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种鸭育种方案
北方稻鸭共育栽培技术(2)——稻鸭共育与不同分蘖类型品种

1 插 秧 密度 2 . . 50穴 条 件 下 品 种 的 产 量构 成 分 析
同分蘖类型品种在稻鸭共 育技术条件下 的适应性 , 了此项 做
试验 , 现将 试 验 结 果 总 结 如 下 。
一
栽 培条 件 下应 选择 分蘖 力 弱 的品种 ;超 稀植 栽培 条 件下 应选 择 分蘖力 强 的品种 。 三 种 密度 的平 均 结果来 看 , 从 应种植 分蘖 力 中
等或偏 弱 的品种 。
王万 成 陈雷明
分蘖力强的通禾 8 2 3 3 等 个不 同分蘖类型的品种 ,每个品种
分别移植 2 . 5 0穴/ (0c 33c 、1. 穴 / 3 X1 . m) 6 7 m (O 3 c 0 0 m) 1 . 穴 / (0c 6 7 m) mX2 . 、2 5 M 3 mX2 . 三种 不 同密 度 。 c c 育 苗 方 式 为 小 棚 塑料 旱育 苗 , 4月 1 5日每 播 催 芽 湿 种 20 0 g 。于 5 2 月 5日插 4 5 右 叶 龄 的 秧 苗 。6月 1 1 .左 0日 5日每 产
67 ̄ 6m 放鸭 1 只 , O 每只鸭在家育 3 O天左右 。其他施肥 、 栽培
稻鸭共 育技术是一项卓越 的综合型 ,环保 型生 态农业栽
培技术 , “ 是 亚洲共 同的技术 ” 。我国引入后在南方 已大 面积
推 广 ,北 方 也 在 试 验 推 广 中 ,此 项 技 术 试 验示 范后 因具 有 其
作者单位 : . 1 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 , 梅河 口 150 ; 30 7 2 吉林省农 业技术推广总站 , 春 102 。 . 长 30 1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饲养种鸭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饲养的品种,常见的种鸭品种有北京鸭、草鸭、巴鲁鸭等。
其次,要准备好养殖场地,选择平坦、通风、水源充足的场地,并做好合理的栏舍规划。
最后,要确保有充足的饲料供应,以及健康的种鸭苗源。
二、栏舍建设种鸭的栏舍建设是饲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栏舍应根据鸭群的规模和品种特性进行设计,保证鸭群的舒适和安全。
栏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饲料器,以方便鸭群的饮水和进食。
此外,栏舍内部要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鸭粪,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科学饲喂种鸭的饲喂是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鸭群需求进行科学配比,保证营养均衡。
常见的饲料有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等。
粗饲料包括玉米、豆饼等,精饲料包括鱼粉、骨粉等。
此外,还应注意饲喂的时间和次数,保证鸭群的正常进食。
四、疾病防控种鸭饲养过程中,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定期检查鸭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要做好栏舍的消毒工作,保持清洁卫生。
饮水设备和饲料器要经常清洗消毒。
此外,要做好饲料的储存和保管工作,避免饲料霉变。
五、环境调控种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调控。
首先,要控制栏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鸭群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此外,要确保鸭群有充足的日照时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六、定期检疫定期检疫是种鸭饲养中的重要环节。
饲养者应定期请兽医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鸭群的健康状况。
兽医会对鸭群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
此外,饲养者也应加强自身的兽医知识学习,提高对鸭群健康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七、养殖记录饲养种鸭过程中,要做好养殖记录。
记录包括饲料投喂量、饮水量、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通过养殖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顶级高产蛋鸭—北极寒鸭养殖

输 , 输 时 间 以不 超 过 1 时 到 达 输 精 地 为宜 。 、 运 小 4 一
种 。继 续 与 波 尔 羊 公 羊 交 配 , 生 下 来 的 后 代 中母 所 羔继 续 留种 , 与 波 尔 羊 公 羊 进 行 交 配 , 就是 级 进 再 这
生 长 发 育 快 、 料 报 酬 高 、 品 质量 好 等 优 势 的 杂种 饲 产
一
谖 讲 n: 型
世 界 各 地 的健 康 专 家 都 强 烈 建 议 ,要 多 吃 富含
n一3脂 肪 酸 的食 品 。 例 如 鱼 油 即 是 富 含 n一3脂 肪
代 。 济 杂 交 时 , 不 是 任 意 两个 不 同 品 种 杂 交 都 经 并
( 书林 戴 刘念瑞 )
猪 猪 肉 内 的 n一3脂 肪 酸 升 高 了 3—5倍 ,并 且 亚 麻 籽对 试 验 猪 的 生 长 性 能 、胴 体 特 征 和 猪 肉 品 质 也 未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饲 喂 亚 麻 籽 后 , 肉 中 的 n一6 n一3 猪 : 脂肪 酸 比例 下 降 至 低 于 5:1 ,这 样 的 比例 与 众 多 营 养 权 威 机构 推 荐 的 相 一 致 。 市 前 饲 喂 试 验 猪 5 上 4天 含 3 亚 麻 籽 的饲 料 产 生 的 效 果 与 饲 喂 含 l % 亚麻 % 1 籽 2 0天 的效 果 相 类 似 。然 而 , 期 饲 喂 的 猪 采 食 的 短
北 极 寒 鸭 原 产 于 冰 岛 ,是 一 种 长 期 生 活 在 高 寒
亚 麻 籽 数量 仅 仅 是 长 期 饲 喂下 的 7 % 。值 得 一 提 的 3
是 ,试 验 所 用 的 所 有 饲 料 中均 添 加 有 2 0 / g的 0 mg k
种鸭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种鸭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
鸭肉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肉类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种鸭养殖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种鸭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以帮助养殖者顺利开展鸭肉生产业务。
二、选址。
1. 地理环境,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利于鸭群的生长和繁殖。
2. 土地条件,选址要求土地肥沃,便于种植饲料作物和建设鸭舍。
3. 交通便利,选址附近应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网络,方便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三、场地建设。
1. 鸭舍建设,鸭舍应建设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鸭群的生长环境。
2. 饲料储存,建设饲料储存仓库,保证饲料的保存和质量。
3. 水源设施,建设饮水设施,保证鸭群的饮水需求。
四、鸭群选育。
1. 种鸭选择,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快、产蛋量高的种鸭,确保养殖效益。
2. 疫病防控,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保证鸭群的健康生长。
五、饲养管理。
1. 饲料配制,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鸭群的营养需求。
2. 定时喂食,按时喂食,保证鸭群的生长和发育。
3. 定期清洁,定期清理鸭舍,保持鸭舍的卫生环境。
六、疾病防控。
1. 定期检查,定期对鸭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饲水卫生,保证饮水的卫生,避免水源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七、销售渠道。
1. 市场调研,对当地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
2.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
八、经济效益。
1.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饲料、药品等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2. 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规模,对养殖项目的收益进行预测和评估。
以上即是种鸭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养殖者在开展鸭肉生产业务时有所帮助。
祝愿各位养殖者能够顺利开展种鸭养殖项目,取得丰收的成果。
种鸭的主要性状与选种方法

看 生长 发育 水平 ,将生 长慢 、体重 轻 的不符合 本 品 种 要求 的次 鸭淘 汰 ;第 二看 体型外 貌 ,将羽 毛颜 色 和 喙 ,踱 、蹼 、趾 的颜 色不 符合 本 品种要求 的个 体
活率 等性 状 。
】 . 1 体 重
活 率一 项 。生活 力 的遗 传性 很低 ,所 以个体 选择 是 无效 的 ,必 须采 用家 系选择 法 。
1 . 4 肉的 品质
这 项性 状 对 肉 用 鸭 尤 为 重 要 。优 秀 的 肉 鸭 品
种 ,不 仅 要 求 屠 宰 率 、半 净 膛 率 、全 净 膛 率 都 要 高 ,而 且胸 肌率 和腿肌 率也 要高 。前 3项是 指 出 肉 率 的高 低 ,后 两项 是指 屠体 的结 构 和品质 。胸 、腿 肌 肉 占全净膛 的比例 高 ,即屠体 品质好 。
产早 ,料 耗少 。 】 . 2 饲料 转化 比
注 意 ,对 肉用 型 鸭来说 ,除上述要 求外 ,还 要测 定
脂肪 ( 腹 腔 脂 、皮 下 脂 ) 的 含 量 和 占全 净膛 屠 体 的 比例 ,脂 肪含 量越 低 ,越 能 适 应 消 费 市 场 的需 要 。
是指 消 耗 若 干 饲 料 后 能取 得 肉 、蛋 产 品 的 多 少,又称 饲料 报酬 、饲 料 转化率 。由于 饲料 成本 占 养鸭 总成 本 的 7 0 % 左 右 ,所 以饲 料 报 酬 是 一 个 重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J o u na r l o f A n i ma l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V o 1 . 2 3 N o . 2 2 0 1 5
种 鸭 的 主 要 性 状 与 选 种 方 法
北方养蛋鸭圈养的技术及注意事项

北方养蛋鸭圈养的技术及注意事项北方养蛋鸭圈养的技术及注意事项一、圈舍基本要求北方地区季节明显,年温差及日温差大,特别是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暖热、湿润,温差相对小。
因此,在圈舍建筑上南方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北方建筑要求最好坐北朝南,密闭程度高,既要注重通风透气,又要便于采取增温保温措施。
二、做好育雏前期温度、湿度调节1.雏鸭气管黏膜生长和卵黄吸收特点。
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依靠黏膜纤毛的摆动和附着的水份,有湿润、清洁进入肺空气的作用,又是通过蒸发散热调节体温的重要部位。
刚出壳的雏鸭,其气管表面黏膜发育不全,纤毛稀少,保湿能力弱,清洁、排除空气中异物的能力低,水分易散失。
随着生长发育,到第2周黏膜纤毛逐渐布满表面,功能才逐步趋于完善。
出壳后的雏鸭腹内卵黄囊中还残留部分卵黄,消化吸收需3~5天,可为育雏初期的雏鸭提供营养,在出壳后24小时内不需喂食。
鸭只的正常体温是41.5~42.5℃,雏鸭羽毛稀短,单位体表面积大,初生雏鸭体温比成鸭低2℃左右,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防热的能力较差,要到15日龄后才能调节自身体温。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饮水,可促进卵黄的吸收,增强雏鸭体质和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2.育雏期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根据雏鸭的生理特点,北方地区育雏第1周,舍内要创造稳定适宜的温湿度,鸭背高处的温度一般为:(1)1~7日龄。
34~32℃,相对湿度为65%~75%,若舍内湿度达不到,应保证充足的饮水。
温度调节要“以鸭试温”,以雏鸭不打堆,休息时分布均匀为准。
若舍内温度低或温度变化幅度大,会使卵黄吸收不良,降低雏鸭抵抗力,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较高的湿度,可保持雏鸭气管黏膜湿润,维持黏膜的正常发育,同时可避免室内粉尘飞扬。
若舍内湿度低,则雏鸭易脱水,表现为鸭喙、脚趾干瘪,影响生长;过分干燥,雏鸭气管黏膜水分蒸发快,粘膜干燥,影响纤毛发育,且舍内尘埃易飞扬,刺激雏鸭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病。
种鸭场育成期(5W—17W)操作规程

种鸭场育成期(5W—17W)操作规程一、饲养密度要求1、母鸭:开放式饲养按舍内面积算密度可控制在3.6-4.O只/IB2O2、公鸭:开放式饲养按舍内面积算密度可控制在3.2-3.5只/IB2O二、光照及照明设备管理要求(一)光照要求:开放式饲养,从第5周起采用自然光照;密闭式饲养,光照时间17h(4:00-21:00),强度20勒克斯(相当于7W/11f白炽灯光照)。
(二)照明设备管理要求1、灯头、节能灯吊放整齐,高度合理一致。
2、光照均匀,无遮黑、无死角,减少阴影。
3、每周擦试一次灯罩,保证无蛛网、无灰尘沉积Ο4、电工定期检查、维修电路及灯头。
饲养员做好保养及维护,有损坏的及时更换。
5、保持配电箱的卫生,每天用抹布擦拭,内部用吹风机吹,保持干净无灰尘。
配电盘的清理必须由电工来做。
6、早晚按时开关灯。
7、照明系统应和备用发电机连接,以便电力中断时,及时送电。
8、做好安全防护,防止用电事故。
三、温度控制及控温设备管理办法(一)育成期适宜的温度是18-21℃。
开放式饲养如果舍内温度不高于32°C或不低于-8℃,都可以通过窗户来进行温度调节。
(二)温度控制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进行调节,通过舍内多处悬挂温度计评估舍内温度条件;冬季所有窗户必须加毛毡等保温材料,夏季有条件需加设遮阳网,并供给充足饮水。
四、公、母鸭各自生长特点1、5T0W公鸭体重增长迅速,易出现啄羽、痛腿等问题。
11T3W周增重较低,如果准备不足或料量控制失当,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14-18W体重可以平稳增长。
育成公鸭采食量较大,饮水量也较大,而运动量较少,且采食时相对安静,不随意走动。
2、母鸭各时段体重增长基本能达到标准,但易出现“大瘦鸭”和“肥小鸭”。
母鸭采食量相对小,饮水量也相对小,但运动量较多,特别是采食时不停地围着撒料面积转圈。
母鸭胆小,夜间稍有动静极易惊群而来回在栏内跑动,所以串栏的几率较大。
五、饮水鉴于当前污水的排放压力,并结合我们种鸭旱养(不洗浴)的成功经验,育成期种鸭饮水方案可做以下调整和规范。
养殖技术-东北寒地稻田养鸭技术

养殖技术-东北寒地稻田养鸭技术随着东北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稻田养鸭等围稻经济项目成为了拓宽职工增收的重要渠道。
稻田鸭活动范围广,吃杂食多,毛色光泽好,肢体健壮,市场销路好;经常吃掉有害昆虫,减少了水稻的虫害,降低农药的成本,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和鸭肉。
形成的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每亩节约水稻种植的化肥成本约60元,水稻增产可增收30元。
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育雏阶段:养殖户要十分注意温度、湿度的掌握,免疫程序全部到位,并喂给全价配合饲料,雏鸭育成率很高。
1月龄以后,主要以稻田放养为主,夜间适当补喂精料。
经精心饲养,取得很好的效果。
前期准备:水稻插秧后,将稻田四周围起来,防止黄鼠狼、猫、狗等进入。
并在稻田一角为鸭修建一个简易的栖息场所,以防强光和暴雨等侵袭。
鸭种选择:为避免鸭吃秧苗和压苗,一般可选用体型较小的鸭进行稻田养殖。
有条件的可选择野鸭和家鸭的杂交种,养殖效果较好。
放养时间:插秧1~2周秧苗成活后,即可将1~2周龄的雏鸭放入稻田养殖,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中。
另由于鸭子喜食稻穗,所以在水稻抽穗时应及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放养密度:早期栽秧时每亩稻田放养6~7只雏鸭,后期一般每亩稻田放养7~13只。
放水深度:稻田里水体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使鸭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踩踏泥土,随着鸭的生长,稻田内水体逐渐加深。
补充投喂:为了给鸭提供辅助营养,加快鸭的生长速度,一般每天使用辅助饲料喂鸭1次,辅料以碎米、米糠、小麦为主,或者用玉米加鱼粉的混合饲料投喂,也可用鸭的配合饲料。
一般应选择在晴朗天气将鸭放入稻田养殖,稻田用药时应及时将鸭收回以防中毒。
水稻和鸭,在水田里生长发育,成为相互促进的自然生态系统。
鸭不断采食和踩踏可以减少稻田里的杂草,采食飞虱、叶蝉和各种螟蛾等害虫以及水生小动物,既减少杂草、害虫和小动物等对水稻生育的危害,又为鸭了补充了一定的优质饲料,而鸭子排出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催进水稻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北农种鸭育种方案
1. 引言
大北农作为农业领域的领先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种鸭育种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本文档将介绍大北农的种鸭育种方案,其中包括育种目标、育种策略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2. 育种目标
在种鸭育种方面,大北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鸭的生产性能、改善品质特征并增强抗病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的育种目标包括:
- 提高种鸭的肉质品质,使其更加瘦肉多而肥肉少
- 提高种鸭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
- 提高种鸭的抗病能力,降低养殖成本
3. 育种策略
为实现上述育种目标,大北农采取了如下育种策略:
3.1 选择优良父母鸭
通过遴选具有良好生产性能和品质特征的优良父母鸭,大北农
确保了育种基础的高质量。
我们注重优秀的遗传携带者,以保证后
代在性状方面能够有所提升。
3.2 进行家系选择
大北农依靠家系选择策略来提高种鸭的遗传纯度和遗传多样性。
我们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选择表现出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加强
其后代的遗传优势。
3.3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为加快育种进程并增强遗传效果,大北农还将引入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精确编辑目标基因,我们希望能够改良种鸭的特定性状,
如抗病能力和肉质品质等。
4. 实施步骤
实施大北农的种鸭育种方案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4.1 制定育种计划
基于育种目标和策略,制定详细的育种计划。
确定育种时间表、资源需求和实施的具体步骤。
4.2 优化饲养管理
为确保种鸭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大北农将优化饲养管理措施。
包括科学的饲料配方、合理的喂养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措施。
4.3 选择和配对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配对。
通过家系选择和配对,逐步提高种群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征。
4.4 遗传评估和选择
通过遗传评估和选择,识别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
使用现代遗传学方法,如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测序等技术,加快遗传进展的步伐。
4.5 育种结果评估
定期对育种结果进行评估,检查遗传目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育种方案。
5. 结论
大北农的种鸭育种方案以提高鸭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征为核心目标,并采取选择优良父母鸭、家系选择和基因编辑技术等策略进行实施。
通过优化饲养管理和遗传评估选择等步骤,我们希望能够培育出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的种鸭品种,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为大北农种鸭育种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实施细节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