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论文
中餐礼仪论文范文5篇-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

中餐礼仪论文范文5篇-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关于中餐礼仪论文:《外事中餐礼仪中的主客体文化策略的运用》[摘要]本文在跨文化传通理论的指导下,对外事活动中中餐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同西方用餐礼仪文化上和实践上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一套从座次安排、点餐到敬酒一系列的合理做法,以指导外事活动中的用餐活动。
[关键词]跨文化传通主客体文化座次安排点餐敬酒。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事活动空前活跃起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所以餐桌也就成为外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舞台。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如何在餐桌上举止能不失礼仪之邦的风范,值得认真探讨。
本文中所讲的餐桌礼仪,主要是讲在外事国际背景下的中餐礼仪,采取跨文化研究中的主客体文化的方法,从中国文化的内部去观察餐桌礼仪。
1. 餐桌礼仪所采用的跨文化传通总体原则。
跨文化的传通(传播和沟通)要从某一文化情景中进行,由此形成对某一文化相对有利和不有利的情况。
在本族跨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传通对于其交际者而言乃是主文化(host culture),相反则是客文化(guest culture).一般说来,作为主文化一方在跨文化传通中往往居于有利地位,及客随主便,但在主文化较弱而客文化较强的特殊环境下,则会产生相反的交际效果。
即反客为主.(王宏印,1995)。
中国文化无论是从历史角度上还是从经济角度上来讲,都是一个有着重要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文化。
所以在中国国内的外国友人,一般会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由此产生更多的客随主便的情况。
但同时国人的礼让的传统,则会同时十分照顾来客的家乡文化。
于是,餐桌变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主,主客文化交替表演的舞台。
2. 中外座次思想的异同及其在座次的安排中的运用。
2.1 中西方不同的座次观念。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国人对座次有着较强的观念。
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人的不同座次是有明确规定的。
现在,中国的大型餐桌多为圆形,主陪坐在面对门的位置,以便招待到来的客人。
餐桌上的礼仪论文(精选5篇)

餐桌上的礼仪论文(精选5篇)餐桌上的礼仪论文(精选5篇)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餐桌上的礼仪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餐桌上的礼仪论文1随着中国加入世界WTO与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作为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本文以中西餐桌礼仪为出发点,以下是“餐桌上的礼仪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餐桌礼仪在中西方人们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西餐在吃的方面都有两方面的礼仪,一是来自自身的礼仪规范,比如说餐饮适量、举止文雅。
另一个是就餐时自身之外的礼仪规范,比如说菜单、音乐、环境等。
尽管有许多不同,但还是有许多规则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
有一种说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礼仪,就不算是正宗的现代人。
那么中西就餐礼仪终究有些什么差异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预定在中国吃饭很少有预约的事,一般在大型的,重要的场合才会预约。
而在西方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
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
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
二、着装中西方在这方面都很有讲究。
但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隆重些。
而吃饭时穿着得体、整洁则是欧美人的常识。
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
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
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净,指甲修剪整齐。
进餐过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
三、入座入座时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员,那么座位应该听候主人或招待人员指派,不要过于礼让。
如未定座位,应由尊长坐上座,自己捡低档的座位坐下,不必过于谦恭。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8篇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8篇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 (1)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点菜礼仪1、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
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3、本餐馆的特色菜。
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同时,在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
餐具礼仪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
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蘸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座次礼仪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实用】餐桌礼仪作文汇总六篇

【实用】餐桌礼仪作文汇总六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用】餐桌礼仪作文汇总六篇,一起来看看吧!餐桌礼仪作文篇1餐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种的社交手段,在用餐过程中,人的修养礼仪可由言行举止变现出来。
正确的餐桌礼仪不仅显得优雅大方,更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然而,在中西融合的今天,许多中餐礼仪却常常被人忽视,导致尴尬的场面发生,因此,掌握一些餐桌礼仪在社交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一直很重视,古有俗语“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
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餐桌礼仪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反映。
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饮食所以合欢也。
”中国人享受集体聚餐或饮宴的热闹氛围。
餐桌,是考验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场所,吃,是中国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人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既是请客吃饭,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吃饭,一个长期不能参加应酬的人可能就被社会淘汰了或者成为“无用”之人。
大家同夹一盘菜,共饮一碗汤的“群享”模式触发了欢乐气氛,举杯提箸之间协调人际关系。
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的时候,我就非常注意吃饭时的礼仪,有时候会见到很多食客吃饭时大声喧闹,随意把脚翘着,非常不文明,这样既显得自己的素质不高,也影响到别的食客。
有时候我也会在饭后和小伙伴们追打哄闹,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制止我们,他们说这样做会影响到别人,同时也会对自己不安全,容易摔倒受伤,现在出去吃饭,我就会注意,不能哄闹追打,不大声吵闹,做到文明吃饭。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6篇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6篇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 (1)1.用餐卫生有的孩子吃饭喜欢挑来拣去,家长们要记得和孩子说:“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那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的。
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说:‘请大家慢用’。
2.公筷布菜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3.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的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
动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赞赏其手艺高超、安排周到、热情邀请等。
4.垃圾放碟子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5.不宜打嗝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 (2)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之分。
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已近为上,已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在举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
每张桌上,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在10人以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过于拥挤,也会照顾不过来。
在每张餐桌上位次的具体安排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最新7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最新7篇前言篇一对于人们来说,饮食文化是在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也发掘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
这些食物可以对游客起到很好地吸引作用,还可以提升游客的消费水平。
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让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推广。
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但是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受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接下来就着重看看地理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何影响。
饮食文化的形成。
篇二(一)地形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面积广阔且地形多样,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备,地形类型齐全。
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地肥沃,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类别齐全、数量繁多。
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面积广阔,因此淡水鱼资源丰富。
由于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东部地区物产丰饶,人们的饮食一般以米饭为主。
在我国东部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一些丘陵地区盛产茶叶。
因此就东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
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约为30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相当,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为高寒地区。
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大部分是高寒畜牧业,人们多以养殖绵羊、藏羚羊为主。
由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农作物生产较少。
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多以肉食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人们大都将酥油茶作为饮料以御寒。
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可种植青稞,当地人都喜欢喝用青棵酿的烈性酒。
不仅如此,由于海拔高当地的水沸点较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居民大多喜欢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同一纬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_饮食礼仪_

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中餐礼仪自古就很讲究,那么你知道中餐礼仪的论文怎么写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中餐礼仪的论文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中餐礼仪的论文篇一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
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饮文化有着很大差异。
对中西方餐饮礼仪进行比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往,从而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一、用餐氛围的差异由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
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讲究面子排场,气氛之热烈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相互敬酒,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
主人还要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甚至会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
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团圆”的普遍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
当然,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
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烟、不劝酒;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
其实,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话都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总是缺少了和乐融融的气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异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面门、朝阳,或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
餐桌礼仪作文【精选9篇】

餐桌礼仪作文【精选9篇】礼仪作文篇一礼仪是人类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如果没有礼仪,世界将变成毫无意义的星球。
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礼仪小卫士吧!首先我们自身先要变成一个有礼貌的人,凡事从自我做起。
不管你的长相有多好看,衣服有多华丽,如果身体带有异味,那必然会破坏别人对你的好感,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不错的卫生习惯,做到睡觉前刷牙、洗脸、洗脚,还要经常洗头;别人在跟你谈话时,你也要有礼貌,决不能自顾着掏鼻孔、挖耳屎或修指甲,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能声音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在学校里,文明礼仪也是极为重要的,同学间、师生间都要讲文明有礼貌。
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讲脏话、粗话;不大声喧哗,不在教室打闹嬉戏;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食品袋和饮料瓶;不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不破坏学校里的一草一木;做操时安静整齐地快速排好队;校内午餐不挑食,餐后及时打扫卫生。
在家里,我们也要讲文明礼仪。
起床后要叠好被子,自身的房间自身整理,还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吃饭时要先让长辈入座,喜欢吃的菜不能一个人独享;上学离家时要和家人说“再见”,放学回来要和家人说“我回来了”;如果你在家里听音乐,声音不能开得太大,不要在家里用力地蹦跳,以免影响楼下住户;家里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千万不能从窗户往外乱扔。
文明礼仪小卫士,人人都可以当,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充满文明之花。
礼仪作文篇二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知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乃中华民族之传统,讲究文明礼仪乃做人之本。
语言有礼仪。
“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
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人,称人之美则爵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富有很多的礼仪元素,语言的礼仪使言谈成为一门艺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动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赞赏其手艺高超、安排周到、热情邀请等。
③如果是较大的宴会,一般都设主席,客人不可贸然入座,入座是应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与自己的相对应。
关键词:餐桌礼仪入座进餐离席茶文化酒文化中西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一直很重视,古有俗语“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餐桌礼仪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反映。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饮食所以合欢也。”中国人享受集体聚餐或饮宴的热闹氛围。餐桌,是考验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场所,吃,是中国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在中国,人们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既是请客吃饭,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吃饭,一个长期不能参加应酬的人可能就被社会淘汰了或者成为“无用”之人。大家同夹一盘菜,共饮一碗汤的“群享”模式触发了欢乐气氛,举杯提箸之间协调人际关系。但是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中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是以谈生意为主,或者以联络感情为主,还是单纯的吃饭。如果是为了谈生意,那么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任务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联络感情,那就要注意气氛的调节,活跃气氛;如果是纯吃饭,就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品尝菜肴上即可。
注意事项:
①餐厅员工给客人提供服务时,一般要以第一主人作为中心,从宴席的左面位置上菜,撤盘时从宴席的右侧位置。第一道热菜应放在第一主人和主宾的前面,没有吃完的菜则移向副主人一边,后面菜可遵循同样的原则。上菜或撤盘时,都
- 3 -
- 3 –
不应当在第一主人或主宾的身边操作,以免影响主客之间的就餐和交谈。
②遵循“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的传统礼貌习惯,即在给客人送上鸡、鸭、鱼一类的菜时,不要将鸡头、鸭尾、鱼脊对着主宾。而应当将鸡头与鸭头朝右边放置。上整鱼时,由于鱼腹的刺较少,肉味鲜美腴嫩,所以应将鱼腹而不是鱼脊对着主宾,表示对主宾的尊重。
得不专心,甚至打断交流。
五、餐桌上的酒文化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在中国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酒论英雄”“无酒不成席”,酒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也是一种酒神精神——“至人”境界的象征。“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摆脱束缚,宣泄其创造力提供了重要途径,酒为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在中国,酒已经融入到了传统的礼仪、风俗、文化之中,酒是催化剂,是润滑剂,酒也是一种社交。在酒桌上,我们往往能看到敬酒、劝酒的现象,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活动,也是一门学问。中国人的酒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际场所,也是一个观察和考验人的重要窗口。从喝酒、敬酒、劝酒、拒酒、醉酒等酒桌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立场以及作风人品。敬酒应由主人先敬主宾,而后陪客敬主宾,再来是主宾回敬,最后才是陪客互敬。敬酒前应了解对方的习惯,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免出现尴尬的现象。注意事项:
③要将食物送入口中,不可伸舌去迎食物。嘴里有食物时切勿交谈
④注意交谈,嘴里有食物时切勿交谈,且不可只顾自己一个人夸夸其谈,或谈些荒诞离奇的事而引人不悦。
⑤用过的餐具,吃剩的菜,牙签等应放在碟中,切勿放在桌上。
⑥宗教的饮食禁忌,切不可疏忽大意,如回族不吃猪肉,若宾客中有回族人,那么主人在点菜是就应回避有关菜肴。同时,处于健康或地方饮食偏好的原因,宾客对菜肴有所禁忌的,主人也应当有所顾及。
正始宴会一般在水果拼盘上桌后即可结束。此时,一般先由主人示意宾客,请其做好离席准备,这是宾客可离席的信号。告辞时应礼貌地向主人道谢,再与其他人告辞。
注意事项:
①有些人中途离席时会一一学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一起走,这种做
法会使原本热闹的场面冷却,甚至于提前散场,这种行为是不被谅解的,因此要避免。
四、餐桌上的茶文化
吃饭、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喝汤应用汤勺慢慢喝,不可就着碗喝,若汤过热,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时用汤匙小口小口引用;至于吃饭,要端起饭碗贴着唇,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端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吃饭时不要埋头苦吃,适当的注意周围是必要的。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如果用餐时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则最好用公筷,也可把距离客人或长辈较远的菜送到他们跟前。
⑦在使用筷子时切勿一边交谈,一边挥舞筷子;筷子插在饭碗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切不可为;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三、离席
席间一般不可中途退席。当你要中途离开时,不需要大声告诉每一个人,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人打个招呼后便可离去。
有要事不得不中途离退席时,一定要向主人说明、致歉后方可离席,但切勿与其长聊,因其还有其他客人要招呼,不可应你而对其他人失礼。
①作为主人要掌握好宴会的热度,且适当的调节宾客之间的尴尬,
如遇到不能饮酒之人,主人应劝服敬酒的人用饮料或茶水代酒。
②
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缘。
- 5 -
作为宾客,切忌席间喧宾夺主。不能喝酒的人,应礼貌地说明,切忌把杯子倒置,应轻轻按着杯- 5 –
④端酒杯的手势也要注意,可右手执杯,左手垫杯底,碰杯时自己
的杯口应低于对方酒杯的二分之一,以示谦卑。如若自己的地位高于敬
6、饮食观念的不同:饮食的第一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为满足生理需求,但是第二目的呢?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餐最求“味”的享受,在食物的制作上尤其讲究,制作方式五花八门,以达到味觉的享受,但营养的流逝是巨大的。而西餐的第二目的则是健康与营养,其制作方式也就较为单一。
- 4 -
- 4 –
及的选择,以免出现尴尬情况。
上茶时由奉茶之人可看出宾客的尊贵程度,因此主人应把握好尺度。上茶时,要分主次、重要程度,一般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且长幼有序,切不可随意妄为。第一杯茶不宜斟地过满,以八分满为宜,且水温不宜过烫,以免烫伤客人或自己。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主人或服务员要注意杯中的茶水情况。在茶被喝掉半杯之后即可续杯,但要注意客随主便。不宜再三为客人斟茶,一再劝人用茶,却无其他话可讲,意味着送客,因此在续杯时要注意。
2、用餐
出席正规的中餐宴时,在开席前餐厅会为每一位顾客送上一条湿巾,这是用来擦手的。而后送上的第二条湿巾,可用来擦手或嘴,但不能用于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
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就餐时,按照传统应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是须少量,距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时,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的,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作为宾客,在主人家奉上茶时应礼貌地双手捧接,并道谢,无论茶符合自己的要求与否。如若不喝茶,则应事先表明,且不可向主人家提出过高的要求。喝茶时要认真品味,以示对主人地感谢及尊敬。
注意事项:
①茶具要清洁
②尽量不要用一只手上茶,且双手奉茶时,切勿将手搭在茶杯杯口,更不能浸
入水中。
③从客人的左侧为其上茶,放置茶杯在客人右手附近,尽量不要打扰到客人④与人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可在谈话告一段落之后,喝茶润喉,否则会显
酒的人,则酒杯不宜过低。
⑤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一定要先敬尊长者,以示尊重。
如没有特殊人物在场时,敬酒最好按顺序,切忌厚此薄彼。
⑥
桌面上不谈生意,酒后大家心知肚明,不必特意提出来。
六、服装礼仪
俗语说,“看场合穿衣服”,穿着打扮一定要看场合,一成不变永远一套衣服往往是不对的。赴宴选择服饰的基本原则是时间(T)、地点(P)和场合(O)三大原则,即“TPO”原则。
4、上菜顺序的不同:中餐上菜顺序为:先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及水果。西餐的上菜顺序通常是:先上面包黄油,其次是冷菜,而后汤斗海鲜,再是主菜,然后是甜点,最后是咖啡及水果。
- 6 -
- 6 –
5、停菜方式不同: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置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后方可离去。在西方,用餐结束后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于餐盘内,这样可避免掉落,也便于服务生收拾。
④入席时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员,那么应遵从其安排。
- 2 -
- 2 –
二、进餐
1、上菜
中餐上菜的顺序为:开胃菜→热菜→炒菜→大菜→汤菜→炒饭→面点→水果。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菜,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上菜时,可将其先行上桌。有时冷菜之后,可接着上四种热菜,但热菜多数被省略。
当客人落坐开始就餐后,餐厅员工即可通知厨房作好出菜准备,待到冷菜剩下1/3左右时,餐厅员工即可送上第一道热菜。当前一道菜快吃完时,餐厅员工就要将下一道菜送上,不能一次送得过多,使宴席上放不下,更不能使桌上出现菜肴空缺的情况,让客人在桌旁干坐,这既容易使客人感到尴尬,也容易使客人在饮过酒后,没有菜可供及时下酒,导致易醉。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茶在中国夺得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品,茶文化已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我国历来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但凡来了客人,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在中餐中如果没有茶就称不上正式了。在中餐正式开始前,主人可为已到的宾客奉上茶。
以茶待客时要注意客人对茶得偏好,可在上茶之前询问客人的喜好,但也要考虑到自己储备的茶的品种,因此在询问客人意见时,最好为之提供自己力所能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餐桌礼仪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