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桃花源记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妻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4、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教学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9、寓言两则)我们以前学过寓言,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2、板书(纪昌学射)。
说一说课题是什么意思?二、自读自悟,把握内容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强调写昌妻两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住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做到之后,飞卫才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质疑交流,感情朗读1、质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明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和大家讨论。
2、梳理问题:⑴纪昌为什么学习射箭?⑵纪昌学习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练眼力?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讨论解疑:⑴从哪看出纪昌花大力气练眼力,读2、3自然段找出怎样练习眼力的语句:出示: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这梭子来回穿梭。
自读句子,说一说从躺睁大注视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妻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读句子,说一说从每天聚精会神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⑵假如纪昌不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谈一谈。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析关键语句,感受纪昌的人物品质,感悟“练好基本功才能练好本领”的道理。
3.抓住表示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析关键语句,感受纪昌的人物品质,感悟“练好基本功才能练好本领”的道理。
2.抓住表示事情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图猜词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图猜成语。
(出示:一箭双雕、百发百中、百步穿杨)2.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点?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再去认识两位射箭能手。
板书课题并齐读,强调纪的读音、昌的写法。
二、学习词语,掌握大意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题目拓展法、要素归纳法。
2.认读词语: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谁能准确地读一读?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感受领悟过渡:文章题目是《纪昌学射》,纪昌如何学射的呢?1.圈画批注:学习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句子,并写一写纪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探讨交流:在阅读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了!从文字中,纪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预: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虚心学习、认真(生板书)(2)相机指导朗读3.精读分析:过渡:纪昌正是如此的虚心学习,所以他才会——(1)出示句式一,齐读: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①抓住动词:他怎么练习的?(躺在、睁大、盯住)②我们来感受一下,假如老师的手就是织布机的踏板,请你们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睁大眼睛,死死盯住!你有什么感觉?预:酸胀、疲惫、眼花缭乱。
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射箭技艺及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感悟。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拓展射箭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领悟课文中所描述的射箭技艺及其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射箭技艺的理解。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射箭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准备生字词本,记录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2)通过射箭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射箭技艺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记录在生字词本上。
(3)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射箭技艺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射箭技艺的理解。
3. 搜集有关射箭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续)4. 拓展学习(1)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射箭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展示射箭技艺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增加学生对射箭的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传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课文学习,领会道理,培养良好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传达道理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语文基础。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领会道理。
4. 课堂练习:(1)设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3. 思考本节课所学的道理,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学生对课文道理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道理的领悟程度。
《纪昌学射》教案

《纪昌学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纪昌学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纪昌勤奋刻苦、敢于挑战的精神。
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纪昌对射箭的热爱和执着,培养学生的勤奋刻苦精神。
学会尊敬师长,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纪昌学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纪昌勤奋刻苦、敢于挑战的精神。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课文《纪昌学射》文本。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纪昌学射》。
通过问题引导:“你们听说过纪昌学射的故事吗?他为什么学射?他学射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引起学生对课文的思考。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4.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纪昌勤奋刻苦、敢于挑战的精神。
4.5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纪昌学射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纪昌的勤奋和执着。
五、作业布置: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延伸:6.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与纪昌学射精神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展示。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6.2 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故事或书籍,了解其他历史人物或现实生活中敢于挑战、勤奋刻苦的例子。
《纪昌学射》教案

《纪昌学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纪昌学射》。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课文的主旨。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挑战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分析修辞手法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纪昌学射》。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射箭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纪昌学射》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主旨。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七、课后作业:1. 朗读课文并背诵。
2.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3. 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纪昌学射》学案1

《纪昌学射》学案1、在校正读音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虚实词。
3、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重要虚词(“而”“以”)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自主预习:一、自学内容(一)、熟读课文。
(友情提示:读一读课文,解决暂时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
注意语句的停顿和语气。
小组一帮一检查,直到读熟,并签字“已读熟”。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考考你(相信自己)你能正确的读出下列字吗!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òu()弓yan()卧倒眦()昌以牦()悬虱()于牖()燕()角之弧朔()蓬之簳()高蹈拊()膺()2、常识填空。
(1)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
(2)请同学们列举关于“射”的成语:(3)《纪昌学射》选自,相传作者是,名,思想家和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
2、试译课文。
(友情提示:1、根据注释梳理文句,自主翻译课文。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纪昌学射教案

纪昌学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纪昌学射》这个故事,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认识到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从基础做起,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讨论、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纪昌学射》2. 生字词学习:纪、昌、射、灶、盯、眨、练、灶火、师傅、瞄准、练习、进步、耐心、恒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难点: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文所传达的道理进行讨论。
3. 联系生活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所讲道理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课文《纪昌学射》。
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明白每个字词的含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所传达的道理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克服。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所传达道理的领悟和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八、课程资源:1. 课文文本《纪昌学射》。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
4. 相关阅读材料,如关于射箭的传统文化资料、射箭技巧介绍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射箭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射箭的乐趣和挑战,增进对射箭文化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四语文学案
编写时间:2011-12-7
课题:《纪昌学射》
编者:耿青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文章的文学常识。
2、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大意。
3、掌握文中重点的字音、字形。
复习过程:
一、课首早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盛夏时节的茂名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彀.弓()偃.卧()锥末倒眦
..()()朔蓬之簳.()
昌以牦.()悬虱.()于牖.()拊膺
..()()三、文学常识
《纪昌学射》的体裁是,选自《》相传作者是思想家。
我们还学过他的。
四、整体感知课文。
你从《纪昌学射》这篇小寓言故事中收到了怎样的启发?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尔.先学不瞬
..
纪昌归.偃卧
..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亚.学视而后可悬虱于牖.贯.虱之心高蹈拊.膺
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甘蝇,古之善射者: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未也,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编写时间:2011-12-8
课题:《桃花源记》
编者:耿青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4、掌握文章作者,出处
5、掌握字音,释义
6、背诵理解文章语句。
复习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复习难点:文章体现的思想
复习方法,合作探究
一.整体复习课文内容
1.桃花源的美丽之处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后人找不到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由复习。
提示重点:文学常识,字词释义,语句翻译,课文思想内容
三、课堂检测
(二)、用原文回答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A. B. C.
四、阅读《桃花源记》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头号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将“渔人”和“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填在文中括号内。
(2)用原文回答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③“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④“村人”“不知不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3)指出本段的通假字:“”同“”,意思。
编写时间:2011-12-8
课题:《陋室铭》
编者:耿青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文章作者,出处,背诵课文
2、掌握字音,释义
3、翻译文章语句。
复习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复习难点:文章体现的思想
复习方法,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
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6. 文中体现全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由复习
复习提示:背诵课文,掌握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二.课堂检测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 ,字__ ,是__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 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___ 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编写时间:2011-12-8
课题:《爱莲说》
编者:耿青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文章作者,出处,背诵课文
2、掌握字音,释义
3、翻译文章语句。
复习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复习难点:文章体现的思想
复习方法,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全文的中心句
是。
2、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二.自由复习
复习提示:背诵课文,掌握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三、课堂检测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