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离心泵设计——方法

3.离心泵设计——方法
3.离心泵设计——方法

1、理论扬程的计算

在无预旋情况下:

2、离心泵基本公式的推导

3、离心泵能量损失

(1) 机械损失:泵的轴封及叶轮圆盘摩擦损失所消耗的功率。

(2) 容积损失

(注:公式2-13的推导)

(注:7-14式的推导)

(3) 水力损失:

4、离心泵性能曲线

常见的几种性能曲线

消除性能曲线驼峰的方法:

5、离心泵相似理论

比转速:

双吸离心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双吸离心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乐东学号:20121698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动力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800S26型双吸泵的设计 指导教师:杨辉 2016年2月1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写。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800S26型双吸泵的型号意义是,入口直径为800mm,设计点扬程为26m的单极双吸水平中开式离心清水泵。要想了解此泵,首先要了解双吸离心泵。 双吸离心泵是从叶轮两面进水的双吸离心泵,因泵盖和泵体是采用水平接缝进行装配的,又称为水平中开式离心泵。与单级单吸离心泵相比,效率高、流量大、扬程较高。但体积大,比较笨重,一般用于固定作业。适用于丘陵、高原中等面积的灌区,也适用于工厂、矿山、城市给排水等方面。 S型单极双吸离心泵也被称为为中开式离心泵,供抽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之用。S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厂、空调循环用水、建筑供水、灌溉、排水泵站、电站、工业供水系统、消防系统、船舶工业等输送液体的场合。 S型中开泵与其他同类型泵相比较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结构合理,运行成本低、安装及维修方便等特点,是消防、空调、化工、水处理及其他行业的理想用泵。泵体设计压力为1.6MPa和2.0MPa。泵体的进出口法兰均位于下泵体,这样可以在不拆卸系统管路的情况下取出转子,维修方便。部分泵体采用双流道设计,以减少径向力,从而延长机封和轴承的寿命。叶轮叶轮的水力设计采用了最先进的 CFD 技术,因此提高了S泵的水力效率。对叶轮进行动平衡, 确保S泵的运行平稳。轴轴径较粗,轴承间距较短,从而减小了轴的挠度,延长了机械密封和轴承的寿命。轴套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材料,以防止轴被腐蚀和磨损,轴套可更换。磨损环泵体与叶轮间采用可更换的磨损环,防止泵体和叶轮的磨损,更换方便,维修费用低,同时保证运行间隙和较高的工作效率。既可以使用填料也可以使用机械密封,可以在不拆卸泵盖的情况下更换密封装置。轴承独特的轴承体设计使轴承可采用油脂或稀油润滑,轴承的设计寿命10万小时以上,也可使用双列推力轴承和封闭轴承。材料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S型中开泵的材料可为铜、铸铁、球铁、316不锈钢、416;7锈钢、双向钢、哈氏合金、蒙耐合金,钛合金及20号合金等材料。 我国水泵技术的现状 1、我国泵产品图样的来源可分为联合设计、引进、自行开发等几种,引进的这些

浅谈离心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浅谈离心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 摘要离心泵是化工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液体输送设备,由于离心泵必须经常在环境恶劣的运行条件下运行,导致极有可能发生过早损坏的现象——这势必会增加了成本损失和由于故障停机造成的生产力下降的风险,本文就此问题对离心泵的使用及维护保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离心泵;使用;维护保养 1 离心泵的正确选型和精心安装是离心泵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 1.1 离心泵的正确选型 首先,在选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被输送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无腐蚀性、有无悬浮物、粘度大小、凝固点及汽化温度饱和蒸汽压等;一定要详细了解被输送物料的工况:输送压力、温度、流量、输送高度、吸入高度、负荷变动范围等。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参阅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从而选出最切合生产实际使用的离心泵。 其次,离心泵的生产厂家较多,有些离心泵的结构尺寸不够规范,配合间隙不是最佳值,会因装配误差导致元件的损坏(包括叶轮、紧固件、轴承和机械密封)。为延长轴承和密封的寿命,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加强离心泵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规范化;降低装配误差;改进设计特性,如减小轴长而加大轴径、采用较大的密封腔、应用大规格轴承,以及为改善润滑环境而加大轴承框等。 1.2 离心泵的安装 首先,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离心泵的施工安装规范进行,并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及验收制度。安装完毕后要进行试运转,经试运转周期考核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的泵,才能交付生产。 其次,离心泵内部元件的装配精度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包括叶轮、密封、轴承等;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离心泵内部元件松动。因此,在离心泵安装到基础上后,要找平找正。离心泵的出、入口连接好管道后,会产生应力,造成原对中找正发生偏差,要重新对中。有研究表明,轴分离程度同轴度每25.5mm直线度小于0.005mm时,旋转机器的寿命在100个月左右;当每25.5mm直线度为0.0076mm 时,其寿命缩短为10个月;每25.5mm直线度为1.27mm时,其寿命为2个月。 第三,对一些要求较高的离心泵,应在设计中考虑在吸入口前安装过滤器,在出口阀后安装止逆阀,同时应在操作室及现场设置两套监控装置,以应付突发事故的发生。

浅谈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及应对 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标准 版) 摘要:泵是一种流体机械,它给予液体一定能量而沿管路输送液体。由于泵的结构简单、比较耐用,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造船、工程、轻工、农业和国防等部门的一种通用机械设备。尤其是在石油炼化企业生产中,泵类设备是不可缺少的运转设备之一,这其中要以离心泵的应用较为常见。在离心泵的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工艺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维护和保养,并对离心泵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本文主要从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影响因素、日常的维护保养及应对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离心泵故障措施

1离心泵的主要组成部分 离心泵主要是由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等几部分组成。 1.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它用键固定于轴上,被电机驱动旋转对液体作功进行能量传递转换。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其中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 1.2泵体:泵体也称泵壳,它是离心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1.3泵轴:泵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联轴器和电动机相链接,并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泵轴通常要选用强度较高的碳钢或合金钢并经调质处理,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定。 1.4轴承: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常见的轴承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滚动轴

离心泵设计

1.概述 (2) 2.工艺说明 (2) 2.1工艺介绍 (2) 2.2物料性质 (2) 2.3工作温度 (2) 2.4工作压力 (2) 3.机械设计 (3) 3.1材料选择 (3) 3.2结构设计 (3) 3.3设计参数计算 (4) 4.零部件的选型 (4) 4.1法兰的选型 (4) 4.2人孔的选型 (5) 4.3容器支座的选型 (5) 5.总结 (5) 参考文献 (6)

1.概述 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液体输送机械。其突出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故障少、寿命长、适用范围广、购置费用和操作费用较低。 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2.工艺说明 2.1工艺介绍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2.2物料性质 传输介质是清水,正常的沸点和熔点是100℃、不具有腐蚀性和毒性 2.3工作温度 介质温度不高于80℃ 环境温度不高于40℃ 2.4工作压力

允许吸入管路压力0.3MPa,泵的最高使用压力1.6MPa 3.机械设计 3.1材料选择 根据工艺参数和介质特性来选择泵的系列和材料。 (1)根据介质特性决定选用哪种特性泵,如清水泵、耐腐蚀泵和杂质泵等。介质为剧毒、贵重或有放射性等不允许泄漏物质时,应考虑选用无泄漏泵(如屏蔽泵、磁力泵)或带有泄漏液收集和泄漏报警装置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如介质为液化等易发挥发液体应选择低汽蚀余量泵、如筒型泵。 (2)根据选择安装条件选择卧式泵、立式泵(含液下泵、管道泵)。(3)根据流量大小选用单吸泵、双吸泵,或小流量离心泵。 (4)根据扬程高低选用单级泵、多级泵,或高速离心泵等。 3.2结构设计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完整版)离心泵——叶轮设计说明书

主要设计参数 本设计给定的设计参数为: 流量Q=3 3 500.01389m m h s =,扬程H=32m ,功率P=15Kw ,转速 1450min r n =。 确定比转速s n 根据比转速公式 3 4 3.65145046.3632s n ?=== 叶轮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1. 轴径与轮毂直径的初步计算 1.1. 泵轴传递的扭矩 3 15 9.5510955098.81450 t P M N m n =?=?=? 其中P ——电机功率。 1.2泵的最小轴径 对于35号调质钢,取[]52 35010N m τ=?,则最小轴径 0.02424d m mm ==== 根据结构及工艺要求,初步确定叶轮安装处的轴径为40B d mm =,而轮毂直径为(1.2~1.4)h B d d =,取51h d mm = 2. 叶轮进口直径 j D 的初步计算 取叶轮进口断面当量直径系数0 4.5K =,则 0 4.50.09696D K m mm ==== 对于开式单级泵,096j D D mm == 3. 叶片进口直径1D 的初步计算

由于泵的比转速为46.36,比较小,故1k 应取较大值。不妨取10.85k =,则 110.859682j D k D mm ==?= 4. 叶片出口直径2D 的初步计算 2 20.5 0.5 246.369.359.3513.73 10010013.730.292292s D D n K D K m mm --???? ==?= ? ? ?? ?? ==== 5. 叶片进口宽度1b 的初步计算 ()00222 111 4/4//v v m j j h v Q Q V V D D d Q b DV ηηππηπ===-= 所以 220111 1 44j j v V D D b V D K D = = 其中,10v V K V =,不妨取0.8v K =,则 22 118535.42440.863.75j v D b mm K D ===?? 6. 叶片出口宽度2b 的初步计算 225/6 5/6 246.360.640.640.3373 1001000.33730.00727.2s b b n K b K m mm ?? ?? ==?= ? ? ?? ??==== 7. 叶片出口角2β的确定 取2β=15° 8. 叶片数Z 的计算与选择 取叶片数Z=8,叶片进口角0155.8β=。 9. 计算叶片包角? ()0 000360/360360 2.491128 t Z Z φλ??====

离心泵设计论文解析

XXXXX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年级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 年月日

XXXXX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机电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

北海职业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

综述离心泵的完好标准 泵与风机、压缩机是流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制冷与空调专业人士学习的基本科目。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离心泵就是根据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一离心泵的分类方式类型特点一览表

二、离心泵基本构造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四、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一)流量Q(m3/h或m3/s)离心泵的流量即为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流体体积。 (二)扬程H(m) 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三)转速叶轮每分钟的旋转周数叫转数,单位为r/min . (四)效率η泵的效率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效率的表达式为:η=P e/P*100% (五)轴功率N (W或kW)泵的轴功率即泵轴所需功率,其值可依泵的有效功率Ne和效率η 计算,即 五、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离心泵设计

离心泵设计 目录 1 概述 (2) 2 工艺说明 (2) 2.1 工艺简介 (2) 2.2 物料性质 (2) 2.3 工作温度 (2) 2.4 工作压力 (2) 2.5 尺寸参数 (2) 2.6 其他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机械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材料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结构设计 (3) 3.3 设计参数 (3) 4 零部件的选型 (4) 4.1 法兰的选型 (4) 4.2 泵体的选型 (4) 4.3 叶轮的选型 (4) 4.4 其他零部件的选型 (4) 5 总结 (4) 参考文献 (5)

1 概述 本门课程是关于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基础课程,完成一项相关设计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学好课程的重要方法。 目的是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工程制图、数据处理的能力。 完成本设计需要先学好理论知识再参考各类标准按照规范完成作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工艺参数、确定材料与结构、完成相关计算以及零部件选型。 2 工艺说明 2.1 工艺简介 即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工艺大致流程如下: 造气→半水煤气脱硫→压缩机1,2工段→变换→变换气脱硫→压缩机3段→脱硫→压缩机4,5工段→铜洗→压缩机6段→氨合成→产品NH 3 本设备主要在其中起输送液体作用。 2.2 物料性质 水在70℃下的物性数据: 热导率:λ 2 = 0.624 W/(m?℃) 粘度:μ 2 = 0.742×10-3 Pa?s 2.3 工作温度 热流体进口温度70℃。 2.4 工作压力 根据工艺要求,设备允许压强不大于2×105Pa。 2.5 尺寸参数 外型尺寸 L: 352 H:320 a:80 h:180

离心泵的设计

齿轮油泵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 第一章引言 利用油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油泵。但更接近于现代油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油泵相继被发明,使得发展高扬程油泵成为可能。 尽管早在175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就提出了叶轮式水力机械的基本方程式,奠定了油泵设计的理论基础,但直到19世纪末,高速电动机的发明使油泵获得理想动力源之后,它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在英国的雷诺和德国的普夫莱德雷尔等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油泵的效率大大提高,它的性能范围和使用领域也日益扩大,已成为现代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泵。 油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要用到它。在给水系统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如若把自来水管网当作人身的血管系统,那么油泵就是压送血液的心脏。 齿轮油泵是在原有的KS型单级单吸油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进,现市面上大多的油泵,在安装叶轮时,是采用的泵轴的锥度进行定位的,这样的定位,对于轴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在一般的小型加工单位很难达到这样的精度等级,所以通过把锥度轴变为直轴的方法来避免因为加工精度不高而导致的安装不便的弊端,同时在叶轮安装时通过加轴套的方法进行定位,这样的改进在提高轴强度的同时,加工也方便了,且其他部件的制作模具的改动也很少,生产成本也没有增加。

第二章型号意义示例及名词解释 2.1 型号名称:KS 125 —100 —200 KS:符合国际标准的用语空调制冷等领域的单级单吸油泵。 125:泵吸入口直径(mm)。 100:泵排出口的直径(mm)。 200:叶轮名义直径(mm). 2.2 名词解释 油泵:通过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水泵。 单级单吸:单级是指一个叶轮,单吸是指只有一个进水口。 在油泵系列中还有双级双吸、双级单吸、单级双吸油泵,至于叶轮和进水口的数量主要是通过考虑到油泵的功率和性能参数来确定的,其中单级单吸油泵是功率和性能最简单的一种。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讲解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 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 第一步: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比转速ns 第二步:确定进出口直径 第三步:汽蚀计算 第四步:确定效率 第五步:确定功率 第六步:选择叶片数和进、出口安放角 第七步:计算叶轮直径D2 第八步:计算叶片出口宽度b2 第九步:精算叶轮外径D2到满足要求 第十步:绘制模具图 离心泵设计参数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设计一台泵之前,需要详细了解该泵的性能参数、使用场合、特殊要求等。 下表为本章中叶轮水力设计教程中使用的一组性能要求。

确定泵进出口直径 右图为一台ISO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的实物图和装配图。对于新入门的学习者,请注意泵的进出口位置,很多人会混淆。 确定泵的进口直径 泵吸入口的流速一般取为3m/s左右。从制造方便考虑,大型泵的流速取大些,以减小泵的体积,提高过流能力。而从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考虑,应减小吸入流速;对于高汽蚀性能要求的泵,进口流速可以取到1.0-2.2m/s。 进口直径计算公式 此处下标s表示的是suction(吸入)的意思 本设计例题追求高效率,取Vs=2.2m/s Ds=77,取整数80 确定泵的出口直径 对于低扬程泵,出口直径可取与吸入口径相同。高扬程泵,为减小泵的体积和排出管直径,可小于吸入口径。一般的计算公式为:

D d=(0.7-1.0)D s 此处下标d表示的是discharge(排出)的意思 本设计例题中,取 D d = 0.81D s = 65 泵进口速度 进出口直径都取了标准值,和都有所变化,需要重新计算。 Vs = 2.05 泵出口速度 同理,计算出口速度= 3.10

汽蚀计算 泵转速的确定 泵的转速越高,泵的体积越小,重量越清。舰艇和军工装备用泵一般都为高 速泵,其具有转速高、体积小的特点。 转速与比转速有关,比转速与效率有关,所以选取转速时需和比转速相结合。 转速增大、过流不见磨损快,易产生振动和噪声。 提高泵的转速受到汽蚀条件的限制。 从汽蚀比转数公式可知,转速n和汽蚀基本参数和C有确定的关系。 按汽蚀条件确定泵转速的方法,是选择C值,按给定的装置汽蚀余量或几何安装高度,计算汽蚀条件允许的转速,所采用的转速应小于汽蚀条件允许的转速。 汽蚀的概念 水力机械特有的一种现象。当流道中局部液流压力降低到接近某极限值(目前多以液体在该 温度下的汽化压力作为极限值)时,液流中就开始发生空(汽)泡,这些充满着气体或蒸汽的空 泡很快膨胀、扩大并随液流至压力较高的地方后又迅速凝缩、溃灭。液流中空泡的发生、扩 大、渍灭过程涉及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会有噪音,振动甚至对流道材料产生侵蚀作用(汽 蚀)。以上这些现象统称为汽蚀现象。 汽蚀会导致泵的噪声与振动,破坏过流部件,加快腐蚀,性能下降等。汽蚀一直是流体机械 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单级离心泵设计

单级离心泵设计 摘要:本设计从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计算。考虑离心泵基本工作性能,流量范围大,扬程随流量而变化,在一定流量下只能供给一定扬程(单级扬程一般10~80m)。本设计扬程为50m,泵水力方案通过计算比转数(n=67.5)确定采用单级单吸结构;通过泵轴功率的计算确定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由设计参数确定泵的吸入、压出口直径;通过叶轮的水力设计确定叶轮的结构以及叶轮的绘型;设计离心泵的过流部件,确定吸入室为直锥形吸入室,压出室为螺旋形压出室;设计轴的结构及进行强度校核;确定叶轮,泵体的密封形式及冲洗,润滑和冷却方式;通过查标准确定轴承,键以及联轴器,保证连接件的标准性。从经济可靠性出发,合理设计离心泵部件,选择标准连接件,保证清水离心泵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 关键词:离心泵工作原理;水力方案设计;叶轮和过流部件设计;强度校核;密封设计;键、轴承的选择

Centrifugal Pump Design Manua l Abstract : This design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entrifugal pump, conducted a series of design calculations. consider the basic centrifugal pump performance, flow in a wide range, lift varies with the flow, the flow can only supply some lift (single-stage lift is generally 10~80m).The design head is 50m ,the design of the pump hydraulic scheme by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revolutions(n=67.5) to determine the single-stage single-suction structure; choice of motor shaft power calculation; design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pump suction outlet diameter;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impeller and the impeller of the drawing of the hydraulic design of the impeller; flow parts of 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pump suction chamber for straight conical suction chamber, pressed out of the spiral-shaped pressure chamber; the structure and strength check of the axis design; determine the impeller centrifugal pump seal design, pump closed form and washing, lubrication, cooling method; determined by checking the standard bearings, and coupling to ensure that the standard connection. Departure from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 rational design of centrifugal pump components, select the standard connector, to ensure the water using a centrifugal pump design safety, practicality, economy. Keyword:Centrifugal pump working principle ;Hydraulic design;Component design of the impeller and the over current; Strength check; Seal design; The choice of key and bearing

浅谈离心泵设计思路

浅谈离心泵设计思路 吴献李京一陶荣华 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750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离心泵的设计也有了新的思路,这种思路与传统离心泵的设计思路不一样。离心泵设计新思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升零件的可用性,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将围绕离心泵展开,详细阐述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以及离心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传统离心泵的特点,提出了离心泵设计的新思路,希望为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离心泵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离心泵;设计思路;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离心泵在液体输送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液体输送设备而言,离心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心泵的运行一旦出现问题,整个液体输送的过程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对离心泵的设计很重要。离心泵从产生到大规模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设计方法和思路也在发生不同的改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缩短设计周期,离心泵的设计思路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深刻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在了解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离心泵的设计思路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析 离心泵在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离心泵相比于其它泵类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液体输出量比较高,没有脉冲便能平稳地运转。离心泵的尺寸不仅小而且质量还比较轻,所以占用的场地比较小,应用起来比较方便。另外,离心泵的设备比较简单,工作性能比较可靠,员工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维修起来相对容易,保养比较轻松。工作人员在需要用液体输送设备的时候,为了充分发挥泵的作用,大可以考虑使用这种离心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在自身吸入室、排出管以及叶轮与压出室的相互配合下

离心泵课程设计

离心泵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流体机械及工程课程设计______ 院(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 流体1002班________ 学号:3100201079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 刘成强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 赵斌娟___________

离心泵课程设计 起止日期:2014.1.72012.1.17

流体机械及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 设计依 据: 流量Q:30m3/h 扬程H:18.5m 转 速n: 2900 r/min 效率:68% 任务要求: 1. 用速度系数法进行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 2. 绘制叶轮的木模图和零件图,压出室水力设 计图。 3. 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 完成Auto CAD 出图

目录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确定 (5) 1.1确定比转数 (3) 1.2确定泵进、出口直径 (3) 1.3泵进出口流速 (3) 1.4确定效率和功率 (4) 1.5电动机的选择轴径的确定 (4) 第二章叶轮的水力设计 (5) 2.1叶轮进口直径D0的确定 (5) 2.2叶轮出口直径D2的确定 (6) 2.3确定叶片出口宽度b2 (6) 2.4确定叶片出口安放角 2 6 2.5确定叶片数Z (6) 2.6精算叶轮外径D (6) 2.7叶轮出口速度 (8) 2.8确定叶片入口处绝对速度M和圆周速度U1 (9) 第三章画叶轮木模图与零件图 (9) 3.1叶轮的轴面投影图 (9) 3.2绘制中间流线 (11) 3.3流线分点(作图分点法) (11) 3.4确定进口角1 (13) 3.5作方格网 (14) 3.6绘制木模图 (15) 第四章压水室的设计 (17) 4.1 基圆直径D3的确定 (17) 4.2压水室的进口宽度 (17) 4.3 隔舌安放角0 (17) 4.4隔舌的螺旋角0 (17) 4.5断面面积F (17) 4.6当量扩散角 (18) 4.7各断面形状的确定 (18) 4.8压出室的绘制 (20) 1. 各断面平面图 (20) 2. 蜗室平面图画 (20) 3. 扩散管截线图 (21)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离心泵的设计)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装备11001 学生姓名胡强 指导教师门朝威 辅导教师门朝威 开题报告日期2014.04.10

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 学生:胡强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门朝威机械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生产实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泵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机械,特别是离心泵,可以说在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泵往往是为了更加高效的液体介质输送水力和结构,能适合更多(甚至是苛刻)的工况条件,泵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环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西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柴立平.泵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侯作富,胡述龙,张新红.材料力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锋,古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李世煌,吴桐林.水泵设计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7] 于慧力,冯新敏.轴系零部件设计与实用数据查询[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8] 王朝晖.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9] 钱锡俊,陈弘.泵与压缩机[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10] 李云,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1] 汪云英,张湘亚.泵与压缩机[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12] 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13] 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力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4] Mario ?avar.Improving centrifugal pump efficiency by impeller trimming .[D].Desalination 249(2009)654-659

离心泵水力设计流程

离心泵水力设计 课程设计及指导书 (一)离心泵水力设计任务书 1 设计目的 掌握离心式叶轮和进、出水室水力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水泵改造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2 设计参数及有关资料 (1)泵的设计参数:(可自选一组参数设计,也可参照给出的参数变更局部参数设计,每个人必须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设计)

1. m h rpm n m H h m Q a 3.3,2900,60,/373 =?=== 2. m h rpm n m H h m Q a 44.5, 1450, 16, /903 =?=== 3. 900 ,1430,24, /663 ====C rpm n m H h m Q 4. 900 %, 80,2900, 48,/1453 =====C rpm n m H h m Q η 5. m 5, 2970, 5.18,/12====SZ H rpm n m H s l Q 泵的安装高度 6. m h rpm n m H s l Q r 13.2, 2870,10,/3.2=?=== 7. m rpm n m H h m Q 6.2h , 1450,5.32,/170r 3 =?=== 8. % 60,2h , 2900, 20,/20r 3==?===ηm rpm n m H h m Q (2)工作条件:抽送常温清水。 (3)配用动力:用电动机作为工作动力。 3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离心泵结构方案的确定。 2)、离心泵水力过流部件(进水室、叶轮、压水室)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3)、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4)、螺旋形压水室水力设计。 (2)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用速度系数法和解析计算法进行离心泵水力设计。 2)、绘出压水室设计图。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泵的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泵的设计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刘华志1,王春波2(1.焦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省武陟县电业局,河南武陟454350) 摘要: 叙述了泵的各种设计方法,认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将成为泵设计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大大的缩短设计周期,并可按规定目标对泵进行快速优化,从而大大减少试验的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关 键 词:泵;相似设计法;速度系数法;CAD中图分类号:TH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7332(2003)03 0214 031 传统设计方法在传统的泵设计方法中,设计人员把许多半经验公式应用于设计中,对于泵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主要有相似设计法和速度系数法. 1.1 相似设计法相似设计法是根据流体力学中的相似原理,选用性能好且与所设计泵相似的模型泵,对其过流部分的全部尺寸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而进行设计.其对模型泵的要求是: 与设计泵具有相等或者相似的比转速; 效率、抗气蚀性能、特性曲线均符合要求;!技术资料齐全;?所设计的泵和模型泵雷诺数之比Re/Rem=1.0~1.5.这样设计出的泵一般具有和模型泵相等或者相近的性能.对于实型泵的参数用注脚#p?表示,对模型泵的参数用注脚#m?表示.有上式可以推出两台相似泵的尺寸关系(2)相似设计法简单、方便, 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 (1)关于性能和效率问题.在进行相似设计时,所有的换算都是在模型泵和实型泵效率相等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际上,相似放大或缩小时泵的效率并不完全相等,如果实型泵比模型泵大,则实型泵的实际扬程和效率比计算值略大一些,实型泵和模型泵尺寸相差的越大,扬程和效率计算值和实际值差的越大.因此在选择模型泵时,应尽可能选择尺寸差的不大的泵. (2)关于结构形式的影响.如果模型泵和实型泵结构形式相差太大,则实型泵不再具备模型泵性能的优点.例如:锅炉给水泵功率大、轴径粗,如果用一般单级悬臂泵模型相似设计给水泵,则效果不好.因此,应尽量选用同一种结构形式的模型进行相似设计. (3)关于修改模型问题.设计泵时,如果找不到与比转数ns完全相等的模型,则可以找比转数相接近的模型来进行修改,通常用修改模型泵流量的办法来改变模型泵的比转数,使之等于要设计的比转数,这就带来一定的误差. (4)关于气蚀相似问题.根据相似原理,相似泵的气蚀转数C应该相等.但实践表明,2台泵要做到入口部分完全相似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实型泵的气蚀性能参数最后应该以实际试验值为准.(5)关于修正实型泵入口部分.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模型泵和实型泵完全相似,特别是入口部分的完全相似是很困难的,因为泵的结构形式、叶片厚度、相对粗糙度、雷诺数和液体粘度都影响叶轮入口的相似.一般情况下,小泵放大,轮毂直径过小,而大泵缩小,轮毂直径过大,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实型泵入口部分.总之,用相似设计法虽然很方便,但它只能保持在原有水力模型的水平.因此,在采用相似设计法时,必须结合模型试验,不断分析和改进原有模型不足之处,逐步提高产品水平. 1.2 速度系数法速度系数法就是设计时按ns选取速度系数,作为设计叶轮尺寸的依据.速度系数法实质也是相似设计,只是它是建立在一系列而不是1台相似泵的基础上,它是利用大量的经验公式、统计系数计算各个过流部件的尺寸.对于缺少合适的模型泵的情况,一般都广泛地采用速度系数法来确定泵各部件的尺寸.速度系数法总的经验公式和半经验公式很多,对于同一个变量的确定往往有不同的经验公式可以利用,因而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设计出优秀的水力设计,而往往要融入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和相似设计法一样的是,用速度系数法进行产品设计时,虽然设计计算比较方便,但是产品只能保持原有的水平.因此,在采用速度系数法设计产品时,应结合模型试验,不断创造新的优秀的模型,并充分应用这些模型的速度系

浅谈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离心泵的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要:泵是一种流体机械,它给予液体一定能量而沿管路输送液体。由于泵的结构简单、比较耐用,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造船、工程、轻工、农业和国防等部门的一种通用机械设备。尤其是在石油炼化企业生产中,泵类设备是不可缺少的运转设备之一,这其中要以离心泵的应用较为常见。在离心泵的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工艺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维护和保养,并对离心泵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本文主要从离心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影响因素、日常的维护保养及应对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离心泵故障措施 1 离心泵的主要组成部分 离心泵主要是由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等几部分组成。 1.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它用键固定于轴上,被电机驱动旋转对液体作功进行能量传递转换。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其中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 1.2泵体:泵体也称泵壳,它是离心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1.3泵轴:泵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联轴器和电动机相链接,并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泵轴通常要选用强度较高的碳钢或合金钢并经调质处理,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定。 1.4轴承: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常见的轴承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滚动轴承可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要按照规定加油,一般为2/3~3/4的体积,不能加油过多或太少,否则加油过多易

离心泵叶轮切割方法的应用

离心泵叶轮切割方法的应用 摘要:离心泵使用过程中,由于泵选型不当或工艺发生改变,导致泵的扬程偏大,扬程富 余太多,泵出口阀门开度非常小,节流损失大,排量受到限制,造成工况不稳,调节困难, 轴承振动大,机械密封泄漏次数增多。为使泵满足现场工艺要求,可采用切割叶轮的方法 进行调整,离心泵采用切割叶轮的方法,可以改变泵的性能参数,解决泵的匹配性。适当 减小叶轮外径,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泵的流量、扬程和功率,改变泵的性能参数,从 而使泵在适当流量下使用,有利于降低检修率及起到节能效果。 关键词:离心泵;叶轮切割;机械性能曲线 0 引言 某炼厂硫磺收回装置半贫液泵为单级离心泵,泵的设计出口压力为0.7MPa,但运行压力为1.0MPa,实际泵出口压力5kg/cm2即可满足要求,设计流量Q=222m3/h,实际200 m3/h 即可满足要求。但该泵平时运行流量为80 m3/h,由于达不到泵的最小稳定连续流量要求,造成泵运行状态恶化,主要表现为:泵出口阀卡量过小,泵振动过大,密封泄漏频繁,造成能耗浪费等。为了优化操作,消除设备隐患,节能降耗,需针对该情况增变频电机或者进行叶轮切割。 1、叶轮切割计算 1.1、设计条件工作与实际条件工况的对比 泵的设计条件和性能参数 设计运行参数设计性能参数 流量Q=222 m3/h 扬程H=60m 温度T=119℃叶轮直径D=460mm 出口压力P =0.7MPa 效率η=72% 出 =0.3MPa 功率N=50.38KW 入口压力P 入 介质密度ρ=961kg/m3泵转速n=2950r/min 泵实际的运行的条件和性能参数 实际运行参数实际性能参数 流量Q=80 m3/h 扬程H=60m 温度T=119℃叶轮直径D=460mm =1.0MPa 效率η=72% 出口压力P 出 入口压力P =0.3MPa 功率N=50.38KW 入 介质密度ρ=961kg/m3泵转速n=2950r/min 由此参数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为流量和入口压力,流量的偏低导致泵实际运行工况的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