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郑州市二七区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实验小学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含答案)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这次,刘一首同学突然来了líng gǎn( ),再出奇招。
容不得片刻dān gē( ),他立即fān xiāng dǎo guì( ),寻出个小铁罐,反扣在地面上。
然后点燃biānpào( ),塞进罐底,“砰”的一响,铁罐直冲半空。
弟弟觉得bù kě sī yì( ),也跃跃欲试,nài hé( )危险系数太高,wéi kǒng( )炸了手指,作无谓的“xīshēng( )”,便只能作罢。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欺负破绽肢体格局B.无疑侄子侯咙学徒C.粉刷绝活派头鼓点D.衔接屏障神圣侵犯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路种的都是甘蔗,已经高过人头了,绿油油的,像一堵没有止境的围墙。
(夸张)B.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反问)C.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问)D.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
(拟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
B.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C.各国运动员走进了“鸟巢”,受到热烈观众的欢迎。
D.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下列省略号的用法分析有误的是()A.同学们有节奏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表示重复的省略)B.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C.我盯着桌上的十元钱自言自语地说:“拿吧!反正又没人知道……爸爸回来了……不,是风声……!我这是在干什么呢?”(表示省略同类词句)D.“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河南省郑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这是明智的。”
登上顶峰的那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适可而止:________
披荆斩棘:________
(3) 《手指》这篇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阐明了“________”这一道理。
(4) 颜真卿是________代著名的________家,创“________”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
(2) 在文中找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3)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
A . 说明登山的困难。
B . 赞扬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精神。
C . 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 . 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15. (8分)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习题。
10. (2分) 假设同学邀请你外出,你又不想去,最得体的回答是( )。
A . 对不起,今天我约好了到阿姨家。
B . 我不能去,今天有事。
C . 我要做作业呢。
D . 我去不了,今天有场球赛。
11. (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葵花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在向日葵的茎叶里,有个小东西,它是专门照管向日葵生长的生长素。
生长素很淘气,只要一见到太阳,就跑到花盘背面躲起来,于是这一面长得快。花盘向太阳的一面,生长素少,生长就慢。
太阳东升西落,向日葵那个橙黄美丽的大盘,也就围绕着太阳转动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郑州市二七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二七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卷一、体验交流之趣。
先细心读题,再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我能完成下面的练习。
1.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这是很有道理的。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①有学问②金钥匙③“有学问” ④“金钥匙”2.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
3.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和结合起来。
4.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山寺桃花。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有早有迟吧!”①芳菲尽②花开花落③始盛开④大林寺桃花5.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的,只有在,在,才能求得真知。
①问中学②相辅相成③学问④学中问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我能与同学联系本学期的学习进行交流:同学:第五组课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鲁迅先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
(四字词语)同学:鲁迅先生是大文豪,他笔下的人物描写十分引人入胜,你还记得哪句?我:《少年闰土》同学:古人常讲“学贵有疑”,学习本组课文过程中,你提出的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二、体验汉字之美。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qiào 陡()()丽yì()然()扬顿挫zào 焦()干()jiān()巨()强不屈2.看拼音,写汉字。
mì zhì yíng fǔ静()真()晶()()身náo yuàn xiē là阻()抱()停()()烛3.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泽而渔②无法()舍③不()窠臼④余音绕()⑤()俗共赏⑥美不()收⑦和()可亲③饱经风()(1)他的这些创意,非常新颖,看来他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2)你一次就把所有资源用尽,这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三、体验积累之得。
1.《伯牙绝弦》一文中,与题目照应的一句是“伯牙谓,,终身不复鼓”。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解答题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陡qiào qiào丽yì然yì扬顿挫焦zào干zào jiān巨jiān强不屈2.看拼音,写汉字。
静mì真zhì晶yíng fǔ身阻náo抱yuàn停xiēlà烛3.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泽而渔②无法舍③不窠臼④余音绕⑤俗共赏⑥美不收⑦和可亲⑧饱经风(1)他的这些创意,非常新颖,看来他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2)你一次就把所有资源用尽,这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三、体验积累之得.4.《伯牙绝弦》一文中,与题目照应的一句是“伯牙谓,,终身不复鼓”。
最能说明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的句子是“伯牙所念,”5.“我好像一只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真实的写照。
“横眉冷对千夫指,”表明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人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6.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唐代诗圣“随风潜入夜,”的喜雨,欣赏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妙,想象元曲中那“青山绿水,”的画面,发现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与诗同行,真是魅力无穷!7.本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有周恩来的爱国名言“,”;出自《老子》的“”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要轻易向别人许下承诺。
看到人们肆意浪费地球上的资源,你想疾呼“有限的资源,”。
三.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8.《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观潮》《桂林山水》一样,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判断对错)9.“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一环境描写,不仅突出了树林的安静,也表现了“我”找到安静练琴环境的愉快心情。
(判断对错)10.“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1)丁香花开了,星星般的小花zhuì mǎn(_____)枝头,散发着淡淡的yōu yǎ(_____)的甜香。
(2)yuè bīng(_____)式上,当战车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时候,会场上bào fā(_____)出雷鸣般的掌声。
2.先补充词语,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A____歌____舞B余音________C________如生D____云____水E妙笔________F________之音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是________,时而高山流水之壮丽,时而小溪潺潺之悠闲,听后有________三日不绝之感!3.名句积累。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4)《宿建德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的月夜之景,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二、判断题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4.《开国大典》的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阅兵式场面。
这样的写法,不仅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和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河南省郑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

河南省郑州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拼音汉字。
(共3题;共3分)1. (1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忽然________ (rán ráng)大喊__________ (hǎn hǎng)信________(xìn xìng)上身________ (shēn sēn)死去________ (sǐshǐ)捉________(zhuōzhuó)2. (1分)我会选,我会填。
(填序号)①颗②棵天上有一________很亮的星星。
我家门前有一________小树。
③shù④shǔ我们要把数________字写好。
他把自己的玩具数________了一下。
3. (1分)比一比,再组词。
地________ ________ 过________ ________ 让________ ________池________ ________ 对________ ________ 认________ ________二、词语 (共3题;共5分)4. (1分)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乐道狂风________ ________德________望________5. (1分) (2019三下·京山期末) 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责:①责任;②要求;③责备,处罚。
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________Ⅱ小东粗心大意做错了题目受到了爸爸的斥责。
________东西:①指方向(东和西);(②指事物;③特指人和动物Ⅲ刚下车有点头晕,我都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________Ⅳ这是爸爸的东西,你不要乱动。
________6. (3分)读课文《开天辟地》,补充词语开天________地山________地裂 ________天立地怒涛________湃三、句子 (共4题;共15分)7. (3分)我会默写吕岩的《牧童》。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听读短文,完成问题。
(6分)二、按要求完成问题。
(29分)1.请你围绕主题“寻找幸福”,为班级手抄报选择一个封面并说明理由。
我选择封面,理由是:。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魏巍嵩邙,汤汤河洛,衍生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的摇篮——巩义。
山水秀丽,幸福巩义,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街巷..的各种小吃包揽了我们一天的xǐyuè____;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jiēkāi了____……mùdǔ____这幸福的画卷,我们巩义千年的面纱;一座座大桥的修建通车pǔxiě____了巩义交通的新篇章..内心xiōng yǒng péng pài____。
巩义人民以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劲头..,推平了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疙瘩,让“红领巾”的力量,为幸福巩义的美好明天喝彩吧。
我们一起供献..(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2)文段中加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街巷B.篇章C.劲头D.供献(3)读下面的句子,请选择与画线句子中“疙瘩”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竹节人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B.桑娜和渔夫尽管在生活上遇上些疙瘩..事,可是这一次他们决定把孩子留下。
C.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D.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
(4)下列诗句最能体现巩义人民艰苦拼搏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身为巩义人,有很多幸福生活的画面,以下描述中()A.当游客游览于天然形成的浮戏山雪花洞中时,无不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一、正确、规范书写。
(11分)1.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写好后,认真检查,在你认为写得最好的3个抄下来。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令我们感动的人:伟大的专家、不凡的学者、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今年暑期,páo xiào的洪水泛làn成灾,中原儿女毫不畏suō和颓sàn,他们坚强不qū,nín心聚力,pǔ写了一曲感人的颂歌。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
(6+4+5=15分)3.按照要求组词并填空(不能重复)。
(1)用“烈”字地鼓掌的搏斗的要求(2)用“静”字的会场的海面的小路4.将词语补充完整。
饱经风暴风雨字正圆汹涌澎别出心钉截铁栩栩如耳闻目5.请选择其中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要求不少于60个字。
今年夏天的雨真大那天的饭菜真好吃前几天真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为下面题目选择正确答案,只写标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七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卷一、体验交流之趣。
先细心读题,再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我能完成下面的练习。
1.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这是很有道理的。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①有学问②金钥匙③“有学问”④“金钥匙”2.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
3.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和结合起来。
4.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山寺桃花。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有早有迟吧!”①芳菲尽②花开花落③始盛开④大林寺桃花5.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的,只有在,在,才能求得真知。
①问中学②相辅相成③学问④学中问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我能与同学联系本学期的学习进行交流:同学:第五组课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鲁迅先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
(四字词语)同学:鲁迅先生是大文豪,他笔下的人物描写十分引人入胜,你还记得哪句? 我:《少年闰土》同学:古人常讲“学贵有疑”,学习本组课文过程中,你提出的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二、体验汉字之美。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qiào 陡()()丽yì()然()扬顿挫zào 焦()干()jiān()巨()强不屈2.看拼音,写汉字。
mì zhì yíng fǔ静()真()晶()()身náo yuàn xiē là阻()抱()停()()烛3.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泽而渔②无法()舍③不()窠臼④余音绕()⑤()俗共赏⑥美不()收⑦和()可亲③饱经风()(1)他的这些创意,非常新颖,看来他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2)你一次就把所有资源用尽,这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三、体验积累之得。
1.《伯牙绝弦》一文中,与题目照应的一句是“伯牙谓,,终身不复鼓”。
最能说明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的句子是“伯牙所念,”2.“我好像一只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真实的写照。
“横眉冷对千夫指,”表明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人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3.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唐代诗圣“随风潜入夜,”的喜雨,欣赏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妙,想象元曲中那“青山绿水,”的画面,发现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与诗同行,真是魅力无穷!4.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有周恩来的爱国名言“,”;出自《老子》的“”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讲信用,不要轻易向别人许下承诺。
看到人们肆意浪费地球上的资源,你想疾呼“有限的资源,”。
5.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观潮》《桂林山水》一样,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2)“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一环境描写,不仅突出了树林的安静,也表现了“我”找到安静练琴环境的愉快心情。
()(3)“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这句话中作者把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写十分生动。
()(4)“我嘛……缝缝补补……”和“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这两个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一样的,都表示对说话内容的省略。
()四、体验阅读之味。
(一)黄果树瀑布①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②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拂过树,渐近渐响;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③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④瀑布激起的水花,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⑤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⑥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臆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⑦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
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dì)听远处的瀑布声。
他完全沉醉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作者:杨国民,文章有改动)1.文中有多处生动形象的比喻,请将下列选项恰当地填写在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②如雨雾般③就像是微风④最后像潮水般2.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并写下来。
訇然作响:谛听:3.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请你画出文中有关语句并进行批注。
4.“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采用了的表达方法,我想到了两篇课文中所积累的异曲同工的句子:(《山中访友》);(《月光曲》)5.仔细阅读下面片段,你认为把它插入在文中的第段和第段之间最合适。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二)生命的林子李雪峰传说玄奘(zàng)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
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名满天下)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
玄类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
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
”玄奘想了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
于是,玄奘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玄奘的意图后,问玄奘:“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玄奘说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说:“你愿做烛火还是愿做太阳呢?”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郑重地回答说:“我愿做太阳!”于是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法门寺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
方丈先将玄奘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
这座山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
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玄奘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就说:“它只能做煮菜的薪柴。
”方丈又带玄奘到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去。
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q í)、挺拔。
方丈问玄奘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玄奘说:“是因为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吧。
”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
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
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鹤立鸡群)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中(零零星星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玄奘听了,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
方丈,我是不会离开法门寺的!”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是的,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
1.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画掉。
2.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将下列选项恰当地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只填序号)①远离树林的树了②社会这个群体的③森林④莽莽苍苍的大林子4.概括本文大意: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三)根据“散”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书桌上零散地放着几本书,都是他平时喜欢读的。
”这句话中“散”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
2.“电影散场了,观众陆陆续续地走出影院。
”这句话中“散”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
五、体验习作之乐。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请你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
要求:题目自拟,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散 s ǎn ①没有约束,松开:披~着头发丨绳子~了。
②零碎的,不集中的:~装丨~居。
③药末:丸~膏丹丨健胃~。
另见434页s àn 。
散s àn ①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会丨云彩~了。
②分布,分给:~传单丨撒种 (zh ǒng )~粪。
③排遣:~心~闷。
另见433页s ǎn 。
参考答案:一、听力材料: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