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学科素养展示

合集下载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是三年级下册第八个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诗歌、寓言和故事三种语文要素。

这些要素不仅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所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首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三下八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简单的儿歌和诗歌,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来感受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韵意识,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具有寓意的故事形式,通过虚构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道德和哲理。

在三下八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寓言故事,学生可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包括诗歌、寓言和故事三种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要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要素,并且运用到实际的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修养,成为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才。

第二篇示例:三下八单元语文要素是指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和掌握的一些基本要素和重点内容。

这些要素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诗、词、文、文化等多个层面。

在三年级下册的第八个单元中,我们将会对这些语文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是从听说开始的。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语法规则。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会练习一些听力的练习,包括听故事、听文章等,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技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主题素养活动学习案设计(单元整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主题素养活动学习案设计(单元整体)
2.能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评价任务内容
用一本旅行手册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并提高审美能力。
单元学习主题任务活动群安排
主题任务
活动资源整合
活动一、二、三、四
仰望天空,脚踏大地
《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
活动一:奇妙世界探索记+活动二:海底总动员
云对宇宙说
《火烧云》《变幻多彩的地球》《太阳的光和热》《可爱的地球》
活动一:我是火烧云代言人+活动二:宇宙探秘我能行
隐藏的奥秘
《口语交际·劝告》《习作·国宝大熊猫》
活动一:感受语言的奥秘+活动二:动物的秘密
检测与作业
所有活动
完善旅行手册
学习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沂小三年级备课团队获益匪浅。总体框架不错,但是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活动实施亦步亦趋、整合性不强。进步就是不断学习的加持和经验的累积。改变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勤学好问的细致。相信通过此次的锻炼,我们会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小学语文“素养-活动”大单元主题学习案
单元大念解读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单元核心任务
制作一本旅行手册
核心问题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文素养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文素养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文素养汇总课文人文素养(主题思想)归纳1.古诗三首:《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江山美丽,花草飘香,燕子翻飞,鸳鸯安睡的情景,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欢愉、闲适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外的几枝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蒌蒿和短短的芦芽的描写,表现出了早春时节春江的景色,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三衢道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燕子》: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在春光中飞行、休憩的燕子的动作的描写,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3.《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情态、色彩明丽的荷塘景色。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昆虫备忘录》:作者用清新、有趣的语言描述对复眼的琢磨,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的样子和特点。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人文素养(主题思想)归纳5.《守株待兔》:本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掉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陶罐和铁罐》:本课讲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无影无踪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狮子和鹿》: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腿细长难看。

但是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他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不要因为长处而看不见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只看美丽的外表,也要讲究实用。

8.《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通过池子和河流的对话以及它们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不可贪图安逸,只想着享受生活,这样只会被人遗忘;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们带来幸福,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会被人记住,成为“长流不断的河流”。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老师范读,注意停顿和韵律。
(四)认读生字
xiongduyιjia
兄独异佳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本课出现的生字掌握和了解。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O
二、古诗赏析
(-)解诗题
1.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课堂练习
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回忆(y〕)异乡(y〕)
B∙佳节。语)登高(deng)
C.茱萸(y□)兄弟(xi6ng)
独自一人在外的孤寂的感情。
拓展知识面,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思维C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
2、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O
课堂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自在外的孤独寂寞及对远方亲人的活动场景的想象,把自己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C
板书
9.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0-遥知兄弟登高处,、
—点明诗人孤独寂寞的环境。
[—想象重阳亲人欢聚的场景,
遍插茱萸少一人。衬托出思乡情。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课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校期末综合素养评价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 .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51分)一、在田字格中写一句爱因斯坦的有关想象力的名言。

书写要规范、美观。

(4分)二、读拼音,写词语。

(9分)chítánɡ( )的水面平静得fǎnɡ fú( )一面镜子。

水中的shuì lián( )绽开了笑脸,微风轻轻地chuī fú( )着四周的chuí liǔ( ),蜻蜓站在水草上xīn shǎnɡ( )着自己dào yìnɡ()在水中的影子……看着眼前的美景,我不禁ɡǎn tàn( )道:“好一幅美丽的shuǐ mò huà( )啊!”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背(jí)积累.(lěi)旋.风(xuàn)B.匀称.(chènɡ)折.腾(zhē)差.别(chā)C.河豚.(tún)电缆.(lǎn) 逆.风(nì)D.储.存(chǔ)颤.抖(zhàn)闲散.(sàn)2.下列每组词语的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改进造纸术辨认方向B.愁得慌困得高C.荒凉的闹市软弱的泥土D.滴答的雨声哈哈的哭声3.“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因”字的意思是( )A.依靠B.理由C.顺着D.于是4.“近年来,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张名片。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和才干。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慧B.智能C.机智D.智商5.将下面诗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③②①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红中透着一点点白,粉红粉红的,可好看了,多像小姑娘粉扑扑的小脸蛋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素养能力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素养能力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素养能力评价(含答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素养能力评价班级:姓名:学号:积累与运用一、选择。

( 填序号) ( 1 8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泄(xiè) 缝补(fèng) 辩论(biàn) 牲口(shēng)B.橱柜(chú) 叫嚷(lǎng) 嘀咕(dī) 承认(chéng)C.脊背(jǐ) 造谣(yáo) 告诫(jiè) 话筒(tǒng)D. 唠叨(lāo) 核桃(hú) 罢休(bà) 呕吐( ǒu)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历衬衫B.夸奖发抖C.沙漏莫非D. 布料服务3.读一读“打扫、拍打、撕扯、打扮”等词语,我发现它们都和( )。

A. 神态有关B.语言有关C. 手部的动作有关D. 心理活动有关4."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这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读。

A. 惊讶B. 高兴C. 生气D. 着急5.下列复述故事的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读熟故事,学会转述,按故事的顺序复述B.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C. 复述故事力求有趣、简洁,重要情节可以遗漏D. 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6.班级要开展一个趣味故事会,以下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可以小一些B.讲故事的时候要有表情的变化C.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变化D.讲故事的时候要加上适当的动作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5%)班长李敏对班级工作认真fùzé( ) , 他gān xīn( ) ,为同学fúwù( )的行为很让人gǎn dòng( ),老师经常kuājiǎng( ) 他。

三、词句段运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素养测评(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素养测评(含答案)

第一单元语文素养测评(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9分)1.这群yàn zi()ǒu ěr()三三两两地lüè()过湖面,有时候又jù lǒnɡ()来,停在几hén()细线上休息。

2.你快看,一对yuān yānɡ()在xī()边的沙土上摆出头颈相对的zī shì(),fǎnɡ fú()睡着了。

二、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崇高停止裂开电线秆B.舞蹈芦芽纤细严丝合缝C.莲篷饱胀吹佛翩翩起舞D.随便困倦花辨波光粼粼三、描绘江南水乡画面的一组词语是()。

(4分)A.一抹斜阳一叶扁舟驼铃声声B.一弯新月一阵鸟鸣黄沙漫天C.一池白荷一座石桥河湖遍布D.一场瑞雪一树黄叶衰草连天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4分)A.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快..的歌曲。

B.小花猫从桌子上往下一跳,很轻巧..地落在花坛旁边。

C.可爱的燕子是这幅光彩夺目....的图画中的精灵。

D.他穿着这件新买来的外衣,显得严丝合缝....,非常得体。

五、下列词语中“凑”字的意思是什么?填序号。

(6分)凑:①接近。

②拼凑;聚集。

③碰;赶。

凑.巧()凑.数()凑.热闹()凑.钱()凑.近()凑.拢()六、按要求写句子。

(9分)1.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用加点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提示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言运用: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思维能力:能观察事物的变化,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审美创造: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课前解析】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

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

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教学目标】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点】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教学过程】一、回顾要素,导入新课1.回顾要素: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围绕着两个语文要素来学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一起来说一下吧。

预设: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就是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来交流的。

教师课题并板书:交流平台,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交流的基础上点明要点,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学科素养展示(一)
质量等级书写等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lián peng jiāo ào ōu zhōu
yún chèn qiān xū chuàng jǔ zhì huì
书写小窍门:第一行中部首相同的词语是,它们都是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把(填部首)写得。

二、下列各组字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豚(tún)打捞(láo)大约(yuē)
B.撒腿(sā)遵循(zhūn)存在(cún)
C.陌生(mò)破碎(suì)薄脆(báo)
D.夸奖(kuā)泄气(xiè)争辩(bàn)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组力洒落气温没精打采
B.伟大计录记忆双龙戏珠
C.睡莲陌生检查自相矛盾
D.器官爬行不了忆人忧天
四、词语大闯关
1.照样子,写词语。

源源不断
无影无踪
笔墨纸砚
守株待兔
2.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欣赏②观赏③赞赏
(1)我拿起新买的玩具,仔细(),爱不释手。

(2)老师很()小明的才华。

(3)李小双优美利落的体操表演赢得了裁判的()。

3.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
A.无论……总是……
B.尽管……但……
C.不是……而是……
D.只要……就……
(1)( )留心观察,( )会有新的发现。

(2)蜜蜂( )飞到哪里,( )可以自己飞回到原处。

(3)我们应该珍视的( )这些东西,( )人的生命。

(4)( )这些小虾不惹人注意,( )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

4.下列短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彩夺目的春天光彩夺目的宝石
B.波光粼粼的大海波光粼粼的天空
C.翩翩起舞的蝴蝶翩翩起舞的荷花
D.活泼可爱的燕子活泼可爱的孩子
5.“遇到一道数学难题,小明皱了皱眉头,”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心地露出了微笑 B.低下头琢磨起来
C.一蹦三尺高地跑去告诉妈妈 D.迎着春风跑去向老师请教
五、句子训练营
1.微风吹拂柳丝。

(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至少扩2处)
2.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使句子表达更简洁)
3.我已经答应了别人,怎么能失信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4.顾客说:“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改为转述句)
5.我们必须遵守与别人的约定。

(改为双重否定句)
6.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也许算是最大的。

(修改病句)
7.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杜甫写下“迟日江山丽,”;竹林边桃花含苞待放,江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在快乐戏水,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太阳升起,霞光染红了岸上的鲜花,河水也被水草映衬得更绿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日出,春来。


2.小故事大智慧,《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的道理。

课外,我还阅读了《》《》等寓言故事。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我国有、等传统节日;、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_____图案:有的刻着__________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前爪相互抵着,各自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

5.学完《花钟》一课,我知道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与、、
以及有关。

七、拓展运用
1.把下面的诗题、作者和诗句内容连起来。

二月江南花满枝《三衢道中》孟云卿
春来江水绿如蓝《寒食》杨巨源
牧童遥指杏花树《忆江南》曾几
绿柳才黄半未匀《清明》白居易
添得黄鹂四五声《城东早春》杜牧
2.判断正误,在相应的括号里打“√”或“×”。

(1)植物的开花时间只与光照有关。

( )
(2)《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 )
(3)虾是一种卵生动物。

( )
(4)关键语句都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不需要再做其他工作。

( )
3.口语交际
居家防疫期间,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阅读时光,有的同学认为网络资源更丰富,阅读电子图书好;有的同学认为电子产品不利于保护视力,还是阅读纸质图书好。

以上这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个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我支持的观点:
我的理由:
八、快乐阅读
(一)课内阅读
荷花(选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文段中的“大圆盘”指的是()
A.荷叶
B.白荷花
C.花骨朵儿
D.小莲蓬
2.文段中“”“”等词语说明池塘里的荷叶非常多,这不禁让我想到杨万里的诗句“”。

3.作者细致描写了、、三种形态的荷花,引入入胜,我还可以用词语、来形容这一池的荷花。

4.你认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可以换成“长”或“伸”吗?为什么?
5.发挥想象,仿照划线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天上的白云形态万千,有的,有的
,有的。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陶瓷是如何产生的呢?传说中,它和一个叫宁封子的人有关。

宁封子是黄帝时代的人。

虽然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用火来烧食物吃,但是没有锅碗瓢盆,只能用手抓着吃。

口渴了就到河边趴下,用手捧着水喝。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鱼,放在火堆上烤。

就在这时,树林里传来了喊杀声,原来有敌人来了,宁封子让大家赶紧跑。

快烤熟的鱼怎么办呢?宁封子灵机一动,用烂泥把鱼裹住,扔到火堆里。

三天之后,宁封子回来了,到火堆里找鱼,结果发现鱼早没了,只剩下一个坚硬的泥壳,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的响声。

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宁封子拿着泥壳左看右看,对大伙说:“虽然鱼没了,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说着,他拿着泥壳到河里盛水,发现装在泥壳里的水(果然、居然)没漏。

宁封子高兴地说:“大家看,这下我们可以用它来舀水喝了!”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自从(偶然、必然)间烧出了这个泥壳后,宁封子开始尝试烧各种各样的泥壳。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他终于发明了陶器。

宁封子把这个情况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也非常高兴,于是就任命他为“陶正”。

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人们把宁封子奉为陶器的创始人。

1.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默读短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表。

4.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宁封子能发明陶器,有哪两个重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笔生花
同学们,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无限美好。


最喜欢哪种植物?请你抓住它的外形特点,仿照课内阅读《荷花》(选段)
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