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饲养标准
标准种鸭场育雏鸭和育成鸭喂料管理办法

10
39.8
36.9
39.8
36.9
11
46.7
42.8
46.7
(2)如果6W时体重超标幅度较大,可以考虑7w开始逐步更换育成料;如果6W、7W体重不达标,可以适当延用育雏料,但不必超过10W。
注意:育成期用料颗粒化程度越高越好,否则不仅引起浪费,而且对控制体重和料量不利。
2、喂料次数:每天一次。
3、喂料时间:(1)5W-14W是提高均匀度的又一关键时期,喂料时间必须确定在生产主管能跟踪和监督的时间范围之内,以便及时发现员工的不当操作并给予及时更正,同时也便于更准确地观察鸭群的健康状况。所以最好安排在早上6:00-8:00之间。
SM3大型
公鸭
母鸭
公鸭
母鸭
1
2.5
2.0
2.5
2.0
2
6.4
6.1
6.4
6.1
3
8.4
9.2
8.4
9.2
4
11.1
12.3
11.1
12.3
5
14.8
15.4
14.8
15.4
6
18.4
18.4
18.4
18.4
7
22.1
21.5
22.1
21.5
8
27.5
26.2
27.5
26.2
9
33.4
31.3
33.4
2、21天开始进行体重称样,此次称重不改变喂料量。周末称重时间放在饲喂前空腹时,为了尽量减少应激,可放在早上2:00,开灯之前整栋务必称完。称重鸭只数目为每一栏圈数目的10%。称重前应在栏内的鸭群中来回走动让鸭子混匀,称重应定时、定点、定先后顺序。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种鸭最好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基本营养需要,又有利于扩大饮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樱桃谷种鸭的饲养技术樱桃谷肉用种鸭第1个产蛋期可分为四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1、产蛋初期和前期营养方面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采食量,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
在20周龄时开始使用产蛋料,要求粗蛋白由15.5%逐步上升到19%~19.5%,饲喂方式过渡到自由采食,采食量一般母鸭群见蛋(21~22周)后立即按每只鸭每周6~10克幅度增加供料,促使鸭群产蛋率迅速上升到高峰。
看蛋重的增加趋势初产蛋重60克左右,到30周龄应达到标准蛋重(85~9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蛋重都处于不断增加之中,增重的势头快,说明管理较好,增重势头慢或蛋重高低波动,要从饲料营养及采食量上找原因。
看产蛋率的上升趋势本阶段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最迟到32周龄,产蛋率应达到90%以上。
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下降,应注意鸭群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浓度及饲料是否发生霉变等。
注意体重变化樱桃谷肉用种鸭20周龄的标准体重:母鸭3125~3150克,公鸭4105~4130克。
产蛋初期和前期,每周要进行空腹称重,体重稳定,说明饲养管理恰当,体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增加,说明管理中有问题。
一般来说在此期间母鸭营养不会过多,应重点防止营养不足、鸭体消瘦,但同时应防止自然交配的公鸭发胖。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运动场及周围环境要每天进行1次药物消毒,鸭舍内保持清洁干燥,在产蛋率达50%和90%时有必要对鸭体预防用药,一般用0.2%的强力霉素原粉拌料饲喂。
2、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高产,力求将产蛋高峰维持到48周龄以后。
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左右,同时适当添加蛋氨酸+胱氨酸,要求含量在0.68%以上。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

(3)雏鸭到场后,将雏鸭小心谨慎地从 育雏车上搬下,并按正确的箱数摆放于 雏鸭围栏内。
(4)准备好一周用的育雏料,电解 多维,药品及疫苗,以使垫料温度 在雏鸭入舍前达到29—31度。
即使小鸭在极短时间内受凉,也会严重影响成
25周龄 公鸭 4.25Kg 母鸭:3.2Kg 大约 25Kg 50周(25—75周龄) 296枚 180—240g/天/只 受精率93%以上
四、建场基本要求
(一)、厂址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地势地形:
干燥向阳,通风良好,不受洪水、强风影响,有
利于排水。
(2)水源:
充足、质良,使用深井水,注意地面污水下渗污 染水源。
鸭舍
(2)舍外有运动场,平整、结实、 稍有倾斜度,利于排水,面积同舍 内面积相一致或略大一些。
运动场
(3)舍内地面略高于运动场, 鸭舍阳面通向运动场设置数个出 栏口,面积宽度为50公分,高度 为55公分左右。
出 栏口
出栏口
(4)运动场内要设置2.5m²,深 度为30公分左右的洗浴池,供鸭 群定期洗浴,以利于种鸭的生长 发育。
3、是现代集约化肉种禽场和畜禽业户的最佳 选择
三、父母代种鸭各项生产指标
樱桃谷肉鸭超级SM3型(大型) 父母代种鸭饲养繁殖单元一日龄 种雏由140只组成,母鸭110只, 公鸭30只。
父母代种鸭的生产特性
性成熟周龄 25周龄种鸭体重
25周龄饲料消耗 产蛋周期 产蛋量 饲料消耗量 繁殖力
密度 周龄
1
2
3 4周后
只/m²(舍内) 备注
20 15 5 0.3只/m²
肉种鸭饲喂管理及均匀度控制

生重 . 以后 每 周 至 少 称 重 一 次 。
332 称 重 比例 不 少 于 1 % .称 重 要 定 点 、 .. 0 定
时、 人。 定
25 2 . 2周 后 料 量 的控 制 让 鸭 子 在 规 定 的 时 间 内 自由采 食 采 食 时 间 的 长 短 主 要 取 决 于蛋 重 . 与饲料质量 、 温等因素有关 。 并 气 251 产 蛋 率 达 到 5 .. %时 要 每 天 抽 测 蛋 重 . 定 时 、 点 、 定 定数 量 。 252 每 周 必 须 清 空 料 箱 一 次 .以 检 测 实 际 的 ..
24 6 1 . ~ 8周料 量 的 确 定 和 增 重情 况 确定 料 量
原 则 : 据 周末 体 重 根
24 1 平 均 体 重 偏 高 . 重 幅 度 大 , 先 检查 称 .. 增 首
重 数 据 和 上 一 周 的 喂 料 量 . 如 果 数 据 无 明 显 偏
22 0 2 d的 料 量控 制 . ~ 8 22 1 以 手 册 推 荐 的料 量 为 依 据 .根 据 体 重 情 .. 况灵活掌握f 要硬性照搬) 不 。 222 每 天 检 测 体 重 .根 据 体 重 增 长 情 况 适 当 .. 调整 料 量
重 确定
求 且 茁 壮 的雏 鸭 留种 .将 不 符 合 品 种 要 求 的个 体 淘 汰 。 成 年 鸭通 常 在 开 产 前 进 行 , 择体 质 选 选
茁 壮 、 型 标 准 、 色 纯 正 、 殖 器 官 发 育 良好 体 毛 生 的个 体 留种
23 1 平 均 体 重 高 于 标 准 体 重 .或 者 增 重 幅 度 ..
233 平 均 体 重 与 标 准 体 重 相 吻合 .而 且 增 重 _.
火鸭种鸭饲养技术

火鸭种鸭饲养技术种鸭是用来进行产蛋繁殖的,因此我们要在栏舍内放入一些松软的干草,以利于火鸭产蛋。
另外,一定要给足营养,保证他们的健康生长。
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下:注射疫苗种鸭留取后大约一个月就开始产蛋了,进入产蛋期之前的3——5天,我们要注射一次疫苗,可以选用鸭三联疫病疫苗,药量以每只火鸭注射1毫升为标准,将药注射到火鸭的大腿跟部就可以了。
之后,每隔1个月就要注射0.5毫升的剂量,这样,可以起到预防鸭瘟和禽流感的作用。
饲喂这一时期,饲料可以选用蛋鸭或蛋种鸭全价饲料,同时,要注意饲料中钙、磷比例,可以按照饲料、钙、磷5:2:1的比例进行调配,我们每天投喂三次,时间分别选择在上午7点,中午1点和下午6点,每次投喂的数量以占火鸭个体重量的6%为标准,大约2个月后,就会进入产蛋高峰期,这时,我们要注意在饲料中加入蛋白质,按照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00克为标准,这样做有利于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
饮水及消毒养殖场地的水槽内一定不能断水,还要保证饮水的质量,每天都要及时换水。
这一时期的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隔3天进行一次消毒,可以选用双氯净800倍稀液进行全舍喷洒,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火鸭的健康,还能防止所产鸭蛋受到污染。
卫生打扫在这一阶段,公母火鸭都肩负着巨大的任务,不仅吃的多排泄物也会非常多,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打扫栏舍,不仅要进行全栏清扫,还要将水槽冲刷干净,以保证卫生,给母鸭产蛋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捡蛋火鸭的产蛋是不定时的,因此,我们每隔3—5个小时就要捡一次蛋,容易捡起的地方直接将其放到桶内就可以了,数量较多时,可以用类似漏勺的器具将鸭蛋抄起,然后放入桶内就可以了。
这些鸭蛋即可以出售食用,还可以用来进行孵化,繁育下一代。
中国鸭饲养标准

中国鸭饲养标准一、鸭品种与育雏1.1 鸭品种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众多优质的鸭品种。
主要分为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三种。
常见的品种有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
1.2 育雏雏鸭的饲养管理是提高鸭生产的关键。
要提供适宜的育雏温度,并根据雏鸭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和饲喂量。
同时,注意控制舍内湿度和通风,预防疾病发生。
二、饲料与营养2.1 饲料原料鸭饲料应包括谷物、豆粕、鱼粉、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和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
2.2 营养需求不同生长阶段的鸭对营养需求不同。
要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确保鸭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注意控制能量摄入,防止过度肥胖。
三、饲养管理3.1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疾病传播。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5-7只鸭为宜。
3.2 饲喂管理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和活动量确定饲喂量。
同时,注意观察鸭的食欲和粪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3.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
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调整饮水温度,确保鸭正常饮水。
四、疫病防治4.1 防疫措施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做好消毒工作。
发现病鸭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扩散。
4.2 常见疾病及治疗了解常见鸭疾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如鸭瘟、鸭霍乱等。
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减少损失。
五、鸭场建设与环保5.1 鸭场选址与布局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设鸭场。
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和粪污处理区,确保生产安全卫生。
5.2 环保要求鸭场建设应符合环保要求,合理处理粪污,防止污染环境。
采用生物发酵等方法处理粪污,制作有机肥还田利用。
同时,注意噪音控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鸭饲养标准

鸭饲养标准
不同日龄的雏鸭有不同的饲养标准。
以日龄在1~3日龄、4~7日龄和8~14日龄的雏鸭为例:
1. 温度要求:1~3日龄舍温保持30~31℃,4~7日龄舍温保持28~30℃,8~14日龄舍温保持25~28℃,15日龄以上舍温保持20~25℃。
2. 湿度要求:保持地面干燥,可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
3. 密度要求:1~1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11~2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30只,21~30日龄每平方米养雏鸭25只。
4. 光照要求: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光照强度为8瓦/平方米。
5. 通风要求:加强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清新、饲料新鲜、饮水清洁。
6. 垫草要求:垫草要勤换勤垫,雏鸭期垫草要勤换勤垫。
7. 补光要求:夜间补光。
每平方米养雏鸭35~40只,成鸭10~15只。
8. 饲料要求:采用配合饲料,坚持定时定喂,日喂3
次,并随体重逐步增加喂量(日投料量为其体重的5%)。
如果是作为后备种鸭,应酌情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用量约占总喂料量的15%,以适当控制体重。
9. 水质要求:水栏竹竿或金属网要深及河底,以防潜逃。
水栏周围要设置防逃网以防野鸭飞逃。
肉鸭饲养标准种鸭饲养的方法

肉鸭饲养标准种鸭饲养的方法一、喂料关。
冬季天气寒冷,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还应根据鸭群不同产蛋率适时调整饲料配方。
此外,饲料中要适量掺入多种维生素,以满足蛋鸭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
饲喂时,每天宜喂3~4次,饮与舍温相同的清洁水,并每隔15天给蛋鸭喂3天鱼肝油,每只鸭子每天1毫升,这样有利于提高或保持蛋鸭的产蛋率。
三、放养关。
冬季每天应根据天气将蛋鸭放出棚舍外,让其自由觅食、嬉水、活动,这样有利于蛋的形成和产蛋。
但放养时一定要选择背风地方放牧,赶鸭时最好逆风驱赶,以免鸭羽毛被风揭开受湿受凉。
同时,在蛋鸭下水运动时,一定要先让鸭子在旱地上运动半小时后再让其下水,这样可防止鸭子下水后因水凉而抽筋。
四、补光关。
由于冬季日短夜长,对于产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的蛋鸭群,应注意用人工光照补充天然光照时间的不足。
一般可在棚舍内离地面2米处,每30平方米左右挂一个60瓦的灯泡,并加上灯罩。
开灯补照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时及次日凌晨的4~7时。
种鸭饲养的技巧一、选留优良种鸭1.雏鸭的选择应选择出壳早,腹部柔软、有弹性,脐带收缩良好,眼亮有神,健壮活泼,体重在55克左右的雏鸭.在选择雏鸭时,最好能将公母鸭分开,并按1:4的公母比例进苗鸭,以降低饲养成本。
2.后备种鸭的选留雏鸭60日龄时进行选留,选择的主要标准为:⑴健康状况良好.健康的种鸭羽毛,绒毛生长整齐洁净;眼亮有神,眼睛、肛门附近没有分泌物污染,颈项伸缩自如,腿脚干净;行动灵活,步态稳健.⑵外貌体态符合品种特征。
种公鸭要求头颈粗短,身躯呈长方形,腰背平而宽,胸部宽厚,脚掌有力,体重2.5公斤左右;种母鸭躯体比公鸭稍短而宽,头颈稍小,体重2.2公斤左右.公母比例1:8。
二、饲养管理1.雏鸭的饲养管理在进雏前,要做好育雏准备工作.雏鸭从孵化室运到育雏室,先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给雏鸭开水.在开水的同时即可开食.开食方法:将全价配合饲料拌湿,加入适量奶粉和多维素后撒在塑料布上饲喂;1~2天后,换喂全价配合饲料.第1~2周每天饲喂8~10次,2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每天饲喂4~5次.在整个育雏期,要注意保暖,严防雏鸭打堆“出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鸭饲养标准
1、首先要做到“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
种鸭到场后,要让雏鸭及早饮水,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及抗生素等药物,
连用3-5天,有助于增强雏鸭抵抗力。
饮水15-30分钟即可开食,
开食时采用小鸭料,小鸭料粒度应以适合雏鸭采食为宜。
开食后任
何时间都不可断水。
4、要赶堆分群。
由于雏鸭合群性强,即使育雏温度适宜,雏鸭
休息时常常打堆而眠。
若育雏温度偏低,打堆就更为严重,容易压死、伤雏鸭。
因此必须经常观察雏鸭的情况,发现有打堆现象,立
即要将其赶开,并适当分群及提高育雏室的温度,以减少雏鸭的死亡,提高成活率。
5、育雏期的饲养标准。
在实际饲养中,应在标准基础上增加
10%-15%的喂料量,否则很难达到体重标准。
而我场一般采取0-28
天自由采食的方式,到5周龄后才控制采食量。
总之,育雏是一项
十分细致的工作,也关系到养鸭成败,只要熟悉了雏鸭的特点,加
强饲养管理,就能育好雏鸭。
【后备鸭的饲养管理】
限制饲养主要做好以几点:
1、控制体重。
4周龄至24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保持鸭群的体
重与标准体重接近。
体重过高或过低有害鸭群将来的产蛋率。
每天
饲喂应以鸭群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来决定,在150克/只的范围内根
据体重而有所增减,而我场一般在5周龄内保持4周龄末的采食量,到6周龄时才按标准体重限制采食。
4周末早上饲喂时,将一群种
鸭各称公母鸭10%,计算每群鸭的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比较,然
后决定鸭群的饲料供给量,在标准体重±2%的标准范围外,平均体
重过重则相应减少饲喂量,平均体重过轻则相应增加饲喂量,增减
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开产前2周,要注意到在产第一只蛋时,将后备鸭料逐步过渡到蛋鸭料,到产蛋达5%,让种鸭自由采食。
2、后备种鸭饲养时应混群饲养,育成后按公母比1:5的比例搭配合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