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合集下载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个体心理学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它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

荣格认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

意识是人能够清晰意识到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能够自觉体验和认识的层面。

而个人无意识是指个体不自觉的心理过程,是个体经验和文化背景的积累所形成的心理结构。

而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无意识内容,是人类普遍经验所共有的感知和情感。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庞大心理系统。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原型,即位于集体无意识中的普遍存在的原始形象。

原型是基本模式或结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影响着个体和集体的心理过程。

荣格将原型分为个人原型和集体原型两类。

个人原型是个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形象,由个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所塑造。

而集体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形象,是人类历史和文化所共有的。

个人意识联结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观点之一,它强调个体的内外联结。

荣格认为个体的意识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与外界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个体意识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还依赖于个体与外界的互动。

荣格还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往往是由于个体与外界的失衡和不适应造成的,通过个体与外界的联结和平衡,可以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心理健康。

总结起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意识联结三个方面。

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心理内容,个人意识联结强调个体的内外联结。

通过这些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试图探索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和内在秩序,对个体心理问题的理解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分析心理学

激发潜能
荣格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的重 视有助于教育者实施个性化 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 潜能,教育者可以设计更具 针对性的培训和课程,激发 学生的潜能。
培养情感智慧
荣格心理学对情感和人际关 系的关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情感智慧,提高其人际交往 能力。
提升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 教育者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和 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 果。
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如神经科学、 社会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心理。
提高实证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实证研究,提高荣格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心理障碍的理解
认知行为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主 要源于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而荣格分析心理学则认为心理障 碍源于个体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
05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挑战与 未来发展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局限性
文化背景的局限性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基于欧洲文化背 景,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 探讨。
学术背景与贡献
01
深入研究弗洛伊德的精 神分析学派
02
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 丰富了精神分析理论
03
强调人格类型和原型理 论,对人格结构和发展 有独到见解
04
对梦境和神话学研究有 重要贡献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1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形成受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影响,同时也 吸收了东方哲学和宗教思想。
心理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01心理类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代个体在认知、 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倾向性。
0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刘翔平教授课件)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刘翔平教授课件)

如何发现情结

梦与失误 过度补偿:如关心扫黄,关心节约 情绪的反应强度
集体潜意识(1)

集体潜意识概念是荣格自己的独特发明。也是心理学史 上是一个里程碑和偏离科学最远而离个体和迷信最近的 概念。




1、个人潜意识方面起源于童年的经验,被压抑,后天的, 而集体潜意识则是先天的遗传,从来没有经过个体的获得, 不是个体回忆录式的。是人第二精神系统。 2、个体潜意识是个体具有的,集体潜意识是种族共有的, 是集体共有的。是远古的心灵痕迹,祖先生活的储存。可 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使人与祖先相同的方式反应世界,如 对蛇和黑暗的恐惧,无需亲自体验 。 3比个体潜意识更加深层和基本,就像电脑中的唯读记忆 器,在制造过程中予以永久的建构,供读取之用。正常作 业无法改动。 3、个体潜意识由意识到无意识中,并能再现,集体无意 识的内容不能完全被意识到,永远不能。是纯形式的东西。
外倾情感型

情感上既有对价值的评价,也有情绪体验 上的。外倾情感型的人理智服从情感,多 愁善感、依恋、爱憎分明,赶时髦,珍重 人际关系,女性特征,思维过程不发达。
内倾情感型

女性多:不眩耀感情,而是深埋在心中, 沉默寡言,难以捉摸,心事重重,神秘魅 力。男人喜欢。可靠、值得信任。
外倾感觉型

男人为主:重视感觉对象,热衷于积累与 外部有关的经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头脑清晰,不追根问底。按生活本来的面 貌善待生活,不给予预见和思想,容易成 为纵欲者,浅薄。
一、人格结构(1)

荣格强调,一个人的人格的一开始就是一 个整体,不是由后天的经验拼凑起来的, 他不用Personality,用Psyche,以表 明人格的整体性是固有的。我们所能做的, 只是在这种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础上,去最 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谐性, 不让它破碎。要形成精神的综合。

评析荣格的性格分析心理学

评析荣格的性格分析心理学

评析荣格的性格分析心理学魏宏亮 02政治学200230130003我们经常听周围的人讲,某某人性格内倾或外倾。

其实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测评与分析。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荣格提出了系统的性格根系理论,从人的性格出发,分析与展示了人性另外的一面。

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C.G.(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又称“原始隐象”,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本我”。

基于“三层次说”的理论,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类型,进而他又结合某些基本的心理功能,划分出8种功能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荣格的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分析十分的相似。

但是后来由于与弗洛伊德理论观点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看作是压抑的性欲和攻击性的冲动产生的人格驱动力,他把里比多定义为生物的普遍生命能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能量,它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提供能源。

对里比多本质的不同解释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公开分离的开始。

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后,他开始发展自己的一套心理分析理论。

起初,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情结心理学,后来又称之分析心理学。

我国的心理学家李汉松就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说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论原则。

荣格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不仅受过去原则影响,还受对未来所希望的目的支配。

精神现象虽有本质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有追求平衡的目的;而精神的最后目的就是要达到人和环境化为一体。

因此研究心理不仅要追溯过去,而且要注意生活的目的的方向。

为此他还研究过佛教中的“参禅”,并且认为,对病人的症候和梦的分析要注意其下意识中的目的,因为这些症候和象征是病人在下意识达到目的手段。

(2)心力论。

荣格把精神生活的原动力看作一种生命力或心力。

有时也叫作生命能,它的表现就是心理能。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生 平与著作
荣格的分 析心理学 思想
对荣格分 析心理学 的评价
荣格于1875年出生于瑞士,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很大程度上培养助长了荣 格的神秘主义倾向
1907年,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彼此一见如故,相见恨晚。1911年, 弗洛伊德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推荐荣格担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 席。 1912年,他发表了《力比多的象征》一文,公开了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分歧。 1913年10月,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年鉴》主编职务;1914年又辞去了国 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职务,然后又退出了学会。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友谊、 合作和往来至此结束,但是荣格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弗洛伊德真诚的敬 意。
四种主要原型
一是人格面具。所谓人格面 具,即指一个人公开展示的 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 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 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 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 人的目的。
二是阿妮玛。这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 要想使人可知和谐平衡,必须允许男性人格 中的女性性质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如果一个男人展现的完全是男性的气质,那 他的女性气质始终留在无意识中,那么,他 的无意识就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所以 那些表面最富于男子气的人,内心又往往十 分软弱柔顺。有些男人则反其道而行之,过 分突出阿妮玛以至显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有的甚至患上易装癖、恋物癖,或者成为富 于女性气的同性恋者。
三是阿妮姆斯。阿妮姆斯是女 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它为女 性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男性形 象。那就是英勇强悍、聪明机 智、才华横溢、体格健壮。荣 格认为对一个女性来讲,否认 她的男性倾向,就是否认她精 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 是不幸的;但另一方面,一个 过分强调男性特征的女性也同 样是不幸的。

浅论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浅论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浅论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浅论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既是荣格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他自己的一种创造。

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曾说:“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

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个人无意识主要是有各种情结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二、炼金术思想“炼金术”的思想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本质的意义上说,荣格对于“炼金术”的理解,尤其是其心理分析意义的发挥,与中国道家内丹思想有着深切的渊源。

荣格把他自己对炼丹术的研究看做是与歌德固有的一种内在联系。

荣格认为,歌德的秘密在于他处于被一种原型性变化过程所支配的状况,而这一过程,千百年来一直在发生这。

他认为歌德的《浮士德》是一种“重要工作”或“神圣工作”,是歌德的“主要事业”,歌德整个一生的行动都是在这出戏剧的范围之内进行的。

因此在歌德身上活跃的便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本质,是一种超人的过程,是原型世界的伟大之梦。

荣格认为他自己也落入了同样的梦中。

实际上荣格的炼金术思想经过其自身的转化,体现在他身体力行的生活中。

对于荣格来说,炼金术的研究的意义,是从两种对立物中,促发一种新的调和意象的出现。

三、原型的理论荣格的原型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关系十分密切。

他认为,集体无意识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的。

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其独特的形式。

同时,荣格还提出,主要由原型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与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个人皆符合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

由于集体无意识具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表现方式,因此它就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这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

谈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谈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谈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平常,我们经常听周围的人讲,某某人性格内倾或外倾,说的人多,但内倾与外倾的概念首次是由谁提出的,大概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这个人就是心理学家荣格。

荣格(1875—196 1年) 出生在瑞士东北部康斯坦斯湖畔克什维尔的乡村里。

他的名字取自他的祖父、巴塞尔大学医学教授的名字。

他的父亲是瑞士新教牧师,荣格是他唯一幸存的儿子,荣格的两个哥哥在荣格出生之前就夭折了。

信仰是荣格早年生活中的一个强烈的主题,所以在他选择职业时,因为一个梦而放弃考古学的计划,成为一名医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荣格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他读了《梦的释义》一书之后,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来往,并很快成为弗氏的亲密朋友。

多少年来,荣格一直属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后来由于与弗洛伊德理论观点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看作是压抑的性欲和攻击性的冲动产生的人格驱动力,他把里比多定义为生物的普遍生命能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能量,它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提供能源。

对里比多本质的不同解释是荣格和弗洛伊德公开分离的开始。

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后,他开始发展自己的一套心理分析理论。

起初,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情结心理学,后来又称之分析心理学。

我国学者李汉松同志就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1)目的论原则。

荣格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不仅受过去原则影响,还受对未来所希望的目的支配。

精神现象虽有本质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有追求平衡的目的;而精神的最后目的就是要达到人和环境化为一体。

因此研究心理不仅要追溯过去,而且要注意生活的目的的方向。

为此他还研究过佛教中的“参禅”,并且认为,对病人的症候和梦的分析要注意其下意识中的目的,因为这些症候和象征是病人在下意识中达到目的的手段。

(2)心力论。

荣格把精神生活的原动力看作一种生命力或心力。

有时也叫作生命能,它的表现就是心理能。

通过一个人的意志、希望、情感、注意和奋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些心理活动的实际力量。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

A.梦是被禁锢的愿望的 A.梦是“透明”的自然现象,
伪装的满足。
是无意识发出的明确信号,
a.注重梦的目的,指向未来。
a.究问梦的原因,强调过 去。
B.综合建构法:着重主观层面 适用于展现集体无意识的
B.还原简化法:着重客观 “大梦”。
层面,适用于个人材料 为主的梦。
C.连贯性的梦——寻找“图像
C.阵发性的梦——通过自 语言”。
源自种族发生的材料称为“集体 (无)潜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 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 理现象。它并不是个人的,而且是全体 的、普遍的。
第六页,共22页。
第七页,共22页。
情结(或情意综)complex
名词。指一簇或一串具有情绪色彩的 观念和倾向。又指变态心理,强烈的 成见;无理的偏见。
anima阿尼玛 灵魂 ;女性原始意象
(1)原意是灵魂。(2)在C·荣格的 早期著作中指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 灵中与他的无意识有密切关系的那个 方面。(3)在荣格的后期著作中指 女性原始意象,它有别于男性原始意 象(见animus)。
第十一页,共22页。
animus阿尼姆斯
憎恶;男性原始意象
在C·荣格的后期著作中指妇女中无意 识 的 男 性 原 始 意 象 。 见 anima ( 3 ) 女性原始意象。
(强调无意识的婴儿根 意识。(强调无意识的种族
源。)
根源。)
B.里比多:性动力。 B. 里比多:生命力。
C.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 的影响。
C.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和未 来的影响。
D.过分强调生命中的病 理部分与人的缺陷。
D 看重一个人的健全方面。
第十四页,共2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一: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里“炼金术”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炼金术”:借用古老西方传承,召唤我们回归自己内在的自性,与奥秘和圣神连结。

三:荣格的原型理论
个人潜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原型所指的是:在某一集体中世代相传和继承,并且在该集体的每个成员身上都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或作用方式,还能够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的表象和象征物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感情。

四:原型的意象
男性内在的女性存在
(1)阿尼玛
不同阶段的形象:
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母亲—性爱—爱恋中的神性—创造源泉
女性内在的男性存在
(2)阿尼姆斯
赫尔克里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尔墨斯
大力士或运动员—独立自主的形象—教授或牧师指导意义的形象—充满灵感与创造的形象(3)阴影
荣格用阴影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

阴影的组成或是由于意识自我的压抑,或是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但大多是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蒙羞或难堪的内容。

(4)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看到的我们自己。

五:情结
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

一旦情结被触发而产生其作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情结总能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具感情强度的影响,甚至是“主导性”作用;强烈的爱或恨,快乐或伤心,感激或愤怒等情绪,总是会伴随着情结的触及而发作;而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已经不能在理智地表现本来的自己,而是完全被情结所占据与控制。

六:人格的类型
两种基本的心理态度:内倾、外倾
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感知、直觉、感觉
直觉与感知:接受信息的认知性功能
思维与感觉:处理信息的判断性功能
直觉功能:接近洞察力,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所面对的情境与事物
感知功能:表现为善于捕获细节,接受实在的多种信息
思维功能:所反映的是分析与逻辑的判断力
感觉功能:表现为设身处地的能力,并具有感性判断的特点
感知型人格功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
思维型人格功能:告诉我们存在的是什么
感觉型人格功能:告诉我们存在的价值
直觉型人格功能:告诉我们存在事物的变化及多种可能
七:自性化过程
自性化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自性化的基本特征:
1.自性化过程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2.自性化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也即它不是在一种孤立状态发生的;
3.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复返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

八: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1.无意识水平的工作
2.象征性的分析原理
3.感应性的转化机制
九:荣格的梦的分析
1.联想分析法
2.扩充分析法
3.积极想象法
十:“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基本上属于荣格分析心理学方法的一种发展。

“沙盘游戏”是运用意像(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

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

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极心灵与自性的)发展。

“沙盘游戏”的指导语:
这里是沙盘,这里是玩具模型,你可以随意去玩,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或你可以在沙盘上摆放任何你想摆放的玩具模型,构建任何你想构建的画面。

十一:治愈与发展
1.“爱”能治愈
2.自我探索与治愈
3.“忘我”与治愈
4.发展与内在成长
5.时机转化与治愈
6.心灵的真实性
7.自然与感应
十二:荣格把心理分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