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1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1.概念:
广义的物流配送中心包括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运输仓库、流通商品集散中心以及生产者自身拥有的物流的物流设施等。
狭义:专指流通商品集散中心与生产者自身拥有的物流的物流设施等。
2.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都为显得物流
网络中的节点。执行物流职能,还有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
物流配送中心是综合行、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间的中介。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它既有集货中心(集整为零)的职能,又有分货中心(化整为零)的职能。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一种主要形式。
3、基本任务:
现代化的超级市场以连锁制为轴心,门市网络为市场依据,与物流配送中心共同开发第二利润源泉(销售利润)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利润)。把信息直接渗透到制造加工业吗,发展名优产品,开发第一利润源泉(生产利润)。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在于速度(Speed)、可靠(Safety)和低费用(Low)为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优质的物流服务,物流配送中心是高效益的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和保证,是企业家在微观流通领域“零库存”梦想得以实现,它促进生产、满足消费和降低成本,实现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换个最高效率,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货开单、集中拣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在库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偏制报表等项工作进行现代化、专业化管理。
加速商品流通,降低商品消耗,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仓库面积,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协调顾客关系,满足顾客需要,提供优质服务。
4、功能:
1)商品周转功能
2)商品拣选功能
3)商品保管功能
4)商品在库管理功能: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发货时间迅速、有效地发货而对
在库货物实施的管理称为在库管理。即在商品再生产、输送等补货时间比客户规定抵达时间更长的情况下,为消除这种时间上的差异,防止用户出现短货和缺货,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有一定的库存货物,依此为目的的在库管理就是安全在库管理。
5)流通加工功能:在消费地附近需要需要将大批量运抵的商品进行细分、分割、
计量、组装、小件包装和标签贴附、条形码贴附等操作。
6)信息处理功能:将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及你选哪个实时采
集、分析与传递,并向用户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与咨询信息。
7)延伸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与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
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物回收与结算、教育与
培训、物流系统工程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制作等。
4、物流配送中心
根据功能划分
1)流转中心(Transfer Center,TC)单纯从事商品周转、拣选业务的物流配送
中心。 2)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DC)具有商品保管、在库管理等管理功
能,同时又进行商品周转、拣选业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3)储存中心(Stock Center,SC)单一进行商品保管业务的保管型物流配送中
心。
4)流通加工中心(Process Center,PC)从事流通加工业务
根据流通阶段划分
1)位于生产地附近
2)位于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
3)位于消费地附近
根据不同的运营主体划分
.
.
5、现代物流的特征
1)物流外包化趋势
2)第三方物流茁壮成长
3)物流业务一体化
4)物流信息化
5)物流自动化
6)物流网络化
7)物流智能化
8)物流柔性化
Chapter 2 基本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一、目标及设计原则
1、目标
2、设计原则:
a)系统工程原则
b)价值工程原则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做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 比较,力求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c)软件先进、硬件适度的原则
d)发展的原则
二、基本规划资料的搜集
1、现行资料的搜集
1)基本运行资料:业务类型、营业范围、营业额、从业人员数、运输车辆数、供应厂商和用户数量等。
2)商品资料:产品类型、品种规格、品项数、供货渠道、保管形式等。
3)订单资料:商品种类、名称、数量、单位、订货日期、交货日期、生产厂家等。
4)货物特性:货物形态、气味、温湿度要求、腐蚀变质特性、装填性质,货
物重量、体积、尺寸、包装形式、储存特性和有效期限等。
5)销售资料:按商品、种类、用途、地区、客户及时间等要素分别统计销售资料。
6)作业流程:进货、搬运、储存、拣选、补货、流通加工、备货发货、配送、退货盘点、仓储配合作业(移仓调拨、容器回收、废弃物回收处理)等。
7)事务流程与单据传递:接单分类处理、采购任务指派、发货计划传送相关库存管理和相关账务系统管理等。
8)厂房设施资料:厂房结构与规模、布置形式、地理环境与交通特性、主要设备规格、生产能力等。
9)作业工时资料:机构设置、组织机构、各作业区人数、工作时数、作业时间与时序分布等。
10)物料搬运资料:进货发货频率、数量、在库半月内车辆类型及能力、时段分布于作业形式等。
11)供货厂商资料:供货厂类型、货品种类、规格、质量、地理位置、供货厂商的规模、信誉、交货能力,供货家数及据点分布、送货时间段等。 12)配送网点与分布:配送网点分布与规模、配送路线、交通状况、收货时段、特殊配送要求等。
2、未来规划资料的搜集
1)运营策略和中长期长期发展计划:政策走向、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未来发展、国际现代物流技术、国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等。
2)商品未来需求预测:商品现在销售增长率、未来商品需求预测、未来消费增长趋势。
3)商品种类变化趋势:在品种和类型方面
4)物流配送中心未来可能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预测未来可能发展的厂址和面积。
三、基本规划资料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内容:销售额爱你化趋势分析、品项与数量分析、物品的特性与状态分析、货态分析。
定性分析:作业时序分析、人力需求分析、作业流程分析、作业功能分析和事务流程分析。
1、ABC分析法
将库存商品按当年的销售额的多少顺序排列,再按照商品累计品种和累计金额分为高、中、低三档商品,计算出每档品种销售金额占全部金额的比例,并用图表表示出来。对高、中、低三档商品,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和采购储存策略,尤其对重点商品采取ABC分析的重点管理。
2、销售额变化趋势分析
若分析一个年度销售量变化,选月份为时间单位,取为横轴,而纵轴代表销售量,对此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包括长期趋势变化、季节变化、循环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等4种情况。根据不同的变化趋势,预测市场情况,从而制定销售计划。
3、订单品项和数量分析
EIQ规划法:指订单件数(Entry)、品项(Item)和数量(Quantity)。
在进行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时,首先应考虑时间范围和单位。 在资料分析时,必须注意统一数量单位。
位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作业周期和波动幅度。尽可能将分析资料缩到某一个月份、一年中每月的月初第一周、或者一年中每周的周末。
a)订单量EQ分析
b)品项数量IQ分析
4、物品特性与储存分析
物品特性分析:可分为物态(固、液、气体等)、气味(中性、挥发和吸收等)、储存(干货、冷冻和冷藏等)、冷湿度需求、装填(规则和不规则)、内容物(坚硬、易碎和松软等)、单品外观(方形、圆筒、长方体和不规则等)、压缩性、以及磁性等内容。
单品、基本包装单位与外包装单位规格分析:可分为重量、体积、尺寸(长、宽、高)、基本单位(个、包、条、瓶等)和包装单位个数(个/包装单位)等内容。
包装材料可分为纸箱、捆包、袋、金属容器、塑料容器和薄包膜等。
5、货态分析
1)进货与入库状态
2)保管状态
零件保管:箱式货架;旋转货柜;旋转货架。
箱式保管:箱式货架和覆盖型货架
单元保管:箱式货架,托盘货架,框式货架。
3)出库物品状态
4)分类样式 5)出库尺寸
四、基本规划资料的定性分析
1、作业流程分析
进货作业:包括车辆进货、卸载、点收和理货等内容。
储存保管:包括入库和调拨补充等内容。
拣货:包括订单拣取、分货和集货等内容。
发货:流通加工、品检、点收和装载等
配送:包括车辆调度、路线安排和交货等
仓储管理:包括盘点、抽盘、移仓与储位调整和到期品处理等内容。
3、非常态性物流作业
退货;退货卸载、点收、责任确认、退货良品、瑕疵品和废品处理等
换补货:误差责任确认,零星补货拣取、包装和运送等
配送:车辆出入管制、停泊,容器回收、空容器暂存、废料回收处理等
4、事务流程分析
5、作业时序分析
6、自动化水平分析
Chapter 3 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布局
1、布局需要考虑的问题 1)区域内应设置物流配送中心的数目
2)各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
3)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吞吐能力)
4)各物流配送中心的进货与供货的关系,即从哪些资源厂进货,向哪些用户供货
5)进化区域内中转供货与直达供货的比例
可通过详细的系统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一些可能设置网点的备选地址,建立模型,然后对模型优化求解,最后进行方案评价,并确定最佳布局方案。
2、费用
1)中心建设投资:建筑物、设备和土地征用等费用。与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有关。2)中心内部的固定费用:人员工作、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行政支出等与经营状态无关的费用。
3)中心经营费用: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今/出库费、保管维修费等。与中心的经营规模有关。
4)运杂费:商品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运价、途中换乘转装。以及支垫物资等发生的费用。与运输路线,即中心位置有关。
以上可分为: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投资、人员工资和固定管理费等属于固定费用;经营费用和运杂费为可变费用。
2、约束条件
1)资源点向外提供的资源量不超过其生产能力
2)运达用户的商品等于它的需求
3)各物流配送中心中转商品的数量不超过中心的设置规模
4)用采用直达方式进货时,每笔调运量不低于订发货起点的规定
5)用户中转进货的商品应尽量集中在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以便提高转运效率。
3、改进中心网点内部的工作
1)引进自动化机械、更新设备,改造成新的物流配送中心
2)中心库存应根据补充用库存和订货提前期天数来保持每天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