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12篇
立德树人学榜样,教书育人有方向——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主题演讲

2021.02真情 教育探索245立德树人学榜样,教书育人有方向——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主题演讲陈祖华昆明光华学校张桂梅老师在2020年12月11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我校高中部在12月14日组织了“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主题学习活动。
扎根于云南的她是我们身边的大英雄和好榜样。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观看她的事迹视频时多次泪目。
这泪水中有感触、感动,有感怀、感伤,也有感谢、感恩。
感触在她命运的曲折和人性的辉煌,感动在她无私的奉献和坚贞的信仰,感怀于她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梦想,感伤于她生命的燃放和孤行的力量,感谢有她播下了种子和种下了希望,感恩有她树立了榜样和指引了方向。
她是时代楷模。
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品德高尚,立德树人,争优创先,甘为人梯。
她是朱彦夫、吴亚琴、赵亚夫、毛丰美、黄大发、赵志全那样的人。
她是灵魂工程师。
立德先立志,树人先树魂。
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将“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诵红色伟人、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言、看红色影视、塑红色课堂”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让红色文化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花开四海,芳香九州。
她是奇迹女校长。
第一,她创造了教师办学的奇迹。
她没有资本却推动创建了完全免费的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至今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她是深山教育燃灯者,照亮学子追梦路;她是民族复兴筑梦者,培育伟业接班人。
第二,她创造了学生升学的奇迹。
学生基础极为薄弱和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的升学率达100%,本科率超过90%,一本率达50%;华坪女高2020年高考600分以上的人数相对历届较多,专科只有9人仅比往年多几人,而她仍不满意,她要用“永不满足,只争第一,把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精神去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教师楷模张桂梅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工作者——张桂梅老师。
她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教师之歌,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教师的楷模。
张桂梅老师,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教育者,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点燃了无数孩子心中的希望之光。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张桂梅老师的世界,感受她那颗无私奉献的心。
一、扎根大山,为教育事业献终身张桂梅老师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她就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为了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她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
她深知,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张桂梅老师回到家乡后,发现这里的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为这些孩子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
于是,她开始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98年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二、身兼数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张桂梅老师担任校长、教师、生活管理员等多重角色,她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这里,她不仅要教授孩子们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张桂梅老师亲自下厨,每天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
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衣物,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
她还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
三、倾注心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张桂梅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孩子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许多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
然而,张桂梅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更多孩子提供帮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桂梅老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她带领教师团队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的资助。
教师学习张桂梅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的心得体会。
张桂梅老师,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却用她那颗炽热的心,点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希望之光。
她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为之动容,更让我们深感敬佩。
在此,我想以“学习张桂梅,争做新时代优秀人民教师”为题,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坚定信念,热爱教育事业张桂梅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乡村教育的楷模,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她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乡村孩子同样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正是这种信念,让她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坚定的信念,热爱教育事业。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个学生张桂梅老师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守着“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
她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在她的影响下,无数乡村孩子走出了大山,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
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关爱每一个学生。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刻苦钻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张桂梅老师虽然身处乡村,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她刻苦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她的努力下,所带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为乡村教育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张桂梅老师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团结协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张桂梅老师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桂梅楷模事迹演讲稿

张桂梅楷模事迹演讲稿张桂梅楷模事迹演讲稿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那么你知道关于张桂梅的优秀事迹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张桂梅楷模事迹演讲稿,希望你喜欢。
张桂梅楷模事迹演讲稿1她是党的十_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 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
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2008 年9 月1 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
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在女高建校10 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
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
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
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
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
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办校10 年来,3___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
每天早上5 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 点30 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 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___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
张桂梅的故事演讲稿集合5篇

张桂梅的故事演讲稿集合5篇张桂梅的故事演讲稿1 2024年,女高创办一学期后,首批招来的17名老师走了9个。
张***是留下的老师之一,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走的人大多是因为吃不了苦。
”张桂梅一开始就很明确,山里的孩子基础差,要想出成绩,学生必须要“苦学”,老师更要“苦教”。
她面试张***时,反复对她强调,去女高一定要能吃苦。
和张***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女生,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张桂梅看她们瘦弱,摇摇头。
女高老师流失超过一半,学校面临崩溃。
最艰难的时候,张桂梅发现,剩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都是党员,于是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如果是在抗战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
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会后,老师们在教学楼二层墙上画了一面很大的党旗,然后面向党旗,宣誓。
所有党员都哭了。
在张桂梅事后的多次叙述中,这件事被视为女高办学的转折点。
从这一刻起,红色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此前,她虽然在教学中有一些红色教育,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老师的流失让她意识到,面对女高的艰苦办学条件和诸多客观局限,要想留住老师,就必须激发她们内心的理想信念,培育奉献精神。
与其说这是女高办学的转折点,毋宁说,这是张桂梅在办学逆境中找到了坚持下去的锚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张桂梅:“在女高采取红色教育的模式,是和个人的坚定信仰有关,还是这是最适合女高的一种培养模式”她说:“两者都有。
”从效果看,这种策略是成功的。
在张***的回忆中,这次会议之后,张桂梅开始带领老师们唱红歌。
每天下午五点半,学生们在吃饭,老师们在党旗下集体唱《红梅赞》,这是张桂梅最喜欢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曲。
她一句一句教给老师,“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最初,张***觉得很尴尬,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么老掉牙的歌曲,后来慢慢进入到角色中,大家都在唱,也不觉得奇怪了。
“学生一开始都在围观,后来甚至会跟着唱。
2021年向时代楷模张桂梅学习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讲稿

向时代楷模张桂梅学习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
64岁的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她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十几年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中央宣传部近日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老师用一生坚守了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张桂梅精神实际上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也是党性和人性光辉的体现,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一、致敬!“时代楷模”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张桂梅,一个无比响亮的名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许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张妈妈”。
许多年前,一次次目睹贫困女生辍学悲剧,张桂梅心中萌生一个梦想——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女孩有书读。
不被理解,甚至被挖苦、嘲笑,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梦想。
终于,她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成开学。
12年间,这所学校让1804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
张桂梅严以治学、脾气火爆,时常手举小喇叭,督促学生珍惜光阴。
但严厉的背后,是她对大山女孩的殷殷期盼和最深沉的爱。
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十几年来一直住学生宿舍,64岁的她身患20多种疾病,每天早上起床,脚疼得不敢着地,但她仍咬牙坚持每天陪伴学生晨读、上课、自习。
她点亮了无数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
最让她欣慰的是,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大山,选择去最艰苦的岗位。
学生们经常对她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二、以张桂梅为标杆,争当最美奋斗者扎根云南丽江深山十几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作为边远山区乡村教育的“点灯人”,为1800多名偏僻山区的女孩插上腾飞的翅膀,帮助她们飞出大山,跨进大学校园的知识殿堂。
张桂梅大学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的感悟,我的信念。
我的故事,就是一位普通女子在逆境中成长,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我的信念,就是用生命之火点燃希望之光,用奋斗之姿书写青春华章。
我叫张桂梅,来自我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从小,我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立志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然而,命运却给我开了一个玩笑。
在我初中毕业后,家里因无力承担学费,我不得不辍学回家。
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放弃我。
在我辍学回家的那一年,一位支教老师来到了我们村。
她不仅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
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晚上熬夜学习。
我知道,这是我在逆境中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考上了一所大学。
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知道,这是我付出努力的结果,也是命运之神对我的眷顾。
在大学里,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于是,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还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利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然而,当我毕业后回到家乡,却发现家乡的教育现状依然十分严峻。
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城市的工作,回到了家乡。
在这里,我创办了一所农村学校,致力于改善农村孩子的教育条件。
为了筹集资金,我四处奔走,四处求助。
有时,甚至为了筹集一元钱,我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我没有放弃。
因为我深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在我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张桂梅爱国英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一位爱国英雄——张桂梅的故事。
她,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英雄。
张桂梅,女,汉族,1957年6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1975年,她高中毕业后,放弃了留城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从那时起,她就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无数孩子的希望。
张桂梅老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她始终坚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师是国家的栋梁。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她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扎根于贫困的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
在张桂梅老师的带领下,一所所乡村小学相继建立,一个个孩子从这里走上了人生的道路。
她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
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垫付学费,为生病的学生筹集医药费。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博大爱心。
然而,在教育事业的征途上,张桂梅老师也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她曾因为经费不足,不得不把家里的家具卖掉,为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她曾因为孩子们的饮食问题,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可口的饭菜;她曾因为学校条件简陋,带领学生们一起修建校舍,改善学习环境。
面对这些困难,张桂梅老师从未退缩,她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在张桂梅老师的努力下,她的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他们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成为了优秀的教师,有的走上了社会各个岗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桂梅老师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教育界的脊梁”。
她的爱国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爱国,就是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的福祉,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学们,张桂梅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桂梅同志是在教育扶贫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模范,被誉为全国师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最美乡村教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12篇范文,欢迎参考借鉴~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篇1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2022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
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
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
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篇2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
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
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
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
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
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
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
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
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
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
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篇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
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篇4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
”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
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
落地落实、做事做实。
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
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演讲稿篇5日前,中共中央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又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扎根边疆,立德树人,张桂梅的事迹让人动容,她不仅用责任和担当照亮了山区女孩的前程,更塑造灵魂,传递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到大山深处。
她是新时代的“燃灯者”,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她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点亮了党员干部的信仰之灯,铸就了信念之“魂”。
她不是一出生就在大山,17 岁时,她满怀热忱奔赴云南支教,这一个充满情怀和梦想的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无论是在大理教书,还是选择华坪县育人,抑或是决定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博大胸怀、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
从毕业开始,我们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是去往大城市逐梦,还是奔赴基层筑梦?是选择拼搏奋斗追梦,还是选择碌碌无为弃梦?每一次选择,都是我们理想信念的诠释。
选择基层,选择拼搏,就是践行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追逐党员干部的理想。
这份信仰,这份理想,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坚持不懈,定会破除万难,勇往直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不顾生死的无私奉献点亮了党员干部的奉献之灯,激发了干事之“情”。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华坪女高的 12 年里,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却全部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仍住在学生宿舍,虽身患 20 多种疾病,仍咬牙坚持,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一生。
她的无私无我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也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奉献精神。
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每一次胜利,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奉献。
未来的路,仍会有坎坷和波折,仍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秉持奉献精神,点燃干事激情,激发干事热情,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成就。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她坚忍不拔的顽强奋斗点亮了党员干部的担当之灯,注入了拼搏之“劲”。
她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大爱改变了许多贫困学生的命运;她东奔西走、超负荷工作,用顽强的意志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女高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