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

合集下载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16讲)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16讲)

化学学科--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目录绪言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对比及策略第一讲化合价-----打开氧化还原反应的金钥匙第二讲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基础第三讲酸、碱、盐的概念-----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捷径第四讲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习离子反应的前提第五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谈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第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忆的重要性第七讲氧化物----- 对比学习过氧化钠第八讲盐的分类------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础第九讲差量法------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第十讲元素族的学习-----掌握典型进行类比记忆特殊注意对比第十一讲溶解度计算-----高考中的初中知识点第十二讲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渗透复习法第十三讲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等在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第十四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第十五讲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第十六讲常用的干燥剂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的对比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绪言 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对比及策略初中课程迈向高中课程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存在一个较高的台阶。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差异。

近78%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近70%的学生认为高一教学课堂容量大,内容难度大,找不到重点。

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刚入高中不适应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⑴、大多数同学还是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⑵、初中教学体现“浅、少、易”的特点,而高中的教学,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突然加大,导致学生听课方式的不适应。

⑶、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某些地方出现了脱节,且相关知识点所涉及的问题难度增大,学生又不能自觉地将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和应用,造成解决问题的不适应。

⑷、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有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如:自我陶醉、自我放松、自暴自弃、自我优化等)对学习化学有重大阻碍作用。

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高一化学附练习及答案

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高一化学附练习及答案

初高中衔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讲主要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

《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专题2.3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目标导学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温故知新1.在CuO+H2△Cu+H2O反应中,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知识精讲一、基本概念:(一)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1.反应类型(1)氧化反应:①从得、失氧观点认识:物质得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如:CuO+H2△Cu+H2O,氢气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②从元素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如:22-+OCu+2H△2120-++OHCu,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成了+1,化合价升高,氢气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③从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①从得、失氧观点认识:物质失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如:CuO+H2△Cu+H2O,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②从元素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如:22-+OCu+2H△2120-++OHCu,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成了0,化合价降低,氧化铜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③从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2.反应物(1)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2)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3.生成物(1)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所得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

例如:Fe是还原剂,FeSO4是氧化产物。

(2)还原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所得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

例如:CuSO4是氧化剂,Cu是还原产物。

(1)氧化性: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性质→结果使其他物质得以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发生氧化反应。

(2)还原性: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性质→结果使其他物质能够获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发生还原反应。

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绝对经典)

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绝对经典)

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绝对经典)绪论知识点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都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2)化学的作用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例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练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①环境保护;②能源的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古时候,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人类学会使用了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

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多地依赖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2)近代化学(物资研讨的微观阶段)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①的原子论和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立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研究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研究和研究变得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几万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这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全套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全套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2021 〕第 1 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材分析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

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

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原子的英文名 (Atom) 是从 ?τομοζ (atomos,“不可切分的〞 )转化而来。

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 和 18 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

19 世纪晚期和 20 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假设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

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

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

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 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以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 49 个铁原子排列在钢外表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2、 O3、 H2O、CO2、H 2SO4等。

《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序言 Word版

《初升高衔接教材——初高中化学衔接暑期教程》:序言 Word版

序言一、初高中化学的区分1. 宏观:学校——蜻蜓点水,埋下生命的种子高中——学问系统性凸显,脉络更清楚,学科特征更明显(学校更像科普) 2. 微观:(1)从学问的层次看 ①陈述性学问学校化学②程序性学问 高中化学 ③策略性学问 (2)从力量的层次看 ①思维力量②表达力量 学校化学 ③计算力量 高中化学 ④综合力量 ⑤自学力量(3)从考试的要求看 ①学问的简洁再现学校化学②学问链的关系考查(或者对学习过程、方法的考查) ③联系STSE(社会、科学、技术、环境),以此为背景,考查同学应用学问的力量 高中化学④考查同学思维的精确 性、灵敏性、宽敞性、机敏性、批判性、深刻 性、规律性、独创性二、高中化学教材学问体系简介依据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必修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

必修模块课程包括两个课程模块:《化学1(必修)》和《化学2(必修)》;选修模块课程包括六个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选修1)》、《化学与技术(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和《试验化学(选修6)》。

必修模块课程是为全体同学开设的课程,是基础;选修模块课程是必修模块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长。

(见图1)图1 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关系其中,《化学1(必修)》和《化学2(必修)》分别为高一上、下学期开设,《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为高二上学期开设,《化学与技术(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各个高中学校会依据自己学校特点选择这三本书中的一本或多本进行开设。

在内容设置上,初高中在学科学问的支配上进行了如下的课程设计,(见表一) 表一:初高中化学内容设置对比依据两个不同教学阶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都需要老师和同学把握连接学问点的区分和联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同学学科素养,快速适应高中教学的特点和节奏。

1. 学问内容上的连接(见表二)表二:初高中化学教材学问连接例举2. 学习方法上的连接依据九年义务训练的要求,对全体学校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学问和基本化学试验技能、简洁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的“入门”教学,目的是提高同学以后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化学素养;高中化学必修课是面对全体高中同学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学问,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力量的教学。

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教案

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教案

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教案
教材: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
时间:60分钟
教学目标:
1. 熟悉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的相关内容,了解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联系和不同点。

2. 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和延伸。

2. 化学概念、性质、现象和规律的联系和发展。

3. 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的概念和意义。

2. 知识传递:讲解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关系和延伸。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化学现象和规律。

5. 总结反思:总结化学知识的衔接和发展。

教学资源:
1. 教材《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视频资料和教学辅助工具
评价方法:
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馈:
1.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高中知识衔接化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在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中提高了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扩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展化学知识的领域和深度。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和科研活动,提升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3. 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化学专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个人化学梦想和追求。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新高一暑假使用)(100页完整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新高一暑假使用)(100页完整版)

初三直升班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前言(初高中衔接)初三化学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普及基本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一方面是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为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工作。

由于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上、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纷纷表示化学一下子变得好难。

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初中进入高中之前,对学生进行化学衔接教育,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改进化学学习方法,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教学。

一.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在初中化学主要是普及化学基本知识,培养化学基本素养,教师引导学生主要能掌握物质“是什么”,教学方法主要是识记,以记忆为主,而高中的化学教学工作,开始探索“为什么”,能从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学生要能自己发现问题。

新的初三化学第九册(上下册)尽管已修改,强调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兼顾了知识的体系,突出了化学是实验学科的地位,然而与高中化学第一册在内容上,授课方法上均有差距。

因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高一年级把学生业已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持续下去,如何更好地把学生动手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抓好,更好地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

二.初中和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教学目的(一)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摆脱依赖,迎接挑战1.掌握自学的金钥匙初中升入高中是个转折点,也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初中的学习还是一个以记忆为主的熟能生巧的过程,而进入高中学生无论在思想、行为还是学习、思维以及理解力上都将实现一个飞跃,也即从初中的记忆为主向高中的归纳、理解为主的飞跃。

要实现这一飞跃,尽早掌握自学的钥匙是关键。

2.正确认识自己。

进入高一后将有一个不适应期,这时成绩不再是如初中总是在八九十分,一些同学的成绩可能会急剧下降,有些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会出现不及格现象。

在适应期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使学习成绩尽快稳步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升高中衔接教程化学典型试题举一反三理解记忆成功衔接....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1知识目标1、巩固并掌握化合价有关知识;2、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过程与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联系及规律;学习重点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学习过程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分类:(1)金属元素:(字旁,其中汞元素特殊)如钠、镁、铜、铁、铝(2)非金属元素:(字旁、字旁,其中溴元素特殊)如氧、氢、氮、氯、硫、磷、碳、硅(3)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练习:书写下列元素符号钾钡钙银铂锰氟碘铅锌二、化合价1.规律:(1)单质的化合价为(2)所有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3)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当氧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氧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当氢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氢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价;+2价;三四五价;氯有价,氧有价;铁有、价;铜有、价;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硫酸根()价;硝酸根()价;碳酸根()价;氢氧根()价;铵根()价;磷酸根()价;高锰酸根()价;锰酸根()价;亚硫酸根()价;碳酸氢根()价;次氯酸根()价;氯酸根()价;3应用:(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例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铵;硫酸铁;硝酸钙;氢氧化亚铁;碳酸氢镁;磷酸钡;次氯酸钙;氧化亚铁;氯化铜;(2)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例2、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CuSO SO CaCO ZnSO HCl HClO KClO Na SOK NaAg NH4H Ca Mg Ba Pb Zn P P N N Si Mn CCu Cu Hg HgFe FeAlS S SO. .SO CONO SO NH NH 4NO H 2O NH CH . SO.. H 3..Na 2CO 3 H 2SO 4 .42-- .32-- .3-- .32-- .4+ ..3 例 3 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MnCl 2 Cr 2O 3 N 2O 4 N 2ONH 3 CH 4 H 2S KMnO 4 FeS 2Cu 2SH 2O 2 Na 2O 2CO 2NH 4NO 3HNO 3MnO 24、小结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一般化合价: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时,该元素通常显 价, 其数目等于 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 时,该元素通常显 价,其数目等于。

2、熟记前 20 号元素3、熟练掌握常见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4、化合价口诀一价 钾 钠 银 铵 氢,二价 钙 镁 钡 铅 锌;三五价有 磷 和 氮 ,四价硅锰还有碳 ;+1 +1+1 +1+1 +2 +2 +2 +2 +2 +3 +5 +3 +5 +4+4+4一二 铜 汞二三铁, 铝是三价要记得;四六负二硫出现,氧是负二经常见。

+1 +2 +1 +2 +2+3+3 +4 +6 -2-2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和 元素和 根的名称 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元素和 元素和 根的名称 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钾钠 银 钙 镁 钡 铜 铁 铝 锰 KNaAg Ca Mg Ba Cu Fe Al Mn +1+1 +1 +2 +2 +2+1、+2+2、+3+3+2、+4、+6、+7氯溴 氧 硫 碳 硅 氮 磷 氢氟ClBrOS CSiNP HF– 1、+1、+5、+7– 1– 2– 2、+4、+6+2、+4+4– 3、+2、+4、+5– 3、+3、+5+1– 1锌Zn+2三、作业1.默写 1---20 号元素符号,并指出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氢 五氧化二磷硫酸硝酸 氯化铁 氯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三氧化二铝氢氧化铝 氨气 氯酸钾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硫酸钡 氯化银 氢氧化钙 3.标出下列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 HCl . .3 .4 HNO 3 H 2.4 HClOPO 4原子核成单质同种成组素组成(直接)构成构不同元成(纯净物)离子化合物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2知识目标:1.巩固物质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有关概念2.巩固物质的分类过程与方法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规律学习重点巩固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分类学习过程一、物质的组成质子构成中子电子二、纯净物与混合物构成原子成分子构1.纯净物是指;混合物是指。

判断依据是。

2.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海水纯碱液态氧氢氧化钠盐酸矿泉水碳酸氢钠干冰三、单质与化合物1.单质是指;化合物是指。

二者的相同点是,判断依据是。

2.单质的分类:(1)金属单质:如、、、(2)非金属单质:①气态非金属单质:如、、、②固态非金属单质:如、、、③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溴(3)稀有气体单质:、、、、、3.化合物分类:(1)氧化物是指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其组成不同,可将氧化物分为①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钠、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氧化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钙、二氧化锰、氧化镁、氧化钡②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五氧化二磷二氧化氮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水、过氧化氢(2)酸是指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①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可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其中含氧酸为、、、无氧酸为、、②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如、、、,二元酸,如、、、;三元酸,如。

(2)碱是指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

根据是否可溶,可将碱分为可溶性碱,如、、、、难溶性碱,如、、、、(3)盐是指由离子和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是否可溶,可将盐分为可溶性盐,如、、、难溶性盐,如、、、根据阳离子是否相同,可分为钠盐,如、、、钾盐,如、、、;铵盐、、、根据阴离子是否相同,可分为盐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

小结:物质的分类四、练习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B、澄清石灰水C、天然气D、空气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阳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属于()A、非金属单质B、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含碘盐B、矿泉水C、液氧D、医用酒精4.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空气、牛奶B、汞、石灰水C、氮气、氯化钠D、水、啤酒5.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A 、金刚石B 、氢氧化钠C 、盐酸D 、碘酒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五氧化磷B 、氯酸钾C 、氢氧化钙D 、氧气7.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 、该物质一定混合物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8.下列物质中一定是氧化物的是()A 、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C 、一种化合物受热分解后生成氧气和另一种金属,该化合物一定中氧化物D 、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生成物9.下列物质中均含有 OH —,其中不属于碱类的是( )A 、NaOHB 、Mg(OH)2C 、Ba(OH)2D 、Cu 2(OH)2CO 310.下列各组物质中,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相同的一组是( )A 、Fe 、Cu 、Al 、Mg 、CO 、AgB 、CaO 、FeO 、Na 2O 、H 2S 、Al 2O 3 、ZnOC 、CaCO 3、KCl 、NaNO 3、NH 4Cl 、BaSO 4、CuSD 、H 2SO 4、H 2S 、H 2SO 3、HNO 3、H 2O 、HCl11.对 Na 2SO 4、Na 2S 、H 2S 、S 四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化合物B 、都有含硫单质C 、都含有一个硫原子D 、都有含硫元素1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单质的是()A 、空气、氧气B 、氢化钾、氮气C 、食盐、水银D 、氢气、氧化铜作业1.填写下表空白(分类栏按氧化物、酸、碱、盐填写)物质名称 氧化铁 干冰 消石灰 氢硫酸 生石灰 纯碱 铜绿化学式分类2.现有(1)水银(2)天然气(3)食醋(4)氯酸钾(5)硫(6)水(7)氢氧化钡(8)硫酸(9) 过氧化氢 (10) 含CaO 99%的生石灰,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酸是; 碱是; 盐是。

3.判断对错(1)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单质………………………………………()(2)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3)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一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单质…………()(4)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氧化物………………………………()(5)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4、从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金属单质________、非金属单质________②金属氧化物_________、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③酸_______、碱_________、盐__________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 3知识目标:1.巩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并能准确区分某些常见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

2.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规律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 、 、 和 四大基本类型。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比较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概 念由 或 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 或 以上其 它物质的反应。

一种 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特 征A +B = AB合二(或几)为一 AB = A + B 一分为二(或几)A + BC =B + AC 一单一化举 例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复分解反应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AB + CD = AD + BC 成分相交换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与反应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和外界条件(外因)有关。

(1)外界条件如,燃烧需要点燃,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水分解需要通电,碳酸钙分解需要高温,氯酸钾分解 制氧气需要加热和催化剂,象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都是外界条件。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出 14 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K Ca (H) Au A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置换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