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实习心得

合集下载

病理_实习报告

病理_实习报告

病理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在病理科进行实习,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病理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病理诊断的过程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断的一门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

病理诊断是通过对患者的组织、细胞和体液等进行检查,从而确定疾病类型和性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病理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因为他们的诊断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其次,我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了多种病理检查技术,如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

这些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观察到病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在实习中,我亲自参与了这些操作,虽然起初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还有机会参与了一些病理讨论和病例分析。

通过这些讨论,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病例、识别不同的疾病类型以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这使我认识到,病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知识,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病理学的精髓。

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病理医生的责任和压力。

他们需要对每一个病例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他们还要与临床医生、护士和其他科室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使我认识到,病理医生是一群充满爱心和敬业精神的人,他们为患者的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病理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将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也要向病理科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是他们严谨的作风、无私的奉献和耐心的指导,使我能够在实习期间收获满满。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病理医生的目标而努力。

病理检验实习报告总结

病理检验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在医学领域,病理检验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在XX医院病理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病理检验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基本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系统地学习了病理检验的基本理论,包括组织学、细胞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免疫学等。

通过学习,我对病理检验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病理形态学变化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操作技能培训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病理检验的各项操作技能,包括取材、固定、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病理切片的制作方法、染色技巧以及显微镜观察的基本技巧。

3. 临床应用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病理科的临床工作,学习了病理诊断报告的撰写、病例讨论和病理会诊等。

通过参与病例讨论和病理会诊,我了解了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病理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关系。

4. 学术交流与科研实习期间,我积极参加病理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了国内外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

同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项关于病理诊断新技术的科研课题,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方面通过实习,我掌握了病理检验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取材、制片、染色和观察,能够独立完成病理切片的制作和显微镜观察。

2. 综合素质方面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患者及家属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同时,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学术素养方面通过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课题,我了解了国内外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

同时,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为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习体会1. 病理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病理检验是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科实习护士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病理科实习护士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病理科实习护士的总结与心得体会病理科实习是每位护理学生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和学习,我在这段时间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并分享我在病理科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病理科的工作背景与职责在开始实习之前,我首先对病理科的工作背景和职责进行了深入了解。

病理科主要负责对疾病组织和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了解这一点后,我明确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目标,即掌握病理学基础知识,提高对组织切片的观察能力,以及熟悉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二、认真观察和记录在实习期间,观察和记录是我最常进行的工作。

每次收到组织切片时,我会认真观察其形态特征,如细胞形态、排列方式,以及特殊的病理学改变。

同时,我会使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观察,并尽可能记录下所有细节。

观察和记录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理学变化,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三、与医生和技师的积极沟通作为一名实习护士,和医生和技师的积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经常与医生交流可以帮助我理解他们的诊断需求,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记录。

与技师的沟通则有助于我了解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与他人的良好沟通,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在病理科实习期间,我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职业态度。

不论工作是否繁忙,我都保持着专注和耐心,对每一份工作都有负责的态度。

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并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

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质量,还能赢得同事和患者的认可。

五、加强自我学习和进修在实习期间,我充分认识到自我学习和进修的重要性。

病理学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我明白仅仅通过实习是难以完全掌握的。

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病理学书籍和文献,参加病理学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自我学习和进修,我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病理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病理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病理学学习心得摘要。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正因如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以下是我学习病理学的一些心得。

关键字:病理学课程,重要性,认识,工作,联系,学习方法一、对病理学课程的认识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

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或外科病理学。

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____、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①病因学,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②发病学,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③病理变化或病变,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

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关于病理实习心得5篇

关于病理实习心得5篇

关于病理实习心得5篇a;通过对各类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以及初步鉴定,使学生加深对各类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各种病害的病状和病症类型,熟练的掌握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藏技术与方法,学会初步的病原物鉴定方法,为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科学的基础。

下面就是带来的病理实习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病理实习心得1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一、病害标本NO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10:20 标本描述:名称:番茄--晚疫病病原物:鞭毛菌疫霉属真菌 De Bary症状:颜色为褐色。

在番茄的叶部、茎部和果实上都发现有。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NO2.采集地点:郑州市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石楠--叶枯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匍柄霉属Keissl)症状:叶片的边缘为黄色或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NO3.采集地点:郑州三区标本描述:名称:紫薇--白粉病病原物:南方钩丝壳菌,核菌纲,白粉菌目症状:在嫩叶梢上发生。

感病的叶片稍卷曲,上面有层白粉覆盖。

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的为一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3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穿孔病病原物:核果穿孔尾孢菌。

属丝孢纲,丛梗孢目症状:病株叶片上有红褐色的小斑。

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NO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辣椒--褐斑病病原物:辣椒尾孢,半知菌门症状:患病严重的,整个叶片变软,呈褐色,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黄色小点。

不太严重的,叶片上为近圆形的病斑,患病部位稍稍隆起。

NO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花叶病病原物:由南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有黄色的斑点和深浅相同的斑驳的花纹。

叶片凹凸不平,茎部像是腐烂似的,顶叶出现收缩情况。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13:0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病毒病病原物:由花生黄花叶病毒引起症状:叶子呈现黄色的花叶,病状严重时为黑色。

实习小结病理报告

实习小结病理报告

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有幸在XX医院病理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病理科主任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参与了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操作等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病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1. 病理诊断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病理诊断工作,学习了如何观察、描述和分析病理切片。

在病理科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识别各种病理切片中的病变组织,并了解其病理学特征。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与临床医生沟通,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2. 病理技术操作在病理技术操作方面,我学习了组织取材、固定、切片、染色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病理切片制作的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此外,我还学习了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高级技术,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病理资料管理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病理资料的管理方法。

这包括病理切片的保存、病理报告的整理和归档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病理资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保病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操作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病理切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临床医生、病理科老师和其他实习生进行有效沟通。

这使我更加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3.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在病理科老师的熏陶下,我明白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体会1.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密不可分。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操作中至关重要。

3. 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品质。

医院病理实习报告

医院病理实习报告

医院病理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贵医院病理科进行实习。

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病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在此,我谨向贵医院和带教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病理科的日常工作和一些特殊项目的研究。

病理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病理标本的接收、制片、染色、镜检和诊断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和保存病理标本,如何进行制片和染色,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诊断。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特殊项目的研究,如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病理标本的处理、制片、染色、镜检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病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丰富了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诊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临床诊断能力。

3. 加深了对病理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对病理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易懂。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了对患者的关爱意识:在面对患者时,我始终本着关爱、尊重、严谨的态度,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病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三、实习反思虽然实习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我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其次,我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紧张、慌乱的情况,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最后,我在与同事沟通协作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需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展望未来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病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未来我希望能够在病理学领域继续深造,成为一名优秀的病理医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再次感谢贵医院和带教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病理检验实习报告个人

病理检验实习报告个人

病理检验实习报告个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在病理检验科进行实习。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病理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这段实习,我对病理检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各种病理标本的接收、制备和检测工作。

我了解到病理检验不仅包括形态学检验,还包括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这些技术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病理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病理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

其次,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实践操作技能。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病理标本的取材、切片制作、染色等基本操作。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能识别一些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

此外,我还参与了病理检验报告的撰写,学会了如何准确、清晰地描述病理检查结果。

这些实践技能的掌握,使我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与患者和医生的沟通技巧。

病理检验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健康,因此在与患者交流时,我学会了倾听、关心和尊重。

同时,我还学会了与医生合作,提供准确的病理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病理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

每一个病理标本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我们不能有任何马虎和懈怠。

在实习过程中,我明白了细致观察、认真操作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认识到病理检验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总之,这段病理检验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对病理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学会了与患者和医生的沟通技巧。

我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临床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病理检验医生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病理实习心得病理实习心得1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一、病害标本NO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10:20 标本描述:名称:番茄--晚疫病病原物:鞭毛菌疫霉属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症状:颜色为褐色。

在番茄的叶部、茎部和果实上都发现有。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NO2.采集地点:郑州市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石楠--叶枯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匍柄霉属(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 症状:叶片的边缘为黄色或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NO3.采集地点:郑州三区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0:00标本描述:名称:紫薇--白粉病病原物:南方钩丝壳菌,核菌纲,白粉菌目(UncinulaaustrolianaMcalp.)症状:在嫩叶梢上发生。

感病的叶片稍卷曲,上面有层白粉覆盖。

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的为一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3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穿孔病病原物:核果穿孔尾孢菌。

属丝孢纲,丛梗孢目(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症状:病株叶片上有红褐色的小斑。

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NO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辣椒--褐斑病病原物:辣椒尾孢,半知菌门(Cercospora capstcz;Heald. Et Wolf.) 症状:患病严重的,整个叶片变软,呈褐色,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黄色小点。

不太严重的,叶片上为近圆形的病斑,患病部位稍稍隆起。

NO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花叶病病原物:由南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有黄色的斑点和深浅相同的斑驳的花纹。

叶片凹凸不平,茎部像是腐烂似的,顶叶出现收缩情况。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13:0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病毒病病原物:由花生黄花叶病毒引起症状:叶子呈现黄色的花叶,病状严重时为黑色。

叶子背部也变为褐色。

有的茎部已经变软变黄。

NO8.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炭疽病病原物:半知菌门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 )Arx )症状:最显著的特征是叶子分叉,患病的叶子像是开水烫过一样,叶面为黄色。

NO9.采集地点:郑州三区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1:4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褐斑病病原物:落花生尾孢,半知菌门真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 症状:圆形或者近圆形的小斑,叶子正面为暗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非常明显。

叶柄和茎秆上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

NO10.采集地点:郑州三区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0:45标本描述:名称:棕榈--褐斑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尾孢菌(Cercospora insulana Sacc)症状:病斑为淡褐色黄褐色。

严重的叶尖为黄色。

NO11.采集地点:采集时间:标本描述:名称:番茄叶霉病病原物: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 Cif.)症状:番茄叶霉病在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的症状。

叶片为灰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NO12.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9:50标本描述:名称:茄子黄萎病病原物: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症状:植株呈萎蔫状,叶片近叶脉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

NO13.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下午1: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银叶病病病原物:烟粉虱传双生病毒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症状:叶片初期表现为沿叶脉变为银色或亮白色,叶背面叶色正常NO14.采集地点:巩义浮戏山采集时间:6月25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缩叶病病原物:真菌中的外子囊纲病菌症状:叶片畸形皱缩并卷曲,病部颜色为褐色叶尖和叶缘反卷,叶面凹凸不平。

NO15.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角斑病病原物:半知菌亚门、瓜角斑壳针孢症状:叶片上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浅褐色有的病斑融合成片病斑周围不形成晕圈NO16.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30标本描述:名称:烟草花叶病病原物: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症状: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叶片皱缩、畸形、扭曲NO17.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45标本描述: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名称:烟草角斑病病原物:假单胞杆菌症状:在叶部从叶缘和叶脉两侧开始发病,病斑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型。

病斑为黄褐色,颜色不是很均匀。

患病严重时,叶子为褐色,上面有黄色的小点。

NO18.采集地点:巩义浮戏山采集时间:6月25日下午14:20标本描述:名称:月季黑星病病原物:为检疫性病害症状:病株叶片上有黑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

病斑为圆形或者近圆形。

NO19.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10标本描述:名称:葡萄炭疽病病原物:半知菌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症状:在葡萄叶片和果实上均可以见到。

果实上病状为圆形,浅褐色斑点,稍稍凹陷,病斑表面密密麻麻的长出黑色的小点粒。

叶子上病斑为叶脉与叶柄上长出长圆形,深褐色的斑点,没有果实上表现明显。

NO20.采集地点:郑州毛庄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50标本描述:名称:向日葵叶斑病病原物:丁香假单胞菌向日葵致病变种,属细菌。

症状:观察到的是发病比较严重的,叶子表面焦枯,病斑为大斑,病斑中心破裂,病斑形状不规则。

叶片表面有水渍状的斑点。

NO2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烟草病毒病病原物:烟草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发病处皱巴巴的,明显凸起。

叶子发病从周边开始。

且凸起上有不规则的褐色的斑点。

NO22.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40标本描述:名称:明脉病原物:病毒引起的症状:患病叶子的叶脉明显发亮,脉络非常清晰。

NO23.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9:50标本描述: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名称:豆角花叶病病原物: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发病叶子上出现大量不规则的黄色的斑点,严重的甚至变为褐色。

叶片软软的,稍微有些皱缩畸形。

NO2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黑斑病病原物:落花生小球壳的段胖孢阶段症状:叶片病斑为圆形,黑褐色,周围没有晕圈。

发病严重的病斑十分密集。

在叶柄和茎上也会发生,但病斑为黑色,长椭圆形。

NO2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5标本描述:名称:豆角病毒病病原物: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出现不规则的缺烂且出现皱缩,严重的还有褐色的条纹状斑点。

NO2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9:10标本描述:名称:梨锈病病原物:属担子菌们胶柄锈属真菌。

症状:在幼叶,幼果,叶柄上均可发生。

最明显的是病斑长在叶子背部,病部橙黄,肥厚肿胀,有黄色的毛又细又长。

NO2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50标本描述:名称:大叶黄杨白粉病病原物:为子囊菌白粉菌目的真菌。

症状:叶片皱缩畸形,白粉病多分布在大叶黄杨的叶子正面,少许生长在叶子背面。

单个病斑为圆形,但患病严重时病斑扩大相互愈合形状不规则。

二、病原菌分离我们组所做的病原菌分离实验失败了,重做了一次仍然是失败。

总结失败原因如下:1.做实验时我们取病原物叶片过干,有可能当时病原物已经死了。

2.取的叶片位置不对。

正确的取发是取病害部分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由于我们的叶片上全感染了病菌,就随便去了叶片中间的部位。

3.分离是培养基温度过高。

我们是第一组做的实验,倒完板培养基刚凝固就接种了,当时培养基的温度还很高。

三、土壤微生物分离母液稀释为10-3倍时PDA培养基上有真菌16株,细菌4株;NA培养基上有真菌7株,细菌13株.母液稀释为10 -4倍时PDA培养基上有真菌14株,细菌5株;NA培养基上有真菌3株,细菌10株.(注意:在制作培养基时,分离病原菌的培养基可做的薄一点,无所谓。

但是,在土壤微生物分离时倒的板应该稍微厚一点,否则在平铺试液时容易把板弄破。

)四、实习感悟从6月20日到27日,短短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转瞬即逝。

昨日还在浮戏山上呼吸着那格外新鲜的空气,兴高采烈的采着标本......今天却被通知实习结束。

虽然时间是早安排好的,但依然恋恋不舍,意犹未荆就这样,兴奋着、激动着、疲倦着、学习着、充实着......一个星期的时间,让我们都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接到实习通知的当天晚上,我们都激动的快要睡不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接着领工具、讲解实习要领、三区、森林公园、实验室、浮戏山......一切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

通过这次实习,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有想与大家分享的点滴。

我们小组也感悟多多,简单总结一下,有以下三点。

一、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的差异长期的在校学习和一些条件的制约,让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重理论轻实践。

刚接触植物病害的时候,甚至看到白粉病这么普遍的病害都没有一点头绪,等老师一讲解,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上课讲过的。

迈步在田间丛林中,回忆着上课储存的信息,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实实在在的病害,我们逐渐了解到花叶并霜霉并小斑并穿孔病......几天下来,甚至还能区分开晚疫病和早疫病,枯萎病和黄萎玻看到一些病害的时候,都能很自信的先判断一番......很清晰的记得有次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关于梨的锈病的问题时,强调说锈病的病症有些特殊,是发生在叶子背面的。

当时同学们一直不理解,很是迷茫。

而在森林公园见到梨树的时候,看着大片大片的叶子有病,只看了一眼,就断定一定是锈病,太特殊了。

像捡到宝似的,大彻大悟,纷纷感慨,原来这就是锈病真面目啊!当时就深深的体会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所在。

二、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可否认,实习在外肯定是要吃一番苦头的,无论是骑着自行车奔向森林公园,还是五点多起床到桃李园坐大巴去毛庄,去浮戏山。

路途的漫长,天气的炎热,饥渴的难耐都无疑是挑战我们这些在学校温室中成长的花朵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