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表现技法

合集下载

浅析创意素描的创作技巧[权威资料]

浅析创意素描的创作技巧[权威资料]

浅析创意素描的创作技巧摘要:创意素描是现代设计绘画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有趣、有创意的元素在其上面,使作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从而使画作上升了一个层次。

想要体现创意素描的创造性,就需要有表现技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而使画面整体变得更加丰富。

如果想把自己手中的作品变成一个更好的创作,就需要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来使其特点,构建独具特色的主题,表现独特的创作,将自己的画作表现的更为生动形象具体。

关键词:创意素描;表现技巧;构思技巧一、前言当今社会,设计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正在不断的提高,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并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成为了关键,因此,创意素描也成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这要求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从传统的素描形式中解放出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创意的存在,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更具有说服力。

二、对创意素描的认识创意素描是一种现代设计绘画的表现方式,设计师们可以在原来传统素描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新的手法表现,从而使其作品的造型更加具有创意。

创意素描是艺术设计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创意素描的研究与思考,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看事物更加透彻,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意素描的功能性创意素描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必需的一门基础课程,对设计类学生的要求的也是很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创意素描主要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和感,从而达成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体现了科学与美学、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

创意素描应用也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商业广告、装饰工艺、电脑动画、摄影、雕塑和建筑等各个领域,可见创意素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二)传统素描与创意素描的区别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

浅谈现代漆艺表现技法之蛋壳镶嵌

浅谈现代漆艺表现技法之蛋壳镶嵌

152文学·艺术《名家名作》·技艺宋欣芸浅谈现代漆艺表现技法之蛋壳镶嵌漆艺源于中国。

漆器在中国具有几千年历史,重庆漆艺是重庆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

重庆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在中国漆器艺术上史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 “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让漆画在材料上的运用不再单一,特别是蛋壳镶嵌更是在漆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蛋壳镶嵌是漆艺中一项传统装饰技法重庆漆艺在继承中国传统的漆艺工艺基础上,尤以研磨彩绘、蛋壳镶嵌、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著称。

尤其是蛋壳镶嵌,它是重庆漆艺中重要的一项传统装饰技法。

蛋壳镶嵌是利用蛋壳本身的色泽和自然碎裂的纹理,表现出画面的视觉冲击和典雅秀美,通过镶嵌手法的疏密变化和选用不同蛋壳所形成的微妙色泽的变化,体现出一种无法从其他材质带来的美感,是现代漆艺创作者最喜欢探索和研究的技艺之一。

漆艺是纯粹的人类文化产物,它包含着人类情感,体现了独特的魅力,漆艺一词是由我国旧称的“漆工”“漆器”演变发展而来的,而现代漆艺是在悠久的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工艺美术和纯艺术的双重属性,实用性和欣赏性、收藏、馈赠等价值并存,单一的表现技法同多元化的技法的交错运用。

现代漆艺设计和制作并不是单一或者简单地沿用传统漆艺技法,它包括了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以及对绘画、色彩、空间等的思维,并用不同材料的表现技法表现出来。

漆艺的表现技法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多样化,现代漆艺更是多种技法的交错表现。

其中漆艺中主要的表现技法有变涂、镶嵌、推漆、彩绘、雕刻、髹饰等,其中镶嵌是漆艺中最常用的技法,而蛋壳镶嵌是创作者最喜欢的技法之一。

二、蛋壳在漆艺中起到的作用及蛋壳的美感在漆艺中的体现把蛋壳镶嵌技法运用在漆瓶或者漆画上,在镶嵌的过程中受压力压平,根据压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裂纹变化,再根据创作者所设计的方案,与想要的那种感觉相结合,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视觉冲击感。

中国现代花艺技法——加框

中国现代花艺技法——加框
中国现代花艺技法 ——加框
加框即以材料设计周界,周界可采用全部或部分框住,如一幅画的画框可以使你的 注意力被集中在框内的区域。
花艺中加框的原理即从画中而来。加框后,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 框中。插花不应 破坏框架效果。加框两边不一定一样长,要做出空间和厚度,不可太扁。
加框一种加强视觉焦点的设计技巧,即在花型内部加上框架、枝条、藤等。特别 是对角线加框,可使空间打大。
在花艺设计中,构成“框”的材质很多。除了用非植物材料外,更多的是运用线 形植物素材来给作品设框,框的外形丰富多样,有方形、圆形、扇形、爱形等,线条 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折线,有封闭的也有断开的,它们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 作品的主题与风格相协调。
借鉴古典的园林中的 圆窗设计,结合植物设计 的创意,圆形加框和方形 加框不同,有一种童趣的 感觉在里面。
加框技法营造出的负空间 可以缓和作品的厚重感, 平衡视觉感受。
加框技法在花艺中的应用形式
加框技法在花艺中的应用形式,能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加框技法在花艺中的应用形式,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观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教学
在大型作品中,加 框能够凸显出作品的主 焦点,划定作品的区域 位置,让作品能更好地 呈现出来。
在赛事作品中,由于 时间有限,而加框技法能 够在短时间内增加作品的 体量感和空间感,让作品 看上去更加有设计感。
方形的设计更显得庄重 和正式,在传统文化的观念 中,天圆地方,方形加框所 赋予作品堂堂正正的感觉, 让作品看上去更加周正。
加框技法在花艺中的应用形式,加框往往能够形成一个聚焦的效果。
加框技法在花艺中的应 用形式,框架的形状能够和 作品主要元素统一,既有功 能性也有装饰性,很好地增 强了作品的空间感。

设计表现技法

设计表现技法

设计的发展在逻辑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设计、手工艺设计和现代设计。

设计的特征包括:设计的科技性、经济性和艺术性。

以设计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设计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设计的批评探讨了设计批评的三个标准:功利性标准、艺术性标准和文化性标准。

在逻辑上,设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现代设计阶段。

根据考不发现,最早出现的人类为特定目的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距今300万年左右,其成果就是东非古人类遗址中发掘的一些石器,这些石器的诞生视作人类迈向文化动物的开始。

从旧石器想新石器的转变证明了石器设计的发展呈现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具体表现为:1)石器工具的种类从单一到多样、专门化和组合化。

2)石器制作的技术有简单到复杂。

3)石器在造型上、形式上由粗陋到精致。

手工制作为主的设计方式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特征:1)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很少有基于生产的分工,因此设计与生产过程往往是统一的。

2)手工制作中设计与生产的密不可分,也决定了设计者在身份上雨生产者合一。

3)手工制作的方式决定了设计必然受到人类自然潜能的限制。

4)手工制作方式局限还表现在材料选择的有限性上。

现在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1)在表层意义上,手工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风格的源泉。

2)在中层意义上,手工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方法的源泉。

3)在核心意义上,手工艺设计作为现代设计思想和观念的源泉。

中国青铜器发明的失蜡法,也叫“蜡模法”,至今仍是精密仪器铸造的方法之一。

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1756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51年由英国举办的“水晶宫”博览会是第一届国际博览会,本意是展示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伟大成果。

19世纪以后20年中形成一个高潮,以英国为主,波及欧美一些国家,这就是“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有三个主要阵地:1)以格罗培斯等建筑师为代表的新建筑设计,2)一风格派等为代表的艺术家设计3)以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著名的设计家、建筑家组成一个团体,推动一种被称为“新建筑”的运动。

浅谈传统中国绘画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

浅谈传统中国绘画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
设计影响的案例。 三、 中国传 统审美意 向深深影响着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绘 画从 最早 的岩 画, 山洞壁画 , 到彩 陶纹样 , 一直 到丝 绸 帛画 , 人物 , 花鸟 , 山水等 等。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 , 形成博大精 深的艺术体 系。一切 的艺术形式都 与中国古 老的易学 , 哲学 , 学有着 美
师。
屏, 十六条屏等)还有小一些的形式有 : , 斗方, 手卷 , 扇面 , 册页等。中间
轴 的形式是 中国特有的 。而这些元素在我们 的现代设计 比如现代运动 会 的开 闭幕式上会有所运用 , 而且会给人耳 目一新 , 充满浓重 的东方色 彩 的感觉 。 :0 8年北 京的奥运会 , 如 20 运用卷轴和手卷的形式 , 给世界观 众 以东方审美语汇的强烈感受 ,这就是浓浓 的中国绘 画传统元素融人 现代设计 的魅力所在。中国特有的简洁的云纹造型 , 作为单 独的形式就 可 以很好地装饰在现代设计 之中。 还有通过 中国画衍生出来 的屏风 , 彩 灯, 年画等都可以很巧妙地运用在现代设计之中 。如 : 传统 四扇屏形式 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起到分割室 内空间 的作用 ,从而创造 出具有鲜明 民族风格与现代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作品。这些中西融合的设计风格 成为影响中国人现代 家居的形态。是又一个浓厚传统 中国文化对现代
不可割裂的关 系。 古老 中国的艺术都是和我们的国学 同时诞生 , 渗 互相 透。 中国人讲究 四合 : 天合 , 地合 , 人合 , 己合。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中国非 常重要 的思想体系 。我们 的艺术也要天人合一 , 以形写意 , 与 自 和 人 然
谐, 艺术来 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通过 自然 的形象不 断的加工提炼 , 同 时每个人 的心境风格性格不 同,来创造 出建立在 我们精 神之上 的第二 自然 , 这和西方绘画一定要完全写生忠实于对象 , 依赖于对象有着本质 的区别 。中国的经 , , , , 史 子 集 是给我们现代设计师 留下 了值得保持和 借鉴 的文化遗产。如 : 老庄的思想 , 道法 自然 , 以人为本 , 自然融合和 和 谐的相处 , 赋予 自然人格 化 , 人与 自然由相化而相忘 , 妙赏玄心 , 艺术美

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与现代设计

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与现代设计
在设计 界独树一帜 。 ( 二 )笔墨的运用
[ 1 降 瑛论绘画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引导作用时. 山东大学, 2 0 1 0
f 2 ] 白杨书法线条美及其在中国画中的运用I J l 艺术探 索, 2 0 1 2 , ( 0 2 )
作者 简 介 : 卢龙 , 河北 美术学院造型 艺术学院专任教 师, 研 究方向: 中国画,
中国画艺术表 现 方式 与现 代设 计
卢龙 董 小龙
摘要 :最早的人类绘画要 追溯到石 器时代的壁画 ,当时的绘 画记 录事件 的符号 图案都很 简单 ,却是整个华夏文 明的起源

虽然很 简

略 ,但却是非常直观 的。随着历 史的不断发展 ,文化习惯、材料技巧等 因素形成 了中国画完整的艺术体 系和特殊的 艺术表现 形式
中国画 的艺术 表现 形式是 以线 条描绘 作为 主要绘 画技 巧 的。清代 画家恽 南 田说过 : “ 有笔有 墨谓 之画。”有笔有墨 , 逐 渐成 为一 幅 中国画优 劣 的评 定标 准 。谢赫 的 “ 六 法 ”中有 “ 骨法 用笔 ” 的观 点 ,就是说 笔 墨的每 一点 的关系
中国的现代 艺术 设计 要走一条符合 自身特色 的道路 。这条 路必须 建立在中 国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 ;如果现代化设计之路与 传统 文化格 格不人 ,则会在外来艺术 的冲击 下发生危机 ;然而

味对 外来文化嗤之 以鼻 ,过分 注重传 统 ,甚至将我 国文化奉
当今时代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新思潮 、新理念 的不 断出 现 ,以及国外 的各类艺术思想都给中国的传统艺术带来 了挑战 ;
怎样正确认识传统绘画艺术 与现代艺术设计 的关系 ,是 当前亟待
在 ,笔 中有 万物 ,才有神与气 ;笔 墨之所 以如此受重用 ,是 因 为通过运笔 的张弛有度 、抑扬顿挫 、方 圆大小 、干湿浓淡等艺

扎染图形创作的现代表现手法

扎染图形创作的现代表现手法

扎染图形创作的现代表现手法作者:魏琳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3期图形设计是扎染制作技艺中的关键工序,决定扎染作品的最终观赏效果。

现代扎染中的纹样设计更是涉及了目前时尚流行元素,它的表现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扎”和“染”的“防染”工艺。

在我国现代扎染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吸收借鉴国内外、尤其是日本的传统及现代纹样方式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数码工具进行创作,由此丰富现代扎染图形创造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语言。

扎染过程是:第一步:选好布料,通常是白色的棉布或丝绸。

第二步:在布面上画上设计好的花纹图样。

第三步:按照图样要求,将布用折迭、翻卷、缝线等方法捆紧扎结,用冷水浸泡脱浆。

第四步:染色,可根据需要调色。

第五步:自然冷却后固色。

第六步:晾干拆线后熨烫。

成品的花纹与底色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过渡性色泽,呈现出渐变的效果,形成以花形为中心,渐明或渐暗的多层次晕纹,古朴雅致,妙趣天成。

由此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至今仍有极大的魅力,扎染生成的图案是一般机器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由于扎染中各种捆扎缝合方法的松紧程度、煮染时间的不同,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具有一种神奇的艺术感染力。

除此之外,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以采用一些其它的手工艺,如:手绣、刺绣、挑花处理,还可以用画笔进行点染、刷染等等,由此可让作品的表现力更丰富。

由于多使用板兰根、寥蓝、艾蒿等天然植物染色,所以民间作品大多以蓝底白花为主。

扎染艺术起源于朴素的民间生活,在我国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工艺演变,扎染工艺的防染手段已有几十种,染色也除了单色外还演变出效果更丰富的多次浸染的复色效果。

而独幅性是扎染作品的主要特点,即每幅作品的不可复制性。

其纹样多取材于动植物、民族风情、山川风景形象及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布局严谨饱满,千姿百态,且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由于花纹在浸染过程中的边界受到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趣味。

现代花艺技法透视技法介绍

现代花艺技法透视技法介绍

04
环保可持续: 采用环保材料 和可持续设计 方法进行透视 技法的创新和 实践
透视技法的创新空间
结合现代科技:利用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
01
术,实现更逼真的透视效果
跨界融合:将透视技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
02
合,如摄影、绘画、雕塑等
环保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设计,降
03
低对环境的影响
个性化定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透
空气透视:利用空气的厚度和密度来表现空间, 适用于表现远距离的花艺设计
色彩透视:利用色彩的冷暖和明暗来表现空间, 适用于表现花艺设计中的色彩变化和层次
透视技法在花艺作品中的体现
空间感:通过透视技法,可以使花艺作品具 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层次感:透视技法可以使花艺作品具有层次 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
视觉效果:透视技法可以使花艺作品具有独 特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创意表达:透视技法可以使花艺作品具有创 意和个性,表达设计师的独特思想和情感。
透视技法在花艺创作中的创新
空间感:通过透视技法,让花
A
艺作品更具有空间感,增加作
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创意表现:透视技法可以更好
B
地表现花艺作品的创意,让作
案例四:运用透视 技法设计具有立体
感的花艺场景
透视技法的实践技巧
选择合适的透视角度: 根据场景和主题选择 合适的透视角度,如 平视、俯视、仰视等。
运用色彩和光影:运 用色彩和光影效果, 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
层次感。
运用透视线:在画面 中绘制透视线,帮助 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比
例。
实践与创新:在实际 操作中不断尝试和创 新,形成自己的透视
技法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表现的意义1. 设计家的特殊的语言设计师的想象不是纯艺术的幻想,而是把想象利用科学技术使之转化为对人有用的实际产品。

这就需要把想象先加以视觉化,这种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就是运用设计专业的特殊绘画语言,把想象表现在图纸上的过程。

所以,设计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一定的空间立体想象力,只有具备精良的表现技术,才能在绘图中得心应手,才会充分地表现产品的形、色、质感,引起人们感觉上的共鸣。

设计师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具体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为具象的塑造,才能把脑中所想到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事物。

设计的过程是非常微妙的。

一个好构想会瞬息即逝,设计师必须立刻捕捉脑中的构想才行。

设计是一项为不特定的对象所做的行为,往往要超越国界、时空等距离。

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传达。

但是,作为人类共同语言,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又不可缺少的技能——绘图。

绘图的意义就像音乐家手中的五线谱一样。

一目了然。

所以说,设计表现的表达能力是每一位设计者所应具备的本领。

2. 设计领域的沟通工具在设计师思考的领域里,采用的是集体思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互相启发,互相提出合理性建议,现代工业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同出一人之手。

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品设计者和生产制造者不可能是个体,工业设计经常是一种群体性的工作。

因此,产品造型设计师在构想制作产品之前,就必须向有关方面人员——企业决策人、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乃至使用者或消费者,说明该产品的有关情况,使该产品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制造出最有利于生产美观且受欢迎的产品。

产品在生产酝酿过程中,生产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愈高,就能更好更顺利地组合产品,并使其更具效率。

这一系列的说明和陈述工作构成了表现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3. 推销产品的武器许多产品设计公司,在生产出新型产品时,要推销产品,运用摄影技巧,加上精美的说明文,作广告宣传。

但是摄像机无法表现超现实的夸张的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这时运用给画专业的特殊技法,效果上更突出。

因为人类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可以随意添加主观想象,将产品夸张或有意的简略概括。

与摄像机相比,表现图比摄像机拍出的产品多了几分憧憬和神秘感到遗憾。

照相机技术无法满足无穷无际的想象。

所以说,设计表现图是推论销产品的武器。

二、设计表现图的特点1. 传真通过色彩、质感的表现和艺术的刻画达到产品的真实效果。

表现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传达正确的信息。

正确地让人们了解到新产品的各种特性和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效果。

使各种人员都看得懂,并理解。

然而,用来表现人眼所看的透视图,却和眼睛所看到的实体有所差别。

透视图是追求精密准确的,但由于透视图与人的曲线视野有所不同,透视往往是平面的。

所以透视图不能完全准确地表现实体的真实性。

设计领域里“准确”很重要。

它应具有真实性,能够客观地传达设计者的创意。

忠实地表现设计的完整造型、结构、色彩、工艺精度,从视觉的感受上,建立起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

所以,没有正确的表达就无法正确地沟通和判断。

2. 快速现代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好的创意和发明,必须借助某种途径表达出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无论是独立的设计,还是推销你的设计,面对客户推销设计创意时,必须互相提出建议,把客户的建议立刻记录下来或以图形表示出来。

快速的描绘技巧便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3. 美观设计效果图虽不是纯艺术品,但必须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便于同行和生产部门理解其意图。

优秀的设计图本身是一件好的装饰品,它融艺术与技术为一体。

表现图是一种观念,是形状、色彩、质感、比例、大小、光影的综合表现。

设计师为使构想实现,被接受,还须有说服力。

同样表现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美感作品往往胜算在握。

设计师想说服各种不同意见的人,利用美观的表现图能轻而易举达成协议。

具有美感的表现图——干净、简洁有力,悦目、切题。

除了这些还代表设计师的工作态度,品质与自信力。

成功的设计师对作品的美感都不能疏忽。

美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设计作品如不具备美感,好像红花缺少叶一样,黯然失色。

4. 说明性图形学家告诉我们,最简单的图形比单纯的语言文字更富有直观的说明性。

设计者要表达设计意图,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示说明。

如草图、透视图、表现图等都可以达到说明的目的。

尤其色彩表现图,更可以充分地表达产品的形态、结构、色彩、质感、量感等。

还能表现无形的韵律、形态性格、美感等抽象的内容,所以,表现图具有高度的说明性。

三、美感与表现1. 现代工业品的审美价值现代工业产品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是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生产出新的具有优良功能和美观相一致的产品。

现代工业产品具有自身的“视觉语言”。

首先是产品形态的美感,运用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空间”、肌理“等,再运构成要素“形式”、“节奏”、“韵律”、“对比”、“调和”、“变化”、“统一”等形式美感,来展示产品形态美。

产品的材质、光泽、色彩、肌理都影响了该产品的美感,工业产品的审美价值必须建立在功能与美观统一的前提下。

以现代工业手段为基础,去探索美的形态。

现代工业产品在生活中能给予人们的美感有自身的规律,它给人类以精神影响,它接触每一个人,又这样旷日持久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感受,这一点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工业产品内外质量的一致,不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水平,同时也是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让消费者使用方便、舒适、设计师必须掌握消费心理学,为了使设计符合客观物质和工艺条件的可能性,使产品预想更好地得到实现,必须掌握材料工艺条件的可能性,必须掌握材料工艺学。

为了使产品造型符合和赶超现代设计新潮,设计师更须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基础。

不仅发此,工业设计还要解决产品功能的问题,使产品易于被人们亲近和接受,因此,必须掌握人体工程学。

历史上由包豪斯的先驱者们最先提出来的功能主义设计原理,长期指导着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设计师具有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2. 色彩在工业设计中的使命1).色彩——色彩四处留情,丰富了整个世界,它也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用来表达个性,表达情意。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色彩,物体的存在将只是形体,而不再有灵魂。

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色彩对于人们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语言,用来告诉人们,也来吸引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和色彩发生联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品,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消费品,都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颜色,在市场上向我们显示出色彩的威力。

这种色彩刺激,影响到我们的购物行为。

换句话说,我们在有意无意中购买颜色。

2).产品的魅力——除了商品本身的机能外,形状,色彩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色彩美是人的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美,每种色彩组合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视觉上、感性上和意象上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根据色彩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它表现产品本身的功能,色彩给我们建立共同的意念,同时成为互相传递讯息的媒介。

色彩=语言(信息)。

色彩具有感情,当看到某一色彩时,使人联想到该产品的使用场所。

色彩的表现力丰富,能使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动静和软硬,这自然是利用人的心理感受。

色彩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世界上的设计家都致力于打开色彩新领域,以求始终保持色彩的新鲜感,每年的国际流行色也提高了公众对色彩的审美能力,所以在产品的色彩设计上强调色彩本身的表现力和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感情和配色规律。

设计师对产品色彩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准确掌握色彩的语言和功能,设计出大众喜欢的产品。

3. 产品美感的心理特征人们对产品的审美,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是由以下多种感受的全部或部分共同组成的: 1) 属性感——属情感是在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文化程度等消费者中产生的共鸣感,产品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才能使各层次的消费者产生愉悦感,如男性产品在造型上要求粗犷、大方、多采用直线形,富有男子汉的气派。

而女性产品则讲究秀美,纤巧,多使用曲线型,符合女性的心理。

2) 新奇感——产品的外观造型具备强烈的视觉吸引力,根据消费者求新、求奇、求变的心理,产品采用多功能新技术、新材料,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

3) 特色感——产品造型通过精心设计,使产品的使用功能、结构、材料、造型在风格相统一,相得益彰,能深刻反映产品固有的特色和魅力,从而使消费者迅速地选择同种效率不同的牌号的产品。

4) 适用感——产品的造型和功能可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适用感,这种感受含许多因素,如:式样美观、经济方便,耐用感、便力感、安全感、长期保用、满足感等。

这些都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美学应用规律来看,凡是适销对路的产品都体现适用美和欣赏美的一致性。

一件成功的产品,必须在人们的适用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美的享受就包含了欣赏美感和使用时的舒适愉悦感,欣赏美与适用美的统一。

简单地说就是“美”与“用”的统一。

产品如果只注意外观美,而忽视其功能,也不能称其为美。

现在消费者普遍认为“罐头好吃盖难开”。

“好吃”本来是一种美的享受,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盖撬开,那么美的享受就会烟消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