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及意义。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画图、列表等)整理数据。
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对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整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实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明白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 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解决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概念及意义。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整理数据的方法多样性。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题目一二三四五六卷面分(5 )总分得分一、填一填,我最行。
(每空1分,共23分)1、9.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0。
2、6.5与3.5的和是(),差是()。
3、从1里面连续减()次0.01,结果是0。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5、50-16.2-3.8=()-(+ ),这是运用了()。
6、8.8中的第二个“8”是在()位上,它比第一个“8”少了(),这两个“8”表示的意义()。
(填“相同” 或“不相同” )7、3米45厘米-1米20厘米=()米6元5角3分+1元零2分=()元13千米-5千米600米=()千米8、轩轩比2米矮0.45米,那轩轩的身高是()米。
8、找规律填数:0.1 0.3 0.5 0.7 ()()3.2 2.8 2.4 ()2 ()9、被减数是6.28,减数、差与被减数的和是()。
二、判一判,我最公正。
(对的打“√”,错误的打“×”)(10分)1、小数一定小于1。
()2、计算小数加减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要把0去掉。
()3、一位小数加上两位小数的和一定是三位小数。
()4、10-6.5-3.5=10-(6.5+3.5)=10-3=7 ()5、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浩身高1.4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三、选一选,我有火眼金睛。
(10分)1、把0.16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是原数的()倍。
A、10B、 1C、1002、在简便计算59.37+27.17-19.37 时,要运用()。
A、交换律B、分配律C、结合律3、三位小数减去三位小数,结果不可能是()。
A、二位小数B、三位小数C、四位小数4、52.06至少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A、47.94B、7.94C、0.945、25.93-14.54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第71至73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理。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小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错把减数30.4看成3.04,得到的差是35.6,正确的差应该是()。
A. 19.48B. 20.45C. 8.242.减数是1.5,比差少0.32,被减数是( )。
A. 1.82B. 3.32C. 2.683.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差是( )。
A. 三位小数B. 两位小数C. 一位小数4.7.8比0.78多( )A. 8.58B. 7.02C. 11.8D. 70.25.9+0.07=( )A. 7.09B. 9.7C. 5.09D. 9.07 6.1.93-0.271=()A. 1.659B. 0.322C. 1.804D. 0.32 7.12.16+5.874=()A. 2.56B. 18.034C. 9.035D. 1.56 8.1.25+13.64+0.75=()A. 28.01B. 23.16C. 15.64D. 14.59 9.用计算器计算21.36+9.88时,小明错误地输入了21.36+9.58,要修正这错误,应该()。
A. 减0.3B. 加0.03C. 加0.310.明明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
A. 14.42B. 18.18C. 34.6211.下面哪个数最接近1。
()A. 0.9B. 0.9999C. 1.00112.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小明跳了2.48米,小亮比小明少跳了0.09米,小军比小亮多跳了0.25米。
小军跳了()米。
A. 2.64B. 2.32C. 2.14二、填空题13.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________,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________。
14.晓晓身高1.47米。
她站在0.3米的凳子上时,比妈妈高0.09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过关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过关试卷一、选择题(12分)1.从10里面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A.100 B.10 C.10002.5角8分加9元零2分等于()。
A.9元7角8分B.15分C.9.60元3.3.6+4.8+6.4=4.8+(3.6+6.4)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341000+58100改写成小数是()。
A.0.034+0.058 B.0.034+0.58 C.0.34+0.58 5.7.06比13.4少多少?正确的列式为()。
A.7.06+13.4 B.13.4+7.06 C.13.4-7.06 6.一筐苹果连筐重94.5kg,取出一半苹果后,连筐重51.5kg。
筐重()kg。
A.43 B.86 C.8.5 D.4.25 二、脱式计算(18分)7.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3+10.5+0.750.5-6.64-3.364.8+6.05+2.2+0.958.36+(7.7-5.36)31.97-(2.45+4.2)17.85+3.74-5.56三、竖式计算(12分)8.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11.47+8.9☆6.3-4.8112.05-0.89☆3.63+20.07四、填空题(17分)10.笑笑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0.25米,另一条边长为0.375米,则第三条边长为( )米。
11.学校图书馆原有图书2.69万册,上周借出0.6万册,本周又新进图书1.31万册。
现在图书馆有图书( )万册。
12.按规律填数。
(1)0.12,0.23,0.34,0.45,( ),( )。
(2)6.980,6.975,6.970,6.965,( ),( )。
13.某市一周的日平均气温情况如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二,日平均气温升高了( )°C。
这周的最高日平均气温与最低相差( )°C。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a-b-c=a-c-b
括号前面如果是减号,去掉括号后,原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即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注意: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想交换数的位置,一定要连同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交换。
巧记:
小数加减很简单,同整数加减相关联。
数位对齐是关键,计算结果要化简。
易错题:
判断: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把小数的末位对齐。()
分析:此题错在应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如果小数位数不同时,对齐末位,就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了。
正确答案:✕
巧记:
小数加减混着算,运算顺序很关键。
有无括号首先看,有则先把括号算,
无则从左往右算,计算结果要检验。
简算只是方法变,计算结果不改变。
易错题:
错误答案:
2.84+4.16-2.84+4.16
=(2.84+4.16)-(2.84+4.16)
=7-7
=0
分析:此题错在审题不认真,只看每个数的特点,却忽略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
正确答案:
2.84+4.16-2.84+4.16
=(2.84-2.84)+(4.16+4.16)
=0+8.32
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的,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三、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加法交换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b=b+a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
(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4.03比0.6多(),5.18比()少0.72。
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30.7,其中一个加数是9.68,另一个加数是()。
3.用小数计算:4 km 63 m-850 m=()km;710-36100=()。
4.0.7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比原数大()。
5.计算7.92+(14.87-8.49)时,要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使计算简便。
(1)4.5+6.25+5.5=(2)13.28-(5.4+7.28)=7.甲数是5.49,比乙数少0.51,甲、乙两数的和是()。
8.比1小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它们相差()。
9.甲数比乙数大38.4,如果甲数减少4.25,乙数增加3.75,这时它们的差是()。
10.找规律填数。
(1)0.1、0.4、0.7、()、()。
(2)0.24、0.28、0.32、0.36、()、()。
11.有两捆长度相等的电线,当第一捆用去18.6 m,第二捆用去20.4 m 后,()捆剩下的部分长,长()m。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1.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3.15.68-6.79+3.21=15.68-10=5.68() 4.12.69+(4.57-2.69)=12.69-2.69+4.57=10+4.57=14.57() 5.被减数减少3.6,减数增加3.6,差不变。
()三、选一选。
(每题2分,共10分)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0.7,另一个数减少3.6,和()。
A.增加4.3 B.减少2.9 C.增加2.9 2.103.5-(23.5+8.7)的简便算法是()。
A.103.5-23.5+8.7B.103.5-23.5-8.7C.103.5-8.7-23.53.3.78+7.2+6.22=7.2+(3.78+6.22)运用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二)(含答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二)一、解答题(共24题;共100分)1小生去买东西,钢笔元,故事书元,玩具元,一共用去多少元钱?2妈妈带100元出去买菜,要一条鱼花了元,买青菜花了元。
妈妈还剩多少钱3一段钢材长米,锯成三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长米,第三段长多少米4小江、小芳和小东进行立定跳远比赛。
谁是第一名成绩是多少米?5截至2021年,大约有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它的人口总数大约比少亿,比美国大约多亿。
美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6妈妈去商店买苹果,交给售货员30元,找回元,买苹果花了多少元?7笑笑去新华书店买书,她带的钱如果买一本《百科全书》,则还差元.她只好买一本《趣味数学》,这时还剩多少元?8一条彩带长2021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米。
还剩多少米9张大伯昨天卖苹果、香蕉和龙眼的收入如下:(1)张大伯昨天卖苹果的收入比香蕉多多少元?(2)张大伯昨天的总收入是多少元?10李阿姨带2021到超市购物。
她可以购买哪两种电器应付多少钱11(1)一根铁丝长12米,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
这根铁丝比原来短了多少米?(2)我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架玩具飞机,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钱?(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米,比长短4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4)下面是小华去文具店购物后的电脑小票,请把它填写完整12水果店第一天卖出水果千克,比第二天卖出的多千克。
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水果13甲、乙、丙三人共有270元,如果甲借给乙元,又借给丙元以后,三人的钱就一样多,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14张亮家去年缴水费、电费情况如下表。
(1)全年缴电费多少元(2)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5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的学生采集了千克,五年级采集的比四年级少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16一本数学读物元,一本语文读物元.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17小文想买这两本笔记本,他只有40元钱,够吗?18新华书店举办“迎六一”促销活动,所有儿童读物买五本送一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直接写得数。
1.0.53+=2.7.6-6.7=3.5.+1.6=4.3.26-1.6=5.3.82+2.24=6.7-3.44=7.6.82+1.34=8.3.5+2.4=9.6.6+5.1=10.7.7-3.7=11.5.4+6.6=12.7.25+1.75=
二、填空(用小数表示结果)
1.5米7厘米+45厘米=
2.8元4角7分+5元6角=
3.3吨50千克+650千克=
4.4吨50千克-2吨70千克=
三、计算,并验算。
1.+=2.10-=
3.+=4.-=
四、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8.67+68.23+45.8
2.98.2-37.18-10.82
3.56.23+31.07-54.1
4.32.6+58.04+61.96
5.100-(28.4+32.05)
2.一支修路队要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64.5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6.8米,第三天比前两天总数少
10.4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一辆卡车运化肥,第一天上午运了吨,下午比上午我运了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了吨,此时已全部运完。
这批化肥有多少吨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提高题)四年级3个班共有图书197本,二班比—班多5本,三班比二班少14本,三个班各有多少本
2.(情境题)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比它深0.27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0.131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计算)
3.(竞赛题)甲、乙两数相差450,如果把甲数末尾的0去掉,就和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的和。
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略
二、1.5.52米2.2.87元
3.3.7吨4.1.98吨
三、l.13.232.0.433.75.854.1 4.8
四、1.152.72.53.23.33.24.1 52.65.39.55
19.7+19.7+0.5=39.9(吨)
1.解析:可以以二班为标准。
一班比二班少5本,三班比二班少14本
假设其他两个班都和二班—样多。
197+5+14=216(本)
216÷3=72(本)……二班
72-5=67(本)……—班
72-14=58(本)……三班
2.解法一3.627+0.27+0.1 31=4.028(千米) 解法二3.627+(0.27+0.1 31)=4.028(千米) 3.解析:甲数末尾的。
去掉就和乙数相等,说明甲数是乙数的10倍,比乙数多9倍,450是两数差,也就是多的9倍。
450÷9=50……乙数
50×10=500……甲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