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健康教育学题库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_ _系统的社会活动。
健康心理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健康知识正确答案: B2.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改善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干预活动社会规范卫生宣传生活方式正确答案: A3.健康教育具有对象明确、为主,注重反馈和行为改变效果等特点,是卫生宣传在内容上的深化、范围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扩充。
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单一传播多元传播正确答案: B4. 年“卫生联合会”成立,并由公共卫生学博士胡宣民任秘书,我国从此有了专职从事健康教育的执业医师。
1915191619171918正确答案: B5.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明确地提出了健康促进涉及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世界卫生组织雅加达宣言渥太华宪章中华医学会正确答案: C6.《渥太华宣言》指明了健康促进的三个主要策略:倡导、赋权、领导协调统一促进正确答案: B7.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A、指导•B、核心•C、支持•D、倡导正确答案: B8.对健康促进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理解。
属于广义理解的是。
•A、健康促进视为一定领域内具体的工作方法或策略。
•B、健康促进是当前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的总体战略。
正确答案: B9.20世纪,“健康教育”一词引入我国教育界,众多学者认识到健康教育对提高民族健康的重要性,提出“健康教育从学校抓起”的口号。
•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60年代正确答案: A10.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医疗卫生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树立健康的信念,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连续不断地学习养成健康的行为。
所以,健康教育是的行为教育过程。
•A、有组织、有系统•B、有计划、有组织、•C、有计划、有系统•D、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正确答案: D二.判断题(共10题,40.0分)1.健康教育就是我们所说的卫生宣传。
×2.卫生宣传是单向传播卫生知识,并不考虑个体是否接受和行为是否改变。
第五、六章 健康教育诊断、计划和干预实施

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完全解释人群的行为,在开展实 际工作时,必须结合实际,综合应用各种模式和理 论,采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策略和措施,对各种关键 的可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
健康教育诊断 (行为危险因素评估)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 (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健康教育评价 (干预效果评价)
什么是健康教育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健康教育诊断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要点?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格林模式):
➢ (一)社会诊断(社区需求评估) ➢ (二)流行病学诊断 ➢ (三)行为诊断 ➢ (四)教育诊断 ➢ (五)管理与政策诊断
➢ (一)社会诊断
目的和任务: ✓ 1. 评估目标社区或对象人群的生活质量并明确影响
其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 ✓ 2. 了解目标社区或对象人群的社会环境; ✓ 3. 动员社区或对象人群参与健康教育项目。
➢ PROCEDE (policy, regulatory 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执行阶段,在执行教育和环境干预中 运用政策、调控和组织手段。
PRECEDE 第五步
管理与政策诊断
➢ (三)行为与环境诊断
行为诊断的任务: ✓ (1)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健康教育着眼点是行为改变。 ——因此,对已知的健康问题必须分析其是否行为因 素的影响所致。 ——如高血压:酗酒、高钠盐饮食是行为因素。
行为诊断的任务: ✓ (2)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
——标准为与健康问题联系密切程度(科学研究证实 两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及该行为发生频度(经常 发生的行为)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概念)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不同。
卫生宣传指的是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教育是整个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健康社会环境的“大卫生”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4、健康教育要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
5、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个人及政府行为的改变。
6、1986年在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渥太华宣言》,其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①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支持的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7、1997年在印尼雅加达召开的世界第四届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了《雅加达宣言》,提出了21世纪健康促进的重点,包括6个方面:①提高全社会对健康的责任感;②增加对健康发展的投资;③巩固和扩大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④增强社区的能力及赋予个人权利;⑤保证促进健康所需的基础设施;⑥行动起来,建立全球健康促进联盟。
8、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社会动员。
9、把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八项任务之首的是:《阿拉木图宣言》。
1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卫生工作中的作用:①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②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④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11、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性突破。
(健康相关行为)1、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2、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布瑞斯洛等人发现只要采取7种基本的健康行为,就能明显地提高人的健康状态,这7种行为是:①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②每天吃早餐;③适量运动;④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⑤不吸烟;⑥保持适当的体重;⑦不饮酒或少饮酒。
健康教育诊断ppt课件

ppt课件.
18
2、预期产出
• 主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的时空分布情况及特点 • 哪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对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构成最大
威胁,或为社区或对象人群最为关切 • 累及哪些人群,受影响最大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 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什么
“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 素”,是健康教育诊断阶段。
“PROCEED” -- (policy, regulatory 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在实施教育和环境发展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 是实施和评估阶段。
ppt课件.
16
3、社会动员和社区组织
(1)充分的宣传和说服,邀请社区各层次的成员参与诊断 (2)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与社区成员共同制定诊断计划并付 诸实施 (3)建立有关的项目组织
ppt课件.
17
(2)流行病学诊断
1、主要任务 确定哪个/哪些疾病或健康问题对社区或对象人群生活
质量有最大/较大的不利影响,以及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 分布特征及原因推断。
ppt课件.
9
美国CDC提出的PATCH步骤
➢动员社区 ➢调查社区情况 ➢确定主要健康问题及其行为影响因素 ➢制定干预计划并实施计划 ➢评价效果
ppt课件.
10
PATCH、UNICEF与格林模式的比较
格林模式:科学思路特征较突出 PATCH: 在格林模式基础上从实际操作角度强 调了健康教育诊断前期的社区宣传和组织工作 UNICEF: 更多关注政策分析和目标人群分析
3. 影响目标行为的因素,归为三类:倾向因素、促成因素 和强化因素,明确目标因素
健康教育诊断

3
格林模式
PRECEDE-PROCEED模式 世界上许多国家应用该模式设计健康教育 活动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格林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科学性,不 仅适用于健康教育领域,而且对其他社会 科学计划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4
格林模式
5
格林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
诊断阶段(需求评估):
1.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2.影响目标健康问题的因素; 3.影响目标行为的因素; 4.健康干预的主要策略。 至此,健康教育的诊断结论确立。
3、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是 存在干预后加强(或减弱)某种行为的因素。 强化因素多指与个体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 不同的目标人群,其强化因素也不同相同。 如:高血压患者的强化因素为配偶、亲属和 医生,他们经常督促患者及时服药,巩固患 者依从性行为。青少年的戒烟行为的强化因 素为父母、教师、朋友等。
行为的发生 和巩固
强化因素
同伴、家长、领导、保健 人员的态度和行为
13
教育与生态诊断
影响健康行为的三类因素: 1、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通常 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 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其中包括知识、态 度、信念及价值观。
14
教育与生态诊断
8
流行病学诊断
(一)流行病学评估主要任务 1 、确定哪个健康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哪 些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这些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评估方法与社会评估是两种互补的 方法。用社会评估方法可以找出人群存在的 多种健康问题,而流行病学评估可找出导致 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2 、评估已确定的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吻 合程度
23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实施
健康教育重点

名词解释:1.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2.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3.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
可分为促进健康相关行为和危害健康相关行为。
简答:(看分答题,几分就答几点)一: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促进的关系?(如果分比较多才答涵义)涵义:卫生宣教——单纯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
健康教育——行为矫正;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健康促进的策略之一。
健康促进——行为、环境矫正;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体现了综合的干预策略。
关系:1.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2.健康教育必须以健康促进战略思想为指导,健康教育欲改善人们的行为需要得到健康促进的支持。
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战略中最活跃、最具有推动作用的具体工作部门。
4.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三者是一种递进包含关系。
二:促进健康的行为:1.日常健康行为。
2.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3.避免不良嗜好行为。
4.预警行为。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2.致病性行为模式(A型行为模式、C型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4.违规行为三: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格林模式步骤):1.社会诊断2.流行病学诊断3.行为与环境诊断4.教育与生态诊断5.管理与政策诊断6.执行/过程评价7.近期效果评价8.中期效果评价9.结局评价1.四:健康促进五领域(5策略):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身心健康教育科学方法

身心健康教育科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身心健康教育中,科学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首先,科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判断等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营养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食材的成分、热量等信息,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其次,科学方法强调实践与体验的结合。
课堂上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授运动锻炼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到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身心健康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科学方法还注重师生互动与合作。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验设计等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
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学生能够拓宽思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心理测量实验,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反思,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最后,科学方法要注重整合和应用多学科的知识。
身心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授危险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时,学生既需要了解生物学上的危害因素,还需要了解心理学上的决策机制和社会学上的影响因素,才能综合分析并制定科学的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身心健康教育科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方法,学生能够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实践与体验身心健康、发展师生互动与合作、整合多学科知识等。
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引导,才能让身心健康教育更加深入、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08健康教育诊断

• 其三,格林模式应用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态 观点和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看待影响健 康问题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并将影响健 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 和强化因素三类;在干预阶段,直接针对影 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促使上 述相关因素发生改变,再引发行为改变,最 终实现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 行为危险因素评估 (健康教育诊断)
希望发现的事实或发生的变化
社区人群生活质量 目标疾病分布及与生活质量的联系 危险行为分布及与目标疾病的联系 导致危险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及其分布 目标人群的相关认知、态度及人口学特征 社区环境: 地理、交通,生产、商业、文化、 政策、组织,教育、传媒, 卫生服务、等 健康信息传播 卫生服务提供 相应组织和社会网络的建设 政策发展与资源投入 社区人群参与 等
16
• 其四,格林模式不应被看作是一种理论,而 是一种立足于实际的调查研究思路和一个可 以实践操作的概念框架。这个框架为在健康 教育工作中运用多种行为科学理论和方法提 供了一个平台。这样一种系统方法与罗列问 题式的或纯思辨式的方法比较使健康教育干 预更有效果和效率。
1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的健康教育诊断思路
“格林模式” (PRECEDE)
PRECEDE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第五步 第四步
教育与组织诊断
第三步 行为与环境诊断
第二步 流行病学诊断
第一步 社会诊断
管理与政策诊断
健康促进
倾向因素
健康教育 组织、政策、法规
强化因素 促成因素
行为与生活方式 非行为问题
健康问题 非健康问题
生活质量
第六步 执行/过程评价 PROCE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三)确定优先干预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 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是这些因素与行为之间和它们相互之间在
“时间”上的交错关系。 第二,是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和它们与行为之
三、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
(三)确定干预策略
策略制定的任务是根据项目目的(目 标)、对象人群特征、环境条件和可得资 源等情况选择最佳的干预途径、干预方法 及其时间、空间和人群组合。这是一项具 有高度创造性的工作。
三、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
间在“空间”上的交错联系。
“问题树”
二、确定计划目标
目的(goal)是指在执行某项计划后预 期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具宏观性、远期 性,一般用文字表述。
目标(objective)是目的的具体体现, 用指标描述。因此,目标具有可测量性。
二、确定计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健康教育项目目标一般必须回答 :
“3个W,2个H”
Who——对谁? What——实现什么变化? When——在多长期限内是这种变化? How much——变化程度? How to measure it——如何测量该变化
二、确定计划目标
2.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各方面、各阶段、 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反映出健康 教育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其各部分之间 的结构关系。
确定优先项目,就是在众多可共选择的问 题中选定对目标社区和对象人群生活质量影 响最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较好 解决可能性的健康问题。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一)确定优先项目
原则: 重要性 有效性
重要
不重要
可
第一格
变
最优选择
第三格 一般不予考虑
不
第二格
可
次优选择
变
选优四格表
第四格 不予考虑
二、确定计划目标
3.指标体系 目标需用相应的指标描述。因此,与 各方面、各阶段、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有关的指标及其权重(如果需要,需 专门确定)、预期指标值、指标使用 方法等形成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项目管理和评价的基本工 具。
三、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
(一)确定目标人群 与目标行为的关系分为:
一级目标人群:希望其实施所建议行为的人群
① 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② 任何一个健康问题的原因可既 有行为因素又有非行为因素。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②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
两条原则: ①行为与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程度,最好 有证据能够证明两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②是否为经常发生的行为。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③高可变行为与低可变行为
二级目标人群: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 人群
三级目标人群:行政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 他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
三、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
根据生理状况、从事危害健康行 为的程度分为:
高危人群 重点人群 一般人群
三、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
(二)确定三类行为影响因素中的重点
三类行为影响因素,倾向因素、强化因 素和促成因素,在不同的目标人群组、不 同干预阶段应有不同侧重。每种影响因素 内部的亚因素也应有所侧重。
PROCEED(policy, regulatory 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s in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
PRECEDE
PRECEDE-PROCEED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五步
第四步
第三步
第二步
第一步
管理与政策诊断 教育与生态诊断 行为与环境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 社会诊断
高可变行为与低可变行为是指通过健康教 育干预,某行为发生预期改变的难易程度。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高可变性行为是: ①与目标社区的地理、物产、文化传统或 传统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不大。 ②行为正处于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 ③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的实证。 ④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格林模式特点: 1、调查研究,拟订干预计划 2、目标 原因 3、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4、不只是理论,更是立足于实际的 调查研究思路
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
第一节 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优先项目
确定计划目标
监测与评价计划
选择干预策略
分配可得资源
设计干预措施 和方法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核心: 确定影响目标健康问题的主要健康相关行
为,以及确定影响该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 展的主要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 素。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逻辑思路: 通过多种干预措施改变影响目标健康相关
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促使目标健康相关行为得以改善;而目标 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又最终导致目标疾病 的控制或危害减少,从而实现提高生活质 量的目的。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素
(二)确定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从众多行为因素中选择关键的、预
期可改善的行为作为干预的目标行为。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 ➢区别高可变行为与低可变行为
一、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格林模式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PRECEDE-PROCEED 模式。
PRECEDE(predisposing, reinforcing and enabling constructs in education/environment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组织、政策、法规
倾向因素
强化因素 促成因素
行为与生活方式 健康问题
生活质量
非行为问题
非健康问题
第六步 执行/过程评价
第七步 近期效果评价
第八步 中期效果评价
第九步 结局评价
PROCEED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PRECEDE-PROCEED模式分析的问题: 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和非健康问题 影响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非行为因素 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可以应用于健康教育干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