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改性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控制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控制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水凝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水性能,在医学、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控制。
一、制备工艺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主要包括聚合反应和后处理两个步骤。
1.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将丙烯酸单体聚合成聚丙烯酸高分子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体系:将丙烯酸单体、引发剂和反应介质(如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反应釜中。
(2)引发反应:加热反应釜,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到引发剂的活化温度,引发剂开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3)收集制备好的聚丙烯酸水凝胶:待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制备好的聚丙烯酸水凝胶从反应釜中取出。
2. 后处理后处理是指对聚丙烯酸水凝胶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改善其性能或满足特定的应用需要。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交联处理和改性处理。
(1)交联处理:通过引入交联剂,使聚丙烯酸水凝胶分子链相互交联,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交联剂可以是化学交联剂,如乙二醇二丙烯酸酯(EGDA);也可以是物理交联剂,如热处理或紫外光照射。
(2)改性处理:通过引入其他成分或化学反应,改善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性能。
例如,向聚丙烯酸水凝胶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增加其机械强度和吸附性能;向聚丙烯酸水凝胶中引入氨基酸可以增加其生物相容性。
二、性能控制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性能控制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性能控制因素。
1. 单体浓度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单体浓度会影响其最终的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当单体浓度较低时,聚合反应难以进行,生成的水凝胶可能会失去一些特性;当单体浓度过高时,反应体系粘度增加,聚合反应可能会受到扩散的影响。
2. 引发剂的选择引发剂的选择会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常用的引发剂有过硫酸盐、亚离子无机盐和有机过氧化物等。
选择适当的引发剂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活性和反应速率,从而影响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形成过程和最终性能。
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形态学的研究

化学耦合法制备的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形态学的研究Y ousef Jahani伊朗德黑兰的聚合物加工,聚合物和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全体教员本文研究了滑石粉填充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振荡剪切流变性能,机械性能,收缩性能和形态。
在一个长径比为40和25的双螺杆挤出机里制备样品。
对注塑样品进行了拉伸试验,实验表明其增强效果与百分数达20%的滑石粉增强聚丙烯效果相似。
在拉伸试验中,含量为30%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最多比含量为1.5%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机械性能增强10%。
在终端区的牛顿高台区观察纯聚丙烯和含量为30%的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物的复合粘度曲线。
在低剪切速率下,当滑石粉含量增加至40%和50%时,复合粘度曲线迅速上升并表现出屈服行为,这种屈服行为可能是由熔融状态下网状填充物结块的形成引起的。
在幂律定律使用的区域进行了粘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性指数从0.45(滑石粉含量为10%的流动行为指数)下降到0.4(滑石粉含量为10%的流动行为指数)。
当滑石粉含量增加至50%时,流动性指数比等规聚丙烯树脂的流动性指数更低。
交叉区域的频率表征了分子流动行为和时间松弛行为。
复合物的交叉频率几乎恒定与滑石粉含量为30%的复合体系的频率相当,并随填料量的增加而降低。
偶联剂的最佳含量可能和最低点的交叉频率和交叉模量紧密联系。
本文研究了含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不含马来酸酐聚丙烯的复合物的收缩行为,结果表明其收缩行为与流变性能紧密相连。
16:70–77, 2010. 塑料工程协会简介聚丙烯(PP)是最重要的聚烯烃,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低廉的价格,优良的耐化学性,适当范围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良好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其成为许多工程应用领域的合适材料。
矿物填料广泛应用于聚丙烯(PP)树脂.滑石粉是最常用的矿物填料,用于PP树脂的硬化,增加尺寸稳定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填充物的加入,也可能对复合材料的延展性,强度和加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多年来,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得到了特殊的关注,因为其高的刚度和低线性热膨胀系数,让他们适合用于伸缩缝的连接,如汽车无缝零件保险杠。
聚合物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9-4539 (2020) 09-0012-05•科技研究•聚合物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郑腰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433)摘要:机制砂使用越来越广,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加入聚合物聚丙烯酸酯乳液,能有效地改善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 能。
通过固定水泥用量,分别研究了不同聚灰比下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弯拉抗折强度,并进 行了机理分析。
研究表明:黏稠的聚丙烯酸酯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同时在 同等坍落度情况下,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同掺量的聚合物对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和 抗压强度影响程度不同。
通过研究,计算分析不同聚灰比混凝土的折压比,得出聚合物最佳掺量;聚合物改变混凝 土性能的主要机理是聚合物的加入填充了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空隙,同时形成的聚合物膜和混凝土内部其他材料形 成立体网架结构。
关键词:聚合物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009-4539. 2020.09.003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mechanized Sand Cement ConcreteZHENG Yaohua(China Railway 24th Bureau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More and more machine-made sand is used, adding polymer polyacrylate emulsion into 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work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he cement dosage is fixed,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of machine-made sand cement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polymer cement ratio are studied, and mechanism analysis is conducted. Studies show that:the viscous polyacrylat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hesiveness and water retention of the concrete,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same slump, the addition of polym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concrete. Add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polymers have different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concrete.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ratio of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to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polymer cement ratio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optimum quantity of polymer is obtained. The main mechanism by which the polymer changes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s that the polymer is filled with microcrack voids inside the concrete, and the polymer film and other materials inside the concrete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grid structure.Key words:polymer;machine-made sand;cement concrete;workability;compressive strength;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1引言随着大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天然河砂资源匮乏,且存在地域性,无法满足多数工程项目需求。
改性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21 0 0年 4月
建
筑
材
料
学
报
Vo1 3, N0. .1 2
J OURNAL OF BUI DI L NG ATERI M ALS
Ap . 2 1 r ,0 0
闻章 编 号 :0 79 2 ( 0 0 0 1 50 1 0 — 6 9 2 1 ) 20 3 — 5
近年 来 , 聚丙烯 纤 维 在 抗 裂要 求 较 高 的混 凝 土
行 了探讨 .
工程 中得 到迅 速 的推 广应 用 , 出色 的 阻裂 效 果 已 其 得 到试验及 工 程 的证 实, 但聚丙 烯 纤维 表面 能低 , 表 面光 滑 、 水 , 分 子链 上不 含 任 何 活 性 基 团 , 疏 且 以致 于其 与水 泥基体 的黏结 性 能 较 差 , 而 影 响 了其 在 从
P i e fe o i c t n Co a i g wih c me t m o t r r i f r e y o d n r i e , t e fe u a P f ra t r m d f a i . mp rn t e n r a e n o c d b r i a y PP fb r h lx r 1 b i o
明: 经过改 性处理 的 聚 丙烯 纤 维表 面接 枝 上 比, 改性 聚 丙烯 纤维增 强 水泥砂 浆试 样的 抗折 强度 明显提 高. 关 键词 :聚 丙烯 纤 维 ;水泥砂 浆 ;丙烯 酸 ; 面接枝 ;抗折 强度 表 中图分 类号 : TU5 8 5 2 2 . 7 文献标 志码 : A d i1 . 9 9 Ii n 1 0 -6 9 2 1 . 2 0 1 o :0 3 6 /.s . 0 79 2 . 0 0 0 . 0 s
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性能评价及其应用展望

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性能评价及其应用展望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polyacrylic acid-based biomaterials)是一类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使其在药物递送、组织修复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性能评价及其应用展望。
聚丙烯酸(PAA)是一种热稳定性高、酯键易被水解的聚合物。
由于其酸性基团,PAA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降解性。
在生物体内,PAA可以通过水解形成代谢产物,进一步被生物体代谢和排泄,从而降解为低分子物质。
这种降解过程对于材料的应用非常重要,并且需要对其体内降解性能进行详细评价。
体内降解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材料对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相容性、降解速率和降解产物的代谢途径等方面。
首先,通过体外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研究,可以评估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测试通常包括细胞增殖、存活率、细胞功能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参数。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情况,从而预测材料在体内的细胞相容性。
其次,降解速率是评价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体内降解性能的重要指标。
降解速率与材料的化学结构、分子量、交联度和降解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方面,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的分子量越小,降解速率越快。
另一方面,材料的交联度越高,降解速率越慢。
此外,降解环境的酸碱度、温度和水分等因素也会影响材料的降解速率。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设计合适的条件来评估材料的降解速率,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最后,降解产物的代谢途径也是评价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体内降解性能的重要方面。
降解产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分析来确定。
一般来说,降解产物可以通过代谢途径从生物体中排泄出去,而不会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代谢途径,从而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的应用潜力。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对聚丙烯酸基生物材料的应用展望进行讨论。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是一种功能性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其性能特点。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制备一般包括溶液制备、薄膜形成和表面修饰三个步骤。
首先,制备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溶液。
聚丙烯酸(PAA)是一种在水中容易溶解的高分子物质,可以与壳聚糖(CS)形成固体溶液。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与聚丙烯酸溶液混合,并加入交联剂,如戊二醛(GA)。
混合后的溶液经过搅拌和过滤处理,得到均匀的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溶液。
接下来,使用薄膜形成技术将溶液制备成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
常用的薄膜形成技术包括溶液浇铸、溶液旋转涂覆和层层自组装等。
在这些技术中,溶液浇铸是最常见的一种。
将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溶液倒入容器,并待溶液挥发,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膜。
溶液浇铸过程中可以控制溶液的温度、浇铸速度和溶剂挥发速度等参数来调节薄膜的性能。
最后,对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进行表面修饰。
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改变薄膜的表面性能,如增加亲水性、抗菌性等。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化学修饰和物理修饰两种。
化学修饰可以通过在薄膜表面引入功能性基团来实现,如共聚合方法、化学交联等。
物理修饰则是通过物理方法将功能性材料沉积到薄膜表面,如离子束辐照、溅射镀膜等。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的性能分析是评价其应用价值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重点分析其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气体渗透性。
首先是力学性能。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延展性。
通过调节制备工艺中的参数,如薄膜的厚度、烘干温度等,可以得到不同力学性能的薄膜。
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薄膜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其次是生物相容性。
聚丙烯酸修饰壳聚糖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用于医药领域,如修复组织、药物缓释等。
研究表明,聚丙烯酸修饰的壳聚糖薄膜可以促进细胞黏附和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建筑工程中。
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速度慢、抗裂性能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添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在混凝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粘结性,并且可以与水分子和水泥反应生成胶体物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将进一步解释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为今后在工程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聚丙烯酸钠提供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实验及实践结果分析、讨论与解释说明以及结论。
我们将依次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实例支持。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揭示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结果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将探讨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具体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向,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这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请根据需求自行拓展完善。
2. 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2.1 聚丙烯酸钠的性质: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无机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和保水性。
它是由丙烯酸单体经过聚合制得,具有线性结构和亲水基团。
聚丙烯酸钠可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并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发生相互作用。
2.2 聚丙烯酸钠的应用领域:聚丙烯酸钠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在混凝土制备和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主要用作混凝土增稠剂、防止液态混凝土分离和流失剂、提高混凝土塑性和可加工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
2.3 聚丙烯酸钠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当聚丙烯酸钠与混凝土中的水分接触时,它能迅速吸收水分并形成胶状结构。
4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P.36 P-40 P.50
..335..
何巧玲阮金刚陈正伟
弯曲强度(Mpa)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薯。s 耋。。
25 2。
15
圜豳鼍Ⅷ
●圈豳圜■Ⅷ
■圜圈■IⅧ ■圜圈 墨Ⅲ ■圈隧豳一Ⅲ ■圈 圈■圈_Ⅷ
Strength
■圜豳曩圜豳 一Ⅷ
—圈 —■圈 ■ l;
●圜豳圈 圈■豳圈■{}
1.3.1
LGFRPP复合材料制备 将PP树脂及相容剂、抗氧化剂、GF等按一定
比例加入LGFRPP制造设备。从喷嘴挤出拉丝,冷 却后经切粒机切成长约1 lmm.14mm的颗粒。 1.3.2测试样条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粒料在800C的烘箱中干燥lh,分别 按标准制得试样。将制得的标准试件分别编号装袋 于常温下放置48h,待测。 1.4性能测试 按照GB/T 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 验方法测定拉伸强度,试验速度5mm/mim 按照GB厂r 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 验方法测定弯曲强度,试验速度2mm/mim 按照GB/T 1843.1996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 法测定冲击强度。
l 10.872MPa。
2.1.2玻纤含量与弯曲性能的关系 从表2—2、图2.2可以看出,随着纤维含量的增 加,LGFRPP材料的弯曲应力呈现出上升趋势,在 含量为50%时达到了最高,这是因为基体中纤维含 量越多,界面面积越大,并且长纤维的搭接和交叉 使得部分应力能够直接在玻纤之间传递,而不是树 脂.纤维.树脂,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界面结合性能的 影响。纤维在基体中随机分布,并且有很多的搭接 点,部分区域出现纤维的缠结,而纤维的搭接和缠 绕,会使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时,通过交叉纤维区 域传递应力,使应力传递的更远,承担应力区域更 大,从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增加了基体中纤维的长 度,三维交叉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 于纤维的搭接和缠结的程度,其程度越大,材料骨 架越结实,力学性能越好【lh 12】。因此,玻纤含量增 加到50%时,LGFRPP材料在受到与注塑方向垂直 的弯曲载荷下表现出了最好的抗弯能力,即弯曲应 力从纤维含量为4%时的66.817 MPa增加到了 171.343MPa,增加了1.56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酸改性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
究
聚丙烯酸(PA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然而,PAA在一些应用领域中的力学性能仍然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聚丙烯酸的改性研究。
本文将探讨PAA改性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了解聚丙烯酸的结构和性质。
聚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如羧基和烯丙基。
这些官能团能够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对PAA性能的调控。
聚丙烯酸的改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纳米填料或增强剂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例如,添加纳米颗粒可以增强聚丙烯酸的力学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另外,添加纳米纤维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和拉伸强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和处理工艺来调控PAA的结构和性能。
化学改性是利用聚丙烯酸官能团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进行改性。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聚合物接枝。
通过将一种具有可反应官能团的聚合物接枝到PAA链上,可以增强聚丙烯酸的力学性能。
另外,还可以通过交联反应改性。
通过引入交联剂,使PAA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研究表明,聚丙烯酸的改性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例如,添加纳米填料可以显著提高PAA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保持其较好的韧性。
聚合物接枝可以使PAA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抗刮痕性。
此外,通过交联反应改性的PAA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刚度,适用于一些高强度应用。
除了力学性能,PAA的改性还可能对其其他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改性后的PAA可能具有更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
这些性能的提高使得PAA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聚丙烯酸的改性研究旨在提高其材料的力学性能。
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是两种常用的改性方法。
改性能够显著提高PAA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并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此外,改性还可能对其他性能产生影响,如耐化学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
随着对PAA改性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相信PAA的力学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各个领域提供更优异的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