?(师点击板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1)指名读课习题,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
(2)齐读课习题。
(出示太阳放光辉的图片)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习题质疑,老师引导汇总整理。
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习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习题来学习,聪慧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习题呢?(渗透学习方法)3.读课文。
可小声读,可以高声读,可以双人读,可以个别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习题。
出示“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的画面。
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
指导朗诵“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教师想从你们的朗诵中感受出来。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理解阳光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述孙子为了让奶奶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不惜克服重重困难,将阳光送到奶奶身边的感人故事。
2.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阳光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品质。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以及如何将这种关爱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3 实例教学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依据,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阳光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
4.3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阳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孙子送阳光的过程。
4.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关爱身边的老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后作业:5.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课后调查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关爱老人付诸实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2 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关爱老人的实际行动。
6.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⒈认真阅读诗歌《给奶奶送阳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⒉读懂"习作要点讨论",了解“改写”可以分为哪几种,明确本次改写的要求。
⒊按照改写要求,将《给奶奶送阳光》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㈠激趣谈话
回忆《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这些课文都是文包诗,这节课我们也像这些课文的作者一样,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练习习作,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㈡揭示习作内容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了解“改写”的含义和种类,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
㈢分步导读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⒈“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我”是怎么给奶奶送阳光的.?结果如何?
⒉诗歌通过这样一件事,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什么地方
体会到的?
⒊你最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㈣明确改写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点讨论”,结合诗歌内容,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原诗的主要意思和人物,要忠实于原文,保持整体框架不变。
“想象”也要依据原文,合乎情理;二是借助想象,补充原诗的空白,如“阳光洒满天地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是怎样“包”阳光的,奶奶听说“我给您送阳光来了”会怎样。
当“我”发现阳光不见之后又会怎样,“我”又是怎样为奶奶“捶背”的,“我”有没有能为奶奶“送”上阳光等等,这些情节和细节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㈤练说评议起草
㈥讲评修改誊写
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行动、环境、重点、说服、拓展、引导、指导、巩固、关心、爱心、好心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外、遍、芬、叽、喳、沐、浴、裙、叨、慰”10个生字;积累词语7个;书写“叽、喳、沐、浴、叨”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阳光的句子。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师:送礼物给别人,你会送什么?板:送
2、学生交流。
3、引出课题13我给奶奶送阳光板书课题,齐读。
4、读题质疑:板书:为什么送?怎样送?送到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这可真是件怪事,阳光怎么能送呢?
2、出示学习要求: 1 轻声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3 思考:鹿儿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怎样送?送到了吗?
3、学生自学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鹿儿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找原因。
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1)学习生字:叨;理解“念叨”。
(2)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
指导朗读。
2、说话练习:因为,所以鹿儿要把阳光送给奶奶。
3、师:课文中的阳光到底有多美、多好呢?读第1——4节,用直线划出句子
出示句子:(1)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
整个
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鹿儿高兴得跳了起来。
(2)清晨,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
堂堂的。
(3)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小小的围裙
里充满了阳光。
(1)学习句子中的生字,理解:沐浴。
(2)有感情的读句子。
(3)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4、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你们让老师也知道了阳光是这么调皮,可爱,
真是人见人爱,那她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用:“﹏”划出有关语句。
5、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1)交流、媒体出示:
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进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里去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读句子。
(2)学生说理由。
体会:紧紧直奔严严实实(理解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媒体出示:“奶奶,奶奶,我从田野里给您带来礼物了,你瞧,这是阳光。
”
指导朗读句子。
7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从这些语句的确可以看出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孝心,我也可以感受到这阳光已经不单单指大自然的阳光了,它包含了很多东西,可是你们还是没有证明奶奶收到了阳光,收到了鹿鹿的孝心和爱心。
(1)媒体出示:可是,不知为什么,围裙里的阳光都没有了。
包得严严实实的,怎么都没了呢?跑哪儿去了呢?
鹿儿简直要哭出声来了。
指导朗读句子。
(2)交流:引导学生理解13、14节
9、师:有道理,我也被你们说服了。
阳光被鹿儿一路带回家,早已化作了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和孝心,从奶奶的言语和行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已经收到了这份礼物。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奶奶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心里很高兴,把鹿儿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抱着。
2、师:小朋友,鹿儿是个尊敬长辈,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她的心里有阳光,奶奶爱孩子,她的心里也有阳光,你还看到阳光跑到谁的心里去了吗?
3、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4、学生交流。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把别人的好事全记住了,说明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感受善良的心。
五、拓展作业,选择完成。
1、抄写生字新词。
2、小朋友挑选其中的两项作业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2)收集关于爱的名言,并尝试自己写一写。
(3)把文章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讲述小时候的趣事。
上海市秋萍学校二年级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