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Java数据结构实验三

合集下载

JAVA第三次实验完整版

JAVA第三次实验完整版

实验报告
院(系): 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403班姓名 : 卢丽琼
学号 : 21409030312
2016年 12 月 26 日
实验三JDBC编程
一、目的
通过Java数据库访问程序的编写、调试,使学生掌握JDBC编程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JDBC API,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学生需要按时达到指定实验室上机。

调试教学中使用的程序示例,并加以修改,增加程序的功能;实现数据库访问的优化。

完成实验后,需要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复习数据库SQL语句的编写。

2)编写(JavaODBC-JDBC驱动)公共模块。

3)建立数据库应用模型,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调试程序,实现数据库的访问。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了JDBC的基本概念并且深入了解了其注册方法,我明白了如何调用数据库,怎样建立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基本架构,更深入的了解了JA V A.。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3 ——栈、队列、递归设计)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3 ——栈、队列、递归设计)参考答案
{
x=Pop(s); /*出栈*/
printf("%d ",x);
InQueue(sq,x); /*入队*/
}
printf("\n");
printf("(10)栈为%s,",(StackEmpty(s)?"空":"非空"));
printf("队列为%s\n",(QueueEmpty(sq)?"空":"非空"));
ElemType Pop(SeqStack *s); /*出栈*/
ElemType GetTop(SeqStack *s); /*取栈顶元素*/
void DispStack(SeqStack *s); /*依次输出从栈顶到栈底的元素*/
void DispBottom(SeqStack *s); /*输出栈底元素*/
} SeqQueue; /*定义顺序队列*/
void InitStack(SeqStack *s); /*初始化栈*/
int StackEmpty(SeqStack *s); /*判栈空*/
int StackFull(SeqStack *s); /*判栈满*/
void Push(SeqStack *s,ElemType x); /*进栈*/
sq=(SeqQueue *)malloc(sizeof(SeqQueue));
InitQueue(sq);
printf("(8)队列为%s\n",(QueueEmpty(sq)?"空":"非空"));
printf("(9)出栈/入队的元素依次为:");

数据结构实训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实现对数据的检索、插入、删除等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原理,我们进行了一次数据结构实训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据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的定义、特点及操作方法。

2. 熟练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算法设计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线性表(1)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 栈与队列(1)实现栈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栈的入栈、出栈、判断栈空等操作。

(3)实现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4)实现队列的入队、出队、判断队空等操作。

3. 树与图(1)实现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实现二叉树的遍历、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

(3)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

(4)实现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4. 算法设计与应用(1)实现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基本排序算法。

(2)实现二分查找算法。

(3)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四、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2. 编写代码实现实验内容,对每个数据结构进行测试。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4.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分析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表(1)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实现简单,但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低。

(2)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高,但存储空间占用较大。

2. 栈与队列(1)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简单,但顺序存储空间利用率较低。

(2)栈和队列的入栈、出队、判断空等操作实现简单,但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边界条件。

3. 树与图(1)二叉树和图的存储结构实现复杂,但能够有效地表示和处理数据。

java 实验三 控制语句 实验报告

java 实验三 控制语句 实验报告
if(b/50!=0){System.out.println(b/50+"张5角");b-=(b/50)*50;}
if(b/20!=0){System.out.println(b/20+"张2角");b-=(b/20)*20;}
if(b/10!=0){System.out.println(b/10+"张1角");b-=(b/10)*10;}
System.out.println(e);
}
}
}
}
问题:
(1)程序运行结果怎样,出现了哪些异常?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该程序运行出现了除数不能为0,数组越界,还有空指针放回等异常。
(2)分析异常是怎样抛出、捕获和处理的?
抛出异常:在方法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异常,则该方法生成一个代表该异常的对象并把它交给运行时系统,运行时系统便寻找相应的代码来处理这一异常。
答:可以。
其执行结果如下:
2.语句:“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猜对了!这个数就是"+realNumber);”为何要放在while循环语句之后?放在while语句的循环体中合理吗?
请将回答写在析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回答下面问题,最后完善异常处理程序。
(1)存在元、角、分不同币值,在计算时建议统一转换成分,比如5元就是500分,2元就是200分;
(2)用几个数组,按顺序存储可以使用的转换后的币值,如200,100,2;还有对应币值的名字,如两元,一元,二分;还有对应的单位,如元,元,枚;
(3)怎么才算最小找零方案,张数(枚数)最小就意味着尽量用大币值去找零,所以把找零的总额转成分后,依次除以大币值,得出的商就是该币值的找零张数(枚数),而得出的模(也就是余数)就是继续要找零的,继续除以下一个较小的币值,。。。依次类推,知道最后不再有余数,说明找零成功,把依次得到的商对应相对应的币值输出即可。

数据结构java实验三

数据结构java实验三

《数据结构(JA V A)》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开设时间:《数据结构(JA V A)》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栈和队列及递归算法指导教师:实验组长(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实验时间:组长签名:一、实验报告撰写提纲1、实验目的1.理解栈和队列抽象数据类型,掌握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理解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问题的作用。

2、实验内容(1)使用一个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2)分别用循环单链表、循环双链表结构设计队列,并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别。

(3)使用3个队列分别保留手机最近10个“未接来电”、“已接来电”、“以拨电话”。

(4)走迷宫。

一个迷宫如图所示,他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白色单元表示通路,黑色单元表示不通路。

试寻找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每一部只能从一个白色单元走到相(5骑士游历问题是指,在国际象棋的棋盘(8行*8列)上,一个马要遍历棋盘,即走到棋盘上的每一格,并且每隔只到达一次。

设码在棋盘的某一位置(x,y)上,按照“走马日”的规则,下一步有8个方向走,如图所示。

若给定起始位置(x0,y0),使用站和队列探索出一条马遍历棋盘的路劲。

3(1)①审题:使用一个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②编程:本代码使用了一个顺序栈SeqStack,编写一个循环让十进制数除2的余数入站,然后让全部余数出栈,输出二进制数。

③验证结果:图 1(2)①审题:分别用循环单链表、循环双链表结构设计队列,并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编程:首先先编写一个队列抽象数据类型QQueue,然后编写循环单链表SlinkedQueue和双链表DlinkedQueue逐一实现Qqueue中的三个方法,即判断是否队列为空、入队和出队。

循环双链表所占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比单链表多。

③验证结果:两个均可被调用。

(3)①审题:使用3个队列分别保留手机最近10个“未接来电”、“已接来电”、“以拨电话”。

②编程:1—10代表未接来电,11—20代表已接来电,21—30代表以拨电话,编写三个顺序栈stack1,stack2,stack3,运用条件语句存储10个号码,然后输出。

Java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Java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Java数据结构实验报告《Java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Java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对Java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1. 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组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结构,是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数据结构支持,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Java数据结构的使用和实验结果。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Java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Java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Java数据结构的常见操作和实现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Java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3.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数组:学习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访问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链表:学习链表的定义、插入、删除和遍历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栈和队列:学习栈和队列的定义、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树:学习树的定义、遍历和搜索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Java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并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数组: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数组的初始化、访问和操作,并验证了其在存储和检索数据方面的效果;- 链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链表的插入、删除和遍历,并验证了其在数据组织和操作方面的效果;- 栈和队列: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并验证了其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的效果;- 树: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树的遍历和搜索,并验证了其在数据组织和检索方面的效果。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Java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解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0140925 数据结构(JAVA版)实验报告

20140925 数据结构(JAVA版)实验报告

public Object delete(int i) throws Exception{ if(size == 0){ throw new Exception("链表已空无元素可删!"); } if(i < 0 || i > size - 1){ throw new Exception("参数错误!"); }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或程序及运行结果)
第 14 页 共 18 页
实验报告
评语:
第 15 页 共 18 页
实验报告
实验六:图
实验目的:
1. 掌握图的存储结构; 2. 掌握图的相关操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
一、 实验内容 1、构建一个 Java Application。 2、定义一个名为 Stu 包,在这个包中定义一个实现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 性别和班级的 Student 类;然后定义另一个引用 Stu 包的类,在这个类中 用 Stu 包中的 Student 类生成一个对象。 3、定义接口,继承接口,实现接口的实验。 二、 实训步骤 第一:新建一个名为 Exp1 的工程。 第二:包的创建与使用。 算法分析: 先在两个 java 源文件中分别定义了两个包,并且在第 1 个包中定义了一个 MyClass1 类,在第 2 个包中定义了一个 MyClass2 类。 在第三个 java 源文件的主类 TestPackage 中分别引用前面定义的两个包,并 分别将 MyClass1 类和 MyClass2 类实例化。 1、在该工程中新建一个 java 源文件,并输入如下代码: package Mypackage; //定义包 Mypackage public class MyClass1 { //定义类 MyClass1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类 MyClass1"); } } 2、在该工程中再新建一个 java 源文件,并输入如下代码: package Mypackage.Mypackage1; //定义包 Mypackage.Mypackage1 public class MyClass2 { //定义类 MyClass2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这是类 MyClass2"); } }

《数据结构实验与实训教程(第3版)》课件

《数据结构实验与实训教程(第3版)》课件

目录第一部分预备知识 (1)预备知识 (1)预备知识实验 (2)第二部分基础实验 (4)实验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4)实验2 链表的基本操作 (9)实验3 栈的基本操作 (15)实验4 队列的基本操作 (22)实验5 数组的基本操作 (32)实验6 字符串的基本操作 (36)实验7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41)实验8 树的遍历和哈夫曼树 (46)实验9 图的基本操作 (53)实验10 排序 (59)实验11 查找 (64)第三部分课程设计实验 (69)实验1 航空客运订票系统 (69)实验2 汉诺塔游戏程序 (75)实验3 全屏幕编辑程序设计 (79)实验4 旅游路线安排模拟系统 (90)实验6 最小生成树kruskal算法 (93)第一部分预备知识预备知识例1.1#include <stdio.h>int sumabc(int a, int b, int c) /* 求三个整数之和*/{ int s;a=b+c;s=a+b+c;return s;}void displayLine(void){ printf(”----------------------\n“);}void main( ){ int x,y, z ,sabc;x=y=z=8;display(); /* 画一条线*/printf(“\n sum=%d”,sumabc(x,y,z)); /* 在输出语句中直接调用函数sumabc( ) */ printf(“\n %6d%6d%6d”,x,y,z);display();/* 画一条线*/x=2; y=4; z=6;sabc =sumabc(x, y, z); /* 在赋值语句中调用函数sumabc( ) */printf(“\n “ sum=%d”, sabc);printf(“\n %6d%6d%6d”,x,y,z);display();/* 画一条线*/}例1.2int sumabc(int *a, int b, int c){int s;*a=b+c;s=*a+b+c;return s;}预备知识实验int main(){ //在main函数中调用上述声明的函数int n; //记录个数STUDENT stu[MAXSIZE;// 顺序存储结构,方法一静态一维数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年月日
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

import作业2.RandomTeach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canner input=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请输入调用的教师人数n (1<=n<=10):");
int n=input.nextInt();
System.out.print("该轮自动产生的随机教师分别为:");
String[] arr = RandomTeacher.getRandomTeachers(new String[]{"白玉","李雪梅","张宇心","秦子臻","刘凯乐","单新增","曾新旺","明途","徐子墨","魏温涛"}, n);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input.close();
}
}
(2)测试的结果和显示
第一次测试:输入2,得到随机产生的两名教师姓名。

第二次测试:输入4,随机产生四个老师姓名。

2.假设某餐馆中每桌顾客点菜记录的格式为“北京烤鸭:189 西芹百合:15 清蒸鲈鱼:80”(每道菜的价格与下一道菜的名字之间有一个空格)。

编写一个类的方法,能够接受键盘录入的符合上述格式的点菜内容字符串,输出点菜记录中每种菜的价格及总价格。

(1)文字分析和代码详情
通过String []str = s.split(" ");for循环,拆分字符串每个字符串保留一道菜的信息,通过String []str2 = str[i].split(":");拆分字符串分出菜名和单价,进而算出总价。

package zuoye4;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x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输入点菜记录:北京烤鸭:189 西芹百合:15 得到结果:204
答案正确,代码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