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练习题

管理会计练习题
管理会计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会计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术语是()年。

A 1902

B 1912

C 1922

D 1932

2.下列()概念不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可分假设之上的。

A贡献毛益 B 完全成本 C 本量利分析 D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告型会计

B 管理会计是报告型会计,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

C 管理会计为对外报告会计

D 财务会计为对内报告会计

4.管理会计不要求()的信息。

A相对精确 B 及时 C 绝对精确 D 相关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 B 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 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

D 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1.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

A以企业为主体活动 B 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

C 为股东、债权人制度机构及非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

D 是一个信息系统,包括用来结实实际计划所必须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E 内容上,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

A以企业为主体活动 B 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

C 为股东、债权人制度机构及非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

D 是一个信息系统,包括用来结实实际计划所必须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E 内容上,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3.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规划 B 评价 C 控制 D 预测 E 决策

三、判断题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因此,两者在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方法体系及观念取向等方面是一致的。()

2.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能控制现在和预测规划未来。()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情况。

()

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一、单选题

1.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性态

2.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性态

3. 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一般属于()

A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 C 混合成本 D 半变动成本

4.区别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

A.变动制造费用

B.变动摊销及管理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

D.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5.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是指()

A.固定生产成本

B.变动生产成本

C.固定非生产成本

D.变动非生产成本

6.具体应用时,变动成本法损益表的中间指标是()

A.贡献毛益

B.营业贡献毛益

C.营业毛利

D.营业成本

7.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转化为存货成本或销货成本。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D.上述都不对

8.某厂加工的半成品直接出售可获利4000元,进一步加工为成品出售可获利4750元,则加工为成品的机会成本是()

A.4750元

B.750元

C.8750元

D.4000元

9.下列成本概念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重置成本

B.沉没成本

C.机会成本

D.付现成本

二、多选题

1. 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有()

A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固定成本总额 D 单位固定成本E 总成本

2.固定成本的特点有()

A.总额的不变性

B.总额的变动性

C.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3.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有()

A.高低点法

B.合同确认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三、判断题

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4.不论业务量如何变化,固定成本总额永远不变,变动成本总额始终与业务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

5.变动成本法是指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6.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只是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7.在完全成本法下,销售量和生产量对利润计算均有影响;而在变动成本法下,产量对利润的计算没有影响,只有销售量对利润的计算有影响。()

8.制造费用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都属于产品成本的构成。()

四、计算题

1、科海公司本年度发生的费用项目有:

⑴原材料费用⑵燃料、动力费

⑶生产人员工资(计件工资)⑷管理人员工资(月固定工资)⑸工厂的公用事业费⑹工厂招待费

⑺坏账⑻销售人员用的汽车租金

⑼广告费⑽机器维修费

⑾全厂资产保险费⑿产品运输费用

⒀研究开发费⒁咨询费

⒂设备折旧费⒃审计费

⒄职工培训费⒅公司房屋租金

⒆销售佣金⒇财产税

要求:(1)分别说明上述各成本项目中,哪些属于生产成本,那些属于非生产成本?

(2)分别说明上述各成本项目中,哪些为变动成本?哪些为固定成本?哪些为混合成本?在固定成本中,哪些是约束性固定成本?哪些为酌量性固定成本?

2、某公司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表2—1)下: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4600小时,用高低点法预计7 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3、长天机械厂2005年上半年各月的机器设备修理费资料如表2—2所示:

机器设备修理费

月份业务量(千机器小时)维修费(元)

1 40 580

2 32 500

3 52 700

4 48 660

5 5

6 740

6 44 652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用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2)采用回归分析法将维修费用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3)2005年7月,该厂计划使用机器时数为55千机器小时,预计设备维修费应为多少?

4、某公司的损益表是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的,其最近三年的简明损益表见表2—3。

又假定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固定生产成本为每件2元分摊于产品,2000年期初无存货,产销情况见表2—4。

要求:(1)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这三年的损益表;

(2)根据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说明两种方法的税前净利产生差异的原因。

5、某公司最近5年产销量见表2—5。

该产品单价5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0元,每年固定生产成本4 000元,每年销售及管理费用(全部是固定费用)1 000元,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1997年年末存货量为0。要求:(1)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净利;

(2)计算各期期末存货量;

(3)根据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说明两种方法的税前净利产生差异的原因。

6、假定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计算完成损益表(表2—6、表2—7)。

7、某公司某年度只产销一种产品。以下是有关资料:

生产量 5 000件 销售量 4 000件 直接材料 20 000元 直接人工 15 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20 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全部固定) 10 000元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 ) 55%

固定制造费用 20 000元

假定该公司期初无存货

要求:(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成本;

(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单位成本; (3)用两种方法计算税前净利; (4)根据两种方法编制损益表。 五、案例分析

1、2005年3月12日,科海药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下属企业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经理阅后,将财务科长召去,他对报告中提到甲乙两个制药厂情况颇感困惑:甲制药厂2003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2004年该厂对此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但报表上反映的利润2004年却比2003年下降。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04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03年下降,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外,都比上年好。被经理这么一问,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

×100%

他将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甲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2—8所示:

固定性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 000元和720 000元,销售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时,认为这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销所致。

乙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2—9所示:

工资和制造费用为固定开支,两年相同,每项均为180 000元销售成本也采用先进先出法。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的原因时,认为这是他们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多交利润,保证国家利润不受影响,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产节支的结果。

你认为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公司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并且如何向你的经理解释?

表2—8甲制药厂有关资料单位:元项目2003年2004年销售收入 1 855 000 2 597 000

减:销售成本 1 272 000 2 226 000 销售费用85 000 108 000 营业净利润498 000 263 000

期初存货量16 000 35 000

本期生产量72 000 50 400

本期销售量53 000 74 200

期末存货量35 000 11 200

单价(元)35 35

单位成本(元)24 30

其中:原材料7 7

工资 4 5.71

燃料和动力费 3 3

制造费用10 14.29

表2—9乙制药厂有关资料单位:元项目2003年2004年销售收入 1 200 000 1 100 000

减:销售成本 1 080 000 964 700 销售费用30 000 30 000 营业净利润90 000 105 300

期初存货量100 100

本期生产量12 000 13 000

本期销售量12 000 11 000

期末存货量100 2 100

单价(元)100 100

单位成本(元)90 87.7

其中:原材料50 50

工资15 13.85

燃料和动力费10 10

制造费用15 13.85

2、光华厂是一个生产电子钟的工厂,第一年产量为10 000件,销售了9 000件;第二年,管理部门重新确立了销售渠道,销售了10 000件,两年的产销两及成本价格等资料如下表示,年终管理人员很高兴,认为实现了销售目标,但损益表编出后,发现利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管理人员难以理解,厂长也不满意,便叫来财务科长询问,经财务科长解释,厂长才明白,并对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给予了奖励。如果你是财务科长,你如何解释?

光华厂两年的有关财务资料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

产量(件)10 000 9 000

销量(件)9 000 10 000

单价(元)20 20

单位变动成本(元)8 8

固定制造成本(元)63 000 63 000

销售费用(元)20 000 20 000

管理费用(元)15 000 15 000

损益表(完全成本法)单位:元

项目第一年第二年

销售收入180 000 200 000

销售成本9 000 10 000

期初存货—14 300

本期生产143 000 135 000

期末存货14 300 —

小计128 700 149 300

销售毛利51 300 50 700

管理费用15 000 15 000

销售费用20 000 20 000

营业净利润16 300 15 700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

A不变B.上升C下降 D 不确定

2.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利润=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 B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

C 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l

D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3.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不等于边际贡献率的是( )。

A1—安全边际率 B 1—变动成本率

C 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价×100%D.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4.当单价为100元/件,边际贡献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 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 )元。

A 2 500 B.100 000 C 60 000 D 40 000

5.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等于()。

A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商B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积

C 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和D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差

6.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 )。

A增加销售量B.提高单价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7.在采用图解法确定盈亏临界点时,盈亏临界点是盈亏临界图中( )的交点。

A.变动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B.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

C.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D.变动成本线与总成本线

8.在安全边际范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销售量,就可以增加( ) 的利润额。

A.一个单位销售价格B.一个单位变动成本C.一个单位成本D.一个单位边际贡献9.盈亏临界点作业率指标数值( )。·

A.越大经营越安全B.越大盈利额越多C.越小经营越危险D.越小经营越安全二、多项选择题

1.在传统式的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盈亏临界点越高

C.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临界点越高

2.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的途径包括( )。

A.扩大销售量B.降低固定成本 C 降低销售单价 D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3.在盈亏临界图中,盈亏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 )等因素。

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 C 销售量 D 销售单价

4.将会使盈亏临界点上升的业务有( )。

A.提高单价B.扩大销售量 C 增加固定成本D增加单位变动成本

5.企业税后利润等于()。

A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1—所得税税率)

B 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1—所得税税率)

C 实际销售量×边际贡献率× (1—所得税税率)

D 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率÷ (1—所得税税率)

6.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提高销售单价,将会导致的结果有()。A.盈亏临界点下降B.盈亏临界点上升

C 单位边际贡献增加

D 边际贡献率提高

7.在生产单一品种的条件下,对盈亏临界点和实观目标税后利润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

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 C 销售单价D销售量

8.下列各因素单独变化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是( )。

A销售单价降低盈亏临界点上升B.销售量上升盈亏临界点不变

C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盈亏临界点上升

D 固定成本下降盈亏临界点下降

9.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判定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状态的条件有( )。

A销售额等于零 B 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

C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等于零D安全边际等于零

10.下列各项的变动能使综合保本点和综合保利点同时下降的有()。

A边际贡献率较低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上升B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上升

C 边际贡献率较低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下降D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所占销售比重下降

三、判断题

1.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刚好等于总成本,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总成本,也就是实现了利润。()

2.若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单一品种的产品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3.如果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30 000元,则盈亏临界点为50 000元。

()

4.在多品种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只要提高边际贡献率较大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可以降低全厂综合盈亏临界额和保利额。()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小,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6。盈亏临界点作业率表明了在保本状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7.边际贡献率小于零的企业,必然是亏损企业。()

8.安全边际越小,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利润就越高。()

9.正指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与逆指标安全边际率具有互补关系。()

10.若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则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状态。()

四、计算分析题

1、大华公司设计出一种新产品,预计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 000元,预计生产1 000件。

要求:(1)该公司想获利10 000元,每件产品应定价多少?

(2)经过市场调查确定该产品售价只能是40元,如果目标利润仍为10 000元,该厂在不扩大销售条件下采取什么措施?

(3)如果该产品售价40元,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变,则需销售多少产品才能获利

10 000元?

2、华泰制剂厂生产销售一种制剂产品(产销平衡),有关资料如下:月销售54 000件,单位售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5元,全部固定成本60 000元。现企业准备利用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采取薄利多销的措施,制定方案如下:

单价下调10%,增加广告费10 000元,可使销量增加40%。

要求:(1)计算方案实施前后的保本点。

(2)测算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3、科华公司2000年预计销售甲产品60 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40%,安全边际率为30%,单位贡献毛益为30元。

要求:(1)预测2000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计算该公司的安全边际指标。

(3)预测该公司2000年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4、华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2000年公司的目标利润为10 000元,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和综合保本销售额。

(2) 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量)。

(3) 计算综合保利额。

5、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如下:预计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件,固定成本为60000元。

要求:(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临界值。

(2) 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增长10%,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何变化?

第四章经营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根据人们的主观判断确定未来的估计值。

A.定量分析法B.因果预测法 C 定性分析法D.回归分析法

2.下列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是( )。

A趋势预测分析法B调查分析法 C 因果分析法D.高低点法

3.筹资预测常用的方法是()。

A销售百分比析法 B 回归分析法 C 因果分析法D.高低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目标成本确定的方法有()。

A.历史成本水平 B 先确定目标利润C.选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

D 利用往年的成本数据推算目标成本

2.销售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A.趋势预测法 B 直线回归法C.算术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3.下列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是()。

A趋势预测分析法B.调查分析法 C 判断分析法D.因果预测法

三、判断题

1.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法等都属于趋势预测分析法。( )

2.二次曲线法等都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 )

3.定性分析法主要是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和推断的分析方法。( )

4.指数平滑法要根据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以加权因子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下一期销售量的方法。( )

第五章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不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涉及一年以内的一次性专门业务,并仅对该时期内收支盈亏产生影响的决策为( )。

A短期经营决策B.长期投资决策 C 风险决策D.控制决策

2.某企业接受一批特殊订货,需购买一台专用设备,价值1000元,在此特殊订货决策中,专用设备价值属于( )。

A重置成本B.沉没成本 C 专属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3.在短期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A差别成本B.沉没成本 C 重置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4.某厂加工的半成品直接出售可获利4 000元,进一步加工为成品出售可获利4 750元,则加工为成品的机会成本是( )。

A 4 750元B.750 C 8 750元D.4 000元

5.下列成本概念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

A.重置成本B共同成本C.专属成本D边际成本

6.短期经营决策不包括()。

A-产品生产决策 B 成本决策C.定价决策 D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7.在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中,不能作为决策标准的是()A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B 贡献毛益总额 C 单位产品每小时提供的贡献毛益 D 以上均错

8.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当()时,即可接受客户的追加订货。

A对方出价大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B 对方出价小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C对方出价大于产品的完全成本 D 以上均错

9.某企业需要甲零件,若外购,单价为20元/件。若自制,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0

元/件,每年需追加固定成本20 000元。当需要量为2 500件时,应选择()。

A外购B.自制C-自制或外购均可 D 以上均错

10.在( )情况下,亏损产品应停产。

A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

C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等于1

D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大于零11.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时,应从贡献毛益中扣除()。

A专属成本 B 共同成本 C 变动成本 D 混合成本

12.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后余额是( )。

A边际成本 B 增量成本 C 安全边际 D 差量损益

13.成本平衡点法的应用条件是( )。

A各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不相等 B 各备选方案的业务量可以事先确定

C 各备选方案的业务量不能事先确定

D 各备选方案的成本资料不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A重置成本 B 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 D 边际成本E.差别成本

2.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A重置成本 B 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 D 边际成本E.差别成本

3.在管理会计中,边际成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单位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 C 差量成本 D 机会成本E.变动成本

4.属于短期经营决策内容的有( )。

A新产品开发决策 B 亏损产品转、停产决策C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D 设备更新改造决策E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

5.属于短期经营决策内容的有( )。

A新产品开发决策 B 亏损产品转、停产决策 C 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D 设备更新改造决策 E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

6.差量分析法涉及的指标有()。

A差量收入 B 差量成本 C 差量损益 D 边际收入 E 边际成本

7.产品最优价格决策的标准是()。

A单位贡献毛益 B 贡献毛益总额 C 单位产品每小时提供的贡献毛益

D 贡献毛益率

E 单位资源提供的毛益

8.某企业生产的A半成品,其正常的单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企业目前有生产能力将A进一步加工为产品B,在决策分析中,应考虑的项目是()。

A进一步加工增加的收入 B 进一步加工追加的成本

C 半成品本身的成本

D 机会成本

E 联合成本

三、判断题

1。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沉没成本,因此在决策中不予考虑。( )

2。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变动成本不是专属成本。( )

3。若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生产零部件,则固定资产属于无关成本。( )

4。如果进一步加工联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大于其本身的成本,则进一步加工更为有利。( ) 5.在采用何种加工工艺的决策分析中,确定成本分界点是关键。( )

6。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

7.生产决策中应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比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

8.凡是该批订货的单价低于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均不宜接受。( )

四、计算分析题

1、海地公司只生产某种产品A,现拟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生产新产品B或C。或生产新产品B,则A产品需减产1/3,可生产B产品200件,单价160元,单位变动成本112元;若生产新产品C,则A产品需减产2/5,可生产C产品250件,单价146元,单位变动成本102元。原A产品产量为600件,单价120元,单位变动成本80元。

要求:做出新产品开发品种的决策。

2、某企业最近购进一台设备,可以生产A产品,也可以生产B产品,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出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3、某公司组织多品种生产,2004年丁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0 000元,亏损额为8 000元,变动成本率为80%。如果停产丁产品,其生产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可获得租金收入5 000元。要求:作出丁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4、某企业生产甲半成品,年生产量1000件,直接对外销售单价为5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30元/件,若进一步加工为乙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35元/件,乙产品每件售价为100元/件。要求:分别就以下情况作出是否进一步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分析。

(1)企业具备深加工1000件乙产品的生产能力,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生产能力也不可转移。

(2)企业只有深加工800件乙产品的生产能力,该能力也可用于对外承揽加工业务,预计一年可获得贡献毛益总额8000元,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5、某公司生产新产品丙,销售单价为18元/件,其正常的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5元/件

直接人工4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3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3元/件

依据目前生产状况,该企业尚有一定的剩余生产能力。现有外地客户订货1000件,当只愿意出价14元/件。

要求:作出是否接受该项订货的决策。

6、某自行车厂每年需要车轮50000个,若外购,每个买价包括运杂费为46元/个,若自制,则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30元/个

直接人工5元/个

变动制造费用9元/个

固定制造费用7元/个

又假设外购车轮时,生产车间可用来出租,每月可得租金20000元。

要求:作出该厂车轮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第八章责任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集权管理 B 分权管理 C 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 D 多角化经营

2.剩余收益用于评价()。

A.成本中心业绩B费用中心业绩 C 利润中心业绩 D 投资中心业绩

3.在下列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标准成本定价 B 实际成本定价C.标准成本加成定价 D 预算成本定价4.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

A生产成本 B 产品成本 C 可控成本D.期间成本

5.在以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中,( )使提供产品和劳动的部门将其工作的成绩和缺陷全部不折不扣转给了使用部门,而使用部门不应该对这些成绩和缺陷承担责任。

A实际成本法 B 标准成本法 C 标准成本加成法 D 变动成本法

6.内部结算价格中,成功的( )依赖于一个某种形式的外部市场,使“买”、“卖”双方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或拒绝某一价格,并且在双方矛盾无法解决时,企业高级管理层要进行必要的干预。

A市场价格 B 协商价格 C 双重内部结算价格 D 成本价

7.若企业的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都是成本中心,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生产车间超过消耗定额成本差异部分应由( )

A生产车间 B 采购部门 C 生产车间与采购部门共同 D 厂部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业绩评价指标中,只用于投资中心的是()。

A.责任成本B.可控成本 C 利润D投资报酬率E.剩余收益

2.提高投资报酬率的有效措施包括()。

A提高销售利润率 B 提高营业资产周转率 C 提高营业利润

D 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

E 增收节支

3.下列内容属于责任会计的有()。

A设立责任中心B制定全面预算 C 编制责任预算

D.从事经营决策 E 评价责任中心业绩

4.属于利润中心责任的项目包括( )。

A成本 B 费用 C 收入 D 利润 E 投资效果

5.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具有()。

A产品销售权 B 产品定价权 C 材料采购权 D 生产决策权 E 人事任免权6.下列各企业内部单位中可以成为责任中心的有()。

A分公司 B 地区工厂 C 车间 D 班组 E 个人

7.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的折旧费用对于( )来说是可控成本。

A厂部 B 生产车间 C 生产车间下属班组 D 辅助生产车间 E 设备管理部门三、判断题

1。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分公司才有资格成为利润中心。()

2。成本中心的考核范围是其发生的全部成本。()

3.投资中心的主要业绩评价指标是利润。( )

4.责任会计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 )

5.利用投资报酬率评价投资中心业绩时,可能导致投资中心作出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决策。( )

6.在对重点差异进行分析时,应主要分析不利差异,即偏离企业总体目标的差异,而不必对有利差异进行分析。( )

7.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可以被视为可控成本。( )

8.一项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不可控的成本,对于其下属的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有可能是可控成本。( )

9.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定为成本中心,只要其工作业绩可以单独考核。( ) 10.一般来说,只有独立核算的企业才能具备作为完全的利润中心条件,企业内部的自然利润中心应属于不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 )

11.责任会计的核算应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对象,责任会汁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工作也都是按部门进行。( )

第九章控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 )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

A.实际人工工时B.定额人工工时 C 预算人工工时D.正常人工工时2.下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中应该由供应部门负责的是()。

A.材料浪费B.不能合理下料C.不能修旧利废 D 质量不合格

3.下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中,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是()。

A.贪图便宜购进劣质材料 B 为吃回扣购进高价材料

C.时间充裕但采用不当的运输方式 D 因未及时提供用料计划导致仓促订货

4.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是

A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B.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实际工资率

c.效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

D.效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时

5.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计算公式是( )。

A.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B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C.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

D.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时

6.下列可能导致出现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因素是( )。

A.把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安排去做复杂的工作

B,把技术熟练、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人安排在不需要、高技术的工作岗位上

C.采购了不适用的材料

D.工人在工作中消极怠工

7.在确定产品标准成本时,确定数量标准的部门是( ):

A.会计部门 B 采购部门C.劳动部门D.工程技术部门

8.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的差异称为( ):

A.耗费差异B.效率差异C.能量差异D.能力差异

9.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时,不包括在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中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固定制造费用

10.将成本差异的数额全部结转到当期产品销售成本中的做法,其前提条件是().A.成本差异数额不大B.成本差异数额巨大

C.与成本差异数额无关D.根据需要而变化

11.价格标准是由( )会同有关责任部门制定的。

A.生产部门B.采购部门C.会计部门D.销售部门

12.一般来说,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由( )负责。

A生产部门B.采购部门C.会计部门D.工程技术部门

13.由于实耗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叫做()。

A人工效率差异B.工资率差异C.生产成本差异D.生产能力差异14.下列属于数量差异的是( )。

A.原材料差异B.材料消耗量C.小时工资率D.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15.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是( )。

A.实际产量的实际费用一预算产量的标准费用

B 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C.标准分配率×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D.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16.计算价格差异要以( )为基础。

A.标准数量B.标准价格 C 实际数量D.实际价格

17.由于生产安排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造成的损失,应由()负责。A.财务部门 B 劳动部门 C 采购部门 D 生产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包括的内容有()。

A.树产品直接加工的时间 B 必要的间歇时间C.必要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时间E.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时间

2.下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中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材料浪费 B 不能合理下料C.开能做到综合利用

D不能修旧利废 E 质量不合格

3.下列属于价格差异性质的有()。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C.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E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可以分解为()。

A,耗用差异 B 价格差异 C 能量差异D效率差异 E 能力差异5.标准成本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A标准成本 B 成本差异分析 C 差异处理 D 质量成本

6.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由()组成。

A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B 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C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D 管理费用的标准成本

7.下列属于数量标准的有()。

A.原材料标准消耗数量 B 原材料标准单价C.标准工时

D.标准工资率 E 标准工时

8.影响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的因素有()。

A.单位产品的用料标准 B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C材料的标准价格D.标准工资率E.标准工时

9.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包括( )。

A.对产品直接加工的时间 B 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

C不可避免的废品所用的时间D.工资E.维修费用

10.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需要的因素有( )。

A.实际工时 B 实际分配率C.标准工时D.标准分配率 E 标准工资率11.产生材料价格脱离标准价格的原因,可能有()

A进料数量未按经济订货量办理 B 折扣期内延续付款,未获优惠

C.购入低价材料 D 增加运输途中损耗E发生非常损失

三、判断题

1.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指的就是该种材料的市场价格。()

2.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

3。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总额即是该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者之和。()

4。由于工艺变更造成的较大的材料数量差异也应由生产部门负责。()

不利差异指的是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数额,应记入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5.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固定制造费用是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所以,对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控制是没有意义的。()

6.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使用的是标准用量。()

7.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应该是用单位标准用量乘以计划产量。()

8.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应该由采购部门对其负责。()

9.差异本身不能作为经营决策的最终依据,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偏差的原因和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

10.材料数量差异的形成应完全归咎于生产部门的责任。( )

11.成本差异计算结果若为正数,则说明是不利差异。( )

四、计算分析题

若2007年4月份实际发生如下业务:

①购进材料15000千克,共支付18750元;

②购进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生产啤酒1760瓶;

③耗用直接人工835工时,共支付工资5177元。

要求:(1)计算本月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光明公司2008年5月份生产160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49000工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4080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8.70元/件,即每件甲产品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9元/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3、利民蛋糕厂2008年每盒蛋糕的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若该厂在2008年5月份共生产蛋糕5000盒,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的差异为1100元。要求:计算上述成本差异1100是由哪些成本差异构成的,各为多少。

4、科隆公司2008年8月份实际生产A产品4500件,实际耗用10350工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46575元,企业生产能量为5500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9.24元/件,即每件甲产品标准工时为2.1小时,标准分配率为4.4元/小时。

要求:(1)利用两因素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2)利用三因素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会计学-)word版本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华网10春会计) 2011-05-28 9:10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华网10春会计) 第1题 (2) 分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指( B )。 A、固定生产成本 B、变动生产成本 C、全部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加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第2题 (2) 分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以称为(A)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第3题 (2) 分 混和成本可以用直线方程y=a+bx模拟,其中bx表示(D)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第4题 (2) 分 下列项目中,只在变动成本法下才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 A、固定制造费用 B、变动制造费用 C、固定管理费用 D、变动管理费用 第5题 (2) 分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D)。 A、0 B、1000 C、5000 D、6000 第6题 (2) 分 成本性态是指(D)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A、成本绝对量与相对量 B、成本实物量和空间量 C、成本时间量与空间量 D、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 第7题 (2) 分 会计服务侧重于(D) A、股东

B、外部集团 C、债权人 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第8题 (2) 分 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是(C) A、预测 B、决策 C、确认与计量 D、控制、评价 第9题 (2) 分 从保本图得知:(B)。 A、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就越大 C、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低,盈利就越大第10题 (2) 分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将(B)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C、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第11题 (2) 分 变动成本计算法,将固定成本(D)。 A、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之间分配 B、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C、结转到下期 D、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 第12题 (2) 分 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则(D)。 A、只引起盈利区的变化 B、盈利区的面积越大,亏损区的面积越小 C、只引起亏损区的变化 D、盈利区的面积越小,亏损区的面积越大 第13题 (2) 分 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量)×(D) A、贡献毛益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毛益 第14题 (2) 分 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等于(A) A、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乘积 B、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差 C、边际贡献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商

2010年7月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1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称为( ) A.专属成本 B.增量成本 C.联合成本 D.机会成本 2.某企业本期产量1,000件,销售量800件,本期发生固定生产成本5,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元,则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为( )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20,000元 3.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分别按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称为 ( ) A.滚动预算 B.零基预算 C.弹性预算 D.连续预算 4.在离散条件下,最优售价位置所处的地方是( ) A.边际利润等于零 B.边际利润小于零 C.边际利润大于零 D.边际利润最接近或等于零 5.某企业编制第四季度的直接材料预算,预计季度初材料存量为500千克,季度生产需用量为2,500千克,预 计季度末材料存量为300千克。若材料采购货款有40%当期付清,另外60%在下季度付清,材料单位采购成本为10元,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 ) A.10,800元 B.13,800元 C.16,200元 D.23,000元 6.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重点是( ) A.产品成本 B.可控成本 C.责任成本 D.管理费用 7.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于编外生产人员的工资,应计入的项目是( ) ════════════════════════════════════════════════════════════════════ 享受网络享受学习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9页,当前页是第1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

管理会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资料主要来源于( A ) A.财务会计 B.统计 C.销售部门 D.生产部门 2.变动成本法下的本期销货成本计算公式是(b ) A.单位完全生产成本×本期销量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量 C.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 D.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3.某产品销售收入800元,保本额500元,变动成本率为65%,则该产品的利润为( a ) A.105销售收入800元,保本成本500元,变动成本率65%。 变动成本=保本成本*变动成本率=500*65%=325元。 固定成本=保本额-变动成本=500-325=175元。 销售成本=销售收入*65%=800*65%=520元。 实际成本=销售成本+固定成本=520+175=695元。 利润=销售收入-实际成本=800-695=105元。 元 B.280元 C.175元 D.195元 4.付现成本是( b )需以现金支付的成本。 A.过去B.现在C.将来 D.都不是 5.企业五年前购进了一台机器,现已折旧,拟购买一台价值为40000元的更新式机器取代,卖方提出可以用旧机器作价14500元进行交换,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是(c )元。 A.40000 B.14500 C.25500 D. 11000 6.公司购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只能在到期时获得约定的收益,因而不会产生的成本是( b )。 A.沉没成本B.机会成本C.差量成本D.固定成本 7.当利润实现最大化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关系是( c )。 A.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B.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D.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无关 8. 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是( a )。 A.储存成本B.相对成本C.订货成本D.生产准备成本 9. 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 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 a )件时,两种方案等效。零件A的年需要量设为x件,则外购成本=10x元,自产成本=6x+10000,两种方案等效即:则10x=6x+10000,x=2500件。 A.2500 B.3000 C.2000 D.1800 10.资金增长趋势预测法,就是运用( a )原理对过去若干期间销售收入(或销售量)及资金需用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计量后,确定反映销售收人与资金需用量之间的回归直线y=a+bx,并据以推算未来期间资金需用量的一种方法。 A.回归分析法B.判断分析法C.加权平均法D.季节预测分析法 1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 A )来进行择优决策。

管理会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 一、名词解释 1.变动成本 2.机会成本 3.内部转移价格 4.经营杠杆 5.本量利分析 6.成本习性 7.完全成本定价法 8.目标利润 9.质量成本控制10.剩余收益 11.无关成本 12.盈亏临界点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在既定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甲产品亦可以生产乙产品的情况下,最终生产哪一种 产品应以单位贡献边际高者为优。 [ ] 2.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若业务量最高点、最低点与成本最高点、 最低点不一致时,高低点坐标的选择以业务量为准。 [ ] 3.只要有固定生产成本存在,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就一定大于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 [ ] 4.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外界服务,因而又可称为“外部会计”。 [ ] 5.会计机构隶属于企业的服务部门,构成现代企业会计两大分支的管理会计和财务 会计应当合并在一起。 [ ] 6.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 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 ] 7.有剩余生产能力时,只要客户出价高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可为其加工生产。 [ ] 8.在投资决策中,采用现金流量衡量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不便于货币的时间价值。 [ ] 9.计划期预计折旧和预计利润应全额作为追加资金需用量的减除项目。 [ ] 10.在各因素对利润的敏感分析图中,各因素形成的直线与利润线的夹角越大,对利润 的敏感程度越大。 [ ] 11.通常,边际贡献是指产品边际贡献,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 和销售、管理费用中的变动费用之后的差额。 [ ] 12.采用专家判断法进行销售预测所需的时间短,费用低,比较实用。 [ ] 13.改善品种结构,提高贡献边际率大的产品销售比重,有利于企业降低综合贡献 边际率。 [ ] 14.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成本预测所依据的资料是业务量和总成本。 [ ] 15.当特殊订货不冲击正常生产任务时,如果不追加专属成本且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 移时,只要特殊订货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应该接受订货。 [ ] 16.差量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差量成本总是等于变动成本总额的增减额。[ ] 17.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时,可用单位产品贡献毛益的大小作为取舍优劣的标准。[ ] 18.在利用现值指数法排定两个独立投资方案的优先次序时,贴现率的高低不会影响方案的优先次序。[ ] 19.风险投资的利润率通常为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之和。 [ ] 20.若A、B、C三个方案是独立的,那么用内部收益率法可以做出优先次序的排列。[ ] 21.现金预算实际上是其他预算有关现金收支部分的汇总,以及收支差额平衡措施的具体规划。[ ] 22.现金预算以实物量指标总括反映经营活动和资本支出的结果。 [ ] 23.一般情况下,使某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折现率,一定小于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 24.在产品或劳务有市价的情况下,按市价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最为合适。 [ ] 25.运用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对同一决策问题分析,所得结论应该是相同的。 [ ] 26.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 27.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 市价。 [ ]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 试题参考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会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157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 ) A.投资人 B.债权人 C.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D.政府机关 2.从工作的性质看,现代管理会计是( ) A.执行系统 B.决策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控制系统 3.以下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是( ) A.不可避免成本 B.应负成本 C.沉没成本 D.历史成本 4.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固定成本线是一条( ) A.通过原点的斜线 B.平行于纵轴(成本)的直线 C.平行于横轴(产量)的直线 D.抛物线 5.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当中,相比较而言可以得到较正确结果的是( ) A.高低点法 B.目测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6.若变动成本法下的本期利润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利润,则( ) A.本期销大于产 B.本期产销平衡 C.期本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 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7.在变动成本法下,对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应是( ) A.售出部分转为销货成本,计人损益表 B.全额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除 C.未售出部分与售出部分均作为存货成本,计入资产负债表 D.未售出部分转为存货成本,计入资产负债表 8.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变动成本率高,贡献毛益率也高 B.变动成本率高,贡献毛益率低 C.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D.二者互为倒数 9.可以反映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公式是( ) A.贡献毛益率 税后的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B.单位贡献毛益税后的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C.单位变成成本单价税率税后的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1 D.贡献毛益率税率税后的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1 10.产品售价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谓产品的最优售价是指( )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一

《管理会计》练习题 1、下表所列四个案例是四个工厂在过去一年中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假定每个工厂产销平衡, 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边际贡献率的实质,通过具体计算,将有关数据填入上表空白栏内,并分别写出其计算过程。 案例一 ①变动成本总额 ∵cmR+Br=1 cmR=40% ∴bR=60% 变动成本总额=180000*60%= 108000 ②固定成本总额 a = 180000-12000-108000=60000 2、某公司生产A产品,销售10 000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600 000元。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2)若公司面对竞争准备降低10%,其他条件不变,则零销售多少件产品才能保本? (3)若降价10%后预计销售量增长20%,则利润比目前增加还是减少?增减金额是多少? 3、某厂本期计划生产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全厂固定成本总额为3 360元,其他计划资料 要求:(1)将上表中(A)、(B)、(C)项目的数据填上。 (2)计算全厂综合边际贡献率。 (3)计算全厂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金额单位)。 (4)计算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金额单位)。 (5)计算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实物单位)。 4、某公司计划年度只产销A产品,销售单价为每件200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80 000元。 要求:(1)预测该公司的盈亏临界点。 (2)预测该公司为保证目标税前利润60 000元实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各为多少? (3)预测该公司为保证目标税后利润60 000实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各为多少(设所得税率为40%)? 5、某企业计划年度只产销W产品,其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全年固

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106693】 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B )。 A . 19 世纪末 B . 20 世纪上半叶 C .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 20 世纪 70 年代 【 106694】 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 )。 A . “管理的会计” B . “管理会计” C . “传统管理会计” D . “现代管理会计” 【106695】 20 世纪 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 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D )。 A .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 106697】 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 的( B )。 A . 管理会计假设 B . 管理会计原则 C . 管理会计术语 D . 管理会计概念 【 106698】 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D )。 A . 股东 B . 外部集团 C . 债权人 106699】 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A )。 D . 责任会计 106700】 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 B )。 B . 20 世纪 50 年代 【 106701】 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 则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符合 ( D )。 A . 效益性原则 B . 最优化原则 C . 及时性原则 D . 决策有用性原则 【 106702】 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 A . 多层主体假设 B . 理性行为假设 C . 合理预期假设 D .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多项选择题 【 112656】 管理会计是( ADE )。 A . 活账 B . 呆账 C . 报账型会计 D . 外部会计 E . 经营型会计 106703】 管理会计属于( ABE )。 D .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A . 预测决策会计 B . 规划控制会计 C . 20 世纪 70 年代 D . 20 世纪 80 年代 C . 成本会计 A . 20 世纪初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 C. 管理会计 D. 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 科学管理理论 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20世纪70年代 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 “管理的会计” B. “管理会计” C. “传统管理会计” D. “现代管理会计” 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 C. 领导部门 D. 非会计部门 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多层主体假设 B. 理性行为假设 C. 合理预期假设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2015年10月自考管理会计一(00157)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会计(一) 试卷 (课程代码 0015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 A.历史信息 B.现时信息 C.现时和未来的信息 D.未来信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职工培训费 B.财产保险费 C.固定资产折旧费 D.房屋设备租赁费 3.企业预算销售量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差额称为 A.边际贡献 B.安全边际 C.税前净利润 D.销售毛利 4.某公司为了扩大营业额,拟定了四种方案,各个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估计如下表所示,则根据小中取大法选择的生产方案是 A.方案A B.方案B C.方案C D.方案D 5.亏损产品应该停产的原因之一是 A.单位变动成本大于零 B.单位变动成本小于零 C.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 D.单位边际贡献小于零 6.在新产品刚上市场时,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同时花费巨额广告费用和销售费用促销的定价策略是 A.撇油性定价 B.渗透性定价 C.尾数定价 D. 促销定价 7.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和关键是 A.生产预算 B.成本预算 C.销售预算 D.现金预算 8.在预算的过程中自动延伸,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在一年的预算是

管理会计第1—8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1—5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2.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 000元 000元 000元 000元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6.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 )。 A.固定的平滑指数 B.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 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 A.“管理的会计” B.“管理会计” C.“传统管理会计” D.“现代管理会计” 8.在管理会计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9.变动成本水平的表现形式一般是(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率 D.约束性变动成本 10.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11.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预测追加资金需要量的方法是( )。 A.平均法 B.销售百分比法 C.指数平滑法 D.回归分析法 12.进入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以()。 A.规划控制为核心 B.预测决策为核心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doc

管理会计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企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C Y ^ M6y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选1.A 2.B 3.C 4.C 5.B 6.B 7.A 8.C 9.C 10.A 三.多选 l1.ABCDE 2.ABD 3.ABCD 4.AB 5.CE 6.ADE 7.ABC 8.ABC 9.ABCD 10. ABC 四.简答 1、(P3)答:从管理的定义可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P40)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核算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核算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核算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P78)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1)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有:(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有影响 五、计算题: 1、解: (1)假设业务量为X,成本为Y,可建立成本模型为模型Y=A+BX 已知:X(高)=5000 X(低)=3000 Y(高)=2600 Y(低)=2000 B=(Y(高)—Y(低))/(X(高)—X(低)) =(2600—2000)/(5000—3000) =0.3 A=Y(高)—BX(高) =2600—0.3×5000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用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用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157 注意:加粗字体部分超出教材范围或与教材提到的概念、分类不一致,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 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称为(A ) 2. 某企业本期产量1,000件,销售量800件,本期发生固定生产成本 5,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元, 则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为(A ) A.1,000 元 B.3,000 元 C.5,000 元 D.20,000 元 3. 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分别按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称 为(C ) A.滚动预算 B.零基预算 C.弹性预算 D.连续预算 4. 在离散条件下,最优售价位置所处的地方是 (D ) A.边际利润等于零 B.边际利润小于零 C.边际利润大于零 5. 某企业编制第四季度的直接材料预算,预计季度初材料存量为 500千克,季度生产需用量为2,500千克, 预计季度末材料存量为300千克。若材料采购货款有40剜期付清,另外60%£下季度付清,材料单位采购 成本为10 元,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 (B ) A.10,800 元 B.13,800 元 C.16,200 元 D.23,000 元 6. 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重点是(C ) A.产品成本 B.可控成本 C.责任成本 D.管理费用 7?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于编外生产人员的工资,应计入的项目是 (C ) A.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 C.直接人工 D.产品成本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量利分析前提假设的是(D ) A.销售价格不变 B. 产销平衡 C.成本是线性的 9. 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功能与某项现有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是 (B ) A.增量成本 B.重置成本 C. 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10.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归集到各个产品明细账上的成本称为 (A ) A.产品成本 B.责任成本 C.制造成本 D.作业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A.专属成本 B.增量成本 C.联合成本 D.机会成本 D.边际利润最接近或等于零 D.产销不平衡

管理会计练习题

管理会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会计的核算目的主要是为()服务。 A.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B .企业股东C .企业债权人D .上级主管部门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 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 .最终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义D .概念相同,服务对象交义 3 .标准式混合成本乂可称为()。 A.半变动成本B .半固定成本C .曲线式混合成本D .延期变动成本 4. 管理会计中对成本相关性的正确解释是()。 A.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5. 在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A.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B.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C.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D.与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结果一致 6.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的差异是由丁对()处理的不同。 A.直接材料和人工B .销售、财务和管理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D .变动制造费用 7 .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优点是()。 A.简化了成本核算 B .便丁分活各部门的责任 C.能反映利润与销售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D.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量的积极性 8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 000元,该期生产量为2 000件, 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 4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元。 A. 0 B . 2 000 C . 6 000 D . 8 000 9. 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保本点随之变动的是()。 A.销售量B .单价C .固定成本D .单位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练习题C及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C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 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种方法经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件。 A,400; B,222; C,143; D,500 3、产品品种结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是由于各个不同品种的产品利润率是不同的,而预测下期利润时,是以本期各种产品的()为依据的。 A,个别利润率; B,平均利润率; C,加权平均利润率; D,利润总额 4、有一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方案,一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一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入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11000元,那么差量收益为()元。

A,3000; B,4000 C,8000 D,1000 5、有一企业同时生产3种产品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将亏损的800元的丙产品停产 B,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总贡献毛益比较大且超过产品丙的产品 C,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D,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6、某企业五年前购进了一台机器,现已折旧,拟购买一台价值为40000元的更新式机器取代,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是()元 A,40000; B,14500; C,11000; D,25500 7、直接人工预算额=()×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 A,预计生产量; B,预计工时量; C,预计材料消耗量;D,预计销售量 8、直接人工的小时工资率标准,在采用计时工资制下就是() A,实际工资率; B,定额工资率; C,标准工资率; D,

答案版管理会计作业

管理会计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 1.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传统管理会计:19世纪末-20世纪五十年代 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五十年代 现代管理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发展和完善了“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等为内容的规划控制会计 管理会计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正式分离出来。 2.如何按照管理会计的职能划分其内容体系? 答:(1)预测决策会计——预测分析 决策分析 (2)规划控制会计——全面预算 成本控制 (3)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3.成本分类标准有哪些? 答: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照可追踪性分类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按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成本按核算目标的不同分类 成本按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 4.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变动成本的特点: 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固定成本的特点 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变动性 第二次作业 1.什么是完全成本法?什么是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

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及非生产成本全数一笔列入损益表内,并用“期间成本”的名称,作为贡献边际总额的减除项目的成本计算方法 2.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一,刺激企业加速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二,有利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完全成本法的缺点,一,只注重提供财务指标,不注重提供非财务指标。二,不利于产品定价。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利于进行损益平衡分析 有利于科学的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能使管理当局注意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可以避免产量高低的影响,反映在下期的销售成本和盈亏上 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便于计算弹性预算 有利于正确进行短期决策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会影响有关方面的收入 不便于价格决策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本身的局限性 3.下表所列是四个工厂在过去一年中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假定每个工厂产销平衡,同时都只产销一种产品。要求将表中空着的数据添上,并写出计算过程。 工厂销售收入总额(元)变动成本总额(元)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元) 净利或净损失 (元) 甲180 000 40% 12 000 乙300 000 165 000 100 000 丙30% 80 000 (5 000)丁400 000 260 000 30 000 案例1 (1)因为bR=1-cmR=1-40%=60% 所以bx=px×bR=180 000×60%=108 000元(2)因为Tcm=px×cmR=180 000×40%=72 000元所以a=Tcm-P=72 000-12 000=60 000元 案例 2 (1)因为Tcm=px-bx=300 000-165 000=135 000元所以cmR=Tcm/px=135 000/300 000=45%

00157 管理会计(一)真题及答案201810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会计(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15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标准本量利图中,横坐标代表销售量,则纵坐标代表的是成本和 A.单位贡献毛益 B.变动成本率 C.销售收入 D.单位变动成本 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固定资产折旧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财产税 3.某产品保本点为l 000台,实际销售l 500台,每台单位贡献毛益为l0元,则实际获利额为 A.5 000元 B.10 000元 C.15 000元 D.25 000元 4.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l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l0 000元的固定成本,若要两种方案等效,该零件的年需要量应该是 A.1 800件 B.2 000件 C.2 500件 D.3 000件 5.下列属予集权管理优点的是 A.有利于发挥下级管理人员积极性 B.有利于避免官僚主义 C.有利于统一指挥 D.有利于部门问协调 6.下列不属于不确定决策方法的是 A.大中取大法 B.大中取小法 C.小中取大法 D.折衷决策法 7. 在成本差异分析中,计算数量差异的基础是 A.标准价格 B.实际价格 C.标准成本 D.计划成本 8.较小的企业或谋求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常采取的定价法是 A.低于竞争者 B.高于竞争者 C.维持原价 D.根据竞争者的情况相应调查 9.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

管理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B )。 A.19世纪末 B.20世纪上半叶 C.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纪70年代 2、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D )。 A.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3、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4、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D )。 A.股东 B.外部集团 C.债权人 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5、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A ) 。 A.预测决策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成本会计 D.责任会计 6、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 B )。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则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符合( D ) 。 A.效益性原则 B.最优化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决策有用性原则 8、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属于( ABE )。 A.现代企业会计 B.经营型会计 C.外部会计 D.报账型会计 E.内部会计

2、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ABCDE )。 A.参与经济决策 B.控制经济过程 C.规划经营目标 D.预测经济前景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 ABD )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A.预测决策会计 B.责任会计 C.预算会计 D.规划控制会计 E.以上都是 4、( AC )的出现标志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B.变动成本法 C.预算控制 D.责任考评 E.以上都是 5、下列项目中,属于在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 BCDE )。 A.规划控制会计 B.管理会计师职业 C.责任会计 D.管理会计专业团体 E.预测决策会计 6、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 ABCDE )。 A.企业整体 B.分厂 C.车间 D.班组 E.个人 7、管理会计是( ADE ) 。 A.活帐 B.呆帐 C.报账型会计 D.外部会计 E.经营型会计 8、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E )。 A.工作程序性较差 B.可以提供未来信息 C.以责任单位为主体 D.必须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 9、可以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简单地概括为( ABCDE ) A.系统化 B.规范化 C.职业化 D.社会化 E.国际化 10、西方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 BCDE ) A.组织纯学术研究 B.组织专业资格考试 C.安排后续教育 D.制定规范和标准 E.推广管理会计方法

管理会计测试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A、可理解性要求 B、最优化要求 C、可靠性要求 D、效益性要求 2、决策选取最优方案的代价是()。 A、差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边际成本 D、应付成本 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净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 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 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 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 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变动 5、已知上年利润为1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4,销售量变动率为15%,则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 A、140000元 B、150000元 C、121000元 D、125000元 6、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7、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叫()。 A、净现值率 B、资金成本率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8、资本支出预算是()。 A、财务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业务预算 9、计算投资报酬率时,其经营资产计价是采用()。 A、原始价值 B、账面价值 C、委估价值 D、市场价值 10、已知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为10%,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2%,则可知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为()。 A、8% B、7% C、5% D、3% 11、责任会计中确定责任成本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可避免性 B、因果性 C、可控性 D、变动性 12、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多方案比较过程中,当对两个投资额不相等的投资方案进行互斥决策时,应当使用的评价指标是()。 A、投资回收期 B、净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