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用方剂
妇科病临床经验特效方分享:验方、单方

妇科病临床经验特效方分享:验方、单方1.四二五合方(《刘奉五妇科经验》)处方:熟地、牛膝、仙灵脾各12g,枸杞子15g,当归、白芍、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仙茅各9g,川芎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适应证:血虚肾亏所引起的闭经或席汉氏综合征。
2.瓜石汤(《刘奉五妇科经验》)处方:瓜蒌15g,石斛、生地、瞿麦、牛膝、益母草各12g,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g,马尾连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适应证:阴虚胃热引起的血涸闭经。
3.益肾解郁汤(程泾《月经失调与中医周期疗法》)处方:熟地、鹿角片、仙灵脾、川断、八月扎各12g,怀山药、杞子、菟丝子各15g,当归、白芍、制香附、茺蔚子各9g,柴胡6g,玫瑰花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适应证:肾虚肝郁型的闭经、不孕症。
4.山楂内金散(经验方)处方:生山楂60g,生鸡内金30g,刘寄奴15g。
服法:生山楂去核干燥研粉,生鸡内金干燥研粉,二药混合,刘寄奴煎汤加红糖适量,每次送服药粉15g,每日3次。
适应证:气滞血瘀型闭经。
5.酒军饮:川大黄末9g,黄酒125ml。
大黄末用黄酒送下,服后在屋内行走1-2小时,轻者3剂,重着5剂。
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
用于血瘀型闭经,尤适于室女阻闭,午后发热。
(《妇科病中医治疗法》)6.蚕砂酒:蚕砂30g,黄酒500g。
酒煎蚕砂去渣,装瓶内,每次服1杯,每日3次,宜常服,用于各型经闭。
(《验方精选》)7.通经蛋:用孕妇尿泡鸡蛋。
以鲜蛋敲裂缝,用3月孕以上孕妇尿泡48小时后取出洗净。
冷水用文火煎熟,每日吃一个,10-12天为一疗程。
(《哈尔滨中医》1962;203(5):161)8.鸡血藤、棉花根各30g,水煎服。
治疗气血虚弱型闭经。
(《妇产科疾病中医治疗全书》)9.川朴30g,桃仁18g,红花10g,水煎服,日1剂。
具有理气活血,化瘀通经之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型妇女。
(《妇科精华》)10.鲜土牛膝30-60g,或加马鞭草的鲜全草30g,水煎,调酒服,治疗血滞经闭。
妇科常用经典方

中医药大学妇科内部协定方院密级排卵不孕1号当归12g 白芍10g 熟地15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0g女贞子15g排卵不孕2号茯苓15g 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10g 苍术12g 香附10g胆南星10g 枳壳15g 生姜3片神曲15g输卵管疏通1号当归9g 川芎9g 白术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皂角刺1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红藤15g输卵管疏通2号当归9g 川芎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肉丛蓉9g 菟丝子12g输卵管疏通3号柴胡9g 当归9g 白术9g 白芍9g 黄岑9g 制香12g 生茜草9g败酱草15g 石菖蒲9g 路路通9g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透骨草30g 丹参30g 肉桂10g 红花10g 川芎10g威灵仙20g 乳香20g 没药20g 当归20g 赤芍15g不孕1号(促卵泡汤)熟地15g 当归10g 炒白芍10g 枸杞子15g 兔丝子30g 制首乌15g 山芋肉10g 太子参15g 山药15g 鹿角胶10g 砂仁6g不孕2号(促排卵汤)仙灵牌15g 仙茅10g 兔丝子30g 肉苁蓉15g 枸杞子15g 熟地15g 当归10g 山药15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川断10g 泽兰叶10g 桂枝10g不孕3号(促黄体汤)仙灵牌15g 巴吉肉10g 兔丝子30g 枸杞子15g 杜仲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莲子10g 当归10g 党参15g 山药15g注: 不孕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 1号6付. 2号4付. 3号10付.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当归15g 玄参15g 白芍15g 白术15g 川芎15g 茯苓12g 熟地15g 黄芪20g 肉桂12g 党参15g 太子参15g 菟丝子12g 杜仲9g紫不英12g 山茱萸12g 甘草6g 紫河车粉15g 鹿角胶12g子宫发育不全2号菟丝子20g 巴戟天10g 仙茅10g 淫羊霍10g 熟地30g 何首乌20g 阿胶10g 鹿角霜10g枸杞子10g 益母草30g 桃仁10g 红花10g促卵泡1号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川牛膝15g 熟地15g 小茴香15g香附15g 桃仁12g 红花12g 甘草8g促卵泡2号熟地15g 当归15g 白术15g 淫羊霍15g 仙茅15g 鹿角粉15g制首乌15g 枸杞子15g 继断15g 甘草6g生精1号仙灵脾9g 车前子9g 当归12g 黄芪2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陈皮9g 党参30g 续断25g 桑椹15g 覆盆子15g五味子6g种玉汤2号当归12g 白术12g 大云15g 枸杞子15g 茺蔚子12g 杜仲12g 女贞子10g 五味子12g 熟地20g 鹿角霜12g 茯苓12g 甘草8g种玉汤3号紫河车16g 党参12g 当归15g 白芍15g 赤芍15g 黄芪15g 茯苓15g 熟地20g 桃仁12g 没药10g 益母草30g 炮姜10g 元胡12g 何首乌15g 枣仁15g 菟丝子12g 枸杞子15g补宫汤1号熟地15g 山萸肉15g 沙苑子15g 枸杞子15g 益母草15g 鹿角霜15g 鸡血藤15g 菟丝子15g 巴戟天12g 淫羊藿10g 杜仲12g 故子12g 桑寄生12g 菟丝子10g 附片6g 川芎15g补宫汤2号枸杞子20g 太子参20g 菟丝子20g 淫羊藿20g 仙茅20g 巴戟天15g香附12g 路路通12g 丹参12g 赤芍15g 当归12g 川芎12g桑寄生12g 怀牛膝12g 熟地20g通管1号川芎15g 穿山甲12g 路路通12g 细辛6g 通草6g 皂刺15g 三棱15g莪术15g 丹参15g 葛根15g 王不留行10g 枳实10g 桂枝30g通管2号赤芍12g 川芎12g 三棱12g 莪术12g 乳香12g 没药12g 皂刺12g穿山甲12g 夏枯草12g 桃仁10g 泽兰12g 猪苓12g 路路通10g薏仁12g 益母草20g通管3号蒲公英30g 地丁15g 茯苓12g 桂枝12g 旱莲草22g 半支莲20g桔核12g 鳖甲12g 泽兰12g 皂角刺15g 王不留行12g路路通12g 昆布15g 牵牛子10g 露蜂房12g多囊卵巢方(暖宫汤)鹿角霜25g 鸡内金12g 香附10g 苍术15g 白术15g 地鳖虫12g三棱15g 莪术15g 刘寄奴15g 黄芪30g 附片6g 肉桂6g蛇床子12g 川芎12g内异汤益母草25g 丹参25g 泽兰15g 小茴香12g 当归12g 香附12g桃仁9g 元胡12g 乳香12g 没药12g 柴胡9g 白芍9g 炙甘草6g免疫1号生地黄15g 蒲公英10g 紫花地丁10g 金银花15g 赤芍15g 浙贝母10g 桔核12g 连召15g 当归10g 枝子12g 表皮10g 枳壳10g免疫2号当归15g 生浦黄10g 炒灵脂12g 赤芍15g 川芎10g 官桂10g延胡索10g 干姜6g 小茴香6g免疫3号鸡血藤20g 山药15g 天花粉15g 三棱10g 莪术10g 知母12g 鸡内金9g免疫4号白花蛇舌草15g 紫河车粉15g 茯苓12g 玉灵脂15g 苍术15g小茴香6g 桂枝6g 川芎15g 赤芍20g 鹿角霜10g 没药6g生蒲黄15g 木香6g。
中国中医妇科学常见方剂及其方歌(部分)

中国中医妇科学常见方剂及其方歌1.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歌:甘麦大枣缓心神,养心安神治脏躁,甘草小麦与大枣,心虚肝郁急须尝。
2. 养荣壮肾汤《妇人良方》方歌:养荣壮肾真阴补,熟地山药共山萸,茯苓丹皮泽泻配,二至杜仲加枸杞。
3. 调经种玉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调经种玉补肝肾,白芍熟地与山药,丹参香附白术加,益母川芎红花草。
4.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补血调经此方功,营血虚滞诸多病,加减运用在其中。
5. 八珍汤《正体类要》方歌:八珍双补气血方,四君四物合成汤,气血两虚内伤重,妇人调理靠此良。
6. 归脾汤《济生方》方歌: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7.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方歌:补中益气升阳举,甘草人参归术陈,升柴参术当归用,气虚下陷用此方。
8.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方歌:六味地黄益肾阴,山萸山药与丹皮,泽泻苓草共熟地,三阴同补肾方珍。
9.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歌:十全大补四君先,熟地四物合二仙,气血双补效无比,调养冲任真良方。
10. 逍遥散《和剂局方》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调经八珍此为范。
11. 清经散《医宗金鉴》方歌:清经散用牡丹皮,地骨青蒿加黄柏,茯苓白芍熟地黄,血热妄行此方宜。
12. 固本止崩汤《妇人大全良方》方歌:固本止崩芪术参,归芍熟地芎草加,黄柏龟板牡蛎用,崩中漏下此方效。
13. 温经汤《金匮要略》方歌:温经汤用吴萸桂,芎归丹皮及地芍,参草半夏姜夏益,调经养血温经行。
14. 保阴煎《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保阴煎中二地黄,芩柏山药续断芍,养阴清热又安胎,肝肾阴虚此方宜。
15. 止带方《妇人良方》方歌:止带方中用白术,山药车前与芡实,龙骨牡蛎及茯苓,带下清稀此方主。
16. 圣愈汤《医学入门》方歌:圣愈汤中地芍芎,人参黄芪同归用,血虚发热心烦倦,气血双补此方奇。
17. 丹栀逍遥散《医学心悟》方歌:丹栀逍遥加栀丹,柴苓归术芍草全,肝郁血虚火旺证,疏肝养血清热先。
中医妇科协定处方

中医妇科协定处方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苍术15g 当归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海藻8g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 9g 丹皮6g 。
山药15g人参6g 杜仲 3g 柴胡3g 菟丝子 12g 龙眼肉9g 。
紫河车粉12g鹿角粉6g。
闭经Ⅱ号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 15g 黄岑 15g 玄参 15g 。
天花粉 15g 益母草15g 红花 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 12g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甘草 6g杜仲12g 。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消炎止血1方白术15g 仙鹤草 12g 阿胶10g 血余炭 10g 白芨12g.党参 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 12g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 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 15g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 30g 。
生地榆30g 芡实12g.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主治痛经)。
当归 10g赤芍 10g 香附10g广木香10g乌药 10g 元胡 10g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白芍25g 生牡蛎25g(另)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 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党参30g 黄芪30g 白术30g乌贼骨20g麦冬 15g茜草12g 。
女贞子 15g 炒贯众15g 益母草15g 生蒲黄10g五味子 10g 枳壳 10g 败酱草15g 大小蓟各15g 甘草8g旱莲草25g.不孕不育专科。
中医妇科临床经常使用方剂100首

胎水肿满
074益气导溺汤
党参、白术、扁豆、茯苓、桂枝、炙升麻、桔梗、通草、乌药
补气健脾,升陷举胎
妊娠小便不通
075二仙汤
仙毛、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
温补肾阳,调理冲任
绝经前诸证
076黄芪汤
黄芪、白术、防风、熟地黄、煅牡蛎、茯苓、麦冬、大枣、甘草
补气固表,和营止汗
产后自汗
077甘麦大枣汤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011举元煎
人参、炙黄芪、炒升麻、炒白术
补气固冲,摄血调经
气血虚弱
012约营煎
生地、白芍、甘草、续断、地榆、黄芩、槐花、炒荆芥穗、乌梅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血热迫血妄行
炒蒲黄、五灵脂
瘀血停滞
013失笑散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014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异位妊娠
052寿胎丸
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杜仲、白芍、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漏,胎动不安
054生化汤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活血化瘀,养血止血
堕胎,小产
滑胎
055安奠二天汤
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妊娠咳嗽
059补血解晕汤
人参、黄芪、当归、黑芥穗、姜炭
益气固脱
产后血晕
060三甲腹脉汤
白芍、阿胶、鳖甲、牡蛎、麦冬、干地黄、炙甘草、麻仁、生龟板
育阴滋血,柔肝熄风
产后痉证
061肠宁汤
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妇科

妇科1、月经先期、量多【处方】:牡丹皮10g 栀子10g 当归10g 白芍10g柴胡6g 茯苓10g 薄荷6g 炮姜6g【功效】: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适应症】:经期提前,经血量多,潮热颧红,咽干唇燥,五心烦热。
2、月经后期、量少【处方】:党参10g 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0g 肉桂3g 莪术10g 牡丹皮10g 炙甘草3g 牛膝10g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适应症】:经期错后,经血量少、色暗红有块,经行腰腹冷痛,喜热畏寒。
3、月经先后无定期【处方】:柴胡6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茯苓10g 甘草3g 薄荷6g【功效】: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提前错后不定,胸胁乳房胀满,脘闷不舒,时叹息。
4、经期延长【处方】:益母草15g 醋香附10g 蒲黄6g 泽兰10g 五灵脂10g 丹参10g 赤芍10g 牡丹皮10g栀子10g 茜草10g 海螵蛸10g 血余炭10g 【功效】: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适应症】:经期延长,经色紫暗有块,伴身重无力,经行小腹疼痛不适。
5、痛经【处方】:小茴香6g 延胡索10g 没药6g 蒲黄6g 五灵脂10g 川芎6g 肉桂3g 丹参10g 赤芍10g【功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适应症】:经前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按之痛甚,或畏冷身痛。
6、闭经【处方】: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炮山甲6g 川牛膝10g 乌药10g 丹参10g川芎6g 肉桂3g 刘寄奴10g 牡丹皮10g 【功效】:活血理气,祛瘀通经。
【适应症】:月经停闭不行,下腹部胀痛拒按,腰骶部疼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
7、崩漏【处方】:炒白术10g 龙骨20g 牡蛎20g 山萸肉10g 黄芪10g白芍10g 棕榈炭10g 五倍子6g 阿胶3g 茜草10g 升麻6g【功效】:补气健脾,摄血固冲。
【适应症】:月经非时而下,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
中医妇科。小儿科。外科方剂

中医妇科。
小儿科。
外科方剂中医妇科. 小儿科. 外科方剂中医妇科方剂中医妇科方剂是中医领域中专门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方剂。
这些方剂通常根据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等因素进行组方。
1. 四物汤四物汤- 方剂组成: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2. 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方剂组成:当归、桃仁、川芎、红花。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等妇科疾病。
3. 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 方剂组成:乌鸡血、白芍、桔梗、黄柏、当归、白薇。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疾病。
中医小儿科方剂中医小儿科方剂是中医领域中专门用于小儿疾病治疗的方剂。
这些方剂通常根据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等因素进行组方。
1.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方剂组成:柴胡、黄芩、栝楼子、人参。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2. 清咽颗粒清咽颗粒- 方剂组成:僵蚕、连翘、薄荷、紫苏。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3. 小儿脾气虚证颗粒小儿脾气虚证颗粒- 方剂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脾气虚、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外科方剂中医外科方剂是中医领域中专门用于外科疾病和创伤治疗的方剂。
这些方剂通常根据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等因素进行组方。
1. 消肿跌打丸消肿跌打丸- 方剂组成:红花、川芎、威灵仙、细辛、甘草等。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外伤、跌打损伤、瘀血肿胀等症状。
2. 骨伤愈合颗粒骨伤愈合颗粒- 方剂组成:补骨脂、桑寄生、地骨皮、红花、紫草等。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帮助骨折愈合、刺伤、撕裂伤等症状。
3. 敷料方剂敷料方剂- 方剂组成:黄芪、海藻、金银花、薄荷等。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外科创伤后的伤口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只是一些中医妇科、小儿科和外科方剂的例子,具体应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方剂。
中医妇科必背方剂整理

中医妇科必背方剂整理一、调经止痛类方剂1. 舒经汤【方剂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生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经期不调、经量过多、经期痛经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2. 安胎药【方剂组成】桃仁、川芎、香附、当归、白芍、龙葵、苏木、红花、生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妊娠早期流产倾向、胎动不安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 补中益气汤【方剂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白芍、芎藭子、枳壳。
【适应症】用于月经不调、气虚血瘀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二、治疗痛经类方剂1. 理中汤【方剂组成】川芎、桂枝、白芍、干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经前或经期腹痛、腰酸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2. 调经丸【方剂组成】当归、白芍、川芎、香附、茯苓、枳壳、生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经期腹痛、经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3. 芍药丸【方剂组成】白芍、枳壳、桂枝、半夏、川芎、生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三、调理月经类方剂1. 舒肝解郁汤【方剂组成】柴胡、白芍、茯苓、川芎、当归、白术、香附、枳壳、生姜、大枣。
【适应症】用于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2. 养血调经汤【方剂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黄芪、熟地、山药、红枣、生姜。
【适应症】用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 四物汤【方剂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
【适应症】用于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症状。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以上是中医妇科必背的方剂整理,这些方剂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理月经、治疗痛经、调经止痛等。
在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疗效。
同时,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常用方剂1、一贯煎【方源】《续名医类案》【歌诀】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组成】沙参、麦冬、生地、当归、川楝子、枸杞子【功效】滋阴疏肝【主治】经行乳房胀痛证属肝肾阴虚。
【方解】君生地臣当归、枸杞子、沙参、麦冬佐使川楝子2、二仙汤【方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歌诀】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加入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最相宜。
【组成】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盐知母、盐黄柏【功效】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方解】君仙茅、仙灵脾臣巴戟天佐使当归、盐知母、盐黄柏3、二至丸【方源】《医方集解》【歌诀】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功效】滋养肾阴【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虚右归丸合二至丸4、二陈汤【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陈皮、半夏、甘草、生姜、乌梅、茯苓【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本方主治湿痰证。
【方解】君半夏臣陈皮佐乌梅、生姜、茯苓使甘草5、八正散【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本方湿热淋证。
【方解】君滑石、木通臣车前子瞿麦扁佐山栀子、大黄使甘草6、八珍汤【方源】《正体类要》【歌诀】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方解】君人参、熟地黄臣白术、茯苓、当归、白芍药佐川芎使甘草7、人参养荣汤【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
【功效】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方解】君人参、熟地黄臣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白芍药佐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使甘草8、大黄牡丹皮汤【方源】《金匮要略》【歌诀】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方解】君大黄、牡丹臣桃仁、芒硝佐冬瓜仁9、大补元煎【方源】《景岳全书》【歌诀】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组成】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功效】补血益气调经。
【主治】气血大亏证。
10、小蓟饮子【方源】《重订严氏济生方》【歌诀】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栀子、甘草。
【功效】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方解】君小蓟臣生地黄、蒲黄、藕节佐滑石、木通、淡竹叶、当归、栀子使甘草11、小营煎【方源】《景岳全书》【歌诀】小营四物去川芎加杞炙草山药中再加内金鸡血藤血虚经闭亦见功。
【组成】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功用】养血滋阴【主治】阴虚血少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脉象细弱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小腹虚痛。
12、小柴胡汤【方源】《伤寒论》【歌诀】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为宗。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君柴胡臣黄芩、蒲黄、藕节佐人参、大枣、半夏、生姜使甘草13、上下相资汤【方源】《石室秘录》【歌诀】上下相资沙玄参麦冬五味玉与前熟地山萸并牛膝虚热崩漏此为先。
【组成】人参、元参、沙参、玉竹、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茱萸、牛膝、车前子。
【功效】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主治】虚热所致崩漏。
【方解】君熟地、山茱萸臣人参、沙参佐元参、玉竹、麦冬、五味子使牛膝、车前子 14、止带方【方源】《世补斋不谢方》【歌诀】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组成】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功效】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主治】湿热下注证之带下过多。
【方解】君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臣赤芍、丹皮、佐黄柏、栀子、茵陈使牛膝15、五味消毒饮【方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歌诀】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者。
16、乌药汤【方源】《兰室秘藏》【歌诀】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组成】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
【功效】理气行滞调经。
【主治】气滞月经后期。
【方解】君乌药臣香附、木香佐当归使甘草17、丹栀逍遥散【方源】《内科摘要》【歌诀】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牡丹皮、山栀、甘草、薄荷。
【功效】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
【方解】君柴胡臣当归、芍药、牡丹皮、山栀佐茯苓、白术、薄荷使甘草18、少腹逐瘀汤【方源】《医林改错》【歌诀】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急煎尝。
【组成】小茴香、干姜、延胡、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证。
19、六君子汤【方源】《和剂局方》【歌诀】四君子加陈皮、半夏。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方解】君人参臣白术、陈皮、半夏佐茯苓使甘草20、开郁种玉汤【方源】《傅青主女科》【歌诀】开郁种玉芍术归香附丹苓花粉齐肝气郁结人当服连服一月孕可喜。
【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天花粉。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种子。
【主治】妇人肝气郁结所致的不孕症。
【方解】君白芍臣当归佐白术、丹皮、茯苓、香附、天花粉21、长胎白术散【方源】《叶氏女科证治》【组成】炙白术、川芎、川椒、干地黄、炒阿胶、黄芪、当归、牡蛎、茯苓【功效】温肾扶阳养血育胎。
【主治】血寒宫冷胎萎不长证。
【方解】君白术、茯苓、黄芪臣川芎、川椒、干地黄、川芎佐川椒使牡蛎22、化阴煎【方源】《景岳全书》【歌诀】化阴煎出景岳方生熟二地牛膝添猪苓泽泻车前柏绿豆知母龙胆掺。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猪苓、泽泻、黄柏、知母、绿豆、龙胆草、车前子【功效】滋肾养阴通淋。
【主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之小便癃闭淋沥疼痛证。
【方解】君生地黄、熟地黄臣黄柏、知母佐猪苓、泽泻、绿豆、龙胆草使牛膝23、王氏清暑益气汤【方源】《温热经纬卷四》【歌诀】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叶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产后发热证属暑热耗气伤津者【方解】君西瓜翠衣、西洋参臣荷叶梗、石斛、麦冬佐黄连、竹叶、知母佐使甘草、粳米24、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方源】《素问腹中论》【歌诀】化阴煎出景岳方生熟二地牛膝添猪苓泽泻车前柏绿豆知母龙胆掺。
【组成】乌贼骨、茜根【功效】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虚热型经期延长。
25、四君子汤【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
【方解】君人参臣白术佐茯苓佐使甘草26、加味五淋散【方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歌诀】加味五淋散子淋栀子赤苓归芍芩甘草再加生地泽车前滑石木通寻。
【组成】黑栀子、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功效】清热利湿、润燥通淋【主治】下焦湿热证子淋。
27、加味五苓散【方源】《医宗金鉴》【组成】黑栀子、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梢、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功效】清热利湿、润燥通淋【主治】下焦湿热证子淋、阴肿。
28、加味麦门冬汤【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人参、麦冬、山药、半夏、大枣、甘草、丹参、桃仁【功效】养血清热调经降逆【主治】妇女阴虚肺燥倒经。
29、加减一阴煎【方源】《景岳全书》【歌诀】景岳加减一阴煎三地知芍麦甘草。
【组成】生地、白芍、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功效】养阴清热调经。
【主治】阴虚血燥闭经。
30、白虎加人参汤【方源】《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
【方解】君石膏臣知母、人参佐粳米佐使甘草31、生脉散【方源】《内外伤辨惑论》【歌诀】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方解】君人参臣麦冬佐五味子32、生化汤【方源】《傅青主女科》【歌诀】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加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组成】全当归、川芎、桃仁、甘草、炮姜、黄酒、童便。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君全当归臣川芎、桃仁佐炮姜、黄酒佐使甘草33、失笑散【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组成】全当归、川芎、桃仁、甘草、炮姜、黄酒、童便。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阻滞证。
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
【方解】二者相须为用药简力专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
34、归脾汤【方源】《校注妇人良方》【歌诀】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甘草、人参、木香、龙眼肉、酸枣仁。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脾不统血证。
【方解】参、术、芪、草甘温补脾益气以生血归、元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35、归肾丸【方源】《景岳全书》【歌诀】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功效】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主治】月经先期、月经过少之肾气虚证。
【方解】杜仲、菟丝子补益肾气熟地、山茱萸、枸杞滋肾养肝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当归补血调经。
36、平胃散【方源】《和剂局方》【歌诀】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组成】厚朴、陈皮、苍术、甘草。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方解】君苍术臣厚朴佐陈皮佐使甘草37、艾附暖宫丸【方源】《沈氏尊生书》【歌诀】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