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高嘉浩
解析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测关键技术

解析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测关键技术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介绍了智能电能表的自动化检定流程以及关键技术,以期通过合理应用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技术的方式,提升电力资源自动传输、监控工作的质量,为电网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助力,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测;多重定位系统引言:现阶段,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阶梯电价节能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电能信息的采集、整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对智能电能表的自动化检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成为保证电网完整性以及电力资源用户用电安全性的关键点之一。
一、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程介绍智能电能表是在当前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得出的一种为用户用电工作提供便利的电表系统,由于智能电能表主要是由测量单元、通信单元等单元构成的系统,能够对电力进行自动化的计量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动化检定系统是智能电能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检定模式主要可以分成流程性质自动化检定以及离散型自动化检定模式两种。
具体来说,流程性质自动化检定模式主要是通过输送线,以流水的形式对所需检定的各个工位进行联结,进而完成所有检定项目,并将结果通过输送线下到周转箱,最后运送到库中的检定方式。
离散型自动化检定模式是一种运用自动导引运输车对电能表在库房驳接以及检定台单元进行检定输送的检定方法,相较于流水型自动化检定模式,离散型自动化检定模式工作形势较为复杂,但其灵活性较强,并且即便在智能电能表出现某些问题的情况下,离散型自动化检定模式同样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在当前的智能电网运转过程中,为切实保证电网的运转安全性与可靠性,离散型自动化检定模式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1]。
二、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关键技术现阶段,为更好地践行节能环保的要求,阶梯电价节能政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供应企业对电力资源的管理难度,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智能电表自动化检定系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研究智能电表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密不可分。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智能电表具备更高效、更方便、更可靠的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精准的数据分析。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和研究。
一、智能电表的概述智能电表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实现对电力信息的智能采集、监控、管理和分析。
智能电表通过传感器感知电能的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电能的精确测量、用户的用电合理规划以及电力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1. 数据分析与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智能电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提前做好供电准备,降低用电峰谷差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效率。
2. 故障诊断与远程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智能电表的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
通过对电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远程指导用户进行维修。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故障排查和故障修复,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维护效率。
3. 能源管理与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和优化方案。
通过智能电表的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能耗较高的电器设备,并提供优化建议,帮助用户合理使用电力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 安全和隐私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还可以提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智能电表通过识别因素,如用电异常、用电风险等,对用户进行智能警示和提示,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
同时,智能电表也需要保护用户隐私,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用户个人数据进行加密和保护,避免泄露和滥用。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研究进展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学者们通过对大量的智能电表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可以实现对智能电表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浅析影响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因素及改进措施

浅析影响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因素及改进措施摘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推广智能电能表超过5亿只,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的智能电能表应用工程。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感知层重要的数据采集工具,是电网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产品质量与政府、电力公司和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智能电能表作为电力公司与用电户之间的重要纽带,其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的好坏与两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关键字: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改进措施智能电能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换等功能。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需求,提高测量管理水平,实现测量、监控、通信、控制等技术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提高了用户用电信息的知情权,为实施有效的用电控制提供方便;另外智能电能表减少了现场抄表的工作量,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满足用电管理需要。
智能电能表采集的电能量、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用电信息是智能电网重要的数据来源,为用电管理、辅助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1智能电能表的基本概述智能电能表的产生是在传统电能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是以微处理器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仪器,将测量、数据采集和自动处理技术都结合到一起,是一种先进的计量装置。
智能电能表具有自动计量、数据处理、双向通信和功能扩展等能力,能够实现双向计量、远程/本地通信、实时数据交互、多种电价计费、远程断供电、电能质量监测、表计抄读、自动扣费、自动统计与用户互动等功能。
而且在不同的季节,智能电能表还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做好电优化调整,给供电企业节省了大量电力资源,同时还提高了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不用人为抄表收费,也不会再出现拖欠电费的现象,既方便了用户,也有助于供电企业的管理运行。
2智能电能表采集技术问题及措施智能电能表采集采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文件问题、产品故障、设备安装管理问题、通信问题等,占采集失败的90%以上。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与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电表与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智能电网的发展成为了未来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能的计量和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智能电表及其数据采集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二、智能电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智能电表是一种能够自动获取电能使用数据并实时显示和传输的计量设备。
它可以准确计量用户的用电量,并具备多种功能,包括电能监测、电能质量分析、远程抄表、负荷识别等。
智能电表的核心是其数据采集技术,下面将分析智能电表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三、智能电表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1.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中,ZigBee、LoRa、NB-IoT等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这些技术具备低功耗、长距离传输和可靠性强等特点,在智能电表数据采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智能电表使用场景的增多,对于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同时采集多个电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从而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智能电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智能电表采集到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优化和研究,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电能使用情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电能使用的峰谷时段,进而制定合理的用电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四、智能电表与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智能电表与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工业领域,智能电表可以用于对电能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在城市建设中,智能电表可以用于对居民和公共机构的电能使用进行实时监控,提供数据支持给城市能源管理部门。
智能电力技术使用中的电能计量与能源数据采集方法

智能电力技术使用中的电能计量与能源数据采集方法智能电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在智能电力技术的基础上,电能计量和能源数据采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电能计量的意义、方法以及能源数据采集的技术来探讨智能电力技术使用中的电能计量与能源数据采集方法。
1. 电能计量的意义在智能电力技术中,电能计量是对电能消耗的精确测量,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明确的用电数据,还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精确的电量结算依据。
电能计量通过对电能的抽样测量,实时记录用电情况,为用电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电力供需,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 电能计量的方法目前,电能计量主要分为直接电能计量和间接电能计量两种方法。
直接电能计量是通过安装电能表对用电设备进行直接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独立的用电设备,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不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直接电能计量可以通过数字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等实现,这些设备具备多种功能,如实时数据传输、电能质量监测等,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间接电能计量是通过对整个用电网络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推算出各个终端设备的用电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用电系统,如小区、工业园区等。
通过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建模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推算各个终端设备的用电量,从而实现整体用电数据的计量。
3. 能源数据采集的技术能源数据采集是指对用能设备以及用电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
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实时掌握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用电量以及电能质量等信息,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用电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能源数据采集主要采用的技术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是指通过传统的有线方式将数据从用电设备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
这种方式稳定可靠,适用于对数据传输要求较高的场景。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以太网、RS485等,可以实现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高效。
无线传输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从用电设备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
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

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摘要:文章从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分析入手,并从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采样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智能电能表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因当时此类电能表的价格较为昂贵,所以并未得到大范围普及,只在一些大型电力用户中进行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使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日益强大,价格则逐步降低,为其替代传统电能表奠定了基础。
在智能电能表应用中,数据采集是较为重要的环节。
借此,下面就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1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分析智能电能表是传统电能表的升级版,除具备传统电能表的相关功能之外,如用电量计量等,还能对电能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由此使得智能电能表成为智能配电网中不可或缺的数据采集设备。
以智能电能表为基础构建的AMI(高级量测体系)和AMR(自动抄表系统)等,给电力用户提供了全面且详细的用电信息,这样用户便可对自己的用电量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减少电费支出的目的。
1.1工作原理智能电能表集多种先进的技术于一身,如计算机、通信、测量等技术,由此使其成为能够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智能化计量装置。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借助A/D(模数)转换器,或是专用的计量芯片,对电力用户用电设备的电流及电压等物理量进行实时采集,利用CPU(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完成电能计算,最后将得出的电能等内容以通信的方式进行输出。
1.2功能特点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更加强大,其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电能表的精度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不需要对其进行轮校,安装过程对智能电能表的精度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由此使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二是智能电能表的量程、功率因数都比较宽,启动过程的灵敏性较佳,能够保障计量的准确度。
影响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电力管理146丨电力系统装备 2020.11Power Management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2020年第11期2020 No.11近年来,我国经常发生窃电现象,这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还影响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电网的安危。
随着智能电能表的问世与不断改革,大大减少了窃电行为,它比传统变电站有着更高的优越性和灵敏度。
1 影响智能电能表采集质量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子行业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而将传统变电站淘汰的智能电能表更是受到了关注。
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一些新问题。
本章就备受关注的智能电能表的采集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1 受外界的影响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雷雨天气会对智能电能表产生影响。
在雷雨天气,智能电能表相对于其他物体来说更容易遭到雷雨的袭击,智能电能表一旦遭到雷击便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失。
当通讯模块或者电路受到雷击或者感应到雷时,智能电能表仍然无法使用,并且对于电表的损坏是无法修复的。
由于智能电能表的电表箱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空间,如果将户外集中器长时间置于高温高湿处,那么电表箱内的环境会非常差,导致电表箱内的集中器无法散热,影响集中器的工作效率,并且可能长时间频繁出现故障。
这种情况在炎热的夏天尤为多见,夏天原本就炎热干燥,在雷雨天气会变得潮湿,非常符合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此在夏季受外界的影响尤其大,要多加防范。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南方的空气本就潮湿,夏天时又会出现大大的太阳,非常符合高温高湿的生存环境。
1.2 受GPRS 影响现阶段,智能电能表的通话是连接GPRS 通信模板与主站,进行实时交互通话,因此GPRS 非常重要。
然而如今GPRS 的通讯服务并不完善,偶尔还会出现SIM 卡卡顿的现象,进而影响终端大面积瘫痪,严重影响信息采集的效率与准确度。
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如今GPRS 服务不完善正是由于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电力公司精通此技术,导致这个行业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低,而这一行业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因此此行业总是停滞不进缺乏创新,也使GPRS 并不完善的通信服务暂时很难得到改变。
一种基于采集数据分析的电能表需量异常判断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采集数据分析的电能表需量异常判断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e77b8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8.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01699.0(22)申请日 2017.07.21(71)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地址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黄龙路8号申请人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72)发明人 劳琦江 裘华东 谢烽 王炜 余允涛 江婷 王剑 王荣根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代理人 王晓燕(51)Int.Cl.G01D 1/1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采集数据分析的电能表需量异常判断方法(57)摘要一种基于采集数据分析的电能表需量异常判断方法,涉及电能表计量领域;电能表在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可能造成需量信息错误,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数据,2)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电能表需量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包括:转存日>营销系统抄表日;或转存日<营销抄表日-1;营销抄表日存在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非空,且上月最大需量为空;上月最大需量在本月抄表周期内值是否存在值不相等;月最大需量的发生时间落在上月抄表周期内;当月最大需量在本月抄表周期内存在倒走;3)若电能表需量异常则进行异常处理。
本技术方案去除在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中出现的需量信息错误情况,增加数据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7462265 A 2017.12.12C N 107462265A1.一种基于采集数据分析的电能表需量异常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数据,包括:电能表需量、转存日、抄表日;2)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电能表需量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包括:201)判断是否:转存日>营销系统抄表日;或转存日<营销抄表日-1,若是则电能表需量异常;202)判断是否:营销抄表日-2到抄表日这3天存在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非空,且上月最大需量为空,若是则电能表需量异常;203)判断是否:上月最大需量在本月抄表周期内值是否存在值不相等,若是则电能表需量异常;204)判断是否:上月最大需量的发生时间落在上月抄表周期内,若否则电能表需量异常;205)判断是否:当月最大需量在本月抄表周期内存在倒走,即最大需量变小,若是则电能表需量异常;3)若电能表需量异常则进行异常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高嘉浩
摘要: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国家惠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积
极地普及智能电能表为电网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但是,智能电能表的广泛
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智能电能表的种种故障。
鉴于此,为了
保证智能电表在电网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必要积极地加快对电表检测工作的
标准化进程建设。
对于智能电能表性能的检测有必要给予高度地重视,对智能电
能表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
促使智能电能表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关键词:智能电表;设计采集;关键技术;分析
1导言
国家电网公司自2010年以来对智能表大规模招标,智能电能表得以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同时其质量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对于传统电能表来说,
智能电能表具有功能多、精度高、灵敏、可远程抄表等众多优点。
智能电能表被
要求要“能正常工作、能正常准确工作、能长时间稳定的准确工作”。
但是,电能
表运行的环境较为复杂,其需求数量庞大、电子元器件寿命较短、且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大。
2对智能电能表的性能测试
智能电能性能测试工作是电网工作中的一项常规化的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
一般进行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量性能检测;二是双向通信功能检测。
2.1智能电能表检测技术中的计量性能检测
对用户用电的动态数据的收集是智能电能表的首要的功能。
智能电能表能够
及时将所收集的数据迅速向智能电网中上传。
这种模式跟传统的那种单一的方式
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智能电表中,主要是采用比较复杂的多费率计价和分时计量
模式,这是传统的计量所不能够实现的。
该智能电能表的运作过程是:对电网中的
用电状况进行准确地识别,接着电表计度器将数据进行记录,最后通过局域网或
者广域网传送到用户显示端和供电方的中心数据库之中。
从这里来看,真正决定
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的有三个因素:智能电表显示位数和网络信号强度及稳定性情况,还包括计度器性能的标准参数。
2.2智能电能表检测技术中的双向通信功能检测
除了以上的计量之外,还具有双向的通信功能。
该功能检测具有以下三个方
面的内容:第一,检测智能电能表在传递数据的时候,能否在第一时间把电量的数
据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中心数据库。
这是检测智能电能表传送的时效性问题,第二,对供电方反馈数据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其反馈的失效性。
主要检测智能电能表,
能否在第一时间里直接将费率变动的具体的情况反馈给该用户。
第三,对供电方
远程控制的检测。
主要检测远程控制的有效性能否实现。
即,检测能不能在第一
时间里对用电安全情况实现控制——及时采取断电处理。
3RFID通信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通
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
作无需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RFID系统一般
由读写器、发射天线、标签天线、标签芯片等部分组成。
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
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在有效读写距离内的标签天线通过电磁耦合接收到读写
命令并传给标签芯片,标签芯片运用接收到的能量读取相关数据,并通过天线逆
向发送给读写器。
读写器再根据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
应的处理和控制。
RFID技术的特点是读取方便快捷,数据容量大,应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且通信过程不受空间中的非金属障碍物的影响。
RFID电子标签分为无源与有源两种,无源电子标签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各个领域,在电力行业里,从普通的单相、三相电表到集中器等电力物资的管理,如入库、查验、存储等往往也应用RFID无源电子标签技术,一些最新设计的计
量中心仓储管理系统,已经把其当作必要的管理手段。
有源电子标签相比较之下
体积较大,安放也不如无源标签方便,但其通信距离远,在车辆定位、大型仓储
管理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2RFID智能电能表RFID智能电能表是以普通智能
电能表为基础,加入RFID数据通信单元,以实现智能电能表的各项数据通过高
频无线信号传输的目的。
RFID通信单元通过I2C总线与智能电能表MCU相连,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RFID通信单元包括RFID标签芯片与RFID射频天线,所有设备均放置于电能表
壳体内,不改变电能表外部结构。
RFID标签芯片选用英频杰公司的X-2K,它是一款符合Gen2标准的超高频RFID有源标签芯片,它工作频率范围为860 MHz~960 MHz,拥有2176 bits的内部存储空间和1个I2C总线接口。
它在有源和无源
的条件下均可以实现外部数据的读取,其中,有源状态下该芯片灵敏度为-
19.5dBm,无源状态下灵敏度为-17d Bm。
不同于以往的RFID有源标签芯片,X
-2K可以通过I2C总线与智能电能表进行数据通信,将智能电能表中的表号、电
量等信息按照实际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存储到X-2K芯片中,当RFID读写器
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直接从X-2K芯片中读取数据。
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断电造
成的数据无法采集的情况。
同时,RFID读写器还可以根据DL/T 645协议将指令
写入到X-2K芯片中,电能表将在通电后每隔固定时间读取并执行相关指令。
此外,由于RFID通信特有的性质,即使电能表放置于箱体中,只要有玻璃板等非
金属窗口,即可实现数据采集。
4结论
针对现有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运用RFID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方法。
该方法不受非金属障碍物、线路故障和系统断电
的影响,经测试,在2m范围内综合数据采集成功率为99.2%,且可一次性采集
多块电能表信息,相比于红外等方法,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
为智能电能表
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国外智能电网改造
的推进,作为终端设备的RFID智能电能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徐人恒,李迪星,曲井致,郭龙弟.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J].自动化
与仪器仪表,2017,(05):169-171.
[2]陈颖.智能电能表检测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2):158.
[3]彭汉钊,黎海生.电能表结构图像采集及应用系统的研究[J].工业计
量,2016,26(S2):17-20.
[4]毛玉梅.浅析智能电能表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